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少数民族舞蹈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12-09 04:21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有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分别为《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这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都充满着艺术感染力又各具特色,本文旨在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通过比较来探寻少数民族舞蹈作品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少数民族;舞蹈


  《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这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呈现都采用艺术化的形式一展中国风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创作始终如一的精神指引。本文旨在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通过比较来探寻少数民族舞蹈作品之间的区别。


  一、《东方红》的少数民族舞蹈特色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于1964年,首演地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通过以歌唱、舞蹈和戏剧三者相联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概括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历尽艰辛直到胜利的革命斗争,成为中国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以及力争独立的历史缩影。整部作品由演职人员3700余名共同参与演出,斗志昂扬向上,充满着艺术感染力,在当时艺术界取得了一定的高度,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曾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舞蹈经典”。


  《东方红》共有八场次,舞台表演总时长为两个多小时。其中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以少数民族舞蹈为主的作品呈现。当时领袖颂歌中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两首代表性作品即胡松华独唱的内蒙民歌《赞歌》和才旦卓玛独唱的西藏民歌《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都在史诗节目中进行展现。在《赞歌》中舞蹈演员们手持蒙古族传统道具酒盅在嘹亮悠扬的歌声中起舞,而酒盅舞作为蒙古族舞蹈形式的一个分支,充分体现着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产生活方式,舞者运用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前进后退或绕圈行走,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而在《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中,舞蹈演员则借以水袖为哈达献给毛主席为心声,以热情的圆圈队形,呈现着人们和谐而稳定的生活场景。由此可见在《东方红》中的少数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多以单一的元素进行齐舞的呈现,以整齐划一的呈现来表示革命年代人民思想的统一,意志的坚定。


  二、《中国革命之歌》的少数民族舞蹈特色


  《中国革命之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社会历史巨变之后问世的又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延续了《东方红》的创作经验,综合音乐、舞蹈、诗歌、舞美、电影于一体,并且在局部的细节上更加细致入微。在整体结构中通过诗歌朗诵的贯穿,以歌舞并重的表现,使得呈现得更为完整,达到了各展其长、互为增补的整体效果,充分显示了这种综合形式的艺术生命力。


  《中国革命之歌》中的少数民族舞蹈展示得更为纯粹,在节目的编创中并没有运用歌伴舞的形式,而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少数民族舞蹈表演。由各少数民族欢庆的群舞的画面进入《中国革命之歌》的少数民族片段,舞蹈节目之间采取相互衔接,无缝串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革命之歌采取了背投画面的方式为民族舞蹈增添历史和环境的烘托,傣族舞蹈的表演便是在一片月光的背景之下更加富有典型“三道弯”的造型感,给观众带来更具民族风情的视觉传达,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维吾尔族舞蹈在运用本民族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以旋转为主的民族舞蹈技术技巧,使得舞蹈更具观赏性。除此之外,在少数民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对于单、双人舞和群舞都分别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编排。


  三、《复兴之路》的少数民族舞蹈特色


  《复兴之路》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之际所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此部作品的出现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艺术形式的纳入更为丰富,采取了话剧、昆曲、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在关键历史时期的历程中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突出表现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第五章《中华颂》中由张继刚总导演提出的对于少数民族舞蹈编创的具体指示“少数民族舞蹈要高贵、华丽、隆重三点要求,要选取每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一目了然的元素,同时又是纯新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少数民族舞蹈节目中可以见到更具有民族个性的表达。这一篇章中的藏族舞蹈《彩虹儿女》的呈现更是独具特色,舞台中藏族演员们踏着五色吉祥图案的踏板,舞动着律动美妙的弦子向观众走来。《彩虹儿女》在舞蹈形式上,把藏民族最简单而又实际的生活元素用艺术的手段加以夸张和渲染。在节目中将藏民族生活中使用的踢踏舞踏板作为道具在舞台上巧妙地呈现。在节目中能体会到深厚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并且在此之上能看到编创者们从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所提炼出来的艺术创意的新元素。


  四、《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少数民族舞蹈特色


  《奋斗吧中华儿女》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该晚会以奋斗为创作主题,人民是表现主体。共有《浴血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奋斗吧中华儿女》四个篇章,运用交响、合唱、舞蹈、朗诵、情景表演等手段,调动各种舞台手段创新表达,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整台晚会重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勇拼搏的伟大历程。


  《奋斗吧中华儿女》采用了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舞蹈串联式的歌舞组合方式出场,然而此次区别于之前史诗中少数民族的出现方式,表现为复合型更强,它不是一个一个民族单独的出场,在舞台中可见各民族演员欢洽融合的场景。在舞台构图中,在保有本民族舞蹈风格韵律的基础上,经过丰富性的舞台呈现后各少数民族舞蹈更为立体的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示出少数民族舞蹈的无限魅力。这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有的凝聚力在舞台上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少数民族舞蹈对比


  (一)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相同之处


  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少数民族舞蹈在民族舞蹈文化傳承和作品立意上存在着相同之处。少数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旺盛生命力的民族艺术,在保有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上,采用创造性的整合,形成新的艺术节目呈现。在少数民族舞蹈构图上,多民族歌舞的编排多以圆圈为队形构图,各民族彼此相互协和,突显中华一家亲的深刻理念。


  (二)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不同之处


  《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这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的少数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创作思想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创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同时坚持少数民族特色,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与审美观念。


  总而言之,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采。通过《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这四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呈现,更能体会到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发展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在坚持贯彻文化自信的当今,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汤其林.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舞蹈之比较[J].艺术评鉴,2016(04):49-50. 

  [2]汤其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艺术处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5):125-128. 

  [3]汤其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审美特征[J].文史博览(理论),2016(09):24-25. 

  [4]冯双白.新中国历史形象的诗意书写——《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史诗品格[J].舞蹈,2019(06):5-7. 

  [5]格珍.藏族兒女的颂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藏族舞蹈《彩虹儿女》编导感言[J].西藏艺术研究,2009(03):4-5. 

  [6]王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少数民族形象表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2(04):59-69. 

  [7]张德祥.文艺应当引领新时代的新风气[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10):9. 

  [8]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J].理论导报,2016(08):7-9. 

  作者简介: 张苗,女,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上一篇:从茶文化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下一篇:高校音乐舞蹈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