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人合一”与“自然无为”——论老子的
发布时间:2015-07-07 10:11
论文关键词:老子 生态伦理 内容
论文摘要: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伦理问题与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令天,研究生态伦理意义重大。早在2500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当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学的内容。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老子构建了以“道”为最高实体的世界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1.天人相通。
在老子看来,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域”中有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并立。有天有地有人,有自然界,有人类社会,因此可以理解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这表明了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致与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天人相通”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
2.万物平等。
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为宇宙本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二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的有机统一体。王泽应老师提出:物有万殊,“道”归一本。盖一本通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天地万物作为“道”的产物均是与道为一、天然平等的。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然平等,没有任何特殊权利以优越者自居。因此人类对自然万物要平等视之、平等待之,可以利用和保护,不能征服和改造。
3万物相系。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地万物自然平等,那么在自然之秩序中,宇宙万物是怎样维系的呢?老子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老子认为,大自然之构造是由万事万物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生成的一张生态之网,这张网虽然网眼稀疏,却没有缺失。这体现了一种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这种从普遍联系中来考察自然界、明了自然之生存法则、以确定人类行为方式的思维,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
天人相通、万物平等、万物相系的思想构成了老子“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应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因此应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决定了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1.知足寡欲。
老子认为,人皆有欲望,一切社会冲突和人际纠纷都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们在争相满足欲望的过程中自受其苦,社会也因此而深受其害,解决这些问题,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永远感到充实满足。老子又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因为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主张戒除极端过度、戒除奢侈,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而且并不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老子认为,沉醉放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因此应该舍弃繁华奢侈,选取醇厚朴素。老子的主张和现代生态主义者的消费主张是类似的,生态主义者认为物质消费只是达到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追求过度的物质消费,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大大降低人的生存境界。
知足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的思想构成了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些价值观思想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是要养成积极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尽可能的低碳生活,即过简朴的、简单的生活。
三“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
在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老子对生态系统的性质和规律所作出的适应性行为选择就是无为。“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老子曰:“道常无为而尤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因而人之“德”作为对“道”的遵循,也必须无为。
1.依道而为。
在《老子》中“无”即是道,老子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可见老子把虚无作为天地的原初状态,而把存在的事物称为万物的母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_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生一”,这个道就是“无”。既然在《老子》中“无”即是道,所以“无为”的全解应该是依道而为、“无为”是依道而为,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题。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据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因此依道而为即是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循自然规律而为,不妄为
2.无为而治
依道而为、无为而治的思想构成厂老子“生态方法论”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对待自然生态要以无为的态度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人的创造活动应当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为了一己之利破坏生态自然,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四“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态社会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实现。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的这种思想曾被批为落后保守、复古倒退,当然从字面来看,老子好像是想回到“结绳而用”的原始时代去。但实际上这里老子只是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颇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这个小天地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兵战祸难,没有文化技术、没有人员交流,人们甘食美服、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精神上各得其所。老子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如果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社会。
老子看到了人口增长、国土扩张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口增长如果超过自然环境对它的承载能力,国家的发展如果超过自然资源对它的支持能力,那么国大人多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提出了“小国寡民”,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提倡要有计划的生育人口正是“寡民”政策。老子看到了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主张“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八十章)老子主张有而不用,即使发明了功效十倍百倍的器具也不用;虽然有船有车,也不去乘坐;虽然有恺甲兵器,却没有敌手布阵交锋。在今天,有而不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我们提倡少用车多步行,2008年6月1日国家推行“限塑令”,以减轻由于人类不自制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老子还提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看到了现实社会的纷争,看到了交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老子这个理想的小天地里,一切依顺自然,文明的污染被隔绝。当今时代,全球化成为基本特征,但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提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的浪潮正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可见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们理想的生态社会。
论文摘要: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伦理问题与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令天,研究生态伦理意义重大。早在2500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当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学的内容。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老子构建了以“道”为最高实体的世界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1.天人相通。
在老子看来,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域”中有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并立。有天有地有人,有自然界,有人类社会,因此可以理解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这表明了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致与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天人相通”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
2.万物平等。
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为宇宙本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二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的有机统一体。王泽应老师提出:物有万殊,“道”归一本。盖一本通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天地万物作为“道”的产物均是与道为一、天然平等的。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然平等,没有任何特殊权利以优越者自居。因此人类对自然万物要平等视之、平等待之,可以利用和保护,不能征服和改造。
3万物相系。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地万物自然平等,那么在自然之秩序中,宇宙万物是怎样维系的呢?老子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老子认为,大自然之构造是由万事万物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生成的一张生态之网,这张网虽然网眼稀疏,却没有缺失。这体现了一种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这种从普遍联系中来考察自然界、明了自然之生存法则、以确定人类行为方式的思维,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
天人相通、万物平等、万物相系的思想构成了老子“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应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因此应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决定了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
1.知足寡欲。
老子认为,人皆有欲望,一切社会冲突和人际纠纷都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们在争相满足欲望的过程中自受其苦,社会也因此而深受其害,解决这些问题,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永远感到充实满足。老子又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因为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主张戒除极端过度、戒除奢侈,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而且并不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老子认为,沉醉放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因此应该舍弃繁华奢侈,选取醇厚朴素。老子的主张和现代生态主义者的消费主张是类似的,生态主义者认为物质消费只是达到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追求过度的物质消费,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大大降低人的生存境界。
知足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的思想构成了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些价值观思想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是要养成积极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尽可能的低碳生活,即过简朴的、简单的生活。
三“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
在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老子对生态系统的性质和规律所作出的适应性行为选择就是无为。“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老子曰:“道常无为而尤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因而人之“德”作为对“道”的遵循,也必须无为。
1.依道而为。
在《老子》中“无”即是道,老子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可见老子把虚无作为天地的原初状态,而把存在的事物称为万物的母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_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生一”,这个道就是“无”。既然在《老子》中“无”即是道,所以“无为”的全解应该是依道而为、“无为”是依道而为,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题。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据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因此依道而为即是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循自然规律而为,不妄为
2.无为而治
无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老子日:“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老子》四卜八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七章)可见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从本体言,“道”是无为,从作用言,又是无不为。得道之人从不张罗操办任何事情,却没有任何事情办不成。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为”的效果是“无不为”,在老子看来“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而“无不为”是“无为”要产生的效果。正如《老子·六十四章》所说“辅万物之自然”,人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有所作为但是必须要顺应自然,“自然”和“无为”是联系的。由此可见,老子主张通过顺应自然而为来达到目标,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依道而为、无为而治的思想构成厂老子“生态方法论”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对待自然生态要以无为的态度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人的创造活动应当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为了一己之利破坏生态自然,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四“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态社会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实现。老子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的这种思想曾被批为落后保守、复古倒退,当然从字面来看,老子好像是想回到“结绳而用”的原始时代去。但实际上这里老子只是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颇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这个小天地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兵战祸难,没有文化技术、没有人员交流,人们甘食美服、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精神上各得其所。老子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如果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社会。
老子看到了人口增长、国土扩张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口增长如果超过自然环境对它的承载能力,国家的发展如果超过自然资源对它的支持能力,那么国大人多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提出了“小国寡民”,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提倡要有计划的生育人口正是“寡民”政策。老子看到了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主张“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八十章)老子主张有而不用,即使发明了功效十倍百倍的器具也不用;虽然有船有车,也不去乘坐;虽然有恺甲兵器,却没有敌手布阵交锋。在今天,有而不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我们提倡少用车多步行,2008年6月1日国家推行“限塑令”,以减轻由于人类不自制的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老子还提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老子看到了现实社会的纷争,看到了交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老子这个理想的小天地里,一切依顺自然,文明的污染被隔绝。当今时代,全球化成为基本特征,但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提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今世界的“反全球化”的浪潮正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可见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们理想的生态社会。
下一篇:试论儒家伦理思想之 忠 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