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6-08-26 14:53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本校最受学生欢迎的通选课课程之一,其重要职责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何做好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要开好该课程确非易事,任重道远。本文试结合我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就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求教大方。

 

  一、我校文化素质类通选课现状与构想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2005年依托母体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创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学校围绕重人品,实基础,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制定的综合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附修专业教学计划、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其中,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了通识教育专项选修课(即通选课)。通选课又分为常规通选课和网络通选课两种,分为文化素质教育、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创新创业、外语训练五大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共开设81门通选课,其中文化素质教育类有46门,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相关的有校人文素质教研室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尔雅网络提供的心理、行为与文化UOOC网络开设的唐宋词与人生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诗词写作与吟诵中西文化对比:冲突|互补|共存国学经典导论中医药文化与智慧、和道家思想与健康心智9门课。

 

  现有通选课开设有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体系丰富。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共开设了81门课,种类和数量足够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二,学生灵活选课。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经过严格审查和筛选的,课程多样,内容质量高,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缺少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在81门课程中,只有28门课程是校内教师开设的常规通选课,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滞后。

 

  第四,文化素质课程培养目标模糊,引导不足,学生选课盲目。从学生选课层面上看,学生选课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而通选课都是安排在晚上进行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根究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建议将中国传统文化等有培养指导意义的课程列为通选课中的限选课程,给予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文化素质学习的指导方向,加强系统课程的整体培养效果。

 

  二、传统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校人文素质教研室开设的重点课程,根据这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

 

  “,是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教学内容以中国文化的文献作为主要材料;“,是指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下精神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不只是学习某方面的知识,而是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以文化视野中观照自身的生活,在思维方式,审美风格,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创见。

 

  1.引入多样教学材料,触动思考文化精神

 

  95后的学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他们求知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思维活跃,如果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授概念内容,学生容易出现隔靴捎痒不痛不痒的情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面向学生学养和情操的问题,课程讲授中引起学生的触动非常重要,有了触动,才有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启发,才能使学生有深刻理解和改变。

 

  怎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学材料的选择就很关键。要让产生对自身当下的思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现代材料的运用。新鲜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引起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的改变。我们可将近现代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纪录片、美术作品等作为辅助材料引入课堂。这些材料的使用是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古意今活, 运用多样的材料建立起思考的桥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例如,在讲授中国绘画艺术中王维的《雪溪图》时,画作的特点是画面中横贯着的厚雪,将构图一分为三,前、中、后景布局分明,整体风格显得即清冽又有厚重的气势。但是学生很难在黑白的水墨画中要感受到这种层次性,况且广东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雪。后来我看在一步电影中看到了风格很相似的画面,王维这幅画的审美特色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以后我在讲夜雪图时把这个画面同时放在一起比较。首先彩色的真实的画面能让学生对山水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其次两者比较更能凸显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特点,而王维的文人画风格也更为学生所感知了。

 

  文化的学习就是要引起气质的变化,经历熏陶,改变自然在其中。课堂上最珍贵的十分钟,就是力求能在学生触动的后能带来情操的改变。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2.构建系统教学内容,加强文化思维锻炼

 

  针对学生的学情,我校的理工科专业特色比较突出,但是近年有一个趋势是管理经济专业类的学生人数激增,已经占到全校学生一半的人数,这些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化思想类的课程有更高的求学意愿。

 

  例如,当我讲到中国文化中的养生观念时,课后一个学生找到我,给我推荐一个BBC的纪录片——《轻断食》,他说 轻断食的生活方式和养生观念很像。我们也知道中国文化中的养生文化更多关注的是情操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营养学那么简单,但是学生反应,引起了我对学生学习心态的分析。

 

  在2015年暑假,我们指导学生专门做了一次我校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这对我们课程讲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从调查中反映,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也有少数表现出了忧虑心态,深奥的理论知识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有一个特点是,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和文艺内容(文学作品、琴棋书画、民俗服饰)表现了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总体而言,我校学生有较强的个人使命感和民族文化归属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十分关注,并寻求多种途径希望有进一步的学习,并希望把传统文化精神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根据调查,我们以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并由原国家教委推荐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月出版)作为教材,并进一步调整了中过传统文化课程的主体设计:

 

  第一部分,思想文化部分,讲授诸子百家的名篇,还原文本原意,解释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与影响,注重思想内涵的解读。

 

  第二部分,审美文化部分,在唐诗、宋词、戏曲、小说、绘画各方面的选取重要作品做专题讲授,注重审美风格的熏陶。

 

  第三部分,民俗文化部分,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地域特色和民俗变迁历程,注重民族生活方式的理解和传承。

 

  课程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线,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最后归结到培养学生对民族民俗传统的热爱。事实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又比较切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容易贯彻,行之有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强调,文化类课程不能以应用为导向,也不能过分发散,要避,要结合历史环境和现代生活将文化的内涵落实到一个细致的切入点,要注重讲清楚一个问题。既有重点知识的普及,更要有难点知识的突破,意在开拓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将感性感受引向理性思考的升华。

 

  3.引导文化实践活动,体验感知文化精神

 

  我们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首先要给予学生一个了解的机会。了解的前提是有接触和体验的感受,而文化实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校内没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校内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都以社团的形式发展自己的爱好,并且已经形成了社团特色,这是非常难得。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文化实践类的活动,并在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从书法、绘画、诗歌朗诵、小说创作、戏剧表演等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实践者的身份去学习思考,学生会有一种更切身的体验。

 

  “中华传统文化周是我校团委和人文素质教研室共同指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五届了,在校内人气高涨,每年参与活动人数超过到1000人次。

 

  “中华传统文化周的第一阶段是各社团根据自身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盎然阁书法协会开展书法比赛;缘弈棋社开展棋类比赛;武术协会举行武术大会操表演;晨曦文学社开展汉字听写大赛,华冕汉服社进行汉服成人礼活动等;第二阶段是面向全校师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周游园晚会。游园晚会通过游戏与表演的形式,寓教于乐,引导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产生兴趣,这些活动都集中在两周内举行,使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达到了最高点。

 

  未来,我们希望开设卓越培训班,构建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特色平台,结合课程讲授,提供大学生一个深入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特色平台,培养校内传统文化学习的中坚力量。

 

  “卓越培训班的构想是在校内宣传招募学员,最后挑选人员50人参加。课程结束,考核合格后发放结业证书。各学员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可以参加各项比赛,并发表特色班的学习成果,向全校的同学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以下是卓越培训班课时设置构想:

 

  第一部分是文化课程学习,共有10课时,教学内容是《论语》、《史记》等文化经典精读,教学方式是老师教授和小组讨论,考核方式是写一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

 

  第二部分是实践课学习,共有6课时,教学内容是书法学习,教学方式是书法名家进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创作出一幅大于四尺对开的完整作品

 

  第三部分是校园文化活动,共有4课时,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周的成果汇演。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严肃积极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一定能够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田田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8

上一篇:浅谈内蒙古高职院校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一篇: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