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
浅谈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此同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论文联盟http://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随着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与认同,国学开始慢慢地复兴了。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一、国学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促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处事都有益。我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这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高文明取得的,这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总评价。但可悲的是,伴随着政治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却在下降。少了那满腔热情而多了哗众取宠;少了见义勇为的行为而多了看热闹可怕场景;少了关爱与诚信而多了冷漠与失信。虽然现在的农村孩子不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被亲人惯着,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的过多,而要求自己的要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我行我素,任意妄为;不讲道德,满身痞子气等等。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增添了难处。对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使命和重要形式。
对此我友邻乡水城县鸡场小学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的确值得学习。水城县鸡场小学组织了学生学习《弟子规》及《三字经》,如《弟子规》中的内容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都是讲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要得体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了《弟子规》及《三字经》后,水城县鸡场小学学生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的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了。以前的他们近出门不会和家长打招呼;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总爱打断父母的话,大声为自己辩解,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所以,国学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二、国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国学教育内容中不乏叙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如《二十四史》,其记载了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鉴证了
我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
三、国学教育能丰富校园文化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小学、初中陆陆续续论文联盟http://地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直接参加文化经典诵读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据网上资料载,有的地方以开起了体现国学精髓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所原任的水城县鸡场小学也通过班会、校园广播、印发书面内容等形式进行,一些班级还在早读的时间安排读国学内容。这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促进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国学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有力措施
德育工作繁重复杂,形式多样,但国学教育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学里的《孟子》《孝经》《周易》《论语》等中不是有许多关于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养成方面的知识吗?比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正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体现吗?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进行,也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学生建立爱国情感,建立和谐校园、和谐家园,为今后有一个良好环境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