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音乐教学表演艺术的问题和策略
钢琴音乐演奏是美好而神圣的,能够在弹奏与教学中集观察、听觉、记忆、节奏感、表现力等演奏方法为一体的教学也是可行的。如同说话的同时伴有喜怒哀乐一样。因此在打基础阶段因材施教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表演艺术的弹奏方法分别指定在教学方案中,我认为对初学者是可行的,能发挥出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并善于开发学习者用脑的潜能。
一、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训练
通常教师在讲授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会深入浅出地,形象化地讲解并示范给学生,然后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力弹奏出来,看学生是否对老师的讲授的基本原理、要领、动作、含义能够充分理解并做到,要有所磨合,更重要的是双方的配合要默契,把弹奏正确的过程,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不断加深认识,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做到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自己能正确地练习七天(一周)。
在练习的过程中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在基本功上投入精力,使他们懂得,反复弹奏基本功的重要性,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训练。因为很多钢琴的音乐表现正是从音阶、琶音、和弦、哈农等练习中获得的。因此要获得在钢琴上潇洒地演奏的能力,就必须坚持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一)读谱
1、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也就是乐理知识、和声、曲式等音乐学知识。在练习一首新的曲子时,首先要把乐谱中的这些音乐知识学会,如果是初学者(儿童或没学过的),教师会边教弹琴边教有关乐理知识,它们之间的内容是相关联的,对应的,然后留为作业,需要反复练习明白,理解。学习弹琴也是在复习乐理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双方的头脑清晰、互动、配合,学生随着教师的思维前进,不断地在大脑中反应、理解,教师是根据学生接受和反应的能力伸缩自如,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清楚记在头脑中,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读谱。
在和学生讲授乐曲时,首先要教授他们认真读谱。读谱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乐谱上的每一个标记,都是作曲家们用来表现其音乐意图的,都是有意义的。谱面上有调号、节拍、节奏、音准、指法等,要逐一进行讲解与弹奏,然后再熟悉乐谱中标明的标题、速度、力度、表情记号等,可以把中文翻译写在谱面上,这可以让学生做为作业。在学习一首新曲时,解决读谱的问题要从头到尾一直贯穿其中的。在讲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要单手弹奏练习,学生用听觉检查自己在弹奏中是否做到了这些要求,老师所教授的这些内容是逐步进行,循序渐进的,不要急于求成,养成耐心的习惯,不断提高读谱能力。只有正确的表现乐谱上的所有标记,才能深刻地领会作曲家所传达的乐思。
(二)听觉训练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能正确地听自己的演奏。一般情况下能够依靠听觉辨认错音、节奏、音质及分句等,要有讲究、细致地处理音的时值、力度。对自己所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要认真听,感受。用这样的方式不断检验和控制自己的触键,以培养高度注意力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演奏,进而得到提高,还有利于对所学的内容始终保持弹奏兴趣,而不会感到乏味。例如,在弹奏一首练习曲时,可以用以上的方法进行,坚持不懈。可以经常听CD,熟悉这些练习曲,了解每一首练习曲所要达到的目的。借助CD进行学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最为优秀的演奏水平,从而深入细致的练习。
通过这样“精雕细琢”的练习后,我们会慢慢认识这部音乐作品真正的内涵。慢慢会对乐谱了如指掌。之后可以背熟所弹奏的乐谱,最终充分理解作品完美地诠释作品。
(三)节奏
培养节奏感很重要。节奏是一门学问,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训练应该从初学开始培养,不能忽略。有很多孩子弹琴几乎都是节奏方面的问题,要不遗余力地教孩子们按节奏数拍子,直至他们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节奏,然后再灵活处理速度以增强乐曲的效果。在进行这方面练习时,教师开始可以选择节奏简易的作品用作练习,之后再逐渐选择一些较难节奏的作品。学生应当在这方面刻苦练习,直至练到独立地掌握为止。还有时常提醒并教授孩子根据不同的时值进行节拍方面的换算。在练习时,教师要让孩子练习自己短促而大声地数节拍,通过严格的数拍方式来把握节奏,有必要时还要练习拍打节奏,拍出强拍或重音。做完这些练习后,要有节奏地弹奏很重要,把我们在练习中拍出的强拍与重音要在弹奏中一一做到。这样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节奏感,而这种节奏感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的。这一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容易,需要花费精力与时间练习。但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于不按节奏演奏,那么往后这一错误会很难改正。如果不严格遵照节奏来表现一部音乐作品,这对每一位懂音乐的人或者是听众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与演奏过程中的个别错音相比,错误的节奏更加使人无法容忍。因为音乐的灵魂是节奏,音乐的骨架是节奏,音乐美感的重要源泉也是节奏,节奏源于生活,如同一个人的生物钟,所以练好节奏至关重要。
(四)触键
一是用鲁宾斯坦(Artut Rubinstein)的话来说,要有“落地生根”的感觉。二是要求学生以柔和触觉,完美的奏出连音及连贯的音。避免生硬的击键,引导学生在钢琴上真正获得歌唱性的感受。
在进行连音触键练习。要全神贯注采用很慢的速度,每个音触键时都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仔细地检查各种动作是否到位。每个音的力度弹得均匀以及是否放松肌肉。教师自己对每一种触键方式都进行过尝试,可以示范一些对的和不对的触键给孩子们听,有对比才能弹出优美的声音,因材施教地教授给学生。
(五)放松
放松的问题,就是在练琴和弹奏中应随时放松肌肉,随时可以有意识地绷紧肌体,但更重要的是随时可使其放松。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感觉,像一个人在行走时,手臂在身体两旁无意识的摆动一样,这时手臂的肌肉是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弹琴时肩、臂、肘、腕是放松的,腕是平衡控制的作用。与键盘是基本保持平行,不能下压、不能僵硬、紧张,更不能颠,学会不借助任何外在条件去体会放松的感觉。
(六)动脑
第
一,全神贯注地集中注意力地演奏会提高演奏技巧。第二,全神贯注地看谱,要准确,每个音的力度、指法、触键、时值等等以上论述的内容,不断地尽可能完美的演奏。这都需要并积极开动脑筋来实现,如在练习时不运用脑力劳动,这样做就是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控制手指的能力。可以练习哈农,练习时用非常慢的速度来演奏,可以用节拍器。练习时开始讲要注意每个音的力度,要达到练习所要达到的熟练程度,就要用我们的手指能够将每个音的力度和时值弹得尽可能完全相同。在动脑练习时,注意在慢练的基础上逐渐加快速度,直至正确地达到节拍标记的要求。在这些练习的过程中,要克服每一个细节所存在的不足,直到全部解决。在练习曲目时,应分段练习,每个细节都能够娴熟掌握再将其连成一体,就能清楚地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并使音乐表现符合作品的内容。
(七)练习
指导学生每天用正确的方法练琴。在反复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单手分段,慢速练习。把乐句分段练习。练习时分成了若干片断,哪里不熟单独练习哪里,单独练熟后,再连起来弹一遍,分段练习的方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乐感,还能用很少的时间掌握乐谱和技巧,并更好的表现整个乐句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弹奏者会在头脑中对作品会慢慢联想出一幅画面,画面可因人而异。通过反复练习,画面会逐渐加深、清晰,最后会成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练习时持续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大脑就会感到疲惫,再接着练没有什么意义,这样要注意休息,要使大脑彻底放松后,再开始练琴,每天这样反复几次,但一定要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持之以恒。
二、分析作品结构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教授曾经说过:“精心研读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秘的重要途径。”正确的掌握所弹奏的乐谱是弹好一首作品的基础,精心地研读乐谱能使我们深入地理解作曲家特有的音乐语言,从而对作品做到正确的解释。在弹奏各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时。第一,向学生简要介绍、讲解所要弹奏的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心态及风格特点。选择具有代表作用的作品,让学生弹奏,使其体会和感受不同时期作品风格。第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乐曲的能力,课后让学生去读、了解有关音乐作品及作曲家所处时代的更多知识,结合实践,体会作品中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让其自己查找答案,养成通过自己努力获得资料的习惯。
三、在音乐表现方面
要在音乐表现上及技巧上下功夫,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细致处理,培养演奏者通过从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中逐步体会并进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体验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思想感情。当音乐的逻辑发展及我们的自身感觉告诉我们,哪些音必须强调、哪里应当渐强、哪里应当渐弱、哪里允许渐快、哪里允许渐慢。音乐的表现方法依赖于正确的触键方法,许多地方是用某种特定的触键方法来演奏的,每处都有合适的触键方法,能够最为轻松、最为正确并最为谐调地表现音乐的方法。每个乐句都有一个“高潮”,在演奏速度中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力度上也会因此而略有增强。力度上会有明暗对比,这需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练习。对初学者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如同用真情对别人讲述了一段栩栩如生的小故事。又如同在朗诵诗歌时,位于句尾的字在吐字时尤其应当清晰,以便听众能够毫不费力地听清楚每个字的含意。在音乐表现中出于同样原因,也应当将音乐中的对比部分表现得非常清楚。表现音乐就像说话一样,音乐需要语气来表达情感,把话语中的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像表达自己说话的意思那样自然地融入音乐,就能赋予音乐生动性,音乐就离开了平庸和死板。于是我们应认为表现音乐并不难,“就像说话一样”。音乐表现的感性与理性就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上一篇:舞蹈构思与结构的重要性研究
下一篇:文学创作与舞蹈创作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