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大师瓦格纳的创作特征与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6
论文关键词:瓦格纳;创作特征;思想影响
论文摘要:由于瓦格纳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被人们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他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
瓦格纳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富盛名的作曲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及思想家,他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贝多芬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前期的地位。可以说,如果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那么瓦格纳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
瓦格纳的主要作品包括十多部自撰脚本的歌(乐)剧、交响乐、管弦乐、声乐、钢琴作品以及数以百万字计算的关于艺术思想的论述。他的思想影响了包括尼采在内的几代人。
由于瓦格纳在音乐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使他对20世纪文艺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瓦格纳间接的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20世纪后期浪漫派的大师—里查·斯特劳斯,沃尔夫,马勒等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而且,“他对音乐调式调性方面的尝试虽然是对古典原则的违反,但却走出传统和声体系的第一步,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瓦格纳音乐创作的特征
瓦格纳将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极富表现力的管弦乐语言,发展成为运用无限自如的近代管弦乐技法。从这方面讲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魔术师。他的这种创作完全不顾任何限制,充分地表现着自身,并把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公然地表达出来。可以说,瓦格纳为他以后的作曲家们开拓了思路,并使他们不再受到乐器和音响的限制,像马勒所用的庞大的惊人的乐队;德彪西为“印象”所制造的新手法,创造出的音响的光晕;甚至是今天谭盾用电子与传统结合音响制造。瓦格纳的音乐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为现代和声的产生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近代音响的开创者。
在音乐中,瓦格纳将自然调式中的大小调体系发展到了极限。并加强了和声与转调逻辑性。在他那不断展开的、旋涡般的转调中,人们常常会找不到基本调性,因为“终止式”被冲淡了,所以原本的调式关系也被放弃了。瓦格纳的这种脱离自然音旋律与和声,而趋向半音化的倾向,是浪漫主义趋于“在无限中瓦解”这一倾向在音乐中的体现。他的这种创作方式最初表现在旋律中,后来侵人和声。在和声方面,瓦格纳找到了处理变化和弦的广阔天地。在他的音乐中,半音阶被大量使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这种不停的转调、调性的经常摇摆把戏剧中骚动的、灼热的、无止尽的热情恰当的描绘出来。
二、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
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多样。比如,《黎恩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大歌剧,其中有辉煌嗦亮的铜管号角声,也有梅耶贝尔式的芭蕾舞;但在《漂泊的荷兰人》中,则出现了能够凸显他个性的声音。在这部歌剧的第二幕,他早期作品中出现的带有他人风格与色彩的声音都敛迹了,因为它们遇到了征服者(瓦格纳自己的音乐风格);在《唐豪塞》的序曲中,还有很类似斯朋蒂尼风格的音乐,但描写维奴斯堡的音乐却出现了像柏辽兹雷电般的管弦乐写法。在这些作品中,瓦格纳成功创造了一个个逐渐紧张、贯穿始终的戏剧性气氛,产生了真正戏剧张力。
《罗恩格林》代表了浪漫主义歌剧的顶点,在这部歌剧中,外来的成分与德国传统的管弦交响乐创造性地融会在一起。管弦乐队发挥了辉煌的力量,而歌唱家仍在演唱,而不是在诉说。从序曲的第一小节起,我们就感觉到,在这部歌剧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管弦乐技巧,这技巧已不单单依靠份量与力度,但却能升高到透明的境界。
在《特里斯坦》中,瓦格纳把音乐的感官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至。没有人能逃脱它的影响,也没有人能继续写这样的音乐。如果写,也无法与瓦格纳相比,因为在酒神般的“情死”之后,除了赤裸裸的感官享乐外,不可能再有其它。
《名歌手》剧中人物连续不断的动作贯穿了全剧。瓦格纳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乐者,搜集了大量的古代传说,考察了许多语言学与史学的资料,并用巧妙的文学手法对之进行融合改编。剧中的人物汉斯·萨克斯即不是一个好色又好报复的天神,也不是害了相思病的骑士,而是像一个德国市民,即满怀深厚而诚恳的感情,又有祟高的忍让的美德;施托尔则体现出浪漫的热情,他歌颂祟拜他的爱人爱娃,而爱娃则是一个温柔而敏感的女性。他们都是真正的人间的人物。《特里斯坦》中那些热情沸腾的半音化手法,动荡,阴暗的调性,在这里全都不见了。《名歌手》中出现的是刚健的由自然音阶组成的语言和光芒四射的“c大调的阳光”。德意志的过去在《名歌手》中再生了。它采取的形式是:圣咏、赋格、持续低音、德国歌谣、诗琴音乐、固定的经文歌。重唱、进行曲、舞曲等旧的歌剧的艺术形式又重新获得了合法地位。其结果是产生了一场使人感到内心温暖的景观表演。歌剧的篇幅虽然很大,但听众并不觉得,因为在神话剧中被废弃了的幽默、抒情与奇妙的沉思,及人物的性格描写,最重要的还有纯朴自然的歌唱被重新挖掘。这样就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舞台上。
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发尔》于1882年7月26日首演,这部作品就是尼采所谓的“为瓦格纳主义者们安排的基督教信仰”。举世怀着敬畏的心情注视着这位由新教共济会的信徒变为无神论者所写的这部天主教的神秘作品。在这部瓦格纳最后的一部作品中人们已看到瓦格纳创造力的衰退,在这里,瓦格纳完全失去了比例感;但有时,他的音乐也发展到极高度,甚至达到白热化的地步。虽然《帕西发尔》具有特别的题材与目的,而且是在瓦格纳经过很长时间的间歇之后写成的,但《帕西发尔》与《特里斯坦》在语言及音乐手法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些,又都是瓦格纳在《名歌手》中放弃的。
三、结语
综合看瓦格纳的创作,他所写的不仅是歌剧。他在作品中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他给我们的是一种哲学,而这种哲学,是有关人与事的。蒙特威尔弟和莫扎特给了我们人,只有人;瓦格纳的作品取材于神话与传说,然后,他使他的主人公成为象征,并作为他哲学的体现。莫扎特在作品中所关心的是主人公的欢乐与痛苦,神话的、神秘的东西,不是莫扎特所关心的对象。从蒙特威尔弟到莫扎特,写歌剧的大作曲家都不写抽象的音乐,他们在音乐中表达剧中人物的心灵,他们写的是人物戏剧。而瓦格纳则不是,他试图以原始形式的观点看待神话,并将其看作是一种观念,一种哲学。
瓦格纳所完成的浪漫主义理想一一七组造包罗一切的艺术—整体艺术品,最终仍是一种思辨。因为无论音乐同什么东西结合,音乐仍旧只是音乐。但无论如何,瓦格纳的创作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摘要:由于瓦格纳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被人们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他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
瓦格纳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富盛名的作曲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及思想家,他在19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贝多芬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前期的地位。可以说,如果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那么瓦格纳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的终结者。
瓦格纳的主要作品包括十多部自撰脚本的歌(乐)剧、交响乐、管弦乐、声乐、钢琴作品以及数以百万字计算的关于艺术思想的论述。他的思想影响了包括尼采在内的几代人。
由于瓦格纳在音乐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使他对20世纪文艺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瓦格纳间接的影响了20世纪的文艺创作与思想的发展。20世纪后期浪漫派的大师—里查·斯特劳斯,沃尔夫,马勒等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而且,“他对音乐调式调性方面的尝试虽然是对古典原则的违反,但却走出传统和声体系的第一步,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瓦格纳音乐创作的特征
瓦格纳将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极富表现力的管弦乐语言,发展成为运用无限自如的近代管弦乐技法。从这方面讲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魔术师。他的这种创作完全不顾任何限制,充分地表现着自身,并把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公然地表达出来。可以说,瓦格纳为他以后的作曲家们开拓了思路,并使他们不再受到乐器和音响的限制,像马勒所用的庞大的惊人的乐队;德彪西为“印象”所制造的新手法,创造出的音响的光晕;甚至是今天谭盾用电子与传统结合音响制造。瓦格纳的音乐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为现代和声的产生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瓦格纳可以算作是近代音响的开创者。
在音乐中,瓦格纳将自然调式中的大小调体系发展到了极限。并加强了和声与转调逻辑性。在他那不断展开的、旋涡般的转调中,人们常常会找不到基本调性,因为“终止式”被冲淡了,所以原本的调式关系也被放弃了。瓦格纳的这种脱离自然音旋律与和声,而趋向半音化的倾向,是浪漫主义趋于“在无限中瓦解”这一倾向在音乐中的体现。他的这种创作方式最初表现在旋律中,后来侵人和声。在和声方面,瓦格纳找到了处理变化和弦的广阔天地。在他的音乐中,半音阶被大量使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这种不停的转调、调性的经常摇摆把戏剧中骚动的、灼热的、无止尽的热情恰当的描绘出来。
二、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
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多样。比如,《黎恩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大歌剧,其中有辉煌嗦亮的铜管号角声,也有梅耶贝尔式的芭蕾舞;但在《漂泊的荷兰人》中,则出现了能够凸显他个性的声音。在这部歌剧的第二幕,他早期作品中出现的带有他人风格与色彩的声音都敛迹了,因为它们遇到了征服者(瓦格纳自己的音乐风格);在《唐豪塞》的序曲中,还有很类似斯朋蒂尼风格的音乐,但描写维奴斯堡的音乐却出现了像柏辽兹雷电般的管弦乐写法。在这些作品中,瓦格纳成功创造了一个个逐渐紧张、贯穿始终的戏剧性气氛,产生了真正戏剧张力。
《罗恩格林》代表了浪漫主义歌剧的顶点,在这部歌剧中,外来的成分与德国传统的管弦交响乐创造性地融会在一起。管弦乐队发挥了辉煌的力量,而歌唱家仍在演唱,而不是在诉说。从序曲的第一小节起,我们就感觉到,在这部歌剧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管弦乐技巧,这技巧已不单单依靠份量与力度,但却能升高到透明的境界。
在《罗恩格林》之后,产生了使瓦格纳赢得音乐界地位的作品,即《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名歌手》和《帕西发尔》。《指环》的创作过程很奇特,当初在创作剧本时,瓦格纳发现这部大型作品太简略了,于是在它前面加了《齐格弗里德》,但这部作品还需要在前面附加作为准备的作品,于是又写了《女武神》。最后,他又在已创作好的三联剧前面加上了具有序幕性质的《莱茵的黄金》。而为这些戏剧谱写的音乐的次序与他在创作剧本时的次序却是相反的—按正常顺序完成。而且,在《齐格弗里德》第二幕终结之后,音乐创作被打断终止了12年之久。在这期间,瓦格纳创作了两个规模与性质完全不同的作品。而当他回过头来,继续写《尼伯龙根的指环》时,他竟能毫不犹豫、毫不改变风格地将它写完。
在《特里斯坦》中,瓦格纳把音乐的感官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至。没有人能逃脱它的影响,也没有人能继续写这样的音乐。如果写,也无法与瓦格纳相比,因为在酒神般的“情死”之后,除了赤裸裸的感官享乐外,不可能再有其它。
《名歌手》剧中人物连续不断的动作贯穿了全剧。瓦格纳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乐者,搜集了大量的古代传说,考察了许多语言学与史学的资料,并用巧妙的文学手法对之进行融合改编。剧中的人物汉斯·萨克斯即不是一个好色又好报复的天神,也不是害了相思病的骑士,而是像一个德国市民,即满怀深厚而诚恳的感情,又有祟高的忍让的美德;施托尔则体现出浪漫的热情,他歌颂祟拜他的爱人爱娃,而爱娃则是一个温柔而敏感的女性。他们都是真正的人间的人物。《特里斯坦》中那些热情沸腾的半音化手法,动荡,阴暗的调性,在这里全都不见了。《名歌手》中出现的是刚健的由自然音阶组成的语言和光芒四射的“c大调的阳光”。德意志的过去在《名歌手》中再生了。它采取的形式是:圣咏、赋格、持续低音、德国歌谣、诗琴音乐、固定的经文歌。重唱、进行曲、舞曲等旧的歌剧的艺术形式又重新获得了合法地位。其结果是产生了一场使人感到内心温暖的景观表演。歌剧的篇幅虽然很大,但听众并不觉得,因为在神话剧中被废弃了的幽默、抒情与奇妙的沉思,及人物的性格描写,最重要的还有纯朴自然的歌唱被重新挖掘。这样就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舞台上。
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发尔》于1882年7月26日首演,这部作品就是尼采所谓的“为瓦格纳主义者们安排的基督教信仰”。举世怀着敬畏的心情注视着这位由新教共济会的信徒变为无神论者所写的这部天主教的神秘作品。在这部瓦格纳最后的一部作品中人们已看到瓦格纳创造力的衰退,在这里,瓦格纳完全失去了比例感;但有时,他的音乐也发展到极高度,甚至达到白热化的地步。虽然《帕西发尔》具有特别的题材与目的,而且是在瓦格纳经过很长时间的间歇之后写成的,但《帕西发尔》与《特里斯坦》在语言及音乐手法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些,又都是瓦格纳在《名歌手》中放弃的。
三、结语
综合看瓦格纳的创作,他所写的不仅是歌剧。他在作品中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他给我们的是一种哲学,而这种哲学,是有关人与事的。蒙特威尔弟和莫扎特给了我们人,只有人;瓦格纳的作品取材于神话与传说,然后,他使他的主人公成为象征,并作为他哲学的体现。莫扎特在作品中所关心的是主人公的欢乐与痛苦,神话的、神秘的东西,不是莫扎特所关心的对象。从蒙特威尔弟到莫扎特,写歌剧的大作曲家都不写抽象的音乐,他们在音乐中表达剧中人物的心灵,他们写的是人物戏剧。而瓦格纳则不是,他试图以原始形式的观点看待神话,并将其看作是一种观念,一种哲学。
瓦格纳所完成的浪漫主义理想一一七组造包罗一切的艺术—整体艺术品,最终仍是一种思辨。因为无论音乐同什么东西结合,音乐仍旧只是音乐。但无论如何,瓦格纳的创作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20世纪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