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理论术语中的“调”与“调性”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6
论文关键词:调 调式 调性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部著名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归纳,对音乐理论中的常用词汇—调、调式、调性进行了细致的辫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力图使之便于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活动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在音乐活动中,有关调与调性及与“调”字有关的词汇很多。比如:调、调式、调性、大调、小调、同名调、平行调、移调、转调、调号、调高等等。在这里,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是一致的,而对于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解释则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种状况给音乐活动,特别是音乐教学与研究带来了很多不便与麻烦。由于在音乐活动中有关“调”的词汇使用率很高,同时由于不同观点的争论也很多,所以笔者力图在有关问题上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作一下澄清的努力。
1.与“调”字有关的众多词汇中,争论最多的是“调”与“调性”
什么是“调”?“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李重光著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41页)。李重光在84年版《基本乐理简明教程》和92年版((基本乐理》中写道:“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而孙从音在《基本乐科教程》中写道:“调”是调式一词的简称(98页)。童忠良在《基本乐理教程》中写道:“调的主要含义是指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音高位置”(57页))。以上共有四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什么是“调性”?李重光在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中写道,“调(包括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叫做调性”(41页)。“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叫做调性”(李重光92年版《基本乐理》120页)。“调性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100页)。“调式和调高的结合叫做调性”(孙从音《基本乐科教材》98页)。还是四种不同的答案。关于“调”和“调性”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出人如此之大简直让人茫然、混乱,无所适从。
与“调”字有关的诸多概念中,分歧最大的要算上述两个概念。我们知道,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前苏联的音乐和音乐理论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包括汪启璋翻译的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和赫伐斯琴科的《音乐基不理论习题》。关于“调”的概念,斯波索宾教材中没有答案,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音乐论坛上不仅有“调”的概念,而且对这个概念出现了众说纷纭的状况。从李重光三种不同版本的基本乐理教材来看,对“调”的概念仍在探索和论证过程中,而以上三种版本两种不同的解释,都没有使音乐界、音乐理论界形成统一认可的局面。比如象孙从音和童忠良等理论家们各自为政的解释乃至大相径庭的观点,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这样也迫使人们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
2.虽然关于“调”和“调性”的争论很多,但关于“调式”的争论却基本没有。因为这个概念和“调”与“调性”关系密切。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重申一下。什么是“调式”?众多理论家们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在个别词汇的使用上有些微差。这就是:几个音围绕着一个主音形成的体系叫做调式。虽然孙从音把“调”看成“调式”一词的简称,也只低调的局限在了“本教材”中。然而他对调式一词的解释也基本上是雷同的。与“调”字有关的诸多概念中,有独立意义的只有以上三个:调、调式、调性。其他与“调”字有关的词汇不是这三个概念的直接运用就是省略运用,或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调”这个概念虽然在斯波索宾乐理中找不到,但它是被广泛认同和流传的,李重光62年版本中说:“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斯波索宾乐理中说:“调性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按照二者的逻辑,调就等于调性了。我们可以设想:斯波索宾所说的“调性”就是李重光所说的“调”。这样李重光可以省略“调性”这个概念了。但事实是李重光又提出“调性”这个概念:“调(包括主音高度的调式类别)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叫做调性。"(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不过对于这个“特质”没有举例,没有明确说明。这样这个“特质”似乎就变成了空洞抽象、毫无实际意义的文字游戏。调和调性这两个概念从此就混淆在一起。继而还殃及“调式”等其他概念,关于它们的解释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什么是调?我认为:调是音的高低位置。这个“音”当然是指乐音,它包含了各种意义上的乐音。它可以是单音、音列、音阶、主音、官音等等,但不是指音与音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可以不依附其他因素独立存在,它只是单纯的音的高低位置。比如我们有时单凭调号就可以确定调,不论其内在关系如何。
那么如何确定调?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依据调号来确定。比如三个升号是a调,不管是西洋调式还是民族调式。两个降号是降b调。当然a大调音乐是a调,#f小调音乐也是a调、b商调式音乐也是a调。当然在五声调式中省略调号的情况属于例外。再一种方法是用do音的高度来明确调。在这里侧重声明,是用首调唱名法找出它的do音。此do音的音高就是调名。比如f小调音阶,它的do音在降a上,所以它是降a调。
什么是调性?我认为:调和调式的结合叫调性。
明确调性首先要明确调与调式。以上讲了调的明确法。明确调式由音阶的性质和作品风格来确定。调式音阶的主音加调式类别即为调性的名称。比如。大调,包含了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即为调性名称。再比如f小调音乐作品,调是降a,调式为小调式,调性为f小调。
综上所述,我认为“调”是单纯的音的高低位置。“调式”是几个音以一个音为中心形成的结构关系。而“调性”则是它们两者的结合。那么转调的“调”可以认为是“调性”的简化,因为无论是调的变化,调式的变化,或两者同时变化,都可以认为是转调,所以转调的“调”可理解为调性的简化;大调、小调的“调”为“调式”的简化;“调高”指的就是“调”;移调的“调”则可作两种解释:1.因为作品只作了高低位置的变化,在这里只有单纯的音高变化,所以直接作为调来解释。2.因为调性中包含有调,调的变化意味着调性发生了变化,所以也可做“调性”解释。事实上无论调的变化还是调式的变化,都可认为是调性的变化,因为两者都是构成调性的组成部分。
以上论述,是借鉴了几家学说以及音乐实践当中的习惯性用语归纳出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部著名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归纳,对音乐理论中的常用词汇—调、调式、调性进行了细致的辫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力图使之便于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活动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在音乐活动中,有关调与调性及与“调”字有关的词汇很多。比如:调、调式、调性、大调、小调、同名调、平行调、移调、转调、调号、调高等等。在这里,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是一致的,而对于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解释则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种状况给音乐活动,特别是音乐教学与研究带来了很多不便与麻烦。由于在音乐活动中有关“调”的词汇使用率很高,同时由于不同观点的争论也很多,所以笔者力图在有关问题上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作一下澄清的努力。
1.与“调”字有关的众多词汇中,争论最多的是“调”与“调性”
什么是“调”?“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李重光著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41页)。李重光在84年版《基本乐理简明教程》和92年版((基本乐理》中写道:“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而孙从音在《基本乐科教程》中写道:“调”是调式一词的简称(98页)。童忠良在《基本乐理教程》中写道:“调的主要含义是指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音高位置”(57页))。以上共有四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什么是“调性”?李重光在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中写道,“调(包括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叫做调性”(41页)。“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叫做调性”(李重光92年版《基本乐理》120页)。“调性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100页)。“调式和调高的结合叫做调性”(孙从音《基本乐科教材》98页)。还是四种不同的答案。关于“调”和“调性”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出人如此之大简直让人茫然、混乱,无所适从。
与“调”字有关的诸多概念中,分歧最大的要算上述两个概念。我们知道,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前苏联的音乐和音乐理论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包括汪启璋翻译的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和赫伐斯琴科的《音乐基不理论习题》。关于“调”的概念,斯波索宾教材中没有答案,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音乐论坛上不仅有“调”的概念,而且对这个概念出现了众说纷纭的状况。从李重光三种不同版本的基本乐理教材来看,对“调”的概念仍在探索和论证过程中,而以上三种版本两种不同的解释,都没有使音乐界、音乐理论界形成统一认可的局面。比如象孙从音和童忠良等理论家们各自为政的解释乃至大相径庭的观点,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这样也迫使人们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
2.虽然关于“调”和“调性”的争论很多,但关于“调式”的争论却基本没有。因为这个概念和“调”与“调性”关系密切。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重申一下。什么是“调式”?众多理论家们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在个别词汇的使用上有些微差。这就是:几个音围绕着一个主音形成的体系叫做调式。虽然孙从音把“调”看成“调式”一词的简称,也只低调的局限在了“本教材”中。然而他对调式一词的解释也基本上是雷同的。与“调”字有关的诸多概念中,有独立意义的只有以上三个:调、调式、调性。其他与“调”字有关的词汇不是这三个概念的直接运用就是省略运用,或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调”这个概念虽然在斯波索宾乐理中找不到,但它是被广泛认同和流传的,李重光62年版本中说:“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斯波索宾乐理中说:“调性是调式的音高位置。”按照二者的逻辑,调就等于调性了。我们可以设想:斯波索宾所说的“调性”就是李重光所说的“调”。这样李重光可以省略“调性”这个概念了。但事实是李重光又提出“调性”这个概念:“调(包括主音高度的调式类别)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叫做调性。"(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不过对于这个“特质”没有举例,没有明确说明。这样这个“特质”似乎就变成了空洞抽象、毫无实际意义的文字游戏。调和调性这两个概念从此就混淆在一起。继而还殃及“调式”等其他概念,关于它们的解释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而在李重光82年版《基本乐理简明教程》和92年版((基本乐理》中修改了关于“调”的概念。说明“调”是“调高”的“调”,是“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由于音列中任何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都可以作为调式的主音”,显然这种解释是占不住脚的。但这种解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他试图把“调”这个概念与调式、调性相混淆的状况中剥离出来,单纯地解释为调高的“调”,为我们给“调”作合理的解释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3.什么是调?我认为:调是音的高低位置。这个“音”当然是指乐音,它包含了各种意义上的乐音。它可以是单音、音列、音阶、主音、官音等等,但不是指音与音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可以不依附其他因素独立存在,它只是单纯的音的高低位置。比如我们有时单凭调号就可以确定调,不论其内在关系如何。
那么如何确定调?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依据调号来确定。比如三个升号是a调,不管是西洋调式还是民族调式。两个降号是降b调。当然a大调音乐是a调,#f小调音乐也是a调、b商调式音乐也是a调。当然在五声调式中省略调号的情况属于例外。再一种方法是用do音的高度来明确调。在这里侧重声明,是用首调唱名法找出它的do音。此do音的音高就是调名。比如f小调音阶,它的do音在降a上,所以它是降a调。
什么是调性?我认为:调和调式的结合叫调性。
明确调性首先要明确调与调式。以上讲了调的明确法。明确调式由音阶的性质和作品风格来确定。调式音阶的主音加调式类别即为调性的名称。比如。大调,包含了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即为调性名称。再比如f小调音乐作品,调是降a,调式为小调式,调性为f小调。
综上所述,我认为“调”是单纯的音的高低位置。“调式”是几个音以一个音为中心形成的结构关系。而“调性”则是它们两者的结合。那么转调的“调”可以认为是“调性”的简化,因为无论是调的变化,调式的变化,或两者同时变化,都可以认为是转调,所以转调的“调”可理解为调性的简化;大调、小调的“调”为“调式”的简化;“调高”指的就是“调”;移调的“调”则可作两种解释:1.因为作品只作了高低位置的变化,在这里只有单纯的音高变化,所以直接作为调来解释。2.因为调性中包含有调,调的变化意味着调性发生了变化,所以也可做“调性”解释。事实上无论调的变化还是调式的变化,都可认为是调性的变化,因为两者都是构成调性的组成部分。
以上论述,是借鉴了几家学说以及音乐实践当中的习惯性用语归纳出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上一篇:浅谈合唱的基本训练
下一篇:浅谈选曲对声乐学习和演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