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家贾母
今天接着写贾母,贾母作为一位资深贵族妇女,也是一位生活美学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品位十分高雅,既有条件讲究,也会讲究,是一个用心品味生活之美的人,堪称生活美学家。从这方面看,她之所以喜欢林黛玉,不仅因为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对贾家有经济贡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们都是文艺女青年,贾母欣赏林黛玉的文艺调调,因为这十分符合她自己的审美品位。
夫子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贾府真是贯彻执行了夫子的格言,吃的东西十分精细。以著名的“茄鲞”为例,先把去皮的茄子切成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肉并香菌、新笋、五香豆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密封保存,要吃时拿出来,还得用炒的鸡爪拌一下。
贾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问他想吃啥,他说想吃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原来这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是用银制模具倒出来的,银模子什么样儿呢?“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连富家太太薛姨妈都感慨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贾家吃个茄子、喝个汤尚且如此,其他菜品可想而知。
贵为贾府最高领导人的贾母,她的饮食自然更加精致。第六十一回,柳嫂子曾提到贾府有个大厨房专门为贾母做饭,“也像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四十一回,丫鬟们端上来的点心有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蟹肉小饺、做成花朵模样的奶油小面果子,贾母嫌饺子太油腻,也不喜欢小面果子,“拣了一个卷子,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递与丫鬟了”。四十九回,宝玉在贾母那里吃早饭,上来的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可以想见后面还有很多,早餐就如此丰盛,让我等吃油条、豆浆、煎饼果子的吃瓜群众情何以堪!
关于贾母的穿着,《红楼梦》着墨甚少,只在第四十二回写道“只见贾母穿着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一斗珠”是什么?是指未出生的胎羊的羊皮,因为卷毛像一粒粒珠子,所以叫“一斗珠”。此时正值深秋,贾母作为老年人,穿上这样既轻薄又保暖的皮衣,既能挡秋寒,又不至于太热。而且贾母这样讲究的衣服,全部都是私人订制,第四十二回,鸳鸯说,“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衣裳”,所以把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一些衣服送给了刘姥姥。外人庆贺生日送的衣服想必也都是极好极贵的,但都不入贾母法眼,穿衣服只选私人订制。相比现在的某些土豪,穿个大牌高定就满世界炫耀,贾母这才叫真讲究。
书里也很少写到贾母的饰品,但在第四十回,正是菊花盛开时节,碧月捧上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里面盛着各色的折枝菊花,请贾母簪花,贾母选了什么颜色呢?她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可见贾母深谙穿衣打扮之道,年轻人素净一些更有出尘之姿,但老年人皮肤松弛,气色灰暗,必得鲜艳的颜色才能提亮肤色,所以贾母满头银发,配一朵大红色的花,红白相映,能衬得她更加精神。
贾母吃得讲究,穿得也讲究,那么住呢?《红楼梦》里没细写贾母的住所,但是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贾母是一个家居装饰达人,对于收拾房间很有心得。
第四十回,贾母觉得林黛玉的窗纱该换了,说“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不配”,然后她让王熙凤给换上银红色的烟雾一样的霞影纱,这样绿竹与烟雾一样的窗纱相配,在颜色上具有节奏感,更加富有美感。贾母看了宝钗雪洞一样的房间,就说“使不得”“我最会收拾屋子,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她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然后命鸳鸯给添了几样摆设,包括石头盆景儿、纱桌屉、墨烟冻石鼎和水墨字画白绫帐子。
可见,贾母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典雅不俗,一路走过来,对黛玉、探春的房间布置都很满意,到了薛宝钗那里就看不下去了,贾母不选宝钗做孙媳妇,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审美趣味上根本看不上宝钗。有人说宝钗故意做出这样朴素的样子讨贾母欢心,呵呵,艰苦朴素可不是世家大族选媳妇的标准之一。看看港岛徐子淇,每次露面都珠光宝气,要知道19世纪末美国的凡勃仑早有论述:“妻子是丈夫的财富和地位的移动的广告牌。”(各位女性朋友可以此为理论依据买买买)薛宝钗倒不是故意做这个样子,而是她的确在这方面没要求,不上心,志不在此,之前《三好学生薛宝钗》里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曹公在表现贾母的衣、食、住方面着墨不多,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不作任何主观评价,却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无一处不显示出贾母生活的奢华典雅。对比现在的网络小说,一写人都是大段大段的正面描写,直白、浅显,不忍直视,建议一些网络写手还是多读读《红楼梦》,揣摩一下写作技巧。
衣食住写了三样,那么“行”呢?贾母出家门坐的是“八人大轿”,在府里走动有时会坐小竹轿,一众丫鬟簇拥着,颇有气势。在清代,八人抬的轿子已是非皇室成员的最高规格了,三品以上大员在京城之内也只能坐四人抬,只有出了京城才能乘坐八人抬大轿,文中尽管只有“八人大轿”四个字,却写出了贾母身份的尊贵。如果那时候就有汽车,我猜贾母的座驾大约会是宾利,你觉得呢?
以上简单介绍了贾母的衣食住行,可见贾母的生活起居十分讲究,但她只是一个讲吃讲穿的人吗?当然不是,贾母还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既能体会自然美,也能欣赏艺术美,是个有高雅美学追求的人。
第三十九回,宝玉说:“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不如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可好?”第五十回下大雪,贾母果然坐着小竹轿跟孙子孙女们一起赏雪,看到薛宝琴披着金翠辉煌的凫靥裘站在大雪覆盖的山坡上,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配上她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仇十洲就是仇英,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明四家”。贾母屋里挂的是仇英的画,仇英的画作一般色调淡雅清丽,人物形象秀美有神采,线条圆转流畅,可见她十分欣赏和喜爱这种典雅画风,这与她在家居装饰方面的品位是一致的。并且,她能于身边的人物和景色,联想到画作,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悟艺术美,这一点十分难得。
贾母陪同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时候,听到家里的戏班子在排练,就让他们过来演一下,而且亲自吩咐“鋪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水比空气的传播速度更快,所以隔水听音效果更好,贾母虽不懂现代物理学,但己深谙欣赏音乐之道。
第七十六回,贾母带着家人中秋赏月,看到月至中天,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并且说:“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吹起来就够了。”果然,赏过桂花之后,“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去年9月夜游苏州网师园,也是月在中天,坐在水中亭上,隔水闻笛,伴桂花清风,着实人生一大享受,想贾母也有此等情致和品位,不禁惺惺相惜。
所以,贾母是一个资深贵族妇女,一个生活美学家,有钱有闲有品,子孙满堂,福寿双全,堪称人生赢家,她的生活正是传统中国人的理想生活。她见证了贾府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也经历了贾府的由盛而衰,作为一个人,得享人生各种乐趣,作为一家之长,眼睁睁看着子孙不肖,家族颓败势不可挡,又不免陷入深深的无望,“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上一篇:浅谈中—越两国儒家思想的异同
下一篇: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