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个人情感——新疆穆斯林男男性接触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部分新疆穆斯林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访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及调查方法,阐述了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在面临来自本民族宗教信仰与个人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和复杂的心理。
关键词:新疆 穆斯林 男男性接触者 现状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指那些同性恋者、双性恋者、或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人群。目前我国对于这一人群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病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缺乏对这一群体在文化、宗教背景影响下的多元认识。
新疆是我国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省份,主要分布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7个民族,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在全疆2000多万人口中,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根据研究发现,MSM人群一般在人口中的发生比例占2%-4%之间。而这一数据并不因人类的生存地域或是种族而有较大的浮动。人类学家发现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大多数社会中对于同性恋是持有比较宽容的态度,在一些社会中同性性行为被认为是个人成长的仪式性过渡。人类学的调查告诉我们同性恋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
一、 调查点的选择及访谈对象: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人口众多,各民族“打杂局、小聚居”,同时一些研究MSM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城市中MSM人群的比例要远远高过农村、偏远地区,这里为MSM人群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娱乐休闲场所(酒吧、公园、桑拿、浴室等)。有足够的访谈对象来印证论文的观点。访谈对象的选择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主,这两个民族在新疆的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这两个民族都是典型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具有一定的说服性。
二、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及各民族的信仰情况:
公元6-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创立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武装扩张被广泛的传播到北非、南亚、中亚等大片区域。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致是在喀喇汗王朝(公元9世纪到13世纪)时期,当时新疆及中亚地区都在这一王朝的统治之下。“公元960年,有20万帐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因此,可以认为,伊斯兰教在这时已为绝大多数喀喇汗人所接受”。①从此伊斯兰教在新疆和中亚地区广泛的传播开来。但是伊斯兰教在新疆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传播的时间、对伊斯兰的热情上也略有差别。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因经济生活方式等缘故宗教信仰浓厚,各地都建有固定的清真寺,人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因传统生计方式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因此,这些民族无论是在清真寺的数量或是伊斯兰教对于教民的日常“五功”等的戒律上都较淡薄,有资料显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作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大概在18世纪以后。这些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虽有些差别,但是作为穆斯林,对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或是道德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
三、 伊斯兰教与同性恋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Islam”的音译,本意是“顺从、服从、归顺、纯洁、和平”等意思。“伊斯兰”一词的含义是“一个人只有通过对安拉旨意的归顺和对安拉戒律的服从,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并能永久享受纯洁,那些归顺这个宗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该词的意思是‘顺从者’”②。伊斯兰教作为普世性的宗教,是继佛教、基督教之后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信仰内容广泛,并且和人们的联系紧密,涉及精神、伦理、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③他不仅是穆斯林人的信仰基础,同时也是一部大百科全书。而其中对于人们伦理、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都有详细的注解和说明。因此要讨论伊斯兰同性恋的态度文化也必须从伊斯兰宗教经典《古兰经》与《先知圣训》着手。“简单的说,大部分的教士认为经典上明文禁所以穆斯林必须弃绝同性恋与同性性交。《古兰经》第七章记载说:‘ …… 鲁特,当时他对他的宗族说:‘你们怎么做那种丑事呢?在你们之前,全世界的人没有一个做过这种事的。你们一定要舍妇女而以男人满足性欲,你们确是过分的民众’”。④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男女,性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任何偏离性的这一目的的行为都是不纯洁的,是对真主安拉的亵渎。伊斯兰教的圣训中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有很明确的立场:““当一个男人跨在另一个男人的上面时,真主的宝座都会震动”、“男人不可以进入别的男人的身体”、以及“如果看到有人作鲁特的族人做的事,杀了那个主动跟被动的”等经句。”⑤对于同性恋或是发生同性性行为的人,依据伊斯兰教教法是会被处以火刑、石刑、或是从高处抛落等十分残酷的刑罚。目前世界上仍有部分以伊斯兰教教义教法为立国基础的国家严格按照《古兰经》、《圣训集》中对同性恋的刑罚规定对发生同性性行为者处以严厉的刑罚,例如伊朗、沙特阿拉伯、苏丹、索马里、利比亚等国家仍将同性恋者视为通奸行为而处以石刑或是鞭刑等;其他一些伊斯兰国家虽没有明文的规定,但也大都认为同性恋行为是违法的,是道德沦丧者等。因此同性恋或是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人在广大穆斯林中是普遍不被接受的。
四、 新疆少数民族MSM人群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伊斯兰教信仰在新疆,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气氛非常的浓厚,一些地区仍遵循着伊斯兰教中一些古老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思想,例如对于穆斯林女性思想和行为上的禁锢等。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禁止伊斯兰教中一些落后、腐朽的观念。现在新疆的伊斯兰教发展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发展政策。但是对于穆斯林MSM行为的态度是怎样的?广大穆斯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怎样?
1、 新疆非MSM对于穆斯林MSM人群的态度和认识:
在对少数民族MSM人群的调查中,笔者也对那些不是MSM的穆斯林部分群众进行了访谈,通过不同的年龄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不同的文化程度(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大学毕业及以上学历);不同的地区(城市、农村)中非MSM群众的调查发现:对于MSM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是荒诞、怪异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受访谈者认为MSM是个人的行为,别人不应该对其指手画脚;另有部分受访者回答不知道或是不清楚。从访谈的
结果看对于MSM持认可态度的主要以城市高学历青年人为主,这也说明现代化对于认同观念的改变,而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的青年人并不认同MSM,他们的思想观念更传统、保守,更愿意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任何有损于本民族宗教、文化的行为都会受到他们的极力反对,甚至是一些极端的行为反应。
2、 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穆斯林MSM群体中重要影响:
伊斯兰教规定所有的穆斯林自出生起就自然成为信徒,并且不得改变信仰,因此从小对于伊斯兰教的耳闻目睹使伊斯兰教作为宗教信仰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位穆斯林的内心深处,对真主的绝对信仰、崇敬、敬畏,将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铭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的自省、自律。对于那些违背宗教教义教规的言语、行为等人们相信这些都会在末日审判中受到应有的惩戒。作为伊斯兰信仰的新疆广大MSM群体,宗教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恪守着《古兰经》上真主劝诫人们必须行善虔诚,不做违背真主旨意的事情。这就使很多穆斯林少数民族MSM群体感觉到很大的精神压力,来自宗教信仰的心理威慑一方面使不敢或是不轻易的表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另一方面心理对于个人情感的渴望和生理上对同性的极大渴求使很多穆斯林MSM的情感无法得到正常的宣泄,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 宗教信仰对新疆穆斯林MSM群体族际交往的影响:
新疆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地区,各个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交往都越来越频繁,跨民族的交往与通婚现象也存在。但是MSM人群作为亚文化群体,无论是在人数还是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主流社会边缘,而新疆穆斯林MSM群体因文化、宗教等因素使这一群体的交往变得更单一、孤立。在笔者访谈的二十多位少数民族穆斯林MSM中,很多受访者表示了宗教信仰使他们在日常的族际交往中面临更多的问题。首先,作为穆斯林MSM,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在饮食、生活中有很多禁忌,例如禁食猪肉及一切伊斯兰教规定为不洁的食物,这些教规使得很多穆斯林MSM对于与那些非穆斯林的MSM人群存在心理障碍,生活习俗及饮食方式的差异造成穆斯林MSM人群与其他非穆斯林MSM人群交往的限制因素。在笔者的受访者中并没有一位正在与非穆斯林MSM交往,其中有三位曾有过短暂的交往历史,但是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交往时间都很短暂。其次,很多新疆穆斯林都认为在维吾尔族或是哈萨克族中一定不会存在有MSM人群,因为从伊斯兰教对于男性、女性的社会分工来看,伊斯兰教强调男性的绝对权势和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他们崇尚男性力量,认为男性应该是具有主动性、攻击性的。如果一个男性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气质则被认为是对男性气质的侮辱。因此同性性行为在穆斯林中被认为是一种禁忌,尤其是在性行为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性被认为失去了一个作为男性的基本尊严。“如果有人被男性阳刚所吸引,那么这个人一定具有女子气——如果不是在身体上,那么多少在精神上如此。”⑥ 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都属于典型的父系家族社会,强烈的男性自尊心使这些穆斯林MSM不愿直接显露自我同性恋倾向,很多少数民族穆斯林MSM即使内心有强烈的对同性的渴望但是内心的恐惧常使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社会中并不是没有MSM,而是他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哪怕是表现出同性恋的特征。因此他们努力想要让自己更具有男性气质,同时也表示了对男性气质的肯定。最后,新疆穆斯林MSM人群因受民族习俗、文化的影响,普遍存在早婚、早育的观念。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中作为成年的男性,结婚生子,延续家族后代是男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很多的穆斯林少数民族MSM大都面临着来自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纵观少数民族穆斯林MSM群体的族际交往和自我性认同都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制约,使这一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理解、支持。同时随着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穆斯林人群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对于穆斯林MSM人群的认识和态度也会发生根本的改观。少数民族穆斯林MSM群体自我认同意识的改变也将使他们能更准确的了解自身的需求,逐渐的弱化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增强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注释:
①徐黎丽主编;《突厥人变迁史研究》;民族社会出版社;P95
②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P16
③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P23
④百度文集:
⑤百度文集:
⑥[美]R.W.康奈尔 著《男性气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