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西和、礼县乞巧节乞巧仪式歌舞专题调查的统计

发布时间:2015-07-30 10:24

 关键词:乞巧节 歌舞演出 巫术歌舞
  西和、礼县的乞巧风俗,是“七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态的乞巧文化。乞巧仪式歌舞相伴,歌词如诗,崇拜对象明确,有手工制作呈现,是一项综合性民俗活动。节日开始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至七月初七晚结束,历时七天八夜。仪式包含迎巧、唱巧、祭巧、拜巧、迎水、上供、照花瓣卜巧、跳麻姐姐、手襻搭桥、送巧等。加上节前准备时间,前后需要一个月时间。崇拜对象称为“巧娘娘”。由“巧娘娘头” 组织领导。未婚姑娘既是节日主体,也是歌舞的表演者。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女性心灵手巧的期盼是节日来源。节日期间所有仪程由音乐和舞蹈来承担。歌舞包括仪式歌舞、巫术性歌舞、以及娱乐性歌舞。歌舞系典型的农耕文化状况下产生的的民间歌舞。
  乞巧歌舞相融合,地方色彩和民歌特色浓郁;歌舞与乞巧仪式相辅相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每首曲子和相应的仪程配套;有节奏舒缓的祭祀、叙事歌曲和节奏紧凑的娱乐两大类别;没有乐器伴奏;只限女性演唱,被认为是“女儿歌”;只用于乞巧节中的演唱,在其他任何场合不出现。
  一、乞巧节仪式歌舞的承担者和拥有者
  乞巧祭祀仪式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活动,未婚女子是节日主体,在仪程中负责乞巧活动、祭祀、歌舞表演等主要角色,仪式的策划和歌舞的教唱由成年女性承担。活动的主题是以女子相符合的“貌美体盈、相夫教子、女红出类、厨艺拔萃”的祈求,实则是女性怎样做一个符合当时社会要求下的女人。所以乞巧参与者或者参与过的女性就是这些女性。
  在乞巧仪式中,姑娘们以歌舞为手段,乞求她们能得到“巧娘娘”的赐予,使自己心灵手巧及幸福安稳的生活,而制造出一个虚构的情景,来进行各种祭祀和崇拜的表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教育女性清楚自己的性别角色,从而塑造与社会需求相同的女性。只要有乞巧风俗的地方的女性大都会表演乞巧歌舞,可见其影响之大。
  二、乞巧准备阶段乞巧歌舞的习得与排练
  (一)传统仪式的歌舞排练
  乞巧仪式歌舞是事先需要学习和排练的,分为零散习得和正式排练两类。习得乞巧仪式的文化模式方式是同村爱好乞巧的妇女口传心受。进入六月份女孩子在农忙之余就可以请教平时乞巧歌唱得好的长辈们学习乞巧歌,在组织好乞巧队伍以后,开始歌舞排练。年长者按照仪程顺序,集中教唱乞巧歌和伴随的舞蹈动作,以及讲述仪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等等。一般在坐巧人家的院子里,或者打麦场里。
  (二)娱乐性歌舞的排练
  娱乐性歌舞诸如《泼又泼》、《打蛤蟆》等,排练时是很轻松愉快的场景,和仪式歌舞的庄严排练形成显然对比,因此常常穿插进行。此外,这些热爱节日的人们总是不断地需要音乐,有经验的妇女或姑娘们把当下发生的时事或重大事情或有意义的事情编成押韵的歌词,按照乞巧的调子唱出来,再配上舞蹈,就是该年新编的曲子,这些曲子就是妇女眼里的社会现实、对幸福的追求向往以及反映妇女命运的一部口头史。以往有优秀的此类曲子也会流传下来,因而,逐渐形成了一部保存当地历史的女性口头史的方式。
  自从80年代以后,流行歌舞开始进入乞巧活动中娱乐性歌舞之中,这个任务大多数是由熟悉这些舞蹈的、或者外地打工、读书的女孩子来教导,这些节目一般放在娱乐阶段或拜巧的娱乐交流环节之中。
  歌舞排练要求是人员都到齐;歌声统一、歌词正确、舞步统一整齐;分清楚哪个程式唱哪首个歌,哪首歌伴有哪些舞蹈动作,做到每个仪式程序互不串词。
  三、乞巧歌舞的主要类别
  (一)乞巧歌曲曲目类别
  和其他仪式音乐一样,西和、礼县乞巧歌中,歌曲都没有歌名,为了区别清楚与方便,使用歌曲的歌曲的用途或第一句歌词,来介绍和记录乞巧歌曲,以用途为准,将乞巧歌曲分为以下几类。
  1.乞巧仪式类
  (1)乞巧仪式类:这些歌舞主要表达对“巧娘娘”的迎接、祭祀、崇拜、祈求、送别等仪程,曲目如《迎巧歌》、《转饭歌》、《照花瓣》、《送巧歌》等。
  (2)巫术类:有一首叫《跳麻姐姐》的曲目,用在卜巧结束后,表达人们对巧娘娘的畏惧、以及把生活中不能解决的蹊跷事的解决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的意识,只有这一首。
  (3)巧娘娘赞歌:曲目如《巧娘娘的头发整涮涮》等,用来表达女孩子乞求得到“巧”而对信仰对象的赞美,同时表达与形成审美体现,这些曲目数目最多。
  2.娱乐类
  娱乐是乞巧的另一大主题,这时的歌舞欢快,动感强烈,体现少女活泼向上与爱玩的一面。
  (1)娱人娱神类与节气类常常相结合,以时间为顺序,或讲述历史故事或表达对现实生活艰辛的倾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2)叙事类:叙述生活中的经历的事、表达对生活的态度与想往,或对婚姻的不满于自由婚姻等。曲目如《大姐娃成给南门下》、《鸦片是个害人精》等。
  (二)乞巧舞蹈类别
  乞巧舞蹈是与乞巧歌相融合的,歌舞诗是分不开的,以歌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舞蹈动作不复杂,以身体上半部分的摆和下肢的扭作为舞蹈的主要特点。主要是女孩子的特性决定的,“于是娱神的舞蹈产生了,这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但它服务的对象是‘神’而不是人”①,体现了乞巧歌舞是表演性,而且大多数舞蹈室跳给“巧娘娘”的。舞蹈类型基本可分为:
1.以身体上半部分摆动,胳膊的摆、拍打为主的舞蹈:如《乞巧十二个月》等。
  2.以下肢的扭为主的舞蹈:如《参花间子》等。
  3.以跳为主的舞蹈:如《跳麻姐姐》、《泼又泼》等。
  四、演出习惯
  (一)演出时间
  歌舞的表演是和仪式的进行相伴随的。表演时段在农历6月30日20点左右开始,至农历7月初7,23点左右结束。具体时间是进行哪种仪式,就有哪种与之对应的歌舞。
  (二)场所
  演出场所大约有这几种:迎巧路上、迎巧地点;乞巧点所在的院落内;巧娘娘塑像前;拜巧时对方的巧娘娘面前;拜巧路上;迎水路上、迎水所在的泉或井边;送巧路上,送巧点。
  (三)演出时间、场所及内容
  演出时间场所及内容由不同的仪式来决定,伴有不同的物质空间,更有不 同的意识空间。一般是农历六月三十进行迎巧仪式,场所在迎巧路上和迎巧地点,演唱《迎巧歌》,以虔诚为主要意识。七月初一凌晨,在坐巧点开始抢头香仪式,唱《上香歌》、《赞歌》,参与人员聚集在一起后跪拜,唱《乞巧歌》,在坐巧点院子里表演娱乐性歌舞,自此,每天唱《乞巧歌》、《赞歌》,每项仪式结束后都会有娱乐性歌舞,以虔诚为主要意识;七月初三上供时在坐巧点唱《上供歌》;从七月初二开始拜巧,演出地点在拜巧对方的坐巧点唱《拜巧歌》;七月初七清晨迎水时在泉边或井边唱《水神歌》,下午馔饭时,《馔饭歌》,伴有“蛇倒退”等舞蹈,18时左右开始卜巧,唱《照花瓣歌》,以祈求为主要意识;七月初七晚上,在巧娘娘面前唱《跳麻姐姐歌》,以留恋和祈求及害怕为主要意识;七月初七23点左右送巧,同迎巧的地点,唱《手襻搭桥歌》、《送巧歌》等。
  (四)装扮
  调查70—80岁的老人,讲述她们姑娘时代乞巧的服饰,即20世纪初期的乞巧服饰:是自己纺线并织成的粗布大襟上衣、黑色或青色裹脚、黑或绿色膝裤、自己做的绣花鞋。发式是大家相同的一根麻花辫、齐刘海,头上戴花,富有人家的姑娘也带银饰或绸子花。《西和县志》第六编·社会·第二章《社区生活》<服饰>篇里记载容装:“清代,年轻姑娘额前留厚厚的刘海(瓦眉子),后编单辫或双辫,插绒花为饰。”②说明70—80岁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的服饰是清代服饰的风格特点。在礼县盐官一带,20世纪初期的服饰,要求必须穿裙子,样式、颜色不要求。现在也是以市场为标准。
  现在乞巧姑娘的装扮,一般是统一制作或购买,和当地季节以及平时的服饰接近,原则上是既好看又实用。发式按个人的爱好,各式各样。
  (五) 道具
  仪式道具,如:油果子、金银首饰等。舞蹈道具,如手里拿的帕子、花团、彩带等两类。
  五、乞巧音乐曲目源考
  (一)传统乞巧曲目
  多次田野工作中采访统计,传统乞巧曲目大约有四种,分别是:仪式所用的固定曲目、叙事歌和赞歌、巫术性的歌舞和歌谣体的歌舞。乞巧歌舞各个程序中所唱曲目严格固定,没有其他形式的音乐出现。
  1.仪程所用曲目
  《迎巧歌》、《抢头香》、《拜巧歌》、《照花瓣》、《送巧歌》等。用在乞巧正式的仪式里,仪程所用的每首曲子不能颠倒顺序演唱,在固定的程式里固定曲目。
  2.叙事歌和赞歌
  《巧娘娘的脸粉檀檀》、《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十绣》等等,这些歌曲用在仪式之后的娱乐中,以赞美巧娘娘为主。
  3.巫术性曲目
  《跳麻姐姐》这首歌曲应该放在仪式所用曲目里边,但是这里要特别说明,对于跳麻姐姐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说法认为麻姐姐是仙姑;有些地方认为麻姐姐有两种神灵附体,与巫术、占卜相关联,所以专门提出这类曲目以述。
  4.歌谣体裁的
  曲目有:《打花馍》、《泼又泼》等,因为娱乐备受姑娘们的喜欢而使这类曲目出现频率高,每项祭祀仪式结束后,姑娘们都要把乞巧场地当一次娱乐的舞台,尽情的进行娱乐性的歌舞表演,使自己心身得到满足。
  (二)从其他音乐形式引进、演变而来的曲目
  在采风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同于乞巧音乐风格的曲目出现,诸如《万花灯》、《蝴蝶飞来蜜蜂旋》等曲目,据分析和辨析其风格,应该是从当地秧歌曲中引进的。这些歌曲较乞巧歌比较情绪欢快,色彩明朗,大多为徵调式,可能和调节气氛及娱乐有关,和仪式并无关系;诸如《十二梅花》、《万古仇池穴》是当地人们敬神时所演唱的“神曲”,这些曲目古老,旋律起伏不大。
  六、乞巧仪式音乐的变异现象
  受现代生活、娱乐及观念的影响,乞巧音乐发生了很大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乞巧曲目的减少
  传统乞巧曲目的减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指演唱的人少了,第二指继承下来的乞巧曲目减少了。乞巧在二十世纪中期,被划分为封建迷信活动行列而被中止过一段时间,中间出现继承断代的问题,使得曲目锐减,只有不到十种乞巧音乐在现在民间流传,据老人们说原来很丰富的,但是歌词很多老人还能说上来,因而乞巧歌词大量存在于民间。
  (二)表演的变异
  表演方式方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在歌唱的态度上。老人们唱乞巧歌都是很虔诚、很神圣的。认为稍微不虔诚会受到惩罚或得不到“巧”,现在女孩子观念的转变则表现为表演乞巧歌舞态度不是很虔诚,用老人们的话说就是“音调唱的不好听,不虔诚,就喜欢扭来扭曲的现代舞。”也就是说,从态度的变化,引起整个仪式的性质的变化。
  七、结语
  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歌舞,是活态乞巧仪式中令人瞩目的仪式歌舞遗存,有古代乐舞之遗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西和、礼县的姑娘们嫌弃其“土气”、“过时了”;加之人们对世界科学、客观认识的增强而使得乞巧成为一种“有其形”却“变其味”的一种民俗而存在;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乞巧成式微状态已是必然,倒是老人们对乞巧歌舞钟爱依然。距离县城越边远的地方,唱传统乞巧歌的姑娘越多,随着西和县申请乞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后,由于政府的参与,乞巧活动在曾经有乞巧经验的中老年妇女当中有“蓬勃”的势头出现,政府主张再现传统的乞巧,于是,成年妇女乞巧就成了符合这种要求的群体,可是节日的内核却因为参与者不一样而却发生了巨变。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节日深厚的民间基础,使节日原貌变化不大,更由于近年来中老年妇女乞巧队的形成,使节日保存较为完整。
  基金项目:
  本文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LSSK01005。
  参考文献:
  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音乐研究,2005,(04).
  齐琨.空间:仪式音乐分析中的一个维度——以上海南汇婚礼和丧葬仪式为例.黄钟,2006,(04).
  杨民康.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中国音乐学,2005,(02).
  注释:
  ①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②西和县志编撰委员会编:《西和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04页。

上一篇:乐艺新声谱古诗的综述

下一篇:冀东南大运河船工号子现状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