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道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试析孝道伦
发布时间:2015-07-07 10:13
论文摘要:孝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原始陈述。孔子的孝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当代大学生个体主体性凸显。引发了一些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对个体主体性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对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伦关系以及关爱型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三)孝养双亲,培育和谐之心。孔子的孝道思想。始于对生命的敬重,对时间的敬畏,并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使得“生”格外的珍贵,孔子重“生”,指出:“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孝道思想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源自于一种自然生发的知恩图报和仁爱之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大学生身处其中往往迷失自我,生活庸俗空虚。孔子的孝道思想源于对生命的敬重,同时又促进了对生命的认识;孔子的孝道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朴实而易于接受。从孝养双亲人手,强化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能力.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自身与他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流逝,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寄托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不论时代、历史、地域发生了何种变迁,这其中所蕴含的感情都是永恒的、统一的、不变的:而基于此生发出来的孝思想,也必定是自然的、同一的、恒久的,富有人类历史魅力的。以此为切人点,孔子的孝道伦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形成有效的孝道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关爱型校园的建设、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有着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忧其思。子女应该心里怀有父母,关心他们。《论语·为政》记载盂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或是解释为忧虑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释为只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两者都体现了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畅快,减少对子女的担心和忧虑。《论语·里仁》中孔子还认为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年高体衰而忧虑,体现出一种忧思之情。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三)孝养双亲,培育和谐之心。孔子的孝道思想。始于对生命的敬重,对时间的敬畏,并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使得“生”格外的珍贵,孔子重“生”,指出:“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孝道思想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源自于一种自然生发的知恩图报和仁爱之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大学生身处其中往往迷失自我,生活庸俗空虚。孔子的孝道思想源于对生命的敬重,同时又促进了对生命的认识;孔子的孝道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朴实而易于接受。从孝养双亲人手,强化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能力.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自身与他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流逝,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寄托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不论时代、历史、地域发生了何种变迁,这其中所蕴含的感情都是永恒的、统一的、不变的:而基于此生发出来的孝思想,也必定是自然的、同一的、恒久的,富有人类历史魅力的。以此为切人点,孔子的孝道伦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形成有效的孝道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关爱型校园的建设、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有着促进作用。
上一篇:关于老子与王弼伦理思想比较
下一篇:试论儒家伦理思想之 忠 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