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吉他名曲《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的原
发布时间:2015-10-04 15:28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和总结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的传世之作《大霍塔舞曲》的创作成功的原因,以展现此曲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从而明确其能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关 键 词:古典吉他 塔雷加《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原因
《大霍塔舞曲》(gran jota de concierto)全称《演奏会用大型霍塔舞曲》,是著名的西班牙古典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的传世之作。霍塔舞曲(西班牙文:jota)是西班牙阿拉贡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音乐,属中快速度的三拍子节奏,常由西班牙民间乐器和吉他演奏。由于其极具西班牙地区风情,加之作者忠实地继承了霍塔舞曲的传统风韵,又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艺术创新,并刻意运用和发展了西班牙古典吉他的一些特殊演奏技法,因而,在世界古典吉他乐坛上占据显赫地位,属名曲中的精品,被后人称为古典吉他演奏艺术的金字塔。
由于霍塔音乐在西班牙是家喻户晓的,人们只要听到这种音乐,马上就知道这是霍塔舞曲,因此塔雷加在写《大霍塔舞曲》时并没有固定霍塔舞曲的主题。虽然没有固定霍塔舞曲的主题,但是我们却感到主题无处不在,整曲虽变奏繁多,但却丝毫不感觉到支离破碎,恰恰相反,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感觉。乐曲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充满激情的节奏、绚丽多彩的音色以及变化多端的织体塑造了西班牙人民在盛大的欢乐节日里,众多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舞者形象,展现了勤劳、纯朴的西班牙人民的勇敢、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
塔雷加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不朽名作,如《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阿拉伯风格随想曲》《泪》《梦》《晨歌》等。但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突出古典吉他的音乐性、抒情性为主要方面,唯独《大霍塔舞曲》全面汇集了古典吉他的各种各样的特殊演奏技巧,充分展现了古典吉他丰富的表现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这首乐曲之所以能在广袤的音乐长河里经久不衰,肯定有其原因,分析《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的原因,笔者以为应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生平和创作的历史背景因素
1.对古典吉他浓厚的兴趣、广博的音乐知识、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塔雷加成功创作《大霍塔舞曲》的前提
这一点,从塔雷加的生平我们就能清晰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西丝·塔雷加·埃克西亚于1852年11月21日降生在西班牙维拉里尔镇圣·帕斯卡·拜伦大教堂附近的一处民宅里。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他的一只眼睛受到感染,这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一直严重地影响着他的视力。母亲去世后,虽然年幼丧母的痛楚无法弥补,塔雷加还是抱起了吉他来缓解对母亲的思念。他的第一位老师是盲人吉他演奏家马努埃·冈萨雷斯。1862年2月,塔雷加欣赏了伟大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朱里安·阿卡斯在卡斯特隆·普拉那举办的演奏会。阿卡斯的精彩表演,给塔雷加强烈的冲击。塔雷加早已下定决心开始他的音乐生涯。他的父亲继续努力挣钱,聘请了盲人钢琴家尤基尼奥·瑞兹教塔雷加弹钢琴。而他却不顾父亲的反对,于1865年离家出走。他住到瓦伦西亚,并加入了一支吉卜赛乐队。他的父亲把他带了回来,他却又跑了出去。几个月后,当他听说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时,才自己返回家中。
1869年,塔雷加结识了西班牙天才吉他制作家安东尼奥·卡尼萨·德·托列斯。托列斯是19世纪的吉他制作家,他革新了吉他制作工艺,被称为吉他制作史上的斯特拉蒂瓦里(世界上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制作之王,也是近代小提琴原形的奠基人)。托列斯在听完塔雷加用普通吉他的演奏之后,拿出一把他自己制作的吉他给塔雷加,对他说:“这才是你应当用的吉他。”从此,这把琴伴随塔雷加约20年之久。
1874年,22岁的塔雷加在富商卡尔沙的资助下进入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学习和声理论和钢琴,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这个学院毕业。毕业之后他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和职业吉他演奏家(他在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和巴塞罗那音乐院教过吉他)。他虽然也学过钢琴,但还是迷恋吉他。音乐学院的校长听过他的演奏后,鼓励他继续深造,千万不要因为吉他的地位低下而放弃。
学业完成后,塔雷加举办了一系列公开音乐会。在瓦伦西亚访问演出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摩尔舞曲》《阿拉伯随想曲》等。
2.弘扬古典吉他艺术的强烈责任感,是塔雷加成功创作《大霍塔舞曲》的动力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一度广为流行的古典吉他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衰退。当时乐器的首选是钢琴,虽然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音乐家的努力使得古典吉他能得以生存,但这种历史性的衰败却使古典吉他创作几乎山穷水尽,好多出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都不肯给古典吉他谱曲,另外即使谱曲了也无法和钢琴曲媲美,因此,能否创作出一首能囊括古典吉他全部技巧的乐曲成了挽救古典吉他命运的关键。直到19世纪末,古典吉他的地位才被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位让全世界重新恢复了对古典吉他的兴趣,令古典吉他重登严肃音乐舞台的人就是弗朗西斯科·塔雷加。也正是这种对古典吉他强烈的责任感,才使他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了这首空前绝后、举世闻名的《大霍塔舞曲》。
二、《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的根本原因
古希腊、罗马的众多的伟大的美学家以及欧洲古典艺术美学学派都把“多样化的统一”视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大霍塔舞曲》就是这方面最突出的范例。在这首乐曲中,作者多侧面地、多样化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又将它们高度集中地凝聚在同一主题思想上,这种精美的艺术构思在全曲中随处可见。下面就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1.错综复杂的多样化音乐织体构建形式是本曲创作的基础
表现之一: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全曲除序奏以外的各个段落中,给人以大量鲜明的音乐形象感受。如乐曲在第4变奏(第53—68小节,如图谱1)中,作者用古典吉他2弦的圆润和4弦的浑厚的音色的对比,仿佛描写了男女歌手边歌边舞的形象;在第7变奏(第86—97小节,如图谱2)中,作者以上滑音的技巧展示了一位柔美的少女独舞的形象;在第11变奏(第122—133小节,如图谱3)中,作者以古典吉他大管奏法描写了一个老人载歌载舞的形象,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表现之二:音响色彩的多样化。在全曲中,可以听到小提琴的各种音色,民间土琵琶的音色,单簧管的音色,双簧管的音色,大管的音色,还有嘹亮的军号声、铿锵的大鼓声、悦耳明快的小鼓声等,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
表现之三:古典吉他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全曲中使用的古典吉他演奏法包括:六音琶音和弦奏法,快速分解和弦奏法,三连音快速音阶奏法,大音程滑音,泛音旋律奏法,闷音奏法,轮指奏法,左手单手涟音奏法,大鼓奏法,小鼓奏法,单簧管奏法,大管(巴松管)奏法、号角奏法等等,集古典吉他演奏技法之大全。
表现之四:旋律织体面貌的多样化。从旋律织体线条上看,有以和声全奏描写的旋律的垂直线群,有以音阶展示的旋律阶梯进行,有以单音来体现的自由流动,还有起伏跌宕的双曲线形式等等。从旋律面貌上看,有高声部旋律,有低声部旋律,有被强拍切断的圆舞曲旋律,有隐藏在三连音、分解和弦的旋律,有双声部的带状旋律,有轮指演奏出的颗粒性的旋律等等。
2.艺术美学思想上“统一性”创作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是本曲创作成功的灵魂
表现手法服务于乐曲内容,全曲运用了大量的创作手法,但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即塑造各式各样的西班牙人民跳舞的形象,尽管形象众多,但在我们欣赏本曲时,因为作者的合理安排,把表现内容作为主要目标,使得整个乐曲给人以天衣无缝、相得益彰之感,充分展示出作者坚持“统一性”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
创作动机的多样性服从于创作乐思的统一。虽然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但都集中体现作曲家唯一的乐思,即:要表现出欢乐的西班牙人民跳舞的场面。在作曲家塔雷加的眼中,西班牙民族、西班牙故土是如此的可爱,他要通过起源于西班牙这一国度的民族乐器──古典吉他来歌颂勤劳、质朴、欢乐的西班牙人民,最大化地利用霍塔舞曲这一传统乐曲来展现古典吉他的魅力。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服从于乐曲风格、体裁的统一。全曲表现手法再多,也没有超越西班牙霍塔舞曲这一舞曲体裁来写,也没有丢掉西班牙乐曲这一风格,人们不可能在本曲中看到诸如“日本富士山上樱花”等风格迥异的形象,也不可能听到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的悠悠乐声,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一个主题,就是西班牙《大霍塔舞曲》。
参考文献:
[1]《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陈志主讲,《音乐周报》编,东方出版社出版,1993年5月,第1版
[2]《吉他音乐参考资料》(1)(《吉他音乐史》)(2)(《吉他名曲解说》), 陈志编,(内部资料)
[3]《吉他手册》(修订本),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第2版
[4]《吉他艺术》(第1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第1版
[5]《吉他艺术》(第3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2月
关 键 词:古典吉他 塔雷加《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原因
《大霍塔舞曲》(gran jota de concierto)全称《演奏会用大型霍塔舞曲》,是著名的西班牙古典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的传世之作。霍塔舞曲(西班牙文:jota)是西班牙阿拉贡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音乐,属中快速度的三拍子节奏,常由西班牙民间乐器和吉他演奏。由于其极具西班牙地区风情,加之作者忠实地继承了霍塔舞曲的传统风韵,又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艺术创新,并刻意运用和发展了西班牙古典吉他的一些特殊演奏技法,因而,在世界古典吉他乐坛上占据显赫地位,属名曲中的精品,被后人称为古典吉他演奏艺术的金字塔。
由于霍塔音乐在西班牙是家喻户晓的,人们只要听到这种音乐,马上就知道这是霍塔舞曲,因此塔雷加在写《大霍塔舞曲》时并没有固定霍塔舞曲的主题。虽然没有固定霍塔舞曲的主题,但是我们却感到主题无处不在,整曲虽变奏繁多,但却丝毫不感觉到支离破碎,恰恰相反,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感觉。乐曲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充满激情的节奏、绚丽多彩的音色以及变化多端的织体塑造了西班牙人民在盛大的欢乐节日里,众多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舞者形象,展现了勤劳、纯朴的西班牙人民的勇敢、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
塔雷加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不朽名作,如《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阿拉伯风格随想曲》《泪》《梦》《晨歌》等。但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突出古典吉他的音乐性、抒情性为主要方面,唯独《大霍塔舞曲》全面汇集了古典吉他的各种各样的特殊演奏技巧,充分展现了古典吉他丰富的表现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这首乐曲之所以能在广袤的音乐长河里经久不衰,肯定有其原因,分析《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的原因,笔者以为应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生平和创作的历史背景因素
1.对古典吉他浓厚的兴趣、广博的音乐知识、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塔雷加成功创作《大霍塔舞曲》的前提
这一点,从塔雷加的生平我们就能清晰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西丝·塔雷加·埃克西亚于1852年11月21日降生在西班牙维拉里尔镇圣·帕斯卡·拜伦大教堂附近的一处民宅里。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他的一只眼睛受到感染,这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一直严重地影响着他的视力。母亲去世后,虽然年幼丧母的痛楚无法弥补,塔雷加还是抱起了吉他来缓解对母亲的思念。他的第一位老师是盲人吉他演奏家马努埃·冈萨雷斯。1862年2月,塔雷加欣赏了伟大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朱里安·阿卡斯在卡斯特隆·普拉那举办的演奏会。阿卡斯的精彩表演,给塔雷加强烈的冲击。塔雷加早已下定决心开始他的音乐生涯。他的父亲继续努力挣钱,聘请了盲人钢琴家尤基尼奥·瑞兹教塔雷加弹钢琴。而他却不顾父亲的反对,于1865年离家出走。他住到瓦伦西亚,并加入了一支吉卜赛乐队。他的父亲把他带了回来,他却又跑了出去。几个月后,当他听说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时,才自己返回家中。
1869年,塔雷加结识了西班牙天才吉他制作家安东尼奥·卡尼萨·德·托列斯。托列斯是19世纪的吉他制作家,他革新了吉他制作工艺,被称为吉他制作史上的斯特拉蒂瓦里(世界上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制作之王,也是近代小提琴原形的奠基人)。托列斯在听完塔雷加用普通吉他的演奏之后,拿出一把他自己制作的吉他给塔雷加,对他说:“这才是你应当用的吉他。”从此,这把琴伴随塔雷加约20年之久。
1874年,22岁的塔雷加在富商卡尔沙的资助下进入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学习和声理论和钢琴,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这个学院毕业。毕业之后他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和职业吉他演奏家(他在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和巴塞罗那音乐院教过吉他)。他虽然也学过钢琴,但还是迷恋吉他。音乐学院的校长听过他的演奏后,鼓励他继续深造,千万不要因为吉他的地位低下而放弃。
学业完成后,塔雷加举办了一系列公开音乐会。在瓦伦西亚访问演出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摩尔舞曲》《阿拉伯随想曲》等。
2.弘扬古典吉他艺术的强烈责任感,是塔雷加成功创作《大霍塔舞曲》的动力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一度广为流行的古典吉他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衰退。当时乐器的首选是钢琴,虽然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音乐家的努力使得古典吉他能得以生存,但这种历史性的衰败却使古典吉他创作几乎山穷水尽,好多出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都不肯给古典吉他谱曲,另外即使谱曲了也无法和钢琴曲媲美,因此,能否创作出一首能囊括古典吉他全部技巧的乐曲成了挽救古典吉他命运的关键。直到19世纪末,古典吉他的地位才被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位让全世界重新恢复了对古典吉他的兴趣,令古典吉他重登严肃音乐舞台的人就是弗朗西斯科·塔雷加。也正是这种对古典吉他强烈的责任感,才使他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了这首空前绝后、举世闻名的《大霍塔舞曲》。
二、《大霍塔舞曲》创作成功的根本原因
古希腊、罗马的众多的伟大的美学家以及欧洲古典艺术美学学派都把“多样化的统一”视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大霍塔舞曲》就是这方面最突出的范例。在这首乐曲中,作者多侧面地、多样化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又将它们高度集中地凝聚在同一主题思想上,这种精美的艺术构思在全曲中随处可见。下面就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1.错综复杂的多样化音乐织体构建形式是本曲创作的基础
表现之一: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全曲除序奏以外的各个段落中,给人以大量鲜明的音乐形象感受。如乐曲在第4变奏(第53—68小节,如图谱1)中,作者用古典吉他2弦的圆润和4弦的浑厚的音色的对比,仿佛描写了男女歌手边歌边舞的形象;在第7变奏(第86—97小节,如图谱2)中,作者以上滑音的技巧展示了一位柔美的少女独舞的形象;在第11变奏(第122—133小节,如图谱3)中,作者以古典吉他大管奏法描写了一个老人载歌载舞的形象,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表现之二:音响色彩的多样化。在全曲中,可以听到小提琴的各种音色,民间土琵琶的音色,单簧管的音色,双簧管的音色,大管的音色,还有嘹亮的军号声、铿锵的大鼓声、悦耳明快的小鼓声等,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
表现之三:古典吉他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全曲中使用的古典吉他演奏法包括:六音琶音和弦奏法,快速分解和弦奏法,三连音快速音阶奏法,大音程滑音,泛音旋律奏法,闷音奏法,轮指奏法,左手单手涟音奏法,大鼓奏法,小鼓奏法,单簧管奏法,大管(巴松管)奏法、号角奏法等等,集古典吉他演奏技法之大全。
表现之四:旋律织体面貌的多样化。从旋律织体线条上看,有以和声全奏描写的旋律的垂直线群,有以音阶展示的旋律阶梯进行,有以单音来体现的自由流动,还有起伏跌宕的双曲线形式等等。从旋律面貌上看,有高声部旋律,有低声部旋律,有被强拍切断的圆舞曲旋律,有隐藏在三连音、分解和弦的旋律,有双声部的带状旋律,有轮指演奏出的颗粒性的旋律等等。
2.艺术美学思想上“统一性”创作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是本曲创作成功的灵魂
表现手法服务于乐曲内容,全曲运用了大量的创作手法,但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即塑造各式各样的西班牙人民跳舞的形象,尽管形象众多,但在我们欣赏本曲时,因为作者的合理安排,把表现内容作为主要目标,使得整个乐曲给人以天衣无缝、相得益彰之感,充分展示出作者坚持“统一性”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
创作动机的多样性服从于创作乐思的统一。虽然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但都集中体现作曲家唯一的乐思,即:要表现出欢乐的西班牙人民跳舞的场面。在作曲家塔雷加的眼中,西班牙民族、西班牙故土是如此的可爱,他要通过起源于西班牙这一国度的民族乐器──古典吉他来歌颂勤劳、质朴、欢乐的西班牙人民,最大化地利用霍塔舞曲这一传统乐曲来展现古典吉他的魅力。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服从于乐曲风格、体裁的统一。全曲表现手法再多,也没有超越西班牙霍塔舞曲这一舞曲体裁来写,也没有丢掉西班牙乐曲这一风格,人们不可能在本曲中看到诸如“日本富士山上樱花”等风格迥异的形象,也不可能听到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的悠悠乐声,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一个主题,就是西班牙《大霍塔舞曲》。
参考文献:
[1]《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陈志主讲,《音乐周报》编,东方出版社出版,1993年5月,第1版
[2]《吉他音乐参考资料》(1)(《吉他音乐史》)(2)(《吉他名曲解说》), 陈志编,(内部资料)
[3]《吉他手册》(修订本),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第2版
[4]《吉他艺术》(第1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第1版
[5]《吉他艺术》(第3辑)北京吉他学会编, 陈志主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2月
上一篇:论以音乐为指导的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