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探析
摘 要:音乐启蒙教育就是通过音乐以启发民智、救亡图存。清末音乐启蒙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教育;美育教育;新的国民性教育。本文通过对相关文集等资料的爬梳,以期对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有个更加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清末音乐;启蒙教育
一、精神教育
精神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在清朝末年的背景下,以音乐为载体的精神教育不仅指通过音乐来影响人的思想精神,更主要的是爱国精神、道德精神和民族精神,以达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
首先,精神教育是通过音乐来影响人的思想精神,或者是由欣赏音乐时达到一个极佳的精神体验。如李宝嘉曾提到:“故欲握人情之中枢,使归教育之范围,舍音乐不为功……特于音乐学极力研究,并拔其曲谱之粹而无汉文歌词者,缀而补之,以谋整理中国国民之情,定精神教育之基础。”(p153—154)陈鸿年在其《东游日记》中有音乐与精神教育的详细而生动的描述:“至横滨大同学校观学校演艺……开演,风琴、洋琴、军乐、唱歌……均有可观。最后演《班定远平西域》新戏,尤足激发吾国尚武精神。演至未出,欢迎凯旋,以军歌军乐和之,其声悲壮,令人慷慨激昂,泣数行下,华人莫不拍掌,呼中国万岁,不愧精神教育。”(p90)
其次,精神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来启发国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以达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梁启超在将音乐定性为精神教育时曾说过:“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此稍有识者所能知也。”(p58)日本的铃木米次郎在、《中学唱歌集》的叙言中也有关于音乐精神教育的一段话,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精神教育的内涵:“夫音乐一科,与各种教育相辅而行者也。小学时代,学生之脑力幼稚,故各种科学精神之教育,必附丽于形质;至中学,则智识渐完,优美之思想,完全之人格,必于此时期养成之。音乐之道,何独不然。是编修辞、选曲,多以精神教育为主,其唤起伦理之观念,政治之思想,振武之精神诸作,皆能令歌者奋然兴起。”(p159)由上可以看出,精神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精神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催化剂,发挥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以图能够实现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目的。
二、美育教育
王国维第一次提出“美育”一词,他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中不仅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还强调美育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更充分肯定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继《论教育之宗旨》之后,王国维又发表了《孔子之美育主义》、《霍恩氏之美育说》、《论小学唱歌科之材料》三篇文章,同样指出了美育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音乐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1907年,王国维发表了《论小学唱歌科之材料》,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他的音乐教育的思想。他指出,音乐教育要将自身的美育功能作为主旨,而不是作为德育的依附和工具,也体现了他主张美育独立性的思想。王国维在本文中,将小学开设唱歌科的目的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调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聪明官及发生器是也。一与三为唱歌科自己之事业,而二则为修身科与唱歌科公共之事业。故唱歌科之目的,自以前者为重。即就后者言之,则唱歌科之补助修身科,亦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歌词)。虽有声无词之音乐,自有陶冶品性,使之高尚和平之力……”(p229—230)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把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两个环节:其一是训练儿童的听力及发声,使他们能够唱出更动听的歌声;其二是通过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高尚、纯洁的意志品格。显而易见,只有做好了第一个环节,才能做到第二个环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把美育价值作为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在于,唱歌科不仅是一门课目或一种知识,它更担负着培养具有高尚情感、独立自主精神的新一代国民的重任。
三、塑造新的国民性教育
国民性常指一个国家民众的整体精神风貌,及其深层次的民族性格,那么清末的国民性是什么情况呢?剑虹曾在1906年这样描述中国:“保守数千年之旧习,愈趋愈下,不思振作”,“国民心理之大缺点,莫感情若也。内之见同胞之痛苦不知恤,外之受强邻之欺侮不知耻。”(p220)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云,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由上述可以看出,清末的国民性在很大程度上有麻木不仁与惰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是最常听到的描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开明的仁人志士想要改造国民性的急切心理。那么清末是用什么来改造这种国民性呢?在音乐启蒙思潮的背景下,音乐于国民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这一时期的仁人志士认可,同样,学堂乐歌作为这一思潮的产物,也被赋予了改善国民性的重任。清末时期,乐歌一直被认为是塑造新国民性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对于死气沉沉的国民性,只有用乐歌才能改变。也有人指出音乐教育应放弃学堂,速设唱歌一科。可见音乐教育在塑造新的国民性时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曾志忞是学堂乐歌方面一位非常有名的音乐理论家,他对音乐在塑造新的国民性方面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说:“然则音乐有利于国也何如?曰:音乐之于学校改良儿童性质尚小,音乐之于社会改良一般人民性质更大。”(p210)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弱民颓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启蒙教育能够刺激国民的灵魂,使国民摆脱颓废、麻木的精神面貌,从而塑造新的国民性。
综上所述,清末音乐启蒙教育,是以音乐教育为方途径,音乐的精神刺激为手段,通过音乐这个载体以改良社会新思想和新内容、塑造新民、唤醒民众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最终实现启发民智、救亡图存的目标。
参考文献:
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宋志明选注.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秦港西(1989.3—),男,河南省太康县人,声乐与表演方向。
上一篇:探析音乐欣赏与《黄河大合唱》
下一篇:浅析现代民族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