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
传播学为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结构紧凑,语言通俗而富于艺术性,其翻译策略包括“音译+直译”、“增补”、“明述”, “减省”、“合译”、“逆译”与“转译”等七种。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译者应尽力排除理解“噪音”,同时考虑受体因素与文化渗透问题。
当今文化日趋全球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不竭源泉。中国民俗文化源自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是我国特色文化的精华,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要想使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广泛的宣传和认知,翻译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民俗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语言的信息传播活动,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我国独特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一、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指出传播有三种社会功能:守望环境、协调社会以适应环境以及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1]。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经影响到国内翻译界。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是把翻译学置于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根据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这一过程可以解释为:在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受体),受传者接收信息后需要解码,解码后又需要再一次编码从而将信息解读的反馈内容再传回给传播者,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都要编码和解码。所谓编码,就是将信息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出来,所谓解码,是将接收到的经过编码后的语言符号还原为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定有其特定的受体,这些受体可以理解为读者,他们不仅仅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更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对外传播信息的手段。其基本环节包括理解和表达。理解即解码,即从传播者那里获取原语语义及其文化信息。而表达就是二度编码,是带着理解了的信息,用译语在其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它以符合译语的语言规则为条件,与译语所属的社会文化因素相融合。受传者接收的信息有赖于译者对信息的二次编码,其中译者编码的误差,中西文化差异,受体自身水平及其对信息的理解限度在其传播过程中形成噪音。在传播过程中,噪音就是阻碍信息传播的因素。因此,为使中国民俗的跨文化传播顺利进行,在翻译时需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减低噪音,提高文化信息的传播效率。
二、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涵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饮食娱乐、宗教信仰、节庆婚嫁、中医武术、民间建筑等,内容丰富,是以介绍性、说明性为主的文本。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力求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其语篇有如下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民俗文化介绍与解释通常是对所描述事物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释说明。行文结构紧凑,语句之间衔接性强。
3.注重艺术性。民俗文化文本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通过形象的语言实物进行描绘,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既客观忠实于事物本身又兼具文学美感,能吸引读者或听者。
三、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策略
民俗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生动地表现了民族情感、思想和智慧,是一个民族的真实写照。民俗文化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这是由民俗文化的综合性、文化性和交叉性所决定的。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向潜在的外国读者介绍和宣传中国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文化,以引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兴趣,刺激他们来中国旅游的动机。因此,民俗文化资料的翻译主要目的一是吸引游客参观,二是传播中国文化。前者要求译者要从译文读者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注意译文的接受效果;后者则要求译者尽量保留中国文化,尽可能多地宣传中国文化,因此,该类文本翻译必须忠实地传递信息,尽可能减少“噪音”,为吸引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这一目的服务。在风格上,其翻译要求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并能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这类文本的阅读者主要是外国游客或对中国文化倍感兴趣的外国研究者。以下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几种翻译中的语篇处理策略:
(一)音译+直译
对于一些发音容易、且不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化现象,可以采取“音译+直译”的方法。
例: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驴皮影”等,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表演形式。
Shadow Play, known as “Yingzi Xi”, “Dengying Xi”or “Lv pi Ying”,is a type of folk show originated and performed in China[2].
上例中,对“皮影戏”这种文化的解释直接翻译,言简意赅;而其各种俗称均采用音译,在发音方面易于为译语受众模仿,且在传播中国的特色文化方面起到了“汉化”作用。
(二)增补
从传播学角度看,增补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文化传播中的干扰音素“噪音”。
例: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lso named Chongyang Festival, falls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hence it gets the name of double Ninth Festival[3].
本例中,对于中国农历或阴历属于中国的独有文化,译语受众对于“九月”尚易理解,但“初九”这一表达,如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做过一翻考究的话恐怕难免有“噪音”之嫌,因此,译者将其意义增补说明是合情合理的。
(三)明述
明述是将原文中简化的文化内容或者对于受众来说易费解的信息加以充分解释说明的一种方法。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是核心。“传播是建立在信息之上、以讯息为中心的过程”[4]。准确无误地处理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有利于信息顺利到达受众,增添信息的吸引力,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被誉为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的四大名绣。
The four famous Chinese embroideries are the Su embroidery of Jiangsu rovince, the Xiang embroider of Hunan Province, the Yue embroide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Shu embroidery of Sichuan Province[5].
此例中的“苏”、“湘”、“粤”、“蜀”四个简称,国人一看便知是指我国的“江苏”、“湖南”、“广东”和“四川”四大省份,是指中国刺绣的四大流派,但对于不懂中国文化的一般译语受众,只有加以解释说明才能让其易于理解。如果同时配上这四大绣品的精美图片,义图并举,定会让外国友人对我国刺绣的精湛技艺叹为观止,刺激他们的旅游欲望,其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四)减省
“减省”是指将无关紧要的信息或句式删除保留主要信息的翻译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医养生理论翻译上应用较多。中医理论本源自中国文言文,文字虽简,但意义深刻,不易理解其精髓。这类文化的处理,则需要化繁为简,翻译时只要译出其基本意义即可。
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随息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所以,我中华民族历来有早餐吃粥的习惯。
It is mentioned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by Li Shizhen (1518-1593) that the congee enhanced physical vitality, produced saliva, nourished spleen and stomach, and alleviated excessive sweating resulting from weak constitution. The Recipe of the Leisurely Residence described the congee as the most nutritious food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long been accustomed to eating congee for breakfast[6].
显然,此例中“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这一大串令人费解的养生之辞在译文中被删减整合成了“粥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食物”,意义明确易懂,能够达到迅速传播信息的目的。
(五)合译
“合译”是将原文中的某些文化内容整合从而达到顺应译入语文化内容及受众理解能力的的翻译方式。
我国传统中医把人体的脏器通常称分为“五脏”和“六腑”,而西医则直接对于各内脏器官命名。处理中、英两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时,为了顺应译语受众的理解力,宜尊重译入语的文化,可以采取合译法。
例:在中医中,主要的器官是五脏和六腑,五脏包括心、肝、肺、用脾、肾;六腑包括胃、胆、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In the Chinese medical system, there are eleven main internal organs: lung, large intestine,spleen, heart, small intestine, urinary bladder, kidney, liver, gallbladder and sanjiao[7].
上例译语将“五脏”和“六腑”合并,直接将各“脏器”的名称一一对应,是为明智的译法。
(六)逆译
“逆译”一般指将主动句式化为被动句式的一种译法。中国人习惯于本体思维方式,叙述事物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执行者,因此主动句式运用较多,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客体思维方式,他们的表达视点则落脚于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因此,被动语式运用频繁[8]。因此,翻译时必须根据语义逻辑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为宗旨,以利于文化信息的顺利传播。
例如: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而气是风水的精髓。
Qi, deemed as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physical world i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essence of feng shui[9].
无庸置疑,此例中的“气”的概念是译者想要传递的主要文化内容,调整语序后的译文结构上顺应译入语受众的语言逻辑方式,在意义的传递上突出了重点。
(七)转译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转译”就是译者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和解码,并改变原来的行文格式,突出重点,吸引读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例:泡功夫茶使用的是宜兴紫砂茶壶来使泡出来的茶味道更加“圆润”。
Kungfu cha teapot brewing uses small Yixing purple clay teapot to “round out” the taste of the tea being brewed[10].
本例中,“圆润”一词本属形容词,译文中的“round out”为动词,因为原文要突出的文化信息是茶的味道,而英文的行文规范是突出动作,转译后,不定式符号“to”后面的信息是读者密切关注的内容。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受体(受众)因素
受体,即受众,“又称受传者,即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者、听从、观众、网民等的统称。”[11]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受体受其自身文化层次、理解能力、年龄、信仰、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选择者和加工者,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范畴来对信息进行解码,形成自己对信息的独特认知。比如,受体“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增长,选择的信息量也随之增加,对信息与理解的需求就越大。”[12]此种情况下,译者应该着眼于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其相应译作应有一定文化深度。对于一些文化研究者而言,译文不妨更富于艺术性,内涵应更趋丰富,文化底蕴更深厚。而文化层度一般或生活阅历尚浅的受体,则相对乐于接受浅显易懂的文化内容。另外,受体所处国的历史、宗教信仰等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他国习惯,避免文化冲突。总之,译者在民俗文化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将文化传播噪音降到最低。
(二)文化渗透
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意义是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示给世界,彰显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渗透是必然的,比如我国的许多民俗文化现象在他国是不存在的,如中式菜肴,刺绣,节气,中医方剂等英文中不存在这种对应文化而难以翻译,这时,可以保留汉语拼音采取零译的方式,使外国读者能够顺利接受这种汉化,实现汉文化植入。
五、结语
以上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初浅讨论了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的几种方法。从分析可知,要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排除受众的理解“噪音”是根本。虽然理解“噪音”可以说是阻碍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其它类型的“噪音”如受体因素与文化渗透也是值得译者注意并考虑的问题。
作者:姚丽文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下一篇:论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