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青年批评家
涂 昊(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十八大报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24个字,12个范畴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最大公约数”和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主导性、独特的民族性,人们心目中有了共同的价值理想,社会成员有了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
法国批评家圣伯夫说:“批评的艺术,从其最实用和最平常的意义上看,在于恰如其分地读懂作者,并依样传授给别人,使他们免于摸索,为他们指明道路。”如果说文学创作要向真、向善、向美,那么文学创作评论就要发掘蕴藏在其中的真、善、美,并阐释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与创作两相呼应,两相印证。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导向是文艺批评的生命,是文艺批评的灵魂,评论语境越是复杂,导向越是重要”“在当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文化要化人,不是化钱;艺术要养心,不光是养眼;鉴赏要引导,不是迎合。立于文化宝塔塔尖上的,理应是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水平的优秀文艺家及其经典作品。引领民众攀登更高的思想和审美台阶,将优秀代表推向塔尖,正是文艺批评的职责和使命。”在当前,导向就是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文学创作评论才能和文学创作一道共同完成滋润人心、建构文化、推动时代的使命,才能传播思想文化和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相互理解和心灵深入交流,“推动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大”。文学创作评论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一是深入日常生活,同时跳出日常生活。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评论家,一方面要读书、做学问、搞研究,同时也需要复杂的生活经历,深刻的人生体验。当前创作评论越来越注重专业的规范性和技术操作性,充满学究气息,缺乏思想激情和社会责任感,对细微的生活细节不敏感,不能或者不愿直面思考复杂的社会现实,更不用说触碰社会的敏感神经。创作评论史不应是技术史、政治史,更应该是生活史、精神史,自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要沉潜到生活中去,亲身感受多层次、多维度、多色彩的一个一个的中国梦想,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评论家们要以敏锐的发现的眼睛透过细微的日常生活现象触摸社会现实的本质,敏感把握住时代的脉动。
二是进入文学现场,同时超越文学现场。茨维坦·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写道:“有人说文学谈世界,批评谈书。这是不正确的,批评不应局限于对文本的解读。作为批评家与世界、时代、文学对话的重要方式,文学批评不要忘记它也是世上真理和价值的探索——一种揭示性的探索。”今天文学边缘化,创作不断在自我调整和创新尝试,创作批评还看不出有强烈的自觉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迹象,不仅不能超越文学现场,反而普遍地以调整自身的方式适应文学环境,更多的是退出公共空间的自言自语的精神游戏,这种精神形态显然令社会失望。创作评论面对不断更新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应积极主动地深入文学现场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材料,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洞见和理论的休养秉持初心,坚守正道,挖掘出文学现场中闪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光芒,对一个时代的文学特性作出准确的判断。李健吾曾说过“一部伟大作品的仇敌,往往不是别人,而是同时代的批评家”,既有思想广度的又有文学激情的创作评论不仅会对同时代作家个体起到支持、鼓励和引导作用,还会对同时代作家群体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倾向产生影响,也会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和精神力量,产生较大的文化影响,这也是创作批评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是坚守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以开放的视野吸收世界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用的学术资源,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并在美美与共上狠下功夫,旗帜鲜明地反对盲目西化和食古不化的盲目倾向。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强调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吸取营养,强调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也应成为创作评论的精神支撑。我们创作者本身有非常好的理论,如刘震云的“拧巴”理论,贾平凹的“虚实”理论,莫言不断地寻找“小说的气味”,陈忠实一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王安忆的“四不”,张炜的“朴素”,韩少功的“微观叙事”,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论自觉,既敢于吸收西方文化的营养,又擅于发挥东方传统文化的优势,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创作评论界还需要不断学习。
四是作为湖南的创作评论家,讲好湖南人自己的故事,总结记录湖南人自己的精神,应成为我们创作评论的主体自觉。湖南创作评论在坚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和精神立场方面应体现清醒的学术自觉和职业担当。余三定的“文坛岳家军”研究在挖掘岳阳地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颇有成绩,整体来看,介入不够。湖南创作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很多的优秀资源,如刘克邦的散文,在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非常细腻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能从其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卷中获得充分的灵魂资源,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意义,这是湖南文学中优秀的精神资源,湖南的创作评论要以一种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现实情怀介入到湖南的文学实践和现实情怀中来。
黄 蓉(湖南大学副教授):毋庸讳言,随着全球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新世纪中国的文学创作与评论生态正在发生巨变:一方面,众多爱好文艺的网民活跃在豆瓣、人人、天涯等网站,QQ、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集聚了大量以文艺评论为主题的媒体“群”;另一方面,传统文艺评论因为内容、思维及其表达方式方面难于适应而日益边缘化。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促进文艺创作与评论,引领精神导向,就成为当下文学评论界需要总结和反思的重要命题。
新媒体对文艺评论的传统传播格局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原因来自几方面。
首先源自当下中国文学价值判断标准的混乱乃至缺失。文艺批评有无价值标准?这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也都成了问题。今天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理性、价值观繁复、多元,这导致了文艺创作和批评在价值方面的混乱。譬如近年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很高,当下文学创作及评论借此批判商业经济破坏原有人际伦理时,却对传统伦理“吃人”的本质丧失警惕;再比如说,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能否建立具体统一的体系和标准?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人持价值中立和价值虚无的立场,认为衡量不同的文学,应该使用不同的标准。事实上,在多样化的时代,更要有相对而大致统一的价值评估体系,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尺度的把握。比如,趣味性、感染力的强弱,精神内涵的丰富深刻与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如何,艺术上的创新与坚守程度,等等。否则,就是好坏不分,良莠难辨。
其次,传统评论的边缘化与其表达方式不太符合当下信息传播的规律。有关长期以来,文艺评论工作者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很多人的文章学理性学术性要求决定了他们不太符合新媒体的语言要求,这就更加需要学习。不可否认,在新媒体上,大量“评论”过于强调个人化的意见表达,漠视客观的评价标准,缺乏基本的学理判断和思考。但是,新媒体的评论从观点、语言到表达方式都率性自然,充满个性魅力,绕开了传统评论的人情债,接地气,活泼自由。
面对挑战,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调整自我,有所作为。那么究竟该怎样弘扬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呢?
1.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必须牢牢把握好评论的方向。方向是文艺评论的灵魂。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评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教育和审美启迪功能。文学评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这是因为它不仅表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性内涵,也显现了中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特点。新媒体为评论打开了便捷、即时、互动、多元的广阔平台,有利于激发文艺评论的勃勃生机和活力。但是不管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这一点都不能变。
与此同时,专业评论家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新媒体信息传播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和专业特长,在新媒体上快捷反应、主动发声,用开放、平等、对话的姿态,在新媒体上理直气壮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创新文风做好“话语转化”。好的文风,对于评论的生命力至关重要。传统评论的边缘化与其表达方式不太符合当下信息传播的规律有关。长期以来,文艺评论工作者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很多人的文章学理性学术性要求决定了他们不太符合新媒体的语言要求,这就更加需要更新观念。新媒体时代,尤其要注重语言和风格的创新。新媒体中的文艺评论虽然不乏为吸引眼球而故作惊人之语者,但网言网语的亲和力是传统文艺评论所缺乏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改善和改进文风,不是一味迎合网民的口味,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博得粉丝“点赞”而降低品格。
3.用鲜明的评论个性占领新阵地。一方面继续巩固和拓展传统媒体阵地和专业评论阵地,同时广泛利用博客、电子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文艺评论,扶持和推出一批名网站、名博客、名微博、名微信,支持一批具有专业权威性又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文艺评论新媒体平台。另一方面,传统文学评论界要借鉴草根艺术评论注重个性魅力包装的成功经验。当下影视评论就从网民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草根艺术评论者,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他们的评论或许有些简单粗放,但往往接地气,有独到之处,是评论工作活力所在。传统评论应该努力冲破人情、关系、商业等外力的束缚,有话直说,态度鲜明,才能吸引网民的热情参与、互动。
肖念涛(湖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就我的创作与评论实践来看,我觉得,文学评论也是一种再创作。说到底,我们今天讨论的实质上是文学创作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很有意义。也许有人认为,文学已毫无用处。但我要说,最大的“无”就是最大的“有”。所以,莫言说,文学的最大用处在于一点用处也没有。
需要强调一个前提,文学已不再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当下,如果简单粗暴地为文学附加功能,不仅是对文学作为艺术的伤害,也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亵渎。
“文以载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创造,赋予读者独特的艺术享受,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向往真善美。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是对人间烟火的艺术提炼。扎根现实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前些年,《文艺报》开启了关于“中国作家失去想象力了吗?”为主题的讨论。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文学的想象力。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突破了纯粹为政治服务工具论的束缚。特别是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小说《百年孤独》传入中国后,中国作家对想象力有了醍醐灌顶般的启悟,拓展了新的创作资源。韩少功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掀起了寻根热。作家们的想象力得到了空前的激活。而且,这种激活是扎根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作家们的创作激情呈汪洋恣肆之态。涌现了一大批经典力作,如《棋王》《爸爸爸》《古船》等。稍晚的《白鹿原》,把寻根文学推向了巅峰。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这是对中国作家想象力的充分肯定。莫言的大部分作品,我都读了。应该说,莫言是先锋与寻根的结合体。他的扛鼎之作《生死疲劳》,既渗透着马尔克斯、福克纳的影响,又是对伟大中国古典传统的致敬。莫言的想象力脱胎于西学东渐与本土民间传统的联姻。
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到底在哪里?就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来说,2006年我在《大家》发表一个中篇小说后,突然之间,我的心恍若掏空了。我的创作激情荡然无存。有好几年,我没有写东西。直到2010年5月的一天,我写了一首诗。诗歌点燃了我的激情,为我打开了想象的翅膀。到现在,感觉自己进入了创作的爆发期。
文学的想象力就在于诗歌。如果文学是皇冠,诗歌就是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总是耽于奇思妙想。诗歌总是化腐朽为神奇。诗歌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深厚底蕴。诗歌总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举个简单的例子,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有句对晚霞的描述,“这是太阳最后的呼吸”,值得玩味。
我想,如果不加强诗歌修养,是很难插上想象力的翅膀的。这就又回到文学的母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当下社会普遍浮躁的功利时代,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很多作家的语言都是不过关的。网络时代以前,文学凸显的是讲故事的功能。但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讲故事,能讲过网络吗?网络是快餐消费文化的载体。真正的文学应该是诗意的表达。真正的文学是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真正的文学是永恒的普世价值观的载体。
我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所以有“诗人死了”的绝望声响。诗人死了等于文学死了。诗歌死了等于文学的翅膀折了。也许你会质疑诗歌过于小众。但我要说,唐诗宋词本来就是小众文学,但成了流传的经典。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得好,他的诗是写给无限的“极少数”。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小众读者。
迟子建说过,好的故事,如果没有诗意语言的表达,就会索然寡味。我想,区分作家的优劣,恐怕要靠诗的视角。
归纳起来,我以为,文学的想象力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源于热爱。有个说法“中国的莫言、世界的莫言、勤奋的莫言、天才的莫言”。二是源于倾诉。事实上,现代人有着普遍的孤独感。物质丰富,内心深处却是孤独的。三是源于阅读。当然是阅读经典,包括对经典诗歌的阅读。一个普遍的症候是,当代作家不太爱读书,或者读书读少了。从练书法,我得到启发,一辈子临帖,是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同样道理,一辈子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包括经典诗歌,是文学创作的不二法门。四是源于激情。诗歌点燃了我的激情。奉劝文友们读诗写诗,用诗歌的语言去写小说、散文。
文学的想象力归结于诗意表达。诗意表达,既包括审美,也包括审丑,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九九归一,文学应该给人温暖。艺术地歌颂真善美,艺术地鞭挞假恶丑,这是文学的旨归。
读者通过享受诗意蕴蓄的文学作品,心中温馨荡漾。读者通过反复咀嚼一篇文学作品里一两句诗的语言,唤醒潜意识里的爱。读者通过读意境悠远的文学作品,润物无声,弃恶扬善。读者通过读意高境阔、充满想象力、诗心独运的文学作品,照亮前行的道路。
给人温暖的文学,毋容置疑,弘扬了核心价值观。
总之,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在诗意的艺术翱翔中给人温暖,让人“诗意地栖居”。
罗 维(湖南警察学院副教授):谈文学作品评论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弘扬,对高校学者来说是一个别扭的问题。由于强调学术的独立品格,学者们往往对“弘扬”这个概念保持警惕和距离。因为作为动宾结构的词组,“弘扬”后面的往往跟的是“主旋律”,学术与主旋律挂了钩,自然就有了沦为意识形态工具之嫌。因此一般来说,这个话题是一个学者比较回避的话题(虽然国内学术的学理空间其实仍然是被划定了范畴的,学者做研究本来就不具有绝对性的独立和自由)。所以我们看到当下的学术研究与社会的关系常常是脱节的。高校学者参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识也相当淡薄。那么怎么看待今天的这个命题呢?
第一,进行文学创作评论要有参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识。
我们进行文学作品评论要有参与社会文化建构的意识。这种意识其实就是“弘扬”的使命感。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学术研究不乏“弘扬”的例子。孔子删诗,其目的就是要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传播正能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它宣传、弘扬的就是美国的核心价值,回应大众对美国的想象,所以甚至有“好莱坞建构美国”的说法。
为什么美国的影视产品输出那么强大,我们都知道,和剧本的编写有重要关系,他们的剧本创作往往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极其专业化,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建构的方式。那它和文学批评有关系吗?我最近看一些西方女性主义和殖民文化研究的文化批评文章,有一点感受。就是西方学者运用新批评方法,将文本分析阐释得精微极了。符号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每一个语词与影像的意义都分析得深刻精彩。我想,他们能如此深谙语词和影像的运作方式和效果,自然很清楚如何去将价值和意义转化为形象,融入到语词和影像中去。社会文化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相信在这个系统工程里,学者们的这种基础性贡献绝对不能被忽略。而我们的文学作品评论者既缺乏必要的文本分析训练,又缺乏这种主动去建构社会文化的意识。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评论是具有这种弘扬的使命的。
第二,要具备对话思维。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弘扬。在今天的多元化传媒时代,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学作品评论方法面临转型。如果从弘扬的角度来说,那我们就不能仅仅只专注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研究,或者说内部研究,而需要将之纳入文化的范畴,探讨它与社会的关系。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本身就反映了文学作品评论和社会的关系。事实上很多作品成为经典,不是仅仅用其审美就能衡量的。比如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们,他们的作品不一定是最具有审美性,但他们文学作品具有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仅仅是着眼于其审美分析研究,就无法达成弘扬其价值的目的。今天的文学作品评论不能再是自说自话,把自己当成绝对的话语权掌握者,挥动话语大棒对作品进行评判,也不是只做专门的审美鉴赏家,自品自赏。因为在一个传媒多元化的时代,传播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同时又被选择的过程,是否能有效传播自己的观点是由话语自身的活力决定的。因此要学会运用对话思维,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读者对话,和社会对话,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实现弘扬的目的。
第三,要接地气。
文学创作评论要更多地正视和关注现实性的创作,吸引大众眼球的创作,与时代对话,走在大众潮流的旁边观察分析,找到那些在潮流中涌现的兴奋点,兴趣点,然后进行琢磨、推敲、归纳、引导以及主动地去建构热点,这才是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构中来。什么叫“弘扬”,自然是让价值观广泛地深入人心,被接受,你不研究大众的文学消费习惯,怎么来提供最有效的文化产品。学院派的评论往往特别缺乏这一点。玄幻,穿越那么红,就算它不是经典,你瞧不上眼,你也不能说它不是文学作品,不在批评范畴中吧。所以要弘扬,就要接地气,要放下身段,才能有与时代潮流对话的能力。
第四,要尊重文学批评的自身属性。
文学有其自身属性,例如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算是体现了作为文学大国的崛起和强盛趋势,这肯定是弘扬,是正能量了。但他的小说,却也反思国民性问题,反思民族的痼疾,历史的死角。文学创作评论也有其自身属性,评论也是一种创作,对于作品的形式到内容的分析、批评与阐释包含了评论者作为主体对于作品文本意义的介入和思考,是一种主体性的建构行为。他建构的不是文本符号,而是对文本符号意义的阐释,如果这个阐释成功,那么这个阐释在今天的多渠道传播甚至包括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将逐渐被大众认同,接受,因此评论从本质上来讲是有着大众审美导向和价值导向的责任,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对于社会价值的文化建构与传播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所以这一方面它对于弘扬确实会起到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属性也决定了,我们来弘扬,不是违背评论自身的属性来弘扬,不是直接将这些价值理念和名词、概念生硬地放进评论里,挥动话语大棒。如果那样,评论是完成不了这样一个使命的,因为它在今天的这样一个文化传播的环境里,走不了多远,声音传不了多远。
所以文学创作批评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道德判断,要尊重文学批评的自身属性,自身范式,你写的是文学批评,不是别的政治批评或者什么。那么我想还是要立足于作品,立足于文本分析,美学分析,符号分析等。但你的目的是进入对于社会文化价值的建构,那么你就要将视野扩大到文化的范畴。只有这样,文学批评才会不死。
熊 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全社会确立共同的信仰,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其目的就是引领全社会的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走向复兴,更要在文化上走向“复兴之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近百年来,因为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人一直怀着很深的屈辱情结。中西方文明的猛烈冲撞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国学被视为糟粕,传统文化断层,意识形态非常复杂。今天的中国要富强,不仅要把握住现代潮流,更要建立现代新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真正强大起来,即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做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做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上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驰骋在人文领域中的我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文学作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传统。文学内容生动活泼,文学形式丰富多彩,百姓易于接受,文学作品读者众多,文学内容宽广,“文以载道”不仅载“政治之道”,还载“为人之道”、“良知之道”。因此,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的传播优势显而易见。
2.当前“文以载道”出现的一些问题。
今天,随着网络文学的凸起,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倾向“一过性”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很多人不像以前一样细细欣赏作品,以把玩的心态去体会文章的微言大义。读者更关注于语言本身带来的即时快感,情节的生动抓人,内容的奇异诡绝,因此作者的创作更多在意的是语言、情节、细节、想象,对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缺乏明确的追求,作品远离现实的倾向日益明显。比如云南地震《泥水煮面》,大量媒体包括权威媒体争相报道。媒体本想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正面宣传:用“泥水煮面”抓眼球的场景展示战士勤俭品格,不畏环境艰苦,不讲条件救灾。而实际效果是,作品一出来,就“真实、诚信”的问题网友展开了网络大战,尤其是权威媒体间发生口舌之战,舆论出现了负面影响;另外,泥水煮面的事实让读者对军队后勤保障提出质疑和担忧。
文学如何积极引导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一点取决是否能反映社会的精神现实,并对全社会产生精神引领作用。这一点,刘克邦先生的散文集《自然抵达》及其评论集《生命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 从作者的层面看,作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对作品价值和意义的追求。
读《自然抵达》,我们能看到作者身上凝聚着诸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比如面对苦难命运,刘克邦先生不屈服,不低头,坚强抵抗;面对苦难命运,他勤奋努力,自我创造机会努力改变自身命运;面对苦难,他积极乐观,“将痛苦升华为坚韧,将挫折升华为坚强”。克邦先生知恩感恩,坚守善良,如对妻儿,父母,儿时的伙伴,邻居,老师同学,老领导,同事,以及主动借钱而不留名的姑娘,萍水相逢的擦皮鞋大姐,作者笔尖流淌的都是涓涓感激之情;对当初因年幼命苦而疏远父亲、因误会而与同学断交,因被逼迫上台批斗老师作者至今满怀愧疚之情;《车祸现场》里他组织救援,抢救性命,这种有勇气、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形象正是当今社会欠缺的,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大力弘扬的。
生活再苦,也要奋斗;生活再甜也要努力,作者的这一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于无声处鼓励、启示着读者如何面对个人人生,如何面对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
2. 从作品层面来看,文学作品要“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正能量,要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做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让公众易于接受。
文学作品不仅要讲述好中国的故事,还需要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评论和推广,使广大读者能找到、读到好作品而不是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大厦中如无头苍蝇般乱撞。
《自然抵达》中有许多“好故事”是对人性正面价值的弘扬,评论集《生命的意义》对人性正面价值做了更精准、更到位的阐述,如《疤痕》一文,母亲对待打伤儿子的人没有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宽厚仁义”;《六娭姆》一文,刘娭毑纯朴、善良、助人为乐,表现的是“邻里和睦”的画卷;《老处长》一文,老处长选拔人才,一身正气,一无所求,这与当下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等社会时弊形成鲜明对比;《馄饨店里的感动》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幸福的人间美景图画。
《自然抵达》及评论集《生命的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了,读者能真切地感知、领悟到什么是真诚、什么是积极进取,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感恩与孝敬,以怎样的方式改变逆境,并将这些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