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仁爱视野下的外国文学作品
1.文学与文化
“文学”源于拉丁文,现在指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对自我审美观的参照,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文化”是经过复杂的词义演变史而演化而來的,大多数人比较认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和”这一观点,文化既包含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又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有形的成果。文化包含许许多多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结构组合而成。
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进行研究,就可以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正确的把握文学的本质和功能,同时还能够发现二者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2.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比较
外国文学指的是我国各民族之外的全部世界文学,包含欧美文学和亚非美文学两部分。中国仁爱视野下,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学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做一个参照,把握外国文学作品的特征和价值,准确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不足和长处。
文学作品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不同的研究者、教学者、学习者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自己所学的文学作品有一个个人的认识,根据自己的眼光、喜好、知识为评价一个外国文学作品的好坏。跨文学的语境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已经不能再用单一的目光去看待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21世纪的今天已经是个经济、文化、信息密集的时代,我们利用不同的渠道去获取外来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已经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外国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走向了整个世界的大舞台上,例如旧时林纾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给中国造成了相当大的轰动场面,再如今天较为流行的珍妮特.温特森创作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书,文章中介绍了每个人都会悲伤、爱和愤怒,是一部温暖、机智、有趣的成长小说。
3.如何看待中国仁爱视野下的外国文学作品
中国本土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界足以轰动的事情。莫言通过阅读和思考外国文学作品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吸取了外国文化土壤的营养,给自己的创作之花浇灌,才有了莫言创作的中国文学作品。在翻译文学中莫言走进了世界,在文学翻译中世界认识了莫言,中国为之骄傲,世界为之接受,也让我们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为我们展现了外国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记录和反映,包括文化、风俗、历史国家发展状况宗教、对生活的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用如下的态度对待外国文化及外国文化作品:
3.1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
假如我们全盘否定自己民族的文化,会丧失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成为别的民族的傀儡,同时还可能变成全盘西化的场面,全盘肯定资本主义。尽管资本主义在漫长的发展史中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文明和生产力,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其中的腐朽文化、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等弊端。我们要向鲁迅那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那些文化“垃圾”全部摒弃,吸收那些积极的、正确的民族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3.2继承中国民族文化为主,吸收外来文化为辅
信息化的浪潮下我们要做一个开放的民族,积极开房精神文明建设,不要像过去闭关锁国一样,用先进的文化丰富自己的民族,推动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目光放在传统文化上,其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外国文学的精华,并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才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拿来外国文化,摒弃那些劣势的点,消化吸收好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自己的民族优势和劣势,我们要在彼此的交往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弱点,自立于民族之林。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学作品时,有选择性的吸收外来文学的精华,为己所用,推陈出新。
上一篇: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精髓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