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永州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3
论文 关键词:永州;传统民间 音乐 ;可持续 发展
论文摘要:在 现代 化、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大力弘扬传统民间音乐,保持其文化特色,拓宽其 艺术 视野。在新的 历史 背景下,只有坚持文化自觉、加强保护、鼓励创新、群众参与,使传统民间音乐吸收大众审美和传统审美的养分,才能使传统民间音乐在倡导多元丈化的世界里永葆生机与活力。
一
传统民间音乐着眼于文化的地域分类,是当地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它是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合体,往往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宗教、社会意识等。它既有中华民族音乐的共性,也包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它与精英艺术的区别在于,传统民间音乐是民间普通人创造并传承的,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广大群众审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它们的存在和繁荣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断向前迈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突出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因此,本土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成功地保护和发展它,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它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了。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文明观之核心所在,理应将它引至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实践。因为现代人们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 经济 发展和物质增长的问题,同时也面对文化和文明的问题,而文化和文明就离不开传统,这也正是我们将音乐的种即传统民问音乐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思考的内在原因。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民间音乐这种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既要有效保护,又要坚持创新,二者都不可忽视、不可偏废。
我们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有效保护”,因为传统民间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自信力、民族凝聚力息息相关的,是联系历史与当代的桥梁,是中华民族文化立于世界文化的根本力量和原动力,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但是,随信息化、全球化、商品化的发展,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伴随着商业化、 工业 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日益散失,许多依靠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民间音乐正不断消亡,也有不少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间音乐的实物和资料正在流失,让传统民间音乐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且,在音乐理论界的研究,大多数注重西方音乐的研究而轻视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里,音乐理论界人士有着“国乐无复调音乐”,“国乐无多声部”等错误论断,有唯洋是美、唯洋是从的表现。但是现在的调查研究表明,不仅侗族大歌是典型多声部音乐外,而且瑶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的音乐里都有多声部。造成这种长时间的误解和误导,主要原因还是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忽视与轻视。因此,有效地保护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中华儿女去寻根思源,也有利于引导人们白己身边去发现文化、感受艺术、进而为艺术创新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坚持创新”,因为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这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传统民间音乐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理智、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现象,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曾在世纪之交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辟地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念。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也是一种执着的文化迫求,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任何传统民间音乐都应放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域来看待和认识,因此传统民间音乐也是具有时代性。“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同他们认识的那个世界打交道,但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我们必须和我们形成的这个世界打交道”。这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道理。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要在文化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始终如一地具有生机与活力,就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坚持创新。同时,传统民间音乐自身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不能被动地坐以待毙,而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我们这里所讲的“创新性”就是说传统民间音乐不能一味的拘泥于过去的时代,而要多从现实的角度,多从实际出发的去追求生存和发展。在现实中,纵观传统民间音乐很多都是无奈、被动地来适应现实,创新的脚步是步履维艰,在对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在制定传承的模式方面往往是被动有余,主动不够。如果传统民间音乐还仍然只是陶醉于“复制”过去,那么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严峻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时代眼光和世界眼光,要注重调节文化心态,重视与时俱进,敢于借鉴现代的甚至是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因此,传统民间音乐的创新性是事物自我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保持创新性是传统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之一。
二
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结合部,又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境内的九疑山而得名。这里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之源,
第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论文摘要:在 现代 化、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大力弘扬传统民间音乐,保持其文化特色,拓宽其 艺术 视野。在新的 历史 背景下,只有坚持文化自觉、加强保护、鼓励创新、群众参与,使传统民间音乐吸收大众审美和传统审美的养分,才能使传统民间音乐在倡导多元丈化的世界里永葆生机与活力。
一
传统民间音乐着眼于文化的地域分类,是当地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它是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合体,往往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宗教、社会意识等。它既有中华民族音乐的共性,也包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它与精英艺术的区别在于,传统民间音乐是民间普通人创造并传承的,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广大群众审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它们的存在和繁荣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断向前迈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突出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因此,本土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成功地保护和发展它,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它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了。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文明观之核心所在,理应将它引至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实践。因为现代人们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 经济 发展和物质增长的问题,同时也面对文化和文明的问题,而文化和文明就离不开传统,这也正是我们将音乐的种即传统民问音乐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思考的内在原因。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民间音乐这种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既要有效保护,又要坚持创新,二者都不可忽视、不可偏废。
我们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有效保护”,因为传统民间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自信力、民族凝聚力息息相关的,是联系历史与当代的桥梁,是中华民族文化立于世界文化的根本力量和原动力,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但是,随信息化、全球化、商品化的发展,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伴随着商业化、 工业 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日益散失,许多依靠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民间音乐正不断消亡,也有不少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间音乐的实物和资料正在流失,让传统民间音乐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且,在音乐理论界的研究,大多数注重西方音乐的研究而轻视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里,音乐理论界人士有着“国乐无复调音乐”,“国乐无多声部”等错误论断,有唯洋是美、唯洋是从的表现。但是现在的调查研究表明,不仅侗族大歌是典型多声部音乐外,而且瑶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的音乐里都有多声部。造成这种长时间的误解和误导,主要原因还是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忽视与轻视。因此,有效地保护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中华儿女去寻根思源,也有利于引导人们白己身边去发现文化、感受艺术、进而为艺术创新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坚持创新”,因为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这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传统民间音乐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理智、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现象,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曾在世纪之交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辟地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念。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也是一种执着的文化迫求,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任何传统民间音乐都应放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域来看待和认识,因此传统民间音乐也是具有时代性。“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同他们认识的那个世界打交道,但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我们必须和我们形成的这个世界打交道”。这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道理。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要在文化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始终如一地具有生机与活力,就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坚持创新。同时,传统民间音乐自身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不能被动地坐以待毙,而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我们这里所讲的“创新性”就是说传统民间音乐不能一味的拘泥于过去的时代,而要多从现实的角度,多从实际出发的去追求生存和发展。在现实中,纵观传统民间音乐很多都是无奈、被动地来适应现实,创新的脚步是步履维艰,在对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在制定传承的模式方面往往是被动有余,主动不够。如果传统民间音乐还仍然只是陶醉于“复制”过去,那么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严峻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传统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时代眼光和世界眼光,要注重调节文化心态,重视与时俱进,敢于借鉴现代的甚至是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因此,传统民间音乐的创新性是事物自我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保持创新性是传统民间音乐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之一。
二
永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结合部,又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境内的九疑山而得名。这里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之源,
上一篇:简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下一篇:浅谈三种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