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中国哲学智慧”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作为全校通识课,“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不能照抄照搬专业课“中国哲学史”,它在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就教学理念而言,该课程教授的是中国哲学的大智大慧,不是小聪明、厚黑学,故应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传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培养作为两大教学目标;就教学方式而言,既要有哲学教育的共性,也即重视批判性思维、论证和说理等能力的培育,又要体现中国智慧的一些基本特质,而且还要符合通识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教学模式 ;通识课
1 教学理念与目标
中国哲学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曾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是现代世界解决各种危机的智慧源头。因此,首先应该确定的是中国哲学智慧,指的不是坊间有人捣鼓的权术阴谋或厚黑学,不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而应是泱泱中华大国堂堂正正的大智大慧。
具体而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应包括两大层面:一是传授中国哲学基本知识,以“字”“词”的训释为基本功,以经典文本为依据,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常识。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国学热”,一时间各种国学类培训机构和书籍不断涌现,各路所谓的“国学大师”纷纷披挂上阵,满嘴之乎者也,总体而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还不时爆出谋财谋色、虐待儿童等负面新闻。这些负面现象的出现不少是因为对中国哲学经典读不懂或误读、曲解而产生的,所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中国哲学的大智慧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上,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中国哲学被歪曲、误解,从而使得大学生受到正规的中国哲学训练。倘若基础知识不牢靠,遑论中国哲学的“大道”?
二是“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 中国哲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最终要服务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和蕴含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等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曾做过一个高度概括,提出十五个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1]这些都应该纳入该课程致力培养的基本价值和思维方式,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只会一味背诵基本知识、读书而不求甚解,不能领悟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之基本价值和思维特点,这种通识教育便丢失了根本,只会培养出仅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书呆子”。
围绕上述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周易》、佛教与禅宗、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中国哲学史上各重要学派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精华,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为“线”,以重要学派或学者的主要哲学思想为“珠”,作“串珠”式讲授,尽量避免陷入到中国哲学史上不太重要的人物和学派的细枝末节的讨论上去,做到扣重点,拉主线,阐述代表性人物和学派的核心观点、历史影响以及现代意义,以增长学生的哲学智慧,锻炼其思维能力,丰富其国学知识,提升其精神境界。
2 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哲学智慧”通识课的三个内在规定性:一是这属于“哲学类”课程,应培养学生具备哲学的素质和能力,例如批判性反思能力、推理与论证的能力、理性地表达和写作能力等等;二是这门课教授的是“中国的智慧”,应培养学生具备中国哲学的精神特质与价值理念,例如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德性修养、生命体悟等等;三是这属于一门“通识课”,因此与专业课不同,授课内容应尽可能通俗易懂,以激发兴趣、引导价值和文化熏陶为主要导向。基于课程的这些内在特点及其理念与目标,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2.1 大班讲授和小班研讨相结合
大班讲授指的是通过集中授课传授中国哲学基础知识,按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主线,依次讲解孔子的仁学、老子的道论、孙子的军事辩证法、墨家与名家的哲学、孟子的哲学、庄子的智慧、《周易》的哲学、荀子的哲学、韩非子的法哲学、禅宗与佛学智慧、宋明理学的智慧、明清启蒙智慧等内容。针对教学对象复杂((文、理、工、医科学生均有)的情况,需用现代的通俗语言讲出古代的深奥哲理,以调动文科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小班研讨(seminar)更能体现哲学教育的特点,它其实是苏格拉底诘问法的现代形式。小班研讨应按大班选课学生的数量进行分组,一般为2-10个组不等,每组(小班)由一位指导教师(可有研究生、高年级助教或青年教师担当)和不到20名同学组成,大致这样进行:(1)指导教师选择一个话题,话题不能太小,也不能过于空洞,要有一定的理论张力和讨论空间;(2)围绕这些话题,教师应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所阅读的文献通常是中国哲学领域的经典文本的部分章节(带现代注释和翻译的版本)或现代学者的相关学术论著;(3)学生应提前阅读所指定的文献;(4)课后各组学生应该依据文献,对话题进行探讨;(5)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在大课上对所选定的文本做报告,回答如下几个问题:文献讲了什么,即内容的核心要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同类相关的研究者的观点是什么;(6)尽量争取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7)指导教师引导着讨论的方向,尽量不断提出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和探讨,并不时引入学术界的最新论点;(8)研讨结束后,各个学生应该根据研讨内容,撰写符合学术标准的有一定长度的论文。[2]为了节约课时,小班研讨可以与大班研讨相结合,小班研讨基本安排在课后,让学生课后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研讨,然后在大班上课时,进行集中汇报和讨论。讨论的议题可以分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种,首先可以作非结构性研讨,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人生经历或阅读过的中国哲学的书目来谈谈中国哲学智慧如何在现实中运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有问题意识地开始这门课的学习;然后可以作结构性研讨,教师指定一些专业性强的话题,例如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异同比较,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优劣与各自的局限,儒家、道家与佛教各自的特点和局限等等。非结构性研讨最终要服务于结构性研讨。
2.2 线上授课(慕课和公众号)与线下授课相结合
后疫情时代,线上授课可能会成为新常态,至少是对线下授课的重要补充。其实,中国哲学史类的慕课课程在网上并不少,例如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团队李维武教授主讲的大学慕课“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就与“中国哲学智慧”通识课可以相互补充,李老师的课曾获教育部2018年国际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丰富且成熟的教学视频以及学习参考资料。这为在通识课上学有余力并想更深入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有了线上教学的辅助,线下教学可以更多地展开讨论,可以省去了不少讲解基础知识的环节。
2.3 专业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专业性指的是教师讲授哲学理论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学问的基础上,不少专业水平;由于是公共选修课,所以趣味性也很重要,讲课内容和形式都要能吸引学生,与专业课相比,在选择学生所需要研习的经典文本的时候不能过于强调学术性,而应选择那些篇幅短、易理解、故事性强、学生较为熟悉的文本章节。
2.4 传道授业与答疑解惑相结合
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答疑并行的方式,通过开通课程专用的公众号或网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学生问题,线上答疑或者每次课后集中答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接收教师发布的课程通知以及课程相关的研究资料,从而为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更多渠道,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主要分为出勤情况、小班研讨表现、期中论文或读书报告、期末考试(开卷或闭卷)等几项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中国哲学原理解决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力求培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作为全校通识课,“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不能照抄照搬专业课“中国哲学史”,它在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调整。就教学理念而言,该课程应该围绕中国哲学的大智大慧来开展教学,应以中国哲学基础知识传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培养作为两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大班讲授和小班讨论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启发传统智慧与培养君子人格相结合;专业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线上授课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传道授业与答疑解惑相结合;并且突出两个互动:师生思想互动,古今意义互动。
上一篇: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