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尼采的虚无主义思想及其影响的发挥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16 11:05

 关键词:现代 后现代 上帝之死 权力意志 虚无主义
  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和其他重大社会议题都会存在很多争议一样,现代和后现代的时期划分也不例外,甚至目前为止,关于后现代,学术界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亦或许,这正是后现代的魅力之一。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的概念。而现代性则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西方思想文化特征。现代性的社会理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宏大叙事性和逻辑性。主观性包括许多意涵,其中包括将关注点主要侧重于理论著作的作者。现代的社会理论抑或说在后现代以前的各种社会学理论的阐述都依赖于其宏大叙事。逻辑性即指作者的思想体系很完善,有庞杂的系统来支持自己的理论。
  然而,当尼采的批判思想被大家所认识到,被许多的社会学家吸收借鉴时,不得不说,后现代迈着脚步悄然来临。
  后现代时刻已经来临,困惑不已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文化人士都在搔首徘徊,他们不知道是应该去赶上这波浪头,加入这场嘉年华会,还是应该坐在一边冷眼旁观,直到这种新的时尚逐渐消失在文化流行的轮回之中。
  二、现代视角下尼采的虚无主义——上帝之死
  尼采是一位批判大师,他对西方社会传统的社会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在批判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虚无主义思想。“尼采的虚无主义是对传统价值、意义、真理等概念的彻底消解。”
  “虚无主义是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它深刻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生存状态,是西方衰退的一种表现。对现代性和现代社会人类处境的分析是尼采虚无主义思想的起点。” 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尼采,面对传统欧洲歌颂基督教伦理及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对基督教的重新审视,当基督教伴随着欧洲人生活并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尼采大胆的声称:上帝已经死了。“‘上帝死了’。根据犹太—基督教模式的上帝崇拜之危险。” 尼采认为宗教毁灭于对道德的信仰:基督教道德的上帝是靠不住的。就好像一个第一论文网死寂的湖,再也泛不起任何涟漪。“宗教存活了极长时间,而未曾与道德结合起来:道德中立。人们要考量一下,每一种宗教到底想要什么——的确,人们在今天还能轻松地理解:人们通过宗教所要求的,不光是摆脱困厄,而且首先是摆脱对于困厄的惧怕。” 而其中的一切困厄都是丑恶的、是虚伪的、是让人所惧怕的。
  尼采认为,现代虚无主义有其历史根源,他把历史上各式各样的虚无主义归结于一:基督教道德。 “正是基督教在宗教的、哲学的和伦理的取向方面的努力,导致了一种极度的方向迷失和取向错误。 基督教倡导一种普世的博爱,这种博爱要求普通的个体拥有持续不断的上帝观,而个体基本不能做到,而且在这种宗教思想下,个体之间并无等级之分,个人品质也变得不再重要。这抑制了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和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
  三、后现代视角下尼采的虚无主义——权力意志
  尼采是第一位后现代主义者,他的后现代主义本着文化批判的原则,力图打破基督教这一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性、主导性思想,从而建立自己的无主导性的文化哲学——权力意志。后现代性被看作是虚无主义的体现,它反对任何的一种精神本源和文化主导,而尼采的虚无主义主要是针对于基督教的。
  “权力意志,重新解释一切事物的尝试。一种未来哲学的预兆。” 尼采是一个深刻的怀疑论者,由于人类的自欺和无知,一切都值得怀疑。尼采认为,意志是一种错误的物化。“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意志都不是从某种特定的欲望中产生的,而毋宁说都是一个总体状态,是全部意识的整个表层,是从对所有对于我们具有建构作用的欲望的瞬间权力固定中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都是从正好占着上风的欲望以及服从于它或者与它相抵触的欲望的瞬间权力固定中产生出来的。下一个思想则是一个标志,标明总体的权力形势在此间如何发生了变化。” 尼采是激进的,张扬各种非理性的力量,一切的赞扬和责难都透视性地从一种权力意志出发。
  在尼采那里,虚无主义是一种没有目标的常态,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虚无主义是尼采为后现代社会找到的价值重估的真理的本质。
  四、尼采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
  “尼采的主题是无所不在的;后现代主义者通常喜爱富有新意的、片段化的、不和谐的和审美化的表达风格而不喜爱传统的再现风格,喜爱视角主义的而不喜爱客观主义的知识论,喜爱非理性的而不喜爱理性的文化眼光。尼采主义的基调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对语言在文化统治中的作用,对治理性国家的批评、对多元文化差异的首肯等方面的有关论述上,以及他们对社会理论中那些受到质疑的预设、未开发的领域和被边缘化的声音的主张上。同样,他们对各种道德主义化的意识形态、实证主义、各种狭隘的文化基础和各种知识准则的戏耍式的攻击都具有一种尼采主义的猛劲儿。” 此即尼采作为后现代理论者最有力的证明。尼采充满矛盾和复杂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者的影响是巨大的。“福柯以及他的‘基础性尼采主义’(例如,他对权力扩散和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的关注),德里达(例如他对文化同质性的攻击和对差异的赞美)以及布希亚(例如他对模仿的关注)的影响。
  “微风清冷而纯粹地吹拂——我想要,白昼泛着悲伤。傍晚,你勇敢的心疑惑而疲倦的观望。火焰带着苍白的肚皮,它的脖子贪婪地伸向纯净的高空。”尼采的思想虽然是琐碎的、片面的、矛盾的,但也是纯粹的、深刻的、清醒的,饱含着一位责任深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对人类社会未来道路的忧虑和畅想。
  参考文献: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2)
  张春琴.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下尼采虚无主义思想解读长城,2001(205)
  张春琴.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下尼采虚无主义思想解读长城,2001(205)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141)
  尼采.权力意 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17)
  张春琴.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下尼采虚无主义思想解读.长城,2001(205)
  卫弥夏.论尼采宗教批判的力度与局限.翟旭彤,译.中山大学学报,2007(06).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14)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23)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33)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33)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224)

上一篇:空间时间自然形态和意识基本问题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苏渊雷史学研究的影响策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