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家陈柱
国学大家陈柱
2008年,笔者在退休论文联盟http://10年后主动请缨,为广西图书馆和桂林图书馆合编的《广西文献名录》审稿统编。在审订众多的广西著作时,笔者发现,在民国时期,著作最多的不是著名学者马君武、梁漱溟、王力等人,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陈柱,他在“区图”和“桂图”的馆藏中竟有近40部著作。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陈柱是谁?只知其是广西北流人,但不谙事迹。笔者查阅了《广西百科全书》、《广西民国人物》等工具书,均未发现有他的词条,十分遗憾,后通过浏览《岭南文化百科全书》和《北流县志》、《北流文史资料》等文献,终于对陈柱的生平及成就略有所知。《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称其学术著作之多为“广西古今人之冠”,是一位“国学大师”。《北流文史资料》的多篇文章亦誉陈柱为“国学大师”。但笔者以为,根据他的业绩,称其为“国学大家”更为确切,于是根据所得资料,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教书育人结硕果
陈柱,字柱尊,号守云,1890年出生于广西北流县(今北流市)民乐镇萝村,故自称“萝村山人”。父亲陈干丞是前清的秀才、贡生,父母都热衷于新学,对地方的教育事业作出过较大的贡献。陈柱自小就养成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良好习惯,清光绪晚期的农村学堂教育呆板单一,满足不了他强烈的求知欲,年纪稍大一点,即受业于邻近容县的苏寓庸先生。wwW.lw881.com17岁时,跟随族兄陈伯隆东渡日本,就读于成城中学,课余博览诗文,潜心书法,颇有成就。
4年后陈柱毕业回国,在上海考取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攻读电机系,课余兼修古文。有一次参加全校国文竞赛,夺得第一名,阅卷老师在他的卷面打了100分,校长唐文治(蔚芝)审卷后大为赞赏,给他加到120分,特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并鼓励他转攻文学。陈柱欣然同意,转学后专攻国学,师从国学大师唐文治,深得唐公熏陶。他博览群书,不专一家,工诗赋,特别精于子学。由于他博闻强记,根基厚实。
1915年,陈柱毕业于南洋大学,经陈炳君推荐,到广西梧州中学任校长。当时有人劝他,说该校情况复杂,办学难度很大,最好不要上任,但陈柱毫不犹豫,带着家属,毅然走马上任。
他到校后,治校严谨,不仅从上海聘来朱宗仁等几位得力老师任教,而且以身作则,亲自上国文、数学和英语课。他大力提倡新学,除设理工科外,还辅以英语、德语、法语课,曾组织学生用英语上演莎士比亚的剧作。
他禁止学生早婚,要求学生的衣着整齐统一,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编制藤器,用来帮补学校用具的不足。看到学校附近荒地连片,他又发动学生栽树种木,先后种植十余万株。如今的梧州中学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可以说,陈柱不愧为绿化先导。
原来少数企图挑拨、闹事的绅士、老师看到陈柱办学有方,秉公办事,学校纪律严明,便一改常态,反过来热心支持他办学。梧州中学越办越好,该校以数学、英语等科成绩优异而著称全省。1919年梧州中学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在陈柱校长主持下,学校成为名校,造就了不少人才。
1921年,陈柱应恩师唐文治之聘,到江苏无锡国专任教授。1924年改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国学系主任,次年,他又兼任上海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28年,陈柱回到母校交通大学担任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在他的主持下,中文系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并挑选中外著名的传记、游记和书札等内容进行教学,还加授《大学》、《中庸》两书,使学生们略悉古代圣贤修养治平之道,对于学生身心修养大有裨益。
抗战开始,上海沦陷,因交通大学没有迁往内地,陈柱曾一度避居上海租界,过寓公生活。1940年南京日伪政府的汪精卫派特务将他挟持到南京,委以文物委员兼博物委员会(博物馆)主任委员等职,但陈柱保持民族气节,坚持不到任,只应中央大学之聘,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职务。
1944年春,陈柱称病辞职回上海,仍在交通大学上海分校任教,后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上海。
陈柱从1915年至1944年近30年间一直执鞭从教,桃李满天下。
钻研国学成大家
陈柱任教高等学府二十余载,除教书育人外,便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研究和著述。他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出笔迅速,数日成一书。他熟谙周秦诸子,精于子学,所著子类书为多。
陈柱曾言:“所著经史子集之属,将五十种。”其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学十论》、《尚书论略》、《老子与庄子》、《周易论略》、《子二十六论》等最为精辟。
在此,仅以广西图书馆收藏的数部著作略作介绍。
《公羊家哲学》是陈柱集取《公羊传》中的章句,以革命家说、尊王说、弭兵说、崇让说、攘夷说、疾亡说、尚耻说等14篇,分别阐述了公羊家的学说,统名为《公羊家哲学》。从源流上说,《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传说是孔子所编,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0年)共242年的大事记,历史上著名注解《春秋》的有5家,即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其中邹氏、夹氏已失传,现存仅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左传》注解着重历史事实,《公羊》、《谷梁》则着重阐述孔子的“微言大义”,历来已有许多对这三传作过注解。陈柱在《公羊家哲学》一书中,除分别阐述公羊家之说外,又在最后一篇“传述考”中略述历史上诸家对公羊学的传述。
《墨学十论》是陈柱给无锡国学馆学生讲授墨子后,为使学生“通其条贯,明其得失”而分题论述的10篇关于墨子的文章,分别是墨子之大略、墨学之大略、墨子之经学、墨经之体例、墨子之教育主旨、墨子之政治学说、墨子与诸子之异同、诸子墨论述评、历代墨学述评。这些论题大多是前代学者所忽略的,可以说该书是前代墨学研究的总结和补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尚书》是我国典籍中最古奥而又最完备的一部著作,怎样研究《尚书》?陈柱在《尚书论略》中从《尚书》的起源、删述的定义、价值研究的步骤入手,并着重分析《尚书》的今古文,列举伏生的今文、梅颐(东晋人)的伪古文,力图对《尚书》作深入浅出的系统说明。
《老子与庄子》是陈柱研究道家主要人物老子与庄子的道德观念及哲学思想的专著,全书充满辩证、唯物的理念。
《周易论略》是陈柱概述周易中所涉及的科学理论,分为天文学、地学、力学、水力学、重学、光学、电学、生物学、森林学、微生学、名学、数学十二种学科,逐一论述,深入浅出,条理分明。
《子二十六论》全书四卷,内容包括原诸子、原儒、阐孟、阐荀、原道、阐管、阐老、阐庄、原阴阳、原法、阐商、阐韩、原名、原墨、阐墨、阐纵衡、原杂、原农、原小说、子要等二十六论,阐明义理,扼要论述诸子十家学说,并考证其渊源流派,其中论述儒、道、墨三家尤为详细。
一代儒宗、国学大师唐文治阅读了他的国学著述后大加赞赏:“遥情胜概,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齐俯首”;“阐发宏深,切中时弊,针砭末俗,激励人心,实于世道大有关系。入著述之林,是为吾道光”。
这些评价很确切,陈论文联盟http://柱去世时才53岁,可以说是英才中年而逝,唐文治为他写了500多字的墓志铭,概述其一生,铭曰:“紧勾漏之浩气,特钟毓于文贤。嗟我守去,神思周亿万里,著述都于百篇;笔如椽木洒风雨,饮若鲸鱼吸百川;主盟文坫孰与争先后,百家腾跃……”
陈柱的多部文学著作已收进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万有文库》。建国后,由周谷城先生主编的《民国丛书》又据商务版影印了他的《老子集训》、《公孙龙子集集解》和《中国学术讨论集一、二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将他的《墨学十论》编入《墨子大全》印行;台湾力行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先后印行了他的《公羊家哲学》、《老子》、《墨学十论》、《尚书论略》、《周易论略》等近20种学术专著,影响颇为深远。
酒国诗人名传扬
陈柱不但是国学大家、教育家,还是诗人,他除嗜书外,还酷爱饮酒和作诗。他曾拟诗一首,把人世间饮酒之乐说得天花乱坠,惟妙惟肖,可见这位酒国诗人嗜酒之深。他的酒量很大,家中备有一本簿,专门录下他和一班酒友排日会饮的记录。在上海教书时,经常与友同饮于上海香粉弄的方壶酒家,以饮酒多寡分高低。有人给陈柱“亦肖酒帝”之号,为他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两句是:“谁道铮铮南社士,神州称帝竟成双。”
在上海交大任职期间,陈柱除参加南社外,还参加中华学艺社、新中国建设学会,主辑《学艺杂志》、《国学杂志》、《学术世界》等期刊,是南社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生前的诗作不下万首,现存诗集有印本《待焚诗稿》两种版本,其一是作者的诗歌总集10卷,其二是续篇5卷共15卷,所收诗约1500首,至今尚存。诗以咏物、咏史、述怀、纪游最多。
他的诗清新飘逸,感情丰富,不为作诗而强作愁,具有较高超的艺术功力,许多诗反映了民族苦难,思想性较强。他的《待焚诗稿》自叙其学诗过程云:“自少好作诗。年十三四,见年辈稍长的,作七律数首即仿学之,已不失法度……归国后肄业南泽公学,友人马平钟震吾、同邑冯振心(即冯振)二君,笃好古学,时时以诗文相质,于是兴趣益厚,复致力于诗骚及汉魏乐府六朝诸名家之作,以至唐宋元明清,凡力之所能及,无不吟诵。”
《待焚诗稿》是接受挚友冯振心的建议而付诸排印的。有人问他:“既欲焚,何必作?既欲作,何必焚?”陈柱答道:“诗付剞劂(刻书),暂以就正于同道,且以待异之焚燔。我志苟远,则此稿必焚,此稿而焚,是我之幸,而此稿之不幸也。此稿而不焚,则我之不幸,而此之幸也。将拭目以待俟之,看其孰为幸,孰为不幸者矣。”回答得多么巧妙。
陈柱还喜欢遨游各地,在日本读书时,东瀛名胜几乎全都游遍。国内各地风景名胜,皆到处登临,每到一处均有题诗。他有一首自述诗写道:“柱尊爱山如爱酒,每一见之欲入口。柱尊如酒如好诗,多多益善夫何辞。”
陈柱的诗作多为旧体,但对新诗并不坚拒,主张不文白并存。上世纪30年代,当时著名歌词作者安娥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职,为了从古诗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新诗的质量,曾登门向陈柱请教。他热情接待,在百忙中应允每周为安娥授课两次,并且认真指点,他谆谆循循,使安娥为电影《渔光曲》作词的水平大有提高。
作为南社重要诗人,陈柱的诗作《待焚诗稿》早年曾由商务印书局和中华学艺社印行,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流历代文选·专著卷》选入了《待焚诗稿》的部分诗作。
由陈柱收集、整编、概评的近百万字的《粤西十四家诗钞校评》,于1997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收入明末至1923年广西14位诗人的旧体诗4902首,为《桂苑书林从书》之一。
陈柱编著的《中国散文史》,1937年由商务印书局出版后,又由上海书店和东方出版社等单位作为“中国文化史丛书”或“学术经典”多次重印。
藏书万卷朝夕诵
陈柱不仅学生时代刻苦攻读,教书后也好学成癖,所得薪金除了家庭开支及子女教育费外,倾囊购书。他的藏书之富,很少有人可以匹比。除了他自己所撰写的120种(一说是92种)著作外,经、史、子、集诸书无所不有。陈柱号守玄,是因为他的夫人叫杨静玄,伉俪情爱甚笃,故取号“守玄”,斋名亦取名“守玄阁”。其书斋还有“变风变雅楼”、“十万卷楼”之称。“十万卷楼”的匾额是请南海名士康有为所题,有“春秋点勘朝夕诵”的名句。陈柱对子女们说:“积钱不如积书,钱有尽时,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他很爱买书,十万卷楼内,册帐琳琅,左图右史,晨夕披览,寒暑不辍。
陈柱买书、藏书是为了读书,他的读书法称为“勤苦三层读书法”:一是思辨,要求自己疑所当疑,信所当信;二是考证,不能凭空设想,务使语必确凿;三是校订,流传典籍往往经庸浅陋士谬加窜改以愆
文夺字诸多弊端,非慎重考核不可。他还倡导“阅读—探索—深涉—研究—贯通”的读书五步法,这颇似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游览—发问—精究—演释—复习”的读书法。
在陈柱的故乡萝村西面,有他的故居,为二进平房瓦屋,头厅之后的左侧有一幢两层小楼,宽约40平方米,高不过50米,泥砖砌就,这就是陈柱家的“藏书楼”。据陈柱的族人陈奇南说,从前有个匾额叫“十万卷楼”,现在楼还在,匾额却早已无影无踪了。
陈柱的夫人杨静玄也爱好书,每年必为夫君晒书数次,以防虫蛀。她常诙谐地说:“人家晒谷我晒书,人家数钱我数书。”陈柱听了夫人的论文联盟http://戏言,欣然色喜,点头称是。
藏书楼前有一个天井,一株100多年的茶花,如今还生机勃勃,香气馥郁。据族人介绍,这株茶花是当年陈柱留学日本带回来的花种,花以淡红为主,还有些两朵花同开一枝,背靠背并列地开着,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蝴蝶花”,格外珍贵。
建国后,广西图书馆一度停办,1952年末,政府决定重建“广西省立南宁图书馆”,成立了筹备处。图书馆重建后,图书的来源之一便是土地改革时没收地主的图书。有文献记载,陈柱家“十万卷楼”的图书,土改时就用了一大卡车运往广西省立南宁图书馆(今广西图书馆)收藏,充实了省立图书馆的馆藏,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四大国学导师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