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燕京大学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论燕京大学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私立燕京大学(1919—1952年)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与北大、清华、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并称当时北京的“五大学”。20世纪二十年代,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燕京大学开始重视实施国学教育,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其存在的短短33年中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国学人才,在国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一、课程目标论文联盟http://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燕京大学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为国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燕大开展国学教育的目的蕴含在校训中。燕大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校长司徒雷登提出燕大不要变成最有名的学校,而是要成为对中国最有用的学校,培养对中国社会有用的国学人才成为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燕大要求学生必修国文课程,选修中国通史等课程,以提高国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燕大还通过国文、历史和哲学等院系对学生实施专业性的国学教育。国文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对于国学或文学有所贡献;或成为中学良好的国文教员。历史学系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史学方法的训练,能进行历史研究或在中等以上学校讲授历史。哲学系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哲学训练,为改造社会做好准备。[1]可见,燕大国学教育主要培养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研究学问的专门人才或者在中等以上学校担任教师,为学生从事其他职业打好基础,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其次,提高国学研究的水平是燕京大学实施国学教育的教学目标。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多次凭借武力入侵中国,引发中国人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者运用西方科学方法对汉学进行研究,取得杰出成就,令中国学者压力倍增。因此,燕大洪业、顾颉刚等著名学者一方面自己努力研究国学,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国学人才,希望学生努力奋进,提高中国国学研究的水平。
最后,燕京大学希望凭借国学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近代中国命运多舛,多次受到外国的侵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为了给华北的学生提供求学场所,燕大坚持办学。然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大教师陆志韦、洪业、邓之诚等被日军逮捕入狱。他们拒绝日伪的诱迫,在出狱后仍埋头著述,希望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国学的过程中,从先民高尚的民族气节中吸取精神力量,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增强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
二、课程结构
燕京大学实施国学教育的课程结构较完善,包括专修科、本科、研究院三个层次。
(一)专修科
按照1929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规程》的规定,燕大本科附设专修科。其中实施国学教育的是附设在国文学系的国文专修科。燕大规定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可以申请为专修生:高级中学或大学预科卒业者;
大学或专门学校修业一二年者;在中小学担任一年以上国文教员,经国文学系认为合格者。国文专修科学制二年,目的是训练中学国文教员。专修科学生应选读国文学系所有的功课。[2]
专修科主任由国文学系主任马鉴兼任,由他指导选学课程。学生有机会跟随著名教授学习。如孙海波跟随容庚学习古文字,徐文珊跟随顾颉刚专治《史记》,吴元俊、周一良上容庚的“说文研究”课等。[3]国文专修科不仅向学生传授国学知识,培养国文教师,而且培养出了周一良、瞿润缗等著名学者。
(二)本科
从课程类型来说,燕大本科课程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共同必修科目有国文、英文、社会科学等。此外,本科生至少须选修主修科目32到68学分,相关科目16至24学分,至少须修完136学分才能毕业。[4]
国学教育包括普及型国学教育、专业型国学教育等。燕京大学把国文课作为大一和大二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向学生普及国学知识。国文包括名著选读和国故概要两部分,教师分组授课。大一“名著选读”课主要是选授自唐宋至近代的名著,讨论其体例,注重练习,授课教师有杨振声、马鉴、沈士远、谢婉莹、郭绍虞。大二“名著选读”选授自先秦至六朝的名著,授课教师有马鉴和沈士远。大一“国故概要”主要是讲授分析自先秦至魏晋诸家诸派思想学术的材料;每学期教员选定若干种古书,由学生选读两三种。授课教师为马鉴、沈士远和吴雷川。大二“国故概要”主要是传授自隋唐至清代诸家诸派思想学术的材料。
此外,燕京大学通过国文、历史、哲学等学系对主修学生实施专业型国学教育,向学生传授高深的国学知识和治学方法。例如,国文学系课程有文字学(容庚)、先秦文学(沈尹默)、汉魏六朝文学(沈尹默)、词曲(许之衡)、诗的比较研究(黄子通)、文学批评史(郭绍虞)、经学史(马裕藻)、音韵学(钱玄同)、说文研究(容庚)等。
历史学系设置的与国学相关的课程有:国史鸟瞰(王桐龄、孟世杰)、先秦史(孟世杰)、秦及两汉(孟世杰)、中国史(孟世杰)论文联盟http://、清史(孟世杰)、宋辽金元史(张星烺)等。哲学系设置的与国学相关的课程有: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荀子哲学(诚质怡)、道家哲学(冯友兰)、中国社会哲学史(冯友兰)等。[5]燕京大学不仅开设范围广泛的国学课程,而且授课教师皆是名师,保证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研究院
燕京大学设有研究院,包括文、理、法三个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包括历史部、文哲部、心理教育部;理科研究所包括理化部、生物部;法学研究所包括政治部、社会部。研究院以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高深学术为宗旨,学制两年。文科研究所对学生实施精深的国学教育,国文课程有:考古文字(容庚)、苏诗研究(沈尹默)、陶诗研究(沈尹默)、语录文研究(黄子通)等;哲学课程有荀子哲学(诚质怡)、道家哲学(冯友兰)等课程;历史系设有中国史学目录(陈垣)、西北史地(张星烺)等课程。[6]
研究生在选定导师后,根据导师的指导范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文哲部导师的指导范围分别是:(1)黄子通: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家专集研究等。(2)博晨光:欧美人研究汉学各问题等。(3)郭绍虞:散文演变研究,魏晋诗家专集研究,中国文学批评中各问题。(4)容庚:古铜器研究,古文字研究。
历史部导师的指导范围分别是:(1)洪业:远东近世史,历史研究法。(2)邓之诚:明清史,制度沿革。(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中国历史地理,经学。(4)许地山:中国礼俗史,佛教史,道教史。(5)张星烺:辽金元史,中世纪中国与欧洲的关系。[7]研究生于第一学年修业完毕后要参加所学专业的考试;毕业论文通过论文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后,且毕业考试合格,即可毕业。
1928年,燕京大学设立国学研究所,以研究中华国学、沟通中西文化为宗旨,专门招收国学研究生。该所聘请的著名学者有:吴雷川、容庚、顾颉刚、黄子通、许地山、郭绍虞、张星烺等。研究生入学后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习,修业一年后,作论文一篇,通过后即可获得硕士学位或修业证书。国学研究所还设立奖学金,授予研究院符合申请条件的研究生,鼓励学生研究国学,如郑德坤、冯家昇、吴世昌、翁独健等都曾在奖学金的支持下学习和研究国学。
总之,燕大完善的课程结构为学生学习国学及继续求学深造提供了条件,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如周一良在国文专修科学习后,又进入历史系就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侯仁之先后在燕大历史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三、教学过程
燕京大学在实施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特点。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燕京大学教师在教学方面享有自由,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国学教育。
第一,讲授法。燕大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国学,此外经常邀请著名学者莅校演讲,演讲题目有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梁启超)、中国歌谣之起源与发展(朱自清)、中国语言文字之特点(杨振声)、国学研究之我见(沈兼士)、清代颜李学派之学说(胡适)等。[8]这些演讲向学生传授了丰富的国学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谈话法。燕大历史系、国文系等教师常在住宅招待同学,如历史系每两周举行一次师生谈话会,每次由两位研究生宣读论文,以兹增进友谊,交流学术。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研究国学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三,参观法。历史系开设的“古迹古物调查实习”课是燕大教师采用参观法的最好例证。这门课由顾颉刚、容庚、李荣芳等教授担论文联盟http://任,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自动搜集材料之兴趣,俾所学不受书本限制”。教师每隔两周带领学生在北京城内、郊外及附近城市参观考察古刹古物,对学生影响很大。如侯仁之在1936年跟从顾颉刚进行古迹古物调查实习,在长城附近发现明代的一个马市市场,产生极大兴趣,事后研究发表关于马市市场地理分布的文章,由此开始研究历史地理,在北京史等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第四,练习法。洪业在讲授历史研究方法课程时重视采用练习法。陈礼颂回忆:“洪师经常向海甸旧书摊搜购各种残缺不全之线装旧籍,预先分装纸袋中,然后分发予选修之同学,每人一袋,命各就所得残籍,阅读一遍,随即利用两节连堂时间,分头迳入书库,尽量翻检馆中藏书,进行穷源溯流,考究各人手上该残本之性质、作者时代,以至该书之价值问题,最后撰成报告,文字既经润饰定妥,然后连同残籍合
并装入原纸袋中,以备再作进一步之考证。”[9]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国学研究方法。
(二)有充裕的经费支持和赞助
司徒雷登重视筹集办学经费,争取到美国铝业大王霍尔遗产基金会的捐款,燕大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学社的目的是为中国文化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出版提供设施和资助,学社基金优先用于中国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历史、语言、哲论文联盟http://学和宗教史的研究。燕大用学社的经费添置大量图书,为实施国学教育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
为鼓励学生努力求学、研究学术,燕京大学制定“大学奖学金制度”、“资助奖学金制度”等,设有大学奖学金、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司徒雷登奖学金、斐陶斐荣誉金钥匙奖、国文奖学金等。学生翁独健、邓嗣禹、高名凯、王钟翰、王伊同、陈梦家、周一良、杜联喆等都曾获得奖学金,日后他们在国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三)教学与研究并重
燕京大学鼓励教师研究学术,但不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施加压力,因此教师可以专心授课。教师认真授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几十年后依然念念不忘当时的情景。杨敏如回忆:“上顾随的课,我怕下课,他讲课使我心醉了。”[10]有的学生因学习某门课程,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继续深入研究,取得重要成就。
教学必须通过研究活动的持续开展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燕京大学重视开展国学研究活动,以学术研究推动国学教育,向学生传授国学知识、研究国学的方法和态度等。譬如,燕大成立历史学会、国文学会等学术组织,出版《史学年报》、《大公报·史地周刊》、《文学年报》等学术报刊,并发表学生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开展国学研究。
哈佛燕京学社为燕大师生开展国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一是出版《燕京学报》,国外汉学家伯希和等都特别称许这一杂志。二是出版哈佛燕京学社引得,前后共出41种正刊,23种特刊,合计64种共84册,后来在大陆、台湾等地影印出版,影响颇大。在开展“引得”工作的过程中,燕大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比如水经注研究专家、考古学家郑德坤编写《水经注引得》,明清史学者房兆楹、杜联喆编写《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历史学家邓嗣禹编写《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等。
(四)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燕京大学以学术造诣为标准聘请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在国学领域既延聘洪业、陈寅恪、齐思和等具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学者及顾颉刚、容庚、俞平伯等优秀北大毕业生,又聘请陈垣、钱穆、邓之诚等没有在著名大学就读经历的学者。燕大师生交往频繁,学生可以自由到老师家中拜访,与教师交流,受益颇深。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增强感情,使正式教学和非正式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高深的国学知识和更多的治学方法。
四、结语
在古代中国,国学教育主要由经学、史学、诸子学、金石学等内容组成,基本不分科。但随着现代学科体制的逐渐建立,燕京大学培养国学人才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均发生了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传统国学教育主要是培养论文联盟http://适应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而燕京大学实施国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国学研究人才或能在学校、政府等部门任职的应用性国学人才。
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燕大国学教育具有广博和专精相结合、中西相结合的特点。中国古代重视文史哲不分的“通人之学”,向学生传授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崇尚博通。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体系逐渐向近代学术分科体制转变,国学的传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燕大要求所有学生必修国文课程,并通过国文、历史、哲学等院系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国学教育,强调广博和专精相结合。在“中西一冶”文化观的影响下,燕大还向学生传授西学和治学方法,在教学中重视中西文化的比较,以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
最后,在课程类型方面,燕大国学教育的实施方式具有多样性。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燕大设置的课程有以下几种:(1)分科课程,即从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中选择出合适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比如国文学系的文学概论、文学史、文字学等,历史学系的国史鸟瞰、中国史学目录等课程,哲学系的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等课程。(2)相关课程,比如国文系和教育学系均设有“中学国文教学法”课程。(3)融合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细小的科目统合到更大范围的学科内,比如国文学系将“名著选读”与“习作”课合为“名著选读与习作”课程。(4)广域课程,范围较广,超过同类学科而联及其他学科,比如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设置“社会科学概论”的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环境,比如燕京大学建设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校园建筑等。
总之,燕京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同时兼顾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隐性课程等,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并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学领域成就卓越的学者。这对当代中国大学实施国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大学应制定适合本校条件的国学教育目标;重视课程规划,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等,从而增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