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虽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内陆文明的产物,但海洋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构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学术界注意的不多,只有极少数学者偶有提及,但也仅仅一笔带过,没有系统展开与深人研究。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海洋对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影响最大。所谓宇宙论,即是思考宇宙的构成和发生问题。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构成的观点比较多,其中多家宇宙论都以海洋为核心或以海洋为重要元素来设计和结构其宇宙观。战国时期齐国邹衍就提出大九州的说法’“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毫无疑问,邹衍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理论,显然和他是齐人,对海洋的辽阔无垠有充分认识有关。一个对海洋没有认识或者说认识不足的人是提不出这样的观点的。
除了邹衍的大九州之说,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还有“三家六说”之说。《晋书•天文志》记载:“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除此而外还有虞喜的“安天论”、虞耸的“穹天论”、姚信的“昕天论”等三种观点。这几家理论中,浑天说和“穹天论”都认为海洋是构建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浑天说说天就像一个鸡卵,天是浑圆的外壳,地则如蛋黄被天包裹其中,天地浮于水上,天之内外都是水,也就是说天地在水中,而天地内部也充满了水。既然天地都能浮于水上,那么这水自然是无比广阔之水,自然也不会是江河之水,而只能是海水。晋代天文学家何承天在宣扬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式时就明确指出这一点:“天形正圆,而水周其下……四方皆水,谓之四海。”天说就是把天地看成一个半浮在巨大面积的海洋之上的内部充满了水的球体。
“三家六说”之中,“穹天论”也将海洋作为构建宇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理解的宇宙是:“天形穹窿,当如鸡子幕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譬如覆奁以抑水,而不没者,气充其中故也。与浑天说稍有不同的是它增加了气这一物质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浑天说无法解释天地为何不下沉的问题。“穹天论”增加气这一物质内容,认为天地之中充满气,所以不下沉。这个解释现在看来当然是错误的,但从当时人的认知能力来看,这个答案还是可以接受的。“穹天论”虽然增加了气这一物质成分,但海洋仍然是其中重要的物质内容,只不过与浑天说相比,海洋在其中的地位有些下降而巳。
到了宋代,学者开始主要从气的角度而不是从水的角度来解释宇宙的构成,著名哲学家朱熹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描述天的形状“圆如弹丸,朝夜运行”,天和地的关系是“天积气,上面劲,只中间空,为日月来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在朱熹看来,天和地都是气,而且其周围四塞都是气,也就是说朱熹理解的宇宙结构就是密度大的气团’即天(其实也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和地,浮在密度较小的气上面这样一种结构。但密度大的天体和地为什么不掉下来呢?朱熹说这是因为气高速旋转,产生一种托举力,“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朱熹以气解释宇宙,似乎与海洋无关。其实不然。我们且看他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曰:然。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天地初始,一片汪洋,这水是什么水呢?当然只能是海水了。由此可见,朱熹的宇宙论中海洋也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这些从海洋角度构建的宇宙论无疑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宇宙论思想。
除了学者的哲学思辨的宇宙论深受当时海洋观念的支配而外,神话传说之中关于天地的解释也深受海洋观念影响。马王堆汉墓曾有一幅土帛画,是一裸体者双脚踏在两条相交的鱼身上,双手上举,托着一长案形物体。萧兵、叶舒宪的解释是“裸体的海神禺强站在他自己的‘化身’大交鱼之上托住大地。叶认为大交鱼是海神的化身,这个说法未必正确,但也有一定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东巡时梦与海神战,状如人。”问占梦博士,占梦博士说:“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萧、叶将大交鱼解释为海神的化身,其依据很可能即是《史记_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条记载。撇开大交鱼化身不谈,萧、叶将这幅画释读为海神肯定是准确的。首先,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幅画反映的是海洋神话世界,其中的男子当然是神话人物,男子裸体和两条交鱼显示是水神话,而交鱼体形极其硕大,则表明应当是海洋神话,而男人手中托一长案形物体,除了理解为大地而外’恐怕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所以萧、叶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马王堆帛画是神话思维中的宇宙论,是从海洋角度想象和构建的世界。它的产生当然也是海洋观念支配下的产物。
海潮与中国哲学思想也有很强联系。海潮,即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涨落的一种海洋现象,其产生原因在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海潮周期性发生,且强度大,是海洋最能引人注意的自然现象,因此对其产生原因历代很多科学家和思想家都有过思考,不少科学家和思想家关于海潮产生原因和发生过程的解释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产生了影响。
从现存文献来看,东汉王充是第一个理性探讨潮汐的生成原因的人,他已经注意到潮的大小和月亮盈亏之间的伴随关系,认为潮汐系因水道浅狭,水体互相激荡而成。不过王充并没有进一步展开与深人论析其上述观点。到了唐代,人们对海潮的产生原因给予了更多关注,认识在前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人。例如,封演在其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即收有《说潮》一条,记载他对海潮现象的观察和产生原因的思考。封演对海潮和月亮盈亏之间的伴随关系的观察比王充要详细得多,但解释海潮产生原因时,则归之于月亮与水相感使然=他说月,阴精也;水,阴气也。潜相感致,体于盈缩也。”™58)这是用传统的同类相感相应来解释海潮的发生,这种观点当然不正确,稍晚于他的卢肇即对此提出批评,卢肇在《海潮赋序》中说:“潮之生,因乎日也;其盈其虚,系乎月也。”、“殊不知月之与海同物也。物之同,能相激乎……天行健,昼夜复焉。日傅于天,天右旋人海,而日随之。日之至也,水其可以附之乎?故因其灼激而退焉。退于彼,盈于此,则潮之往来,不足怪也。”™—叫也认为海潮的发生并非由于同类相感,因为同类不能相激,只有相反的异类才能相激。海潮巨浪滔天,是两种相反力量相激的结果。他用锅中水加热沸腾类比海水激荡成潮。水加热沸腾缘于火的烧灼,水火相激。海水激荡成潮也是火的烧灼,水火相激。哪里有这样巨大力量的火呢?自然只有太阳才有可能,所以,卢肇得出海潮的原因是太阳激灼。卢肇对海潮的解释也受到很多后来者的嘲笑,但是卢肇这一解释思路对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其实是一种丰富。
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比较发达,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已经讲到事物的对立统一,而且这种对立统一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范围,“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但老子又说万物“冲气以为和”,这说明老子认为对立的双方并不发生对抗,而是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同时,虽然老子也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新事物是旧事物对立统一双方共同的产物,但旧事物对立双方是如何产生新事物的,则没有进一步论及。到了汉代,《淮南子》的作者在解释雷电产生的时候注意到对立双方的斗争性,有“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淮南子•地形训》)的说法,将雷电的产生视为阴阳二气互相激荡的结果。也就是认为新事物的产生是对立统一的旧事物双方共同斗争的结果,这无疑是古代辩证法理论的一大进步。卢肇继承了《淮南子》的这一思想,但又和《淮南子》有一定区别。《淮南子》中阴阳相搏击而为雷电,其中的阴和阳即阴气和阳气,属于同类异性,或同体异性,而卢肇的水日相激成潮中的海水和太阳则并非同类,而是异类异性(当然如果公约到终极层面而言,也是同类)。阴阳相搏击而为雷电,是微观层面的对立统一,表达的哲学意谓是任何一个存在个体都是对立统一。而水日相激成潮是宏观层面的对立统一,表达的哲学意谓是不同的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以构成对立统一体。显然,卢肇的海潮原因论在一个层面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
五代时期的邱光庭则从气的角度对海潮产生的原因做了解释,他在《海潮论》中说:“地之所处于大海之中,随气出人而上下。气出则地下,气人则地上。地下则沧海之水人于江河,地上则江河之水归于沧海。”®119邱光庭的海潮论虽然也没有能正确解释海潮产生的真正原因,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更大,李申说他“用气的出入、地的升降解释海潮的成因,为哲学中的气论提供了一个支持。而且邱光庭的理论对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气本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载接受邱光庭的意见,认为阴阳二气在地中升降的证据,一是寒署变迁,一是海潮进退,它们都证明了气的普遍存在和不断运动。”
海洋“满而不溢”抽象出“天之道满而不溢”。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已经总结出天道“满而不溢”的法则。《管子•形势解》说:“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国语_越语下》也有相同表述,文字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管子》中是“满”字,这里是“盈”字:“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越绝书•吴内传》中也有这一句,它与《国语•越语下》文字完全一样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者,言天生万物,以养天下。”
这样一个辩证法法则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哲学原则都是一般原则,但这个一般并非凭空产生的一般,它们都是由具体经验事实抽象而来,那么,“天道满(盈)而不溢”是从什么经验事实抽象得来的呢?
我们且从文字人手来分析这一问题,“满而不溢”的“溢”在《说文》中的字形是左边为一水偏旁,右边是一盛得太多而往外冒的盛物容器,《说文》解释溢,器满也。从水,益声。”形旁即义符溢”字从“水”,说明含义跟水有关,也就是说,满而不溢是指水的满与溢。水性是满则溢,所以不能盛得太满,也就是不要达到极点。很显然,满而不溢是从盛水这样的经验事实抽象而来。不过,既然上升到天道的层面,这样一个细小的经验事实恐怕未必与天道相称,它应该有更加有影响的经验事实支撑,这个经验事实是什么?它应该就是海的满而不溢,海为天下万川所汇,但海却并没有满而溢出的时候,很显然,只有海这样一个阔大的物象才能完满地支持“天道满而不溢”这一法则。
另外,先秦文献中提到“天道满而不溢”这一法则的著作只有《管子》、個语•越语》和《越绝书》,这说明“天道满而不溢”这一法则应该是齐文化或吴越文化的产物,而这两种文化都深受海洋的影响,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齐地或吴越之地的思想家根据海的特性提出了“天道满而不溢”的法则。当然,从其他思想渊源来看,老子的“壮则老”,孔子的“过犹不及”都和它比较相似,应该也受到了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满而不溢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是从主体的角度理解,其含义是要求主体节制,不能过度,防止物极必反;另一个方面是从客体角度的理解,那样势必会对海洋满而不溢的现象产生疑问并展开探讨。
屈原《天问》即提出“东流不溢,孰知其故?”的问题,很多人企图给出合理的答案,例如《列子•汤问》就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认为东海有一个地方叫归墟,乃是无底之壑,河流里的水都流进这里,既然海里有这样一个无底的地方,自然海就不会被灌满了,但是它却没有交待水最终到了什么地方。列子给出的答案其实是《山海经》中的答案。《庄子•秋水》也给了一个解释:“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认为海之所以不溢,乃是因为虽然海纳百川,但它也有尾闾这样的排水口,这和列子的观点其实是一样的。真正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的是唐代柳宗元,他在《天对》中对海洋满而不溢原因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海洋之所以满而不溢是因为海水“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坟护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158江河之水东人大海,但到达归墟这地方后又从地底下向西行,到了西边再从地下冒出来形成河流,这样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海水始终在这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内流动,水不会多也不会少,自然就不会溢出了。柳宗元的解释虽然也不正确,但是他提出的循环系统思想却是科学的。
毫无疑问,上述关于海洋满而不溢的解释,都是在天道满而不溢原则支配下的思考。但是,通过对海洋的观察,也会发现相反的事实,这就是海溢’海洋也会满而且溢。当然这种情况今天我们知道其实就是海底地震或火山暴发等地质灾害引起的海晡,但古代海水泛滥被长期冠以“海溢”的称谓,直到元代才有所更正,这一方面有可能说明人们认为海洋也应当遵循满则溢的法则,海溢是正常的,海满而不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说明人们认为海洋满而不溢才是常态,海溢是不正常的,是灾异,是上天示瞥。但无论哪种情况,其实都反映了人们对海满而不溢这一现象的积极思考。这种思考其实也是对天之道满而不溢的思考。
海洋观念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还体现在一些哲学家在进行哲学命题论证时利用海洋的特殊性从不完全归纳的角度反证命题的正确。哲学命题的论证是演绎和归纳的结合,除了推理,更需要经验事实予以证明,陆上经验事实比较容易取得,但海外则无法经验,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有的学者在论证其观点时,反而利用这一不利,从不完全归纳的角度,利用演绎法则,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程颐在论证物之气化时就说萤火虫是腐草所化,虱子是人身上气所化,最早出现的人也是由气所化,并不像现在这样夫妇相合而繁衍。而现在之所以没有气化为人这样的事例发生,是因为已经有人了,所以气化为人的过程才停止,但是在海中的荒岛上仍然可能有气化为人的情况发生。
最后,老子、庄子等思想家运用海洋、海神、海鱼、海鸟等物象和形象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则给中国哲学思想的话语表达增添了一些浪漫的色彩。海岛的与世隔绝和海上仙山的传说吸引人遁世、求神仙长生不死,也丰富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生命哲学。
杨光熙(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上一篇:“以西释中”与中国哲学的学科构建
下一篇:中国哲学史教学与人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