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佾舞始源考

发布时间:2015-07-15 11:13

  在韩国有两种佾舞,分别为宗庙佾舞与文庙佾舞。宗庙佾舞为祭拜朝鲜王朝历代君王,是在宗庙表演的舞蹈,而文庙佾舞则是祭祀孔子及其继承者等优秀先师们,在文庙祭礼表演的舞蹈。其中,后者因为在文庙表演而得名为‘文庙佾舞’,始源于古代的中国,于高丽睿宗11年(1116年)传入韩国以来,由成均馆继承其传统至今。在文庙分为文舞与武舞两种舞蹈表演,并且,两种舞蹈分别使用舞具籥翟与干戚。另外,中国的曲阜孔庙的“祭礼乐舞”在表演文舞时双手持籥翟,表演武舞时双手持干戚,宋代以后,武舞被取消,这一点与韩国是不同的。但归根结底,在韩国称为文庙佾舞的舞蹈,与孔庙的祭孔乐舞可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韩国长期以来人们通常都认为“佾舞”仅仅是一种舞蹈的名称而已,而严格地说,“佾舞”应被界定为一种舞者排成“行”与“列”形成的舞蹈形式,而考察这种形式形成的根源,对于追溯佾舞的始源乃至舞蹈的始源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追求神人合一的古代祭仪作为艺术胎动的始源,以伴乐(乐歌舞)为原则。“舞”的部分由文舞与武舞组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六代大舞”。六代舞是为了象征古代中国的黄帝、尧、舜、禹王、汤王、武王的功德而编成的舞,因而采用象征最高礼仪的“八佾”形式表演。关于在祭祀孔子的释奠中表演的佾舞,本文将追溯到六代大舞去探求其始源。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在掌握“佾舞”原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因此,笔者将从历史观点出发,对在六代舞中采取的古佾舞痕迹与舞位分析研究,以考察始源。
    一、佾舞的概念
    (一)佾舞
    在释奠大祭(孔子祭祀)中表演的文庙佾舞,长期以来被视为代表儒教祭礼舞的一个代名词。但严格地说,“佾舞”并非一种舞蹈的名称。“舞列也”为《论语·八佾》中的记载,由此可知“佾”这一字代表“舞蹈之列”。因为以队列形式表演舞蹈而称为佾舞,笔者此前也曾说明“佾舞”本身“并非舞蹈的名称,而是舞蹈的形式。”29在舞蹈形式上,根据社会地位不同,舞蹈队列的数量也不同,如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等。因此,代表舞蹈队列数量的“佾”可视为身份等级的象征。与舞蹈的队列数量相关,按照《左传》中的记载,舞蹈必须以八人为一个队列。实际上,“佾舞”中以“八”为舞蹈标准,是因为遵循“八卦原理”,并且与“八音”、“八风”、“八方”也有着深层的关系。即舞蹈必须协调八音、符合八风,还有调节八音形成和谐,才能形成乐①。另外,与周易的《系辞传》中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相关,八卦形成列,“象”在中间也有着深层的关系;在《判宫礼乐全书》中表示为了“六爻的变化”编成的舞蹈就是“佾舞”。
    综上,“佾舞”是追求一定形式的协调效果的舞蹈,其根本是遵循了体现自然规律以阴(--)与阳(—)的符号呈现的八卦的原理。
    前文已述,“佾舞”的列数象征身份的高低,因此,遵循与“八卦的列”相同的原理,以“八”作为舞蹈的标准,根据职位等级表现为八、六、四、二。从天子到士的阶层每隔一个阶层就减少两列,以此体现等级差异,这是因为“佾舞”是一种追求阴阳平衡的结构特点的舞蹈。其实,由多名舞员排成队列表演的舞蹈,从夏、殷(商)、周三代之前就存在,但是,直到周代才具备了舞蹈的形式体系。当时的等级制度规定从天子到下级阶层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如象征古代中国连续六个朝代的皇帝,黄帝、尧、舜、禹、汤、武王等六个皇帝的六代舞,采用了最大规模的八佾的表演形式。“佾舞”为社会身份与地位的一种体现,明确地划分了高低尊卑的等级,尤其在周代作为反映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规范存在。
    (二)佾舞的形式
    舞员们排成队列跳舞的形式随着西周六代舞的确立形成了固定的框架。在周代根据社会身份与阶层设定了舞蹈的队列数量与舞员的数量,从而体现身份等级的高低。传统上表演佾舞的形式,分为服虔说与杜预说两种,两种在舞蹈的列数与舞员数上均有差异。服虔说以八为标准,仅仅减少列,以八佾、六佾、四佾、二佾形式表演;而杜预说则同时缩减行与列各两个,体现了不同的舞蹈的行数与舞员数量。从史料可知,历史上对于这两种说的对错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八佾与体现自然规律与原理的八卦、八音、八风、八方有着深层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以“八”为标准的服虔说更为合理。
    1.服虔说的舞蹈形式
    服虔说以八为标准,根据等级高低每隔一个等级减少两列,以天子八佾的64人(8x8)、诸侯六佾48人(8x6)、大夫四佾32人(8x4)、士二佾的16人(8x2)形式表演(见图1)。
    J52Y301.jpg
    图1 服虔说的“佾舞”队列
    2.杜预说的舞蹈形式
    杜预说并没有以八为标准,而是采取每隔一个等级同时减少行与列各两个的方式,天子八佾64人(8x8)与上述相同,但之后表现为诸侯六佾36人(6x6),大夫四佾的16人(4x4)、士二佾的4人(2x2)形式表演舞蹈,从而体现了与服虔说的差异(见图2)。
    J52Y302.jpg
    图2 杜预说的“佾舞”队列
    二、佾舞的始源
    自古称“舞蹈源于功德”。历史上只要有君王登基,就要为该君王制礼作乐,并且,当一位优秀的君王立了功,稳定了统治之后,就会进一步制礼作乐对其功德进行形象化。也就是说,乐舞主要是为了对君王歌功颂德而编作的,但后来这类舞蹈被广泛用于各种祭祀与孔子祭祀活动中。此时,以一定的形式与格式为前提举行了一种仪式行为,如中国古代六代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頀、大武等。即根据身份差异设定舞蹈等级的佾舞形式的舞蹈,可以从为了对中国古代皇帝歌功颂德而编的六代舞的诞生溯其始源。
    (一)古代佾舞
    古代中国有六种代表性舞蹈,它们都有排成队列表演的特点。周代在建国初期就根据宗法制制定了礼乐制度,并全面开展了制礼作乐的规范。那是为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乐舞集大成,建立皇帝、尧、舜、禹、汤、武王的六代传统 而编制了六种舞蹈。它收纳了从神话时代起延续下来的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大頀及其他舞蹈,对舞蹈的名称,即云门大卷改成云门,大章改成咸池,将叫做象的舞蹈重新编制成大武,列入到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頀,最终形成了六代舞30。另外,古代六代舞分别持象征六位皇帝功德的舞具表演舞蹈。根据朱载堉的《乐律全书》,云门利用五色旗,咸池没有舞具只用衣袖,大韶则用凤箫,大夏用籥翟,大頀用旄,大武用干戚表演舞蹈。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次政治与制度发生改变时,就会创编新的乐舞,对舞蹈进行更名。如汉代的文始之舞与武德之舞,南宋的玄德升闻之舞与天下大定之舞,唐朝的功成庆善乐与秦王破阵乐与用宣和之舞,宋的化成天下之舞与威加四海之舞,明的宁和之舞、安和之舞、景和之舞,以及淸朝的宣平之舞、秩平之舞、叙平之舞。以上舞蹈同样采取了八佾或六佾形式。
    周代形成的八佾形式的舞蹈,经过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延续,直到宋代随着夏、殷(商)、周三代的制度得到恢复才迎来了复兴期。宋代有神宗元豊2年(1079年)创编的文舞6成与武舞6成,有哲宗元祐4年(1089年)创编的文舞化成天下之舞与武舞威加四海之舞,并且,这两种舞均用于孔子祭祀。该时期创编的文舞与武舞同雅乐一起传入了韩国。不仅如此,表演文舞时手拿的籥翟与表演武舞时使用的干戚也一同传入韩国沿用至今,可以说历史非常悠久。
    (二)舞位
    正如构成佾舞的舞员数量有一定的规律,舞员所占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则。根据表演舞蹈的空间其舞蹈动作与含义都会不同,因此,根据古代记录确认其位置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舞位代表佾舞的位置,舞员表演舞蹈的位置。佾舞的空间布置根据“三才思想与阴阳思想”而定。
    自黄帝时代到周代,古代佾舞的位置大体呈现两种方式。根据《庄子·天运》篇,咸池在洞庭的庭院,即宫廷外围为天神与地神表演舞蹈。另一方面,根据《诗乐和声》可知,舜时期,在两侧楼梯表演文舞与武舞。仔细观察其位置,黄帝时期咸池在“洞庭之野”②表演,以及虞舜时期干羽在“两阶”③表演,殷朝时期万舞选在“祠堂之野”④表演。此后,到了明代佾舞表演位置改为“阶上”⑤石头台阶。相应,朝鲜时代大体在“东阶之下,西阶之下’即在县北阶南表演,同时也在“庙中”或“西”一侧表演。如上所述佾舞的位置流传多个说法,但本来位置应为东西侧台阶下方堂上乐与堂下乐之间的“庙中之野”。这一位置正是传说中舜时期手持干羽表演舞蹈的两侧台阶。
    与舜时期将文舞与武舞两种舞蹈安排在两侧台阶相关的内容,《时乐和声》卷九中记载如下:“书曰舜舞干羽于两阶,干武舞也,羽文舞也,两阶东西阶也。盖文舞位于东阶之下,武舞位西阶之下,而两阶之下,恰当堂上堂下二悬之间,所以象人事之在天地间也。古者宫室,量其行礼而作之,故文舞退,则必由堂下悬之东,而不侵及其西,武舞进,则必由堂下悬之西,而不侵及其东,周礼大胥,正舞位以序出入,是也。”佾舞舞员位于庙中之野体现了人位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根据三才思想分布的位置。选择在该位置表演象征人事的文舞与武舞时,根据阴阳思想将属于阳的文舞安排在东侧,将属于阴的武舞安排在西侧。这是源于相比武更重视文,相比西更重视东的缘故。
    结语
    世界上儒学的人文学价值正在开始被高度重视。因此,阐明佾舞的始源,可以说超越作为儒教祭礼舞的价值,作为衡量舞蹈始源的基础资料,具有无限的价值。尤其,这是一项在现有研究的延长线上进行的进一步系统化作业,因此具有巨大意义。如韩国,中国的儒教祭天仪式从三国时代起开始带给韩国文化影响。尤其,文庙于高丽睿宗1116年与大晟雅乐一同传入韩国,儒教礼乐文化通过所谓“释奠大祭之花”、“东方礼仪精髓”的佾舞得以散发光芒。
    佾舞与一般民间舞蹈或创编舞蹈不同,具有通过舞蹈体现并传承思想的特点。这说明已经超越一个舞蹈行为,具有一种凝聚人们内心的巨大力量。因此,佾舞除了包含形式与内容外,还包括作为人类价值的舞蹈的始源。正如没有根本就无法成立,没有形式也无法做任何体现,应该关注古代六代大舞为构成文庙佾舞始源的八佾舞的母胎的事实。
    注释:
    ①这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判宮礼乐全书》卷16中记载到,“左传众仲曰,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降,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通典·乐典》乐七记载:“杜氏注,左传佾舞云,诸侯六六三十六人,以为非也,夫舞者,所以节八音者也,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故乐必以八人为列。”
    ②根据《庄子·天运》记载:“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③根据《书经·虞书》记载:“大禹谟,禹拜昌言,曰:兪,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④根据《诗经》记载:“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上一篇:解析西方绘画中空间的形成因素

下一篇:浅析民族唱法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