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哲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6-11-22 14:35

  创新既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哲学的素养可谓举足轻重。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健全人格是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而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哲学对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对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指导实践都将必不可缺。

 

  创新是国家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围绕创新展开的研究与实践可谓自觉与时髦,对创新的内涵、重要性、培养途径等的研究讨论满目皆是,笔者无意狗尾续貂,也不愿随波逐流,惟想借鉴时贤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哲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作一简要申述,以抛砖引玉。

 

  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其生理基础和外在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和学校环境),然而,他们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稳定性,因此并非笔者探究的对象,而从我们能着手加以实施、对人加以改变同时也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的思维、人格及实践来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创新能力与思维

 

  “相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做出了新颖、独特、具体价值的精神的或物质的成果,则这种成果就是创新性成果;试图做出创新性成果的活动(过程)就是创新活动(过程);从事创新活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1]无论是从事创新活动,还是做出了创新性成果,都离不开人的意识或者说思维。思维是创新能力的灵魂或核心。

 

  哲学正是一门锻炼思维的学问。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上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 一方面,通过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世界与人生问题的思考,启发我们的思考,锻炼我们的思维;另一方面,哲学史上对人类认识自身的考察更是直接锻炼我们的思维。无论是对人类认识规律的揭示,还是对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介绍,都是我们形成创新思维的前提和主要内容。创新能力所需具备的逻辑直觉思维、发散收敛思维、分析综合思维及展开整合思维都可以从哲学的学习中获得。

 

  正是哲学对思维能力塑造的功能,哲学历来为政府各界所青睐。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原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撰写出版《学哲学,用哲学》,提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3]

 

  哲学的学习,正是让人明白自然、社会、人类及个体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明白的过程,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改进了我们的思维模式,锻炼我们的思维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创新能力与人格

 

  创新能力培养的对象是人,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格的培养。人格的概念是个多义词,学界对人格没有统一的定义。不过,笔者只就教育学领域讨论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因此,关心的只是人格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因素。健全良好的人格是创新能力的动力之源。

 

  冯契先生于1955年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著名思想,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思想遗产。在冯契那里,理论主要指包含善的知识和系统的哲学理论两部分。善的知识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等的把握,而哲学理论就是与人的自由发展相联系的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如世界观和人生观。[4]

 

  然而,不仅哲学理论,自然科学与艺术都不仅只有工具价值,同时还有其内在价值。正是本身的内在价值使得科学和艺术研究者获得精神满足而矢志追求。在冯契看来,化理论为德性要经过三个环节:首先,理论要取得理想的形态,而非单纯的知识。所谓理论的理想形态是指理论应体现为理智、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统一。冯契认为,只有理智、情感和意志三者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理论才能指导人生。一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来估计现实的可能性和自我的要求,并依据这种估计来提出生活的目的。他虽然受了父母、师友的教诲,但一定是出于自由选择, 这一过程就体现了他的自由意志。换句话说,一定的理性认识和自愿的选择相结合,才能使人提出人生理想,确定生活道路。这表明理论只有与情感、意志结合起来,才能转化成德性。其次,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化为信念。人们要把理想变化现实,就得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克服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使自己的精神保持一种明觉的状态,从而将理想转化为信念,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再次,习以成性。冯契认为,信念使人乐于从事,形成习惯,就成了自然。只有习之既久,习惯成了自然,感到天道和性是统一的,天道仿佛就是我的理性所固有的,这才真正成为德性。”[5]

 

  3 创新能力与实践

 

  创新能力不同于食、色等本能,而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它不是先天具有而需要靠后天的实践获得。广义上来说,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6]它包括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因此,从广义来说,上述措施均属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是从广义上来说的,而是相对于理论研究的实践来说的,侧重实际动手的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

 

  从冯契先生的两化思想来说,无论是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抑或化知识为能力,均以实践为基础。从化理论为德性来看,首先理论的产生和获得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投入,并出入实践的目的和动力,理论获得理想形态。其次,理论经由实践的磨练形成信念;再通过在生活世界中言行一致的反复践履,形成德性。理论、知识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理论、知识不在实践中运用,它将失去作用和生命力,也无法形成主体的内在力量,能力无所由生。因为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7]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范畴,包含多种含义,这里是指相对理论而言的付诸客观的活动。

 

  综而言之,哲学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马克思那句经典名言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中精华。当然,哲学的素养并非一定来源于哲学专业的研习,作为一种爱智慧的学问,并非哲学专业人士所独有,如果对事物规律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常常也具有哲学素养,这同样也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作者简介

 

  方金奇(1977-),男,上海,汉族,哲学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浅析明末儒学家王夫之政治哲学中“治吏”的法制观

下一篇:谈传统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