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07 10:14

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探析

对于哲学思想进行理论分析都要以对于哲学史料的论文联盟http://正确了解为依据。如果没有充分的史料依据,那么,所谓思想分析就将成为“游谈无根”的臆说了。所以,对于史料的整理研究是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工作。本文列举几例对史料的研究,作为对哲学史研究之方法的简要阐述,以求为研习中国哲学带来一些新思维新方法,更有利于中国哲学的传播与发展。关键词:史料分析 中西比较 怀疑与实证在西方哲学家的眼中,中国并无哲学,有的只是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所以西方哲学家往往以哲学史就是哲学来界定中国哲学。但哲学史真的就是哲学吗?非也。但要研究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就非得从哲学史着手不可。学哲学首先要学史,这是基础之基础。知道了历史的大概脉络,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研习产生于当时社会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都有着自身的社会背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何去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它,这就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各种伦理思想,有儒家、道家、墨家等十大家。各个思想理论的提出,都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特点,都是一个影响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稳定系统,表现为一种内控自制的历史惯性运动。虽由少数圣哲贤人提出,但反映和代表了一个阶层乃至广大群众都可接受的思想倾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系统,是一定的社会经验得以传播和积累的中介。它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不同的阶级对它所采取的态度不同罢了,所以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中西哲学比较的方法是现在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个较为常用的方法。在研究中国哲学的大家中,以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为杰出代表,他们援西入中,运用西方哲学的眼光、概念以及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哲学,对哲学史史料进行研究与鉴别,因为要研究中国哲学,对哲学史史料的研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冯友兰在他早年的《中国哲学史》的开篇即指出:哲学本是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以此为原则,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内容包含宇宙论(包括本体论和狭义的宇宙论)、人生论(包括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等)和知识论(包括狭义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三部分。他进而指出,“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哲学的内容决定了哲学史史料的范围:中国古人及其著述凡论及此范围之内问题者,即是哲学史史料,否则不是。至此,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冯友兰的解决方案是以西方哲学为标准,通过界定哲学的内容,从而确定中国哲学史的史料范围。而张岱年则指出,从西方哲学的视角看:总各家哲学观之,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张岱年关于“将哲学看论文联盟http://作一个类称,而非专指西方哲学”的看法很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因此,从目前的中国哲学研究来看,有两个需要予以努力的方向:第一,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我们应该发展一种广义的“哲学”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解构在“哲学”这一概念理解上的西方中心立场,确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地位;第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术背景,从这些背景中去发掘中国哲学史的史料,丰富“中国哲学”乃至“哲学”的内涵。前者主要涉及哲学观念的转变,而后者则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梁启超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中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来揭示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他说:“纵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到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到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到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梁启超认为,清一代二百余年,可以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所谓清代思潮,简而言之,即“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以“复古”为其基本特征。由此可见,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不过所谓的复古,又非完全是复古,而是扬弃。运用扬弃之方,即既批判又继承的原则,肯定历代思想中的精华,清除其中的糟粕,对于精华我们要发扬,对于糟粕我们要弃之,以免其危害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了解了历史背景,就开始关于对史料的搜集、堆积,整理工作是对搜集的史料进行筛选,确定史料的范围,进而对整理的史料进行调查、辨伪、考证。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上记正统派的学风,首列四条:“一、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二、选择证据以古为尚;以汉、唐证据难宋、明,不以宋、明证据难汉、唐;据汉、魏可以难唐,据汉可以难魏、晋,据先秦、西汉可以难东汉。已经证经,可以难一切传记。三、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四、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从他的这段话,便可见清代学者的一种实证精神。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此集中于对史料之分析者甚微,然此法却为众法之精艺,以援西入中之思想考究史料,借鉴西方较为进步之思想对史料进行分析整理,运用怀疑与实证的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当代研习中国哲学树立一个好榜样。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试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下一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