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唐宋时期中国茶文化与茶碗的主流

发布时间:2023-12-08 08:48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我国主要特产之一。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食物的,尤其在物资匮乏的原始社会,茶更是一种充饥之物。茶叶被食用以后,其药用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茶叶随之转化为养生、治病的良方。人们在把茶当作药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药用价值很低,但是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一种饮料,而且逐渐成为当时的一种商品。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许多名茶,制茶技术也有所提高,是种茶、饮茶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的,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较大。我国饮茶,讲究品茶,重在意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通过观其形、闻其香、尝其味,使品茶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得到精神和文化的双重享受。


  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由于陆羽等人的提倡,茶在唐代真正成为举国之饮,上到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普遍爱好饮茶。大运河沿岸的市镇,放眼望去,皆是茶店、茶铺。唐代盛行饮茶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整夜不睡,茶具有提神之功效,很多和尚靠喝茶来提神,有些和尚嗜好喝茶竟到了“唯茶是求”的境界。佛门茶事的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的争相饮茶。饮茶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被大家尊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对唐代以及后世的茶业以及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国内名副其实的喝茶圣书。当时人们不但重视茶叶的色泽、香气、味道以及烹煮方法,而且非常重视茶具。饮茶之风盛行有利地刺激了瓷器的生产,产茶的地方瓷窑的发展也很迅速。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是盛茶、泡茶、喝茶的器具。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能保持香气,深受大众喜爱。这种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唐代人喝茶,先取一块茶饼,烤热以后用茶碾碾成细末,碾完要用箩筛,然后放在水里煮,水要煮三沸,煮好以后舀到碗里,有的要加上盐、姜等作料,即可饮用。饮茶之风的盛行,出现了专用的茶具——茶碗、茶壶与茶托。唐代人把茶壶称为注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较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茶托在当时也被称为盏托,因为喝茶时易烫手,而取碟子垫于杯盏之下起到隔热的作用。茶托既方便了饮茶,又增添了饮茶的情趣,充分展示了唐代工匠制瓷的奇妙之处。


  茶碗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当时瓷质茶碗主要有青釉和白釉两种。其中最富盛名的当属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两者各有千秋。越窑以青瓷为主,是南方青瓷的代表窑口,窑址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时属越州,当时的瓷器以州命名,所以被称为越窑。越窑烧瓷历史悠久,地区广阔,是青瓷的重要发源地,青瓷为茶具中的主流。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有唐代瓷器浑厚饱满的时代特征。装饰以素面为主,不注重纹饰,大多数器物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越窑碗和邢窑碗在造型及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越窑碗“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越窑碗也是陆羽在《茶经》中所推崇的窑器,并用“类玉”“类冰”“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碗的胎釉之美。唐代煎茶的茶汤颜色偏黄,青瓷碗使茶色发绿,如玉的质感与碧绿的茶汤相映,使得茶色有一种优雅的韵致。越窑经过唐代早期的发展,到晚唐时形成了一个全盛时期,出现了以秘色瓷为代表的优质青瓷体系。“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瓷器》:“九秋分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里指明了秘色瓷的釉色和窑口。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开启之前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属于贡品。直到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才见到“庐山真面目”,同时也证实了唐代出现的辉煌灿烂的饮茶文化。


  邢窑是北方窑口的代表,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烧白瓷为主,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釉色白润以素面为主,一般不施纹饰。邢窑碗是在唐代饮茶风尚盛行之下生产的一种优质器皿,邢窑碗“类银”“类雪”,玉璧形足,通体施白釉。器形为广口,外唇卷,斜弧腹。饮茶之风在民间的流行,必然对茶具大量需求,邢窑白瓷的盛产畅销,由此可以想象。由于唐代主要是饮茶末,饮茶时要将碗中的茶末、茶水以及煎茶时浮在水上的沫一起喝下,浅腹且腹壁斜直的碗更易于饮茶时与口唇所形成的倾斜角度流动,从而方便趁热而饮。玉璧形足的设计使在拿碗时手指不易打滑,同时能减缓热量传至碗底的速度,不致烫手。晚唐时,茶碗的式样越来越多,有荷叶形、海棠形和葵口形,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为圈足。现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宋代的茶文化空前发展,饮茶之风日渐高涨。特别是宋代宫廷贵族、文人学士经常举行茶宴,以品茶为雅的做法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宋代的茶汤是白色的,所用的茶碗也随之产生变化。宋代对茶具的选用更讲究,崇尚黑釉建茶盏,宋代盛行“斗茶”,就是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然后用初沸的水点注。衡量茶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汤花细匀,若“冷粥面”,就可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会成为汤花优劣的依据。这种白色的茶自然是使用黑色茶盏最为适宜,黑白色调分明才好品,才好斗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风尚,黑秞盏才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位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黑釉盏为铁胎,胎色紫黑;造型浑厚,如倒着的斗笠;口沿薄,含气泡多,一般为敛口或敞口;外部釉不到底,口沿上的釉大多是黄褐色,有的上薄下厚,接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或釉线。由于日本的陶瓷文化深受中国陶瓷文化的影响,中国宋代开始生产的建窑黑釉茶碗在日本极受青睐,被称为“天目茶碗”。黑釉盏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盏。在盏的内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斑点,在光的照耀下,会闪耀出光彩夺目的蓝、紫、金黄或棕褐色等晕状色彩,宛若夏夜美丽的星辰,其魅力是别的黑釉盏所望尘莫及的。这种“曜变盏”极有可能就是北宋皇朝当时的“供御”,即进贡上层统治者使用的真品茶盏,由于这种黑油茶盏罕能烧成,在宋代就是盏中珍品。以铁结晶形成的斑纹为饰,有“兔毫”“油滴”等品种。建窑的兔毫盏在宋代名扬天下,纹理流畅均匀,十分难得,形如兔毛,所以被称为兔毫盏。


  唐宋代茶文化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雅俗共赏的文化。现如今,茶文化正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時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已成为现代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休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城市将这些茶馆业的发展纳入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中。


  欧雪梅 淮北市博物馆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6期

  作者:欧雪梅


上一篇:论中国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五个关键问题

下一篇: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