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声乐心理与歌唱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8
[摘要]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歌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抒解、信息的输出。是将自身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认知,通过想象、思维与创作升华的心理体验过程。因此,声乐心理与歌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注意因素、性格因素、想象因素三个方面剖析了声乐心理与歌唱的关系,从而使歌者获得更加优美的声音,更加精彩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心理 注意 性格 想象
  
  声乐心理是指与声乐有关的行为和精神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优美的歌声是心理活动灵敏指挥歌唱发声器官在生理上作出反应的音响效果。一个歌唱演员的声乐心理对其演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角度透析声乐心理,分析声乐心理的产生及作用、存在与影响,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歌者收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声乐作为音乐的重要分支,是以人体为乐器,以人声为音源,由人自身唱出的音乐,既人声的音乐。正是由于音乐与人类主观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声乐心理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声乐心理中的哪些因素与歌唱有关,又是怎样影响歌唱效果的呢?现作逐下分析。
  一、注意因素
  根据注意时有无自觉目的的意识努力,心理学上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和无意注意三种类型。其中有意注意是指实现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无须一直努力的注意。也就是说,当歌者演唱时的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又或出现过分注意而紧张时,如果歌者能自然恢复放松状态就是有意后注意在发挥其调节和监督功能;反之,如果必须有意克服则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影响声乐心理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二者的结合。那么,歌者怎样通过调节注意因素来收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呢?现具体做以下分析:
  首先,应尽量设法去排除干扰。虽然有意注意并不太受外界或其他因素干扰,但干扰毕竟不利于有意音乐注意的保持。为了排除干扰,歌者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在出场前将自己想象成特定的人物,把舞台、灯光等想象成自己特定的活动环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或演出对象的生疏感,排除客观环境的干扰,收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其次,要不断加深对音乐任务意义的理解,理解的越深,完成任务的欲望越强烈,信心也越坚定;音乐活动目标越清楚,为完成这种音乐任务所必须的各方面越能引起音乐的注意。所以歌者必须忠于艺术,踏实地去表现歌曲内容,不要把演出中的个人得失看的太重,心理压力不要太大,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将每一次登台看作一次锻炼的机会。并且平时要勤于练习,演出之前作好充分准备,这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第三,舞台实践有利于音乐注意的保持。大凡优秀表演者他们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越来越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所以,无论学生还是演员都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参加演出,多熟悉各种各样的观众和演出场所,对于初次登台者最好选择规模较小的演出机会,例如慰问演出之类的,在频繁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以很好的克服怯场心理。

  二、性格因素
  “性格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那么,性格因素与歌唱有什么样的关系?又是怎样影响人的声乐演唱的呢?
  首先,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从结构上说它由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构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直接间接地影响歌者的发声、演唱。虽然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并且与歌曲本身所要求或表达的意境产生冲突,也就是不能进入角色时,会严重影响到演唱水平。因此,歌唱时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歌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更好的与观众交流,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适得其反,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由于紧张等心理因素,会使唱出来的声音大打折扣,不能用歌声很好的与观众进行交流,有时甚至中场打壳,失败而归。因此,性格中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歌唱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按性格的不同特征来划分,性格可分为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情开朗、活泼、善交际,具有这种个性的歌唱者在舞台或课堂上都能自如、放松的演唱,竞技状态会较好,超出平时训练的水平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而内向型性格的人一般重视主观世界,比较拘谨和害羞,比较重视外界的评价,因此在演唱时紧张度较高,这样一来,演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自身也会因此产生挫败感。明白了这一点,歌者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要过分计较自己得失,要专注于音乐作品的表达,这样才能逐步消除紧张、怯场心理,使自己的演唱水平取得较大提高,更加有信心上台演出,为观众献上更多美妙、优美的歌曲。
  三、想象因素
  所谓想象是大脑在感知觉及条件刺激的基础上,通过记忆所保存的表象为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与提炼,创造出来曾知觉过的或未曾存在的事物形象的过程。想象是艺术创造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声乐艺术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活动。例如歌唱中声音的形象、色彩、共鸣、位置、运动感;歌词表现的情境、人物形象;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等都离不开歌唱者的想象。
  想象使声乐艺术充满活力,歌唱者通过视觉想象、听觉想象、更重要的是情感想象,从而使演唱更为生动。因此,想象是声乐心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收到良好的演唱效果,歌者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来促进和提高歌唱想象与联想的发展。首先,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因此要加强对歌唱感知的认识;其次,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用心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周围的一切现象,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歌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声乐.声乐学术委员会组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
  [3]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陈静.声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m].长春大学学报,2004,(05):87-88.
  [6]徐丹.浅谈演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m].东华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报〉,2004,(02).

上一篇: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

下一篇:如何凸现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