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女性养生的哲学思考
《黄帝内经》中女性养生的哲学思考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的成书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完成,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汉及其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丰富的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形成了系统的养生观,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后世中医养生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女性养生中的体现——“女七”定律和“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这一理念源于原始人类的天人一体观,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总体观念,这一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并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观念沉淀于整个民族心理之中。《黄帝内经》中有关“女七”定律以及顺应四时来养生的思想,把天、地、人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顺应人体生理本身的变化,顺应四季消长节律,保持体内环境和体外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养生要做到“天人相应”。
(1)“女七”定律在女性养生中的指导
《黄帝内经》中对女性的生命节律有一项很重要的描述,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论文联盟http://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把女子的生理过程按照“七七”进行划分,说明了女人的一般生理过程,对女性养生保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女子在七岁时,肾气开始充盛,牙齿开始更换,毛发生长。《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肾主骨”,又古语云:“百物养生,莫先固齿。” 牙齿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健康与否的标志。女子在二七一十四岁时,肾中精气已经充盈到一定程度,于是就产生了天癸。《黄帝内经》中讲,女子到了二十一岁,肾气充盛,智齿生长,而生理的发育才到极限。女子到二十八岁,筋骨坚强,毛发长极,是身体最强壮的一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女子“二十而嫁”,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的八年间,要完成第一胎的生育,二十八岁是女人身体最好的一个时期,以后,女人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就开始衰老。这是《黄帝内经》关于女人最佳怀孕时间的说明。五七三十五岁之时,阳明经脉逐渐衰退,脸上开始长皱纹,面色变得焦黑,头发也开始脱落,在这个时期的女性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阳明脉,包括足阳明和手阳明两条经脉,分别对应六腑中的胃和大肠。只要把胃的功能调理好,让大肠经保持畅通,女人是不容易衰老的。女子六七四十二岁时,三阳脉都开始衰退了,所以整个面部枯憔,头发开始变白了。六腑的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华和排泄糟粕,主要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以通降下行为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一定要注重养护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七七四十九岁之时,肾精不足,任脉虚,天癸枯竭,太冲脉也开始虚弱了,女性就开始绝经,进入更年期。女人在绝经期间,肾气虚衰,肾水不能浇灌肝木,所以肝血渐亏,再加上冲任脉虚,肝失疏泄,所以会有抑郁的症状,神明失主,心神不宁。这个阶段,女性应该以养肾为本,再加上养血疏肝,滋阴降火。
(2)“四气调神”在女性养生中的指导
《黄帝内经》对于女子的少、长、壮、老整个生理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女性养生应该遵循生理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重点养护不同的脏腑,以达到健康、美丽、减缓衰老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语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
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强调了每一个季节的养生方。除此之外,女性因为其生理特点,心思细密,再加上社会竞争和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容易因为一点儿小事而陷入焦虑不安、抑郁的不良情绪之中。对于精神上的修养,这段话也指出春天应该轻松愉快,充满生机;夏天不要发怒,不要损伤心气;秋天应该安逸宁静,保持肺气的清净;冬天要保持情志安静平和,适应冬天的藏气。
二、辩证统一观点在女性养生中的体现——“阴阳五行”学说
何谓“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反映着人体生命本质的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有形,不离阴阳……”强调了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对于人体如何分辨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对于五脏六腑的阴阳之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而女为阴,男为阳,女子最怕伤阴,所以女人进补应该首选人体之中的“阴中之阴” ——肾,以及“阴中之至阴” ——脾。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而定五脏之气……”是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和气候,有着衰旺之变化,从而确定五脏的盛衰。《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把五脏、五体、五味、五色的对应关系做了总的论述,这就给我们的养生提供了指导:要养肺,就要多吃白色的或者辛味的食物;要养心,就要多吃红色的或者苦味的食物;要养肝,就要多吃青色的或者酸味的食物;要养脾,就要多吃黄色的或者甘味的食物;要养肾,就要多吃黑色的或者咸味的食物。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就好;肺好,肾就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的郁滞;肝火不灭,殃及脾胃,就会腹胀憋气;脾胃属土,土克水,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肾属水,心属火,水克火,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上炎;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所以消解肝火也可养肺。
女性要保持健康和美丽,就要懂些阴阳五行,利用这些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护养自己,而不是简单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求道:中国的哲学精神
下一篇:那一代中国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