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政府治道的会通
中国的政治思想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它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联系在一起,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伦理思想为行为准则。同时,这些传统的哲学、伦理不仅影响着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政府政治、行政思想的理念走向。这是历史时代性的问题,不能说这些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治理之道仍占主导的地位,但也不可否认它们合理部分所具有的永恒的价值;关键是如何区分和正确对待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
一、两种哲学传统
“哲学大体上分为两种: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出世的哲学认为做人的最高成就就是成圣,而成圣的最高成就是达到个人和宇宙的合而为一,人追求天人合一必然抛弃社会,甚至抛弃生命。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比如释加摩尼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做人是一种惩罚,只有死亡才是解脱。还有一种哲学则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更多地关注现世、国家、人伦,只谈世间道德价值,对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这种哲学被称为入世的哲学。”[1]中国古代哲学更多的属于入世的哲学。因为它关注
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关注的是人际关系,道德伦理而不是天堂地狱,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宇宙。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必然对中国社会影响颇大,并且还涉及到家庭社会,国家治理乃至延伸到政府治道的选择。
其实,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包含有优秀的文化价值,也有着历史局限性。它主张通过“修身治国”、“修己治人”、“见利思义”等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理想的精神境界,使整个社会处于安宁有序的状态,与我国当前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不能不说“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古代圣贤思想的启示。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价值不容忽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任何民族的在任何时代的哲学里,总有一些内容对处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适用,但是,除此之外,还会有一部分哲学思想是有持久的价值,而且有持久价值的部分不应被抛弃,相反,要用它来启迪心灵,提供一种人生理想。“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2]因为只有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才能明智。
二、现代政府治道中的中国哲学传统
这里说到的政府治道是关于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导向、角色定位、政策选择、治道伦理等的研究。其中“道”指公共管理原理。“治道”则是对原理的选择、运用、变革及创新。老子提出“道是不可名状的”,是“非有”,正由于“非有”的存在,才能出现“有”和“万有”。同样,政府治理的“道”是蕴藏在管理过程中的“非有”,只有对它进行探索、发掘后,才能有“道”,做到“明道”,最后取得上佳的政策效果。因此,“治道”之先必需“明道”。正如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明道”可提高人对“道”的领悟。
(一)公共部门的角色: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在现代民主国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与过去的时代相比,其角色更加复杂、责任更为重大,公民和社会对其期望更高。研究公共部门的角色,实际上涉及到政府职能的问题,更具体的说是政府应该干什么;和如何去做。从某种意义上讲,又可理解为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治理涉及到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而治道则是选择这种路径和机制的指导原则。
有关政府(或国家)在治理工具方面的选择,中国古代先哲门有过很多关于这方面详尽的论述和主张。先秦时期,周公关于治理社会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政治思想,主张统治者要“义刑义杀”。[3]孔子在对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礼治的思想。孔子认为礼对于国家社会事物尤为重要,“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4]
如果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民众,就能够获得民众的尊敬和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倡导人们应该“博之于文,约之以礼”,[5]通过礼治,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道家创始人劳资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政府不应该去做一切事情,“民治国,能无知乎?”[6]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墨子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则强调集体纪律和集体的顺服,倾向中央集权,强制性措施,认为专制也比混乱要好。法家主张治世之道在于法术。法即运用法律和威势统治百姓,术指君王不用事必躬亲,只要会驾御别人就可。
很显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治理国家、社会方式的选择其指导思想不同,方式方法也自然不同。儒家希望统治者为了民众多办事,而道家则认为圣人治国不必忙于做事,以至“无为”达“无不为”。道家鼓吹个人绝对自由,法家主张社会控制一切,但是在“无为”这一点上,两者汇合了。墨家在自然状态为混乱、动荡的理论假设面前,崇尚政治的专制、极权。然而,现代政府可运用的多元政策工具以实现自身的治理目标,而且现代政策工具在形式和内容上也较过去大为丰富。至于运用何种工具,政府干预社会、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问题情势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道、法两家无为而治和墨子集权思想中合理的因素可以吸取。尤其在社会事物日趋复杂的今天,政府更应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范围在那些市场无力提供的公共管理中,而不是事事恭亲。对于全局的、综合的事,同时在治理手段方式要结合儒、法两家思想,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结合起来,政府要综合运用强制性工具和混合性、非强制性工具。而民主进程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政府在治理工具选择方面偏好更加强调公共服
务民营化、补助等强调放松管制。礼治和法治结合更多还意味着政府本位到民众本位的转型,人治政府到法治政府的转型。这表明施政目标不仅仅由机关、专家决定,还要考虑到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并且政府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控制。
(二)公共部门的运行:制度的实施、创新
良好的政绩有赖于正确的政策、制度、方针。而有了满意的政策、制度、方针并不就是说一定会有优秀的政绩。还得看正确的方针、政策是否能被有效地执行、实施。举例来说,名家所辩论的白马非马,似乎与政府治理毫不相干,但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7]
在今日世界,有的当权者们标榜他们的政策一心追求可持续发展、公益。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到,有的领导一面谈可持续发展、谈民计民生,一面却背离法律规章给予某些有害于环境的生产加工企业行政许可。可想而知,这些许可后面存在的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易行为。这就是名实不符,按公孙龙的意见,这种名实不符应当纠正。的确,要想保证公共部门有效的运行。这就是需要加以改变的第一步。
名实不符的后果就是制度制定之后得不到落实,或者说实施的制度是变了形,走了样的政策。其实,当谈到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逻辑关系时已涉及到循名求实的问题了。名家特别注意“名”、“实”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8]就是说:“名”用以指事物的代号,如制度、政策就是名。“实”是人所指的事物或具体做的事,如制度、政策包含的内容就是实。用当代的话来说,一项制度在制定以后并保证其政策法规的落实,就是循名求实。此外,孔子认为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首要的是“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换句话说,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与其名相符合的事情。因此,每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样。在现代的每个公共部门也有自己相应的名字,每个名字就意味着一种职能。每项政策也有其自己具体的名字,每个名字就是其实施的基本内容。如果某个部门按照其职能行事,每项政策按其内容被严格执行的话,就可称为名实一致。
要保证名实一致,就要打破一些不符时宜的陈规旧俗。因为,这些陈规旧俗往往会成为阻碍名实相符的主要原因。然而,中国农业传统经济生活方式使人们顺乎自然、爱慕自然,不喜欢变革。但是,法家认为每个时代的变化,都有其不得不变的原因,新情况下产生的新问题,要用新的办法解决。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为了适应新的政治情况,建议采用新的方法治理国家,他主张,“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9]所以名实不符可以有人为的原因,又会有客观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只有通变才能做到循名而责实。
通变的思想不仅意味着政府治理原则、方式方法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在安定环境中能居安思危,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因为,如果政府在动荡环境到达之前不做任何准备措施,那么等到环境发生变化时才来应对挑战的话,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正如老子在《道德经》四十章里说的一样,“反者道之动”。任何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趋向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又说:“日盈则晷,月盈则食。”这些理论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经常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三)公共部门的伦理:制度文明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汉朝时,董仲舒把其中的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而“纲”字的本义为照本、照样,更或之说是准绳。因此,国君是臣民的纲,是臣民的主宰;同样,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之外还有“五常”,这是儒家都主张和尊奉的道德,即仁、义、礼、智、信。总的来说,五常是个人的品德,三纲则是社会伦理。在旧时的中国,纲常用以泛指道德和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在现代公共管理中,这种纲常演变
过来,就是公共部门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公共部门是其内部公共管理者(泛指一切行政工作人员)的外向物化表示,因而公共部门的伦理内向化就可以表示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伦理。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其责任操守。创造或强化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为,要求有义务和职责的意识,更需要有公共管理者对责任的感受和信赖由发的忠诚、良心以及认同。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并以次作为最高尚的道德,认为礼的最高境界就是忠诚与宽恕。孟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上到了极至,就变成了圣人,自然有了成王全部的合法性基础。可以看出先哲们对人格的态度鞭策公共管理者作为个人,不仅要具备一般人能做到的道德,而且要具备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因为公共管理者肩负着更大的公民信托,他们的存在只有崇高的社会、社群或全球的目的,促进公共利益,使人民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忠实地执行法律、忠诚地为公共事业服务。这样的境界进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树立公益、民本的道德人格。
先秦时期的周公就曾提出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认为统治者只有坏保小民,才能受到天的佑助。此外,要体察民情,“治民具,不敢荒宁”。[10]隋朝时期,在王通的政治哲学中,“爱民厚生”的主张是其精华部分。而重民是传统儒家的思想特点之一,战国时期的孟子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圣人大致上都认为民众是专制统治的基础,爱民才是敬天,敬天是统治的依托。虽然这些理论不免夹杂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古代重民、养民、保民的民本思想,直至今日仍不失有用之处。到现代就演变成了以民为本、公利至上的治理导向了。政府拥有高于社会之上的权威,并掌控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如果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时,不以责任、公益作为行为导向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政府行为的失败。因此,有必要在继承前圣所倡导的忠恕、礼仪制度的基础上来提倡新型的公共部门伦理规范,建立起符合适宜的制度文明。
三、结语
总结上述,可以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即是保守的,又是革命的。它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是保守的,但就社会主张方面来看,它虽维护社会中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但不按传统的身份贵贱来划分,而以个人的德才划分,倒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道家的哲学中,好的政府不需要做很多事情,相反地,做事越少越好,它还主张圣人执政要清除前朝苛政、苛法。但道家面对现存政治社会的动乱却提供了一个超脱现实、逃避现实的思想。至于法家,是一批讲求现实的政客,在当时新的政治情势下,怎样用新的方法应付局面,这是法家所长;但法家严酷无情的对内政策和纵横跋扈的对外政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墨家对古代文明持批判的态度,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并以功利主义的论辩证明兼爱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主张仁人以利世除害为宗旨,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解释,因此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名家的哲学重点解析名实,揭示了一个形象之外的世界,强调事物的不断变化和相对性。
中国的政治思想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它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联系在一起,以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伦理思想为行为准则。同时,这些传统的哲学、伦理不仅影响着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政府政治、行政思想的理念走向。因为这是历史时代性的问题,不能说这些传统思想对当今的治理之道仍占主导的地位,但也不可否认它们合理部分所具有的永恒的价值;关键是如何区分和正确对待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
作者:徐飒飒 来源:法学教育 2007年8期
上一篇: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下一篇: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