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
摘 要:日本是一个岛国,对于生死的看法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自从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它所宣扬的“无常观”、“生死一如”等思想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及变容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佛教的葬礼、日本人生死观中的佛教色彩及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三个方面阐述了佛教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渗透及重要影响。
关键词:佛教;日本人;生死观;生死一如;禅
平安时代中后期由于受中国净土宗的影响,净土教开始在日本盛行。净土教所描述的极乐世界和地狱世界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使日本人对生死观念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受佛教的轮回转生观念的影响,人们不但重视生前的行为操守,也重视死后灵魂的归宿。净土宗说“宴离秽土,欣求净土”,提倡的是尽早离开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禅宗一派曹洞宗在日本的开山鼻祖道元,在其著作《正法眼藏》中主张“生死由命”,认为不应拘泥于生死问题,死的时候要扔掉对生的追求,对死要悟彻,活的时候要为生奉献一切,每分每秒都要尽力地活好。
一、佛教的葬礼
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葬礼是依据神道仪式进行的。从古代到镰仓时代,在庶民之间普遍使用风葬,尸体一般都被放置于野外。而现今的日本却是火葬占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关于火葬的由来,最有力的说法出自《续日本纪》,始于文武天皇4 年3月僧人道昭的火葬。道昭是作为遣唐使曾去往中国在唐玄奘门下学习佛法。他回国后云游四方,在弘扬佛教的同时也在向人们宣扬火葬。但除了僧人之外最先接受火葬的仍然是天皇和贵族阶层。火葬在最初被贵族阶级接受之后,随着佛教在庶民之间的推广也渐渐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佛教除了在葬式方面获得了全面胜利之外,在葬仪方面也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佛教的葬礼通常是在葬礼的前夕,亲戚聚集在一起,进行守灵仪式。人死之后,死者家的玄关处会张贴写着“忌中”的纸条。家人亲戚们在棺材前守候一整夜。祭坛会拜托葬仪社来装饰,并且叫来僧人念经超度。人们在佛坛前双手合十,并且烧香进行告别之后,便将遗体送往火葬场进行火葬,第二天再将骨灰入土。进行完葬礼之后,仍然要让僧人们念经超度死者灵魂。死后的第七天称为初七日,同样,还有四十九日,百日。在这样的日子里,要进行祭祀活动,扫墓,并且带去贡品,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及追思。从日本人的葬礼可以看出佛教对葬礼的各种仪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说来,确认死亡之后就要将死者头朝北睡,这是在确认了生者死亡之后的第一个仪式,这个习俗是由佛教创始人释迦穆尼在圆寂之时采用了头朝北面朝西的姿势而来的。在入殓之前通常都要由收到报丧的檀那寺的主持来念诵简短的《般若心经》,目的是为了引导死者早日超度,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此外,在死之后诵经的僧人会给取一个戒名,也叫法名。即便生前不是佛教徒在死后被授予了一个戒名之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信徒。正因如此,日本佛教也被普遍认为是葬式佛教,日本人将生前的幸福寄托于神社,而死后的安宁则托付给了寺庙。
二、日本人生死观中的佛教色彩
佛教宣传“生死一如”,意思是说生既是死,死既是生。这一观点反映了生死之间的界限几乎是零。这一否定现世追求彼岸的倾向在日本得到了独特的发展,形成了日本社会独特的生死观念,尤其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极端体现这种“死之觉悟”思想的是武士道中的“切腹”,通过割裂致命性较弱的腹部,演出一场悲壮的生死剧以彰显自身和家族的名节,并保护其遗属。这就是切腹之礼仪,也是一种制度。在禅宗传入日本之后,由于禅宗思想在道德上要求人一旦选定目标就要决不后退。拥有武士道精神就意味着拥有了超越生死的觉悟。通过长期的修炼,武士丧失了痛苦感,人人都抱着虽生如死的态度,达到“生死如一”的无我境界。
在日文中表示自杀的词语有很多,比如“自杀”“玉碎”“心中”“情死”“相对死”“自害”等等,可见日本人对自杀这一行为似乎情有独钟。近代以来,日本的文学家以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为首,一大批文学家都先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这一奇特的现象,震撼着整个世界文坛。要探究出他们选择自杀的原因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自杀这一行为不仅没有负面的排斥,而是表现出一种趋之若鹜的倾向。他们将死亡看作是一种解脱,一件很美丽的事情,可以说日本人对死亡有一种病态的迷恋。
日本人认为:人死之后都可能成佛,不论尊卑贵贱。日语的“佛”字不仅仅是表示佛陀,还有死者以及死者亡灵的意思。日本人这样的观念直接形成了日本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淡定的态度。虽然也对生命有所留恋,但是一旦死亡来临时就打消生的念头,接受死的命运。
三、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
说到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文学史的很多作品都渗入生死观的思想。日本作家受佛教影响很深。其中一位就是日本几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志贺直哉。 《在城崎》这篇短篇小说就具体的反映了他的生死观。这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三个象征性的小动物:蜜蜂、大鼠、蝾螈的死亡过程。通过小动物的死亡过程让作者领悟到了生死的真谛。小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已经死了的蜜蜂,濒临死亡的老鼠和被“我”偶然杀死的蝾螈。蜜蜂的死让作者有了对死亡的亲近;老鼠的死让作者意识到死虽然不可怕,但是死亡之前的挣扎却太残酷;蝾螈的死让作者意识到生和死其实不是两个极端,两者没有太大的差距。从这里可以看出志贺直哉对生死的看法和佛教的“生死一如”很相似。具体透析其形成这样的生死观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志贺直哉在经历了人生中很多不幸后,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曾多次访问日本的寺院,与佛教结缘很深。
总之,佛教中,对日本人生死观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禅。禅所提倡的“本来无一物”和“生死幻灭”的思想被日本统治者所利用。因此武士们毫无畏惧,为国家尽忠。禅的核心是“无”,这种“无”包括道德和哲学两个方面的意思。道德上,决定了武士们毫无退路,不顾生死向前进;哲学上,让武士们知道生死并无差别。因此,一旦武士们决定了,便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战斗。这种观念的影响非常深远,是日本武士和民众战败后选择自杀的第一理由。禅提倡人们摒弃理性思考,只要服从内心而行动。一旦决定了,便再也不会回头。在这种影响之下,日本
人便形成了不顾生死的生死观。禅并非直接宣扬武士们死后魂魄不灭和崇高的道义,但是,这种精神给了日本人巨大的精神支持,从而克服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禅实现了生和死之间完美且紧密的联系。这种影响在武士们之间,甚至在民众之间普及开来,即使是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很多的家庭愿意去参禅,去寻求对人生生与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新谷尚紀、関沢まゆみ. 死と葬送[M]. 柧杭ê胛酿^,2005.
[2]新谷尚紀. 生と死の民俗史[M]. 柧喝√脮辏?006.
[3]伊藤整. 志賀直哉集[M]. 柧簴京集英社,1972.
[4]宫田研二、子安宣邦.日本思想史辞典[M]. 柧褐晔交嵘绀冥辘笊纾?002.
[5]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6]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名作[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乌兰夫民族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