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改革实践原则论文(共5篇)
第1篇:浅谈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原则
一、舞蹈内容丰满
舞蹈内容是舞蹈作品的血肉,内容的丰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质量的高低。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其内容一定是丰满而有意义的。不仅如此,舞蹈内容也关乎作品叙事的完整性和叙事视角的独特性。比如藏族叙事舞蹈作品《索玛花》讲述灾难来临之际,人们互相帮助互相救援的故事。虽然作品选题并不是十分新颖,但是其内容的丰满成就了舞蹈作品。《索玛花》和其他叙事舞蹈作品一样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灾难来临。舞蹈语言以惊恐、慌乱为主线,舞蹈队形以凌乱不对称为主,表情夸张,充分表现出灾难来临之前人们恐慌不安的状态。第二部分,经历灾难。舞蹈展示了母女、恋人、兄弟等不同的人物关系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反应,这时舞蹈语言以交代人物关系为主,同时又展示了风格不一的舞蹈片段。第三部分,等待救援。这是舞蹈的高潮部分,反映出面对灾难时人们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人性光辉,有母亲为女儿放弃救援机会,有恋人争夺救援机会,有兄弟互相推让救援机会,这些内容都通过舞蹈一一展示。第四部分,灾后重生。作品戏剧性地展示了想要得到救援机会的人反而没有活下来,而互相推让的兄弟却得到重生。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舞蹈内容都有所区别,丰富的情节、丰满的内容成就了这部选题并不突出的作品。所以,丰满的内容可以弥补作品选题方面的不足。
二、舞蹈形式的多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作品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舞台表演,比如大型实景舞蹈作品《印象刘三姐》,作品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了广西桂林地区的人文风貌。舞蹈的表演场地并没有局限在固定的舞台上,而是在风景秀美的桂林山水之间,舞蹈美、风景美、故事美,每一环节的巧妙设计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感官享受。也让人们感受到区别于以往实体舞台的舞蹈表演,给业内人士带来全新的创作理念。除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以外,科技的发展使舞蹈表演中舞美的设计也更加新颖,更加符合舞蹈创作内容。舞蹈作品《孔雀》在表演的过程中借助一米高升降舞台使镶满孔雀羽毛的舞裙散落开来模拟孔雀开屏时的状态,又借助LED屏幕上孔雀开屏的画面为背景,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巨大的孔雀屏,配合音效和灯光,俨然就是孔雀神灵降临。所以,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给观众展现最佳的舞蹈表演效果。
三、舞蹈主题的鲜明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它深刻反映舞蹈内容的核心,表达舞蹈作品的精神状态,也是编导创作舞蹈作品时的内心表达诉求。舞蹈作品中舞蹈主题的新颖程度、深刻程度可以直接决定一部作品质量的优劣。蒙古族叙事舞蹈《东巴英雄》就是一部以深刻而又鮮明的主题取胜的优秀作品。作品展示了蒙古族勇士在保卫家园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勇猛果敢和如雄鹰一般的英雄精神。
舞蹈第一部分是在水草丰美的草原,突然有强敌来犯,野蛮残暴的杀戮打破了草原的宁静,于是勇武的东巴英雄出征抵抗。第二部分是留守家园的妇孺孩童,在思念亲人的同时坚韧支撑起整个家园。第三部分,家园失守。妇孺老幼凭借自己微弱的力量誓死守护家园。最后是英雄归来,重振家园。如苍鹰一般的英雄们击退敌人和亲人团聚,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园,重新开始流云牧马的草原生活。这部舞蹈作品中每一部分每一环节都紧紧围绕着歌颂英雄这一主题,舞蹈起始歌颂东巴英雄的勇猛;舞蹈承起部分歌颂东巴英雄对亲人的柔情;舞蹈转折部分歌颂东巴英雄的顽强;舞蹈的最后部分歌颂东巴英雄的坚韧勤劳。每一部分都在进一步深刻舞蹈的主题,也在强调蒙古族的东巴英雄精神。所以,主题贯穿于舞蹈作品中不仅是对舞蹈内核的提炼也是对舞蹈作品的外在表达。
四、结语
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不仅进一步提炼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元素,同时也找到了让传统民族舞蹈与现代社会相处的全新方式,更是用全新的视角为大众诠释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而在创作过程中对创作原则和手法的探讨观点日益增多,无论何种探索,丰满的舞蹈内容、多样的舞蹈形式以及深刻的舞蹈主题都将是其不可改变的创作原则。
作者:王举等
第2篇:浅析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
(一)舞蹈内涵的理解欠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我国人民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备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表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首先要学习这些舞蹈的历史,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渊源才能够体会出每个动作背后的意义。然而很多高校并不重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教育。所以,教师也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学生难以理解舞蹈的意义,空有其型而缺少灵魂。
(二)情感投入的缺乏
民族民间舞蹈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情感,每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对舞蹈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并且在教育中融入这种文化情感。纵观高校的舞蹈教育,显然高校往往只重视舞蹈的技艺、美观等方面的内容,情感培养方面相当空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对学生一生的舞蹈生涯有很大的助益,发挥的作用延续学生的一生。所以在高校教育中需要设立文化教育课程,将舞蹈所承载的情感、价值观念、内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情。只重视舞蹈的技艺而忽视舞蹈的情感是主次失调的表现,需要进行改进。
(三)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模式的调查,不难发现其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少新意,与国际舞蹈教育脱轨。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少靈性,很少能够实现自我创新。对舞蹈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标准动作的执行,呆板、生硬是这类学生典型的特征。所以高校如果仍旧保持传统教学模式,硬性要求学生掌握舞蹈技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导致这类学生逐渐与社会脱轨。
(四)教学考核机制的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有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标准往往采用期末舞蹈汇演的形式完成。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直观的、一目了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虽然这种方式为教师考核学生省去很多时间和心力,但是却并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带有很高的片面性。如果高校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会带给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树立起有效的民族文化观念
在学习舞蹈过程中,除了学习相关技艺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民间舞蹈也多种多样,每一位舞蹈学习者都承担着传承的责任和义务。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者不仅代表着自身,更代表着该区域的文化特色和中国形象。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在培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树立民族价值观念,使学生不仅为民族民间舞蹈自豪,更愿意将民族民间舞蹈发扬光大。
(二)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应当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背景纳入教材当中,并对舞蹈未来的发展做好预测。其次要详细的阐述各个民族民间舞蹈之间的差异,表明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还要在教材中将国外民族民间舞蹈加以介绍,扩展学生的认知层面,更为深刻的了解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以及人文价值。除了教材编制,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程的设置。想要改善高校重视技艺,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就需要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增加选修课程或者其他形式的授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舞蹈技艺双重进步。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已经在前文有所叙述,高校要重视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影响,因为这很可能会遏制学生整个的舞蹈生涯。改变教学方式的呆板和过于看重规范和标准方面的内容,从学生角度入手改善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重要。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不仅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内心也会拥有较高的学习激情,记忆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很高的提升。此外,考核评价系统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生个人身体条件而得到的学习成果,应当建立参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教育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具有弹性的评价方式能够舒缓学生学习紧张的压力,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达到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目标,完成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责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成员,使新一代的舞者承担着传承、发展并发扬光大的责任。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不应当仅看重学生舞蹈技艺的学习,看重舞蹈动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更应当重视舞蹈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此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更有利于大中华璀璨文化的进步。
作者:崔洁
第3篇:探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形态
前言
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民族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背景也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逐渐形成。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其在生活以及劳动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各民族的瑰宝,在世界文化逐渐渗透与融合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是对民族独特性的保护,对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述
民族民间舞蹈并无明显源头,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在总结生活经验的过程中,用以表达民族特色、文化信仰以及生活特点的一种方式[1]。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动作、眼神等,都是一个民族综合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2]。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居民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民间舞蹈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蒙古族民间舞蹈以大气、辽远、豪放为主要特点,而傣族的孔雀舞,则以妩媚、柔美为主要特点。民族民间舞蹈往往为群体性舞蹈,在舞蹈的表达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人与人能够逐渐形成一种羁绊,对于提高民族的融合性以及向心力具有重要价值。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在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外来文化逐渐渗透到民族文化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冲击[3]。文化多样性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促使文化进步的关键,但需认识到的是,文化的融合不应消除文化的独特性。我国需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视,使各民族的独特性得到长久的流传,使其成为民族的标志,这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规律,而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现状,便是影响其传承规律的主要因素。
首先,从经济方面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文化的传承越有利。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在该环境下,人民无需为了生存而谋求过多的利益,社会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无需过度关注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将精力用于对艺术以及文化的研究,受其影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必定能够获得更加肥沃的土壤以及更加良好的环境。
其次,从政治方面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主要表现为:社会越稳定,对文化的传承越有利。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是该国家政府治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与战乱年代相比,在政治稳定,社会和平,没有战争的环境下,人民安居乐业,其思想的开放程度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以及意识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体现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方面,便是对文化的进一步剖析与研究,这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4]。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形态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艺术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同样应体现出这一特点。分析传统舞蹈文化的特点,是对一个民族人民生活特点的真实体现,是促使其吸引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需加强与生活的结合,同时应与时代相结合,使舞蹈的表演,能够成为各民族人民真实生活特点的体现,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十分重要。各民族人民需认识到这一点,在文化多样性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应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理念,避免其受外来文化影响过于严重,使舞蹈能够保持原汁原味,使其独特性与象征性得到体现。另外,舞蹈的发展,同样应高于生活,在真实体现生活情境的基础上,应在舞蹈中,加入对于生活的感悟,从动作、眼神等角度出发,使生活中的场景放大化、夸张化,使其艺术性得以表达,使舞蹈的灵魂与精髓得以形成,进而促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舞蹈與自然的结合
舞蹈应与自然相融合,这同样属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形态之一。自然即指大自然,又指原生态的生活。
首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应以体现自然规律为主,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舞蹈应充分体现出其时代性特点,在提高自身整体表达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舞蹈的时代识别性。
其次,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应体现出民族人民原生态的生活,需将其分为节日舞蹈、宗教舞蹈等不同类型,体现出人民最为古朴的愿望,在体现舞蹈现代性的基础上,使其传统性得到保留,为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提供保证。
四、结束语
各民族应加强对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视,应在体现舞蹈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充分保留其传统精髓,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作者:常国华
第4篇: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年纪较小,无论是脑力还是心智都还不成熟。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不是能力的培养,也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文化心理和基本的审美品格。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就是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之一,在满足学生好动心理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品味。
一、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分析
(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通过不同的民族舞蹈展示出来。不同民族舞蹈展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舞蹈,在提升审美的同时,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师所教的舞蹈动作进行改变和创新,丰富了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好的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有优美的乐器进行配合,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同时,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也能在不断地音乐熏陶中,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而且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缓解人的疲劳,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民族民间舞蹈因其具有民族特色,也就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学生的身心都还不成熟,具有娱乐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更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四)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动态性
民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的一种艺术存在,民族舞蹈有其独特的发展特性,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不断创新。
(五)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时代性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展现民族风采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展示时代风采。
二、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特征
(一)教学内容要简单易懂
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舞蹈动作要简单易学,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学东西虽然快,但是忘记的也快,而且他们的肢体还没有发育健全,所以不适合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艺术水准还没达到。其次,在民族舞蹈曲目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欢快的舞蹈曲目,欢快的舞蹈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最后是教学的方式,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的教导和引领,不能采用强硬的手段进行教学,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或者说舞蹈技能的提升不是关键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品味提升的阶段。因此,教师的舞蹈教学应该是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感受舞蹈带给他们的独特乐趣,享受舞蹈艺术气息的美好。
(三)采用多重手段衡量教学成果
虽说成绩是检验学生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对于学生也是一样,对他们的舞蹈教学成果的检验,不能单单只凭舞蹈跳得好坏,要进行综合的分析。比如说整体的艺术涵养,审美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多方面的评价体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手段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意愿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习舞蹈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喜好。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喜好,根据他们的喜好进行舞蹈教学,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比较久远,很多的舞蹈动作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之前,要先进行培训学习,了解当前的流行趋势和舞蹈动态,将最新的舞蹈教育理念与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融合,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气息,又增添了流行文化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比于舞蹈的肢体教学,学生的心理教学更加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教育的方向。更加轻松地对其进行引导教学,舞蹈动作的学习不仅需要肢体的协调,还要花时间重复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他们心理动态的关注,才能顺利的进行舞蹈教学。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舞蹈教学过程是很辛苦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的手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说,视频教学、多媒体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图画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五)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创设良好的环境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民间民族舞蹈教学的内容也有差别。比如说傣族、彝族舞蹈特色都是不同的,乐器的配备上也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舞蹈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进行更新。
四、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包含的艺术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创新,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舞蹈创作。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舞蹈特色,会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出来,因此,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影响,不断提升自己。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
众所周知,舞蹈有提升人的气质的作用。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一样,在舞蹈学习的初期,教师会给学生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一定的舞蹈记忆。在学习新的舞蹈时就会更加省力,同时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气息。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艺术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深入人心的。通过民间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让学生以崭新的观念认识这个世界,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实现对学生心理文化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思想状态还是观念意识都处于完善的阶段,借此能深入浅出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接触什么样的文化熏陶。民族民间舞蹈不只包含舞蹈文化,还有音乐、舞台、绘画等文化元素。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自然会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影响。比如说音乐教育,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升情趣,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还能享受不同种类的音乐带来的听觉盛宴,对他们来说是艺术修养的提升。而舞台、绘画等文化元素是在视觉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族民间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艺术的象征手法和留白手法。在舞蹈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让学生去发挥,根据自己对不同舞蹈的理解,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舞蹈的魅力就在于以无声无息的力量创造巨大的精神价值,舞蹈是赋有情感内涵的肢体表达,虽说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还不准确,但是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民间民族舞蹈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途径。
(六)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对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正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往往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减轻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概率。
(七)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都是思想单纯的孩子,没有独立思想意识。对与这个世界没有美育的良好认识,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教会他们舞蹈的同时,更能从侧面影响对美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
五、结语
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专为幼儿学生设置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改变自己的气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相信,未来的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会更加的完善。
作者:林霞
第5篇: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融入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一门非常重要课程。在开展实际教学时,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主体现在培养学生审美品位。因此,在其教学过程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更具有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其本已经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民族民间舞蹈所要呈现的就是极为深刻的民族文化,并要在舞蹈细节中表现出我国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不仅加深了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印象,还能够让其舞蹈更加形神兼具。
一、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呈现出了多元化、多种类、多文化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所呈现的舞蹈语汇都有所差异,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所教学舞蹈类型进行认真分析,并运用不同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格及风土人情来进行渗透。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将这些舞蹈语汇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其舞蹈所要表现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文化有一了全面的了。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才能够完全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与风格,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舞蹈练习及表演时,用正确的肢体语言来对其进行展现。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形体教学之外,还应该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蹈中。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形成等基础知识,让高校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心态以及风土人情,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让自身在练习以及表演时才能够运用正确的肢体语言来对其舞蹈进行表现。比如:民族民间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藏族舞蹈。其舞蹈的形成主要是由宗教文化以及农牧文化来进行构成,舞蹈的整体表现有一定的动律特性,而且每一个动作都会以身体重心靠前、前倾为特征。这个特征的形成正是宗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除此以外,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注重的是多变,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以跳、踢、踏、摆、悠等主要动作来完成。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老师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藏族舞蹈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性,即在表演时需要在膝部上进行富有节奏的柔韧屈伸,这也是藏族舞蹈的表现特征之一。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融入方法
1.解析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动作
不同民族都会有自己民族的特性,这些特征都会在其民族舞蹈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经典动作的进解,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其民族特性,并在舞蹈练习及表演过程中,将其特性融入舞蹈当中,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力。例如:在开展傣族民族舞蹈教学时,可以运用一些舞蹈视频,让学生对其舞蹈的经典动作进行观察。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协助学生一起来归纳其民族舞蹈所特有的艺术风。通过分析与讨论,老师再将傣族舞蹈中的重要动作以及风格进行汇总讲解。比如,通过舞蹈视频,学生对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这个典型体态有非常深的印象,这也正是傣族舞蹈的动作要点。在进行练习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个体态要点进行重点练习,通过以点概面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傣族舞蹈所具有的特征。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视频,直观地对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解。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家的民族舞蹈视频,认真对其表演中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描摹,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
2.解析民族文化了解风土人情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难点在于学生对其舞蹈动作的掌握。要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这一项技能,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析其民族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通过这样的渗透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对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文化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对其民族舞蹈的每一个动作的感悟。比如:在教学朝鲜腰鼓舞时,应该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朝鲜族风土人情及文化教学。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化教學资源,让学生以朝鲜族文化为基础,分析出其民族的宗教信及地理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其民族舞蹈动作的把握。
3.从服饰上体现民族文化特征
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服饰,其服饰不仅是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还会对其舞蹈风格形成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民族服饰是其民族经历千年所形成的一种审美以及文化品位。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不同类型的民族服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比如:维族的大摆裙、傣族的筒裙、朝鲜族的素白服饰、苗族蜡染等等,这些都是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需要进行讲解的内容。这不仅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美,更是对不同民族审美品位的一种深入了解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让其能够加深所学民族舞蹈的风格以及文化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其舞蹈动作的掌握。例如:讲解藏族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学生穿戴藏族服饰可以更好地对服饰对身体以及舞蹈动作的影响。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细致化其舞蹈动作,提升了学生对藏族舞蹈动作的规范化,有效增强了其舞蹈表现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舞蹈是不同民族经历千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本身所呈现的正是不同民族的文化、风土地人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具有的文化内涵,才能够将其民族底蕴完美地展现出来。
作者: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