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老子哲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第1篇:老子哲学介入当代生活的方式——基于哲学批判功能的视角
在当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机器化大生产也随之迅猛发展,人类被机器普遍奴役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对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格的困境、自我的缺失……这些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在当前社会状况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价值观念适应并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回顾四周,或许老子哲学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启迪。
一、老子哲学介入当代生活的可能性
老子哲学以其宽广的智慧内涵,虽不能像科学技术那样“精准实用”,也不能像经济政治那样拥有“济世之能”,却也以一种批判和反省的方式来介入当代生活,从而使人不断从种种束缚和奴役中摆脱出来,实现自我解放。
1.1老子哲学的智慧特征
1.1.1以“道”立旨,崇“道法自然”的基本价值取向
“道”是老子的宇宙论,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老子的自然之道对于万物及其人并不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他律,道教导人以自然,唤醒人的那份生命的真趣,在老子看来,这生命的真趣正愈益被人自己造就的规章制度,风俗礼仪制度所消解。
1.1.2以“反”成势,主“反者道之动也”的辩证法思想
“反者道之动”,[1](第40章)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维,其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万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把握。由于阴阳双方的对立运动决定了事物由成长到衰落的发展,这种向对立面转化的持续进行,最终又返回到原来的原始状态,复归于朴,以至无穷,这是事物变化的基本模式。事物常常有一个由弱到强、有好打坏、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转化过程。大凡事物当它达到盛极之时,就趋向衰退,走向败亡。[2]因此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老子哲学的价值路径。
1.1.3以“无为”明人生,贵“无为无不为”的人生境界
老子的处世哲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被誉为人之最高的德性,这就是“无为”的思想。而这个无为的思想有时跟“为无为”、“无不为”等密切联系着,总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蕴含着道家无为——有为——无不为的人生价值境界和辩证法思想。较之老子一贯反对的“令人目盲”的“五色”和“令人耳聋”的“五音”(第12章)来看,“无为”是一种虚无恬淡,体现了超自由的价值境界,在这种超自由的价值境界以及今天我们这个充满了物欲膨胀的时代,无疑具有启迪和警醒作用。
二、老子哲学介入当代生活的方式
老子哲学以批判的方式介入当代生活,这种方式包括超越和反思的意识,对当下生活的超越,其实质就蕴含了对现存世界的批判态度,哲学的超越意味着对统治和支配人们思想和生活的终极力量、最终模式进行驳斥,捍卫思想和生活的自由,丰富人的自由本性及创造活力,提升人的自我理解和自觉意识,突破既定思维方式、理论原则与陈规概念。[3]
2.1以“道法自然”的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生存境界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一书中其核心思想之一。原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自然”是指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状态,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4]即“自然而然”,事物依循其自身特性发展变化的状态乃是最为合理的状态。
2.2以“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生活境遇
《道德经》一书,区区五千余言,却充满了大量的辩证法思想,可以发现大量的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自然现象中许多矛盾概念的论述。老子的哲学体系和哲学的出发点都是建立在他的这些辩证法基础之上的,老子看到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即“万物负阴而抱阳”(第42章),他们在宇宙间永恒的演化着,正是这些矛盾体互相转化和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道德经》中,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就是讲一种虚怀若谷,不拘小节,凡是长远看待,不过分的“为”的处世哲学,认识到一切都是对立统一,都在以一种正反互转,奇正相倚的辩证关系演化着,要对未来心怀期冀,有人曾经说过,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文学家——陶渊明、苏东坡、袁中郎等等。他们一生虽然宦海浮沉,但却造就了一番别样的功业,如同老子哲学中的阴阳两面,其实都是道的一部分,缺一不可。老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思想领域与精神空间,启示人们思索生活所隐蔽的本质,跳出虚幻假象的骗局,从而进入一个宽阔的、开放的精神境界。
2.3以“无为而为”的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精神境界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无”不是无形无象的原始之气,不是无限,也不是乌有,而是指对“有”的无限超越,这是一种否定的形而上学。正因为老子以“无”为本,所以老子哲学绝不是权谋之术,而是主张顺其自然,追求体无的生存智慧。以“无”作为哲学基础,老子的哲学充满了无限的自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第38章)意思是上德之人不讲求德,因此就有德。下德之人不离失德,因此就无德。上德之人无为,而无所作为;下德之人无为,而有所作为。[5]这说明老子反对统治者、圣人们将道德以一种理论提出来,作为一种框架、规则、制度来规范世人,使人们失去自由意志,失去自然本性。以及过分标榜某一道德行为而把这种道德行为推出朴实纯真的现实生活,使“道德”形式化、虚伪化,这种制度在演化过程中,会逐渐被上层阶级所利用,特别是那些心术不正之士,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为”的思想体现了人类有超越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和受动性,支配的是他们自己内在本性的法则,是他们的潜能和自然倾向、是他们的天资,是他们的潜在资源,是他们的创造冲动,是他们认识自己并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实际和需要。正因为老子哲学具有这种超越特性,所以能做到乐观豁达,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结语
本文首先从老子哲学的基本内涵:“道”、“反”、“无为”的角度分别来看老子哲学的价值取向、价值路径以及价值境界,结合当代生活所出现的问题,旨在说明老子哲学介入当代生活的可能性,然后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以“道法自然”的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生存境界、以“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生活境遇、以“无为而为”的思想反观当代人的精神境界,以期阐明老子哲学介入当代生活的方式。从而不断使人从种种束缚和奴役中摆脱出来,实现自我解放。
老子哲学以其特有的批判方式在介入当代生活的过程中,对个体、组织的人生价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与批判,对于我们自由地适应当代生活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因为当代生活市场经济以及老子哲学本身的缺陷比如老子忽视了不同物质“质”的差异,将宇宙观直接嫁接到人生观之上等问题,使其在介入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境,而我们目前要努力做到的就是,不断的解放思想,逐渐摆脱他物的支配力,为使主体与客体达到自由的和谐状态、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未来做思想准备。
作者:张敏
第2篇: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贵柔尚弱”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可道,非常道”[1](第一章)。能够用语言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天地万物皆为“道”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第四十二章)老子将“道”具化到事物之中就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3](第六章)。此句中,“牝”指的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玄牝”就是指母性神秘而玄妙的美。老子将“道”比成“谷神”和“玄牝”。把“牝”看为天地之“根本”,天地万物皆生于“牝门”。这正是老子对宇宙起源、万物基础的一种比喻式概括。
老子对于女性各种美好品质的推崇在其《道德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老子哲学思想所提出的“重阴”、“尚柔”、“守雌”、“好静”、“崇俭”等观点,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温柔含蓄和独特的处事智慧,都是对女性特有道德品格的哲学抽象表达。“道”的根本内涵就是“柔弱”,换言之,“道”本身就是“柔弱的道”,而老子的哲学实际上就是“柔弱哲学”。
一、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贵柔尚弱”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儒家尚刚,道家尚柔,而道家尚柔的传统正是由老子开创的。
(一)老子哲学思想与女性崇拜
纵观老子的哲学思想,人们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他对阴柔的推崇,这种崇拜建立于人人皆生于母亲这一基本事实之上。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自己是由女始祖感生神物而来的。之后,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最终取代了上古母系社会,但集中反映那一时代人类生活的女性崇拜思想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了下来,沉积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之中。
老子将其继承并发扬了下来。“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4](第五十二章)这里将“道”比为母,万物为子,道为体,万物为用。“既知其母”就是对宇宙本源的理解,“复知其子”则是将“道”运用于认知具体事物过程当中,“复守其母”则是在强调认识具体事物时候不能脱离对宇宙本源的把握。“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第六十七章)“慈”为爱心和同情心,“俭”指节俭,“不敢为天下先”是指谦下不争的态度。我认为在上古时期这些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氏族女首领必须具备的特质,宽容谦和、温柔忍让、将自己的利益置于氏族成员利益之后。
(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贵柔尚弱
老子哲学思想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贵柔尚弱”,于是就形成了老子独特的“柔弱哲学”。水看起来是柔弱的,无一定的定势,但却可以依靠其特有的韧劲攻击任何坚硬的东西,并取得最终的胜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6](第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知能胜,其无以易之。”[7](第七十八章)老子将对“柔弱”的推崇提升到了一种境界,天下最柔弱的人能驱使天下最坚强的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8](第四十三章)柔弱的东西都是充满生机的,刚强的东西终究是要覆灭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9](第七十六章)
我们将“柔弱哲学”作为一种处世之道时,就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10](第二十八章)河上公注:“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谿也,谿苦奚反……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巳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11]“守雌”、“守辱”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策略或者手段,巧妙地使用就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2](第二十二章)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能迷惑。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候要换一种思路,从反面入手,采取迂回战术,这样更容易达到最初的目的。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这种相反亦相成的对反依存关系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是普遍存在的。”[13]这种依存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是运动发展的,直到最后二者相互转化,各自走向自己的反面,直至死亡。事物为了避免走向死亡,就应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柔弱”状态,尽量以“柔弱”处之,就可以延缓乃至防止往刚强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迟或避免走向死亡。
二、对“贵柔尚弱”误读的澄清
(一)将“贵柔尚弱”说成是怯懦,不敢斗争,消灭人的斗志。
在人们只知从正面解决处理问题的年代,唯独老子反其道而行,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14](第三十六章)的处世之道。这里的“胜”,既有“胜过”或“优于”的意思,又有“战胜”的意思。在老子眼里,柔弱代表新生和灵活,刚强则代表死亡和僵硬。两者相比较,自然柔弱胜于刚强。老子由初生婴儿而有所体悟,认为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15](第五十五章)。观察社会现象而得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6](第七十三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7](第七十六章)的结论。
“守柔日强”[18](第五十二章)清楚地表明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人们认为的软弱无力,而是一种日渐积蓄的力量。人们在柔弱与刚强之间,往往只看重刚强的力量而忽视了柔弱的力量。老子则要求人们“贵柔尚弱”,不要一味地示弱与退让,而是要用温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利益。老子的这一思想反对逞强好胜,凡事以争为先,这极大地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塑造了中华民族柔和谦虚的性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退为进的人生进取观。因而将老子的“贵柔尚弱”说成是“不敢斗争”、“消灭人的意志”,显然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的一大误读。
(二)将“贵柔尚弱”等同于“消极的处事之学”
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地逞强好胜,不肯谦让而引起无数的纷争,遂提出“贵柔尚弱”的处世之道。他希望以此改变世人的处事态度,以消除无数的纷争,期望从根本上解救时弊。老子的“贵柔尚弱”思想在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并无所谓正面或是负面可言。因为老子在论述这些思想的时候,并不是把它们抽象地拉出来谈论的。更多的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用否定的方式去说明正面的道理。”[19]如果我们孤立地去分析老子思想中的“贵柔尚弱”部分,就难免会认为老子倡导的是一种无所作为、不争先、忍辱负重的奴性思想。而老子的哲学思想是“贵柔尚弱”的哲学,是弱者的哲学。后世人将其解读为懦弱,不敢与人争夺,消灭人的意志,这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另一误读。
三、“贵柔尚弱”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源头。在战国中期、西汉前期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将老子哲学思想运用于政治层面,认为不论是治国之道还是个人修养都必须遵循天地规律而发展。魏晋时期,士人服饰女性化及追求容貌美丽等现象表明了受老子思想为主干发展而来的玄学思想的影响。宋明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经常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比如“静”“虚”“情”等俱来自于老子的哲学思想。
“贵柔尚弱”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对于国家而言,国家间的和谐关系,不仅有利于国内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发展。“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20](第三十六章)治国安邦之道是不可以拿来炫耀的。“贵柔尚弱”处世之道告诉我们,国家之间,处于相对柔弱地位的那方不能被强权政治所压迫,而应该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以退为进,创造条件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对于个人而言,“贵柔尚弱”处世之道可以减少生活道路上的各种阻力与障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前提。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动物,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在复杂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总会出现误解失当的地方。当我们用一种柔性的处事方式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时,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反之,则会引起无数没必要的纷争,不但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发展,长此以往甚至连国家都将自取灭亡。
作者:郭雅楠
第3篇:浅析老子哲学思想与中医养生的关联
《老子》是道家学术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典籍之一,千年来一直为学者所推崇。时至今日,它仍是中华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笔,对今人今世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亦可以说,它俨然融入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血液,作为一种标志成为了炎黄子孙的一种印记。老子的影响之所以如此的源远流长,不仅仅在于他对中国文学史的巨大贡献,更在于他对生命的不断追求与持守,即养生之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一般而言,普通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岁,而老子却活了一百六十多岁,甚至有人说老子活了二百多岁。老子之所以这么长寿,其秘诀就在于他的“修身之道”。老子在“修道而养寿”方面,绝非是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实践家。观《老子》可发现,老子是“口号与行动”并存,不仅提出自己的养生观念,更是把自己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贯彻到了他的实际生活中[2]。
1养生的真谛—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是老子的重要哲学思想,亦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本质体现。
当今社会“养生”一词并不陌生,可以说养生的口号响在每个人的耳中,然而真正的执行者却寥寥无几。高竞争、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原本就已很繁忙的人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而是竞向拜在“名利权势”的脚下。面对此种境况,仅凭一人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它需要每个人心灵深处真正的回归与净化。而对此做出最完美回应的竟是千年前的一位老者——老子。《老子》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告诉我们“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他认为只要做到“宠辱不惊”,就不会有祸患降临,身体必然无损,生命必然流长。
《战国策·齐策》君子曰:“触之足矣,归真反朴,则终身不辱。”然而,要返朴就必须要抱朴,正如老子所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的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人能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老子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生命之道的不断追求与操守[3]。在老子看来,少私寡欲是养生的秘诀。不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抱守真元,不为物欲名利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褪去外在世界的层层包裹,还原一个最本初的状态,胸怀自然,即所谓“反朴归真”。他认为养生就应该是少私寡欲,淡泊无为,纯粹自然。纵观历史,历代医家、学者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过修身来养生。它告诫人们要维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知的状态,报守真元,人才会活得简单快乐,身体才能康健[4]。
2养生的方法—自然无为
众所周知,“守静”是《老子》中重要的哲学思想,同时亦是老子重要的修身养性之法。《老子》十六章言:“致虚极,守静笃。”所谓“守静”既是坚守纯净,顺应自然,而不妄为。《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道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即“道”效法“自然而然”。他认为,道可言,言不及道,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于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无为”论断。仅仅是“自然”一词就在《老子》中出现了五次,由此可见,“自然无为”在老子一生中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当然这里的“自然”并不是单指客观而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种不受牵制力量主宰而顺任自然的状态,它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自自然然,自然而然的意思。对道而言创生万物,周流而不息;对物而言生养万物,任其自流。道家思想注重本性,强调性任自然,法天贵真,重视个性和真性,认为适本性,才能有获得人生自由的可能。《老子养生智慧》一书中提及:养生一要养正性,二要顺自然[5]。顺自然就是人们不仅要顺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随时随地随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对待外围的权势名利等私欲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以致不被世俗所累。
在当今,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的双重打压下,过上了一种不分黑白的“猫头鹰”生活。以至于,现在有越来越的年轻人过早的出现了“老化”,甚者直接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导致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背离了“道”,未能效法“自然”。故而可见,遵循自然无为,保守心灵纯真则是养生——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
3养生的态度—柔弱不争
众所周知,老子生活在历史的社会转型期。当时,周王室风雨飘摇,诸侯争霸此起彼伏,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时期,老子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胸怀天下与自然相拥。正如《老子》八章中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柔弱不争。甘居卑位而不争,润泽万物而不鸣。在老子的眼中,“水”即是人生命的一汾涵养,亦是养生的一种态度。有人说老子的这种柔弱不争的思想其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表现。然而笔者认为,老子的柔弱不争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逆流而上,即所谓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它不是消极的逃避,反而是一种迎接新生命的欣然。
首先,老子的这种柔弱不争思想,是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顺应自然而生的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如《老子》三十六章和四十三章所言;‘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为天下最弱的东西可以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其次,老子认为柔弱的事物更具有生命力,是绝境下另类新生命的衍生。正如《老子》七十六章所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刚强是通行天下的法则。有时,表面上的刚强往往不是真正的强大,而表面上的柔弱却是真正的刚强。因此,老子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庄子也曾指出,刚强尖锐的事物最易毁灭,“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由此可见,老子的柔弱不争思想,并不是某些人所曲解的辱没尊严的消极避世,相反而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保身的处世生存之道。是老子本身超越内外,清心自守的表现。对外超越是对世俗的超越;对内超越是对生命欲望的超越。老子认为“欲望”的产生必然会损伤人性的淳朴,从而影响人生命的正常存在和人性的正常发展,有害于养生。所以老子主张无欲。《老子》第三章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即要尊重自己,又要超越生死,不贪求,莫强取。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医家养生观念的形成有莫大的影响。庄子则主张绝对地无欲,他从万物齐一的观念出发,认为理想的人格应该是排斥欲望,超越欲望,超然物外,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皇普谧则认为只有“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才能最终使得心灵空静,达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而《黄帝内经》更是得其要妙,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德全不危,才能健康长寿[6]。总而言之,无论是对外的超越,还是对内的超越,《老子》养生的根本就在于以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而这又与中医养生之道恰恰是相通的。
目前,在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下,在金钱权势的包围下,部分人的心灵变得日益苦涩干涸。为了寻求心灵的刺激与存在感,人们采取了另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频繁的出没于酒吧、KTV等场所。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反而会污浊心灵损害健康,完全违背了养生之道。坚守正确的养生之道在当今社会无疑是必然的,老子的哲学思想所蕴含的养生之法对现代生活有着积极意义。无论是“返朴归真”、“自然无为”,还是“柔弱不争”,都与中医养生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这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基奠。今后不仅要把这种思想作为指导心灵的航标,更应该把它作为今后生活的主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让它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使得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爽 李亚军
热门论文
- 推荐老子哲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哲学反思生活论文范例赏析推荐(共3篇)
- 推荐优秀的东方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推荐优秀的周易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推荐优秀的文化建设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古代西方哲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推荐优秀的时事新闻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推荐优秀的文艺复兴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推荐优秀的产品设计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推荐优秀的教师教育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推荐民生新闻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推荐优秀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范例鉴赏(共2篇)
- 推荐优秀的中国古代哲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 推荐精致的服装装饰艺术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