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北魏洛阳时期墓葬发现的女性的特征分析
北魏是鲜卑族在中原建立的统治集团,历经多年征战结束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北方地区。在其迁都洛阳以来,积极推行改革,加之原先统治者的内修文治,洛阳作为这一时期的都城,受到汉文化及西域等地文化的影响,从现已发掘的墓葬资料可知,这些交流融合对服饰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就已发掘的洛阳时期(公元495—534年)墓葬中的女陶俑及壁画中的女性形象对此段女性服饰作简略分析。
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较为丰富,从现已发掘的洛阳时期的北魏墓葬可知,此段墓葬大多分布于洛阳周边地区,同时在山西、陕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通过墓志纪年与类型学判定的这一时期墓葬共16座。分别为河南洛阳元睿夫妇墓、洛阳郭定兴墓、洛阳侯掌墓、河南偃师染华墓、偃师联体砖厂二号墓、洛阳元邵墓、孟津王温墓、洛阳杨机墓、河北曲阳高氏墓、山西榆社石棺墓、陕西西安任家口M229、山西大同县陈庄北魏墓、陕西西安南郊韦辉和与韦乾墓、河南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河南洛阳衡山路北魏墓。
分析这些墓葬资料可知,所包含的女性形象人物身份等级较为全面,包括贵族妇女、女官、乐舞女、侍女及普通劳作妇人,是北魏后期女性服饰的真实写照。在此段墓葬发现的资料中,可以明显发现与以往女性服饰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是女性襦裙的腰线上升;其次是帔帛出现于世俗女子的服饰中;另外是发式的多变。接下来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内容分别论证:
一、女性襦裙的腰线上升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北魏太武帝就说:“我鲜卑常马背中领上生活。”这种游牧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冲击是极大的,在进入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骑马之风渐盛,人们日常代步工具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魏书·李安世传》所载<李波小妹歌>中有:“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可见女子骑马不足为奇。
由于胡汉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虽然鲜卑族早已适应那种窄袖紧身的上衣与裤子,但是在入主中原后,势必要接受汉族的文化,而汉族人也因其服饰便于行动而乐意效仿鲜卑服。两种文化的交融下便有了高腰线的流行。高腰线,指在自然腰线以上的地方所取的腰线,也可以不采用剪接明示的技法,而在轮廓上、外形上表现出这种风格。在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经常提到“裙上系较高”、“裙上系到胸部”等词语。在洛阳时期墓葬女俑及壁画中有很明显的表现:如洛阳孟津的侯掌墓(公元524年)中的女陶俑M22:38,头束髻,身着右衽垂地长裙,腹部前凸,双手扶腹,服饰腰线明显升高;洛阳元邵墓(公元527年)中的两件跪坐仆俑,腰线也较高;洛阳北魏杨机墓(公元533年)中的女侍俑,头梳双髻,上着交领广袖衫,腰部束长带,下着曳地长裙;西安南郊韦辉和(公元533年)与韦乾(公元534年)墓中的女俑,头发于头顶挽一个宽大的高髻,髻下用黑色宽带束缚。上身着袒胸交领右衽宽袖衫,下着曳地长裙,裙中间及两侧各施竖向的红彩一道,白色裙带高束至胸,下露黑色履头。双手隐于袖中,置于前腹;另外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的Ⅰ型女俑也上身着左衽交领宽袖红长衫,束腰绕胸,结挽于胸前。这几处女俑服饰一个明显相同之处就是腰线较高,有的甚至高及胸部,同时这类服饰上襦袖子都比较宽博,感官上的美感也较易凸显,应是继承汉服的褒衣博带的风格而成。
另外还有几处墓葬女俑服饰与之上有不同,同为高腰裙,但上襦衣袖较窄,如偃师杏园村元睿墓(公元516年)出土的女侍俑4件,身穿左衽窄袖衫,其袖长不及手腕,下着曳地长裙,腰系宽带,双手作系带状;河南偃师染华墓(公元526年)出土的的舞俑、盆俑和烧火女俑身上,皆身穿短袖衫,大披肩,腰束长裙;另外还有洛阳北魏杨机墓(公元533年)出土的女舞俑,身着交领窄袖短衫,下着曳地长裙等。这类女俑服饰应是吸取鲜卑服饰紧身便利之处,便于劳作、舞蹈,也被妇女喜爱而流行。
高腰线的服饰上身较为短小,下身宽松,既可以体现女性身体的魅力,又便于骑马与其他日常活动,实用性与美感兼修,是为当时女性服饰的一种潮流。
这种服饰通过北齐、隋朝的发展与渐变,到唐代时,女性常服中的襦裙,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更增加了修长与优雅的美感。
二、帔帛出现于世俗女子的服饰
帔帛,亦可名为披肩。类似于今日的披风,男女都可使用,在北魏早起的武士俑中曾有出现,大抵是为抵挡风沙保暖之用。在佛教形象中也经常可以见到,不过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传承其教义的同时也与本土文化发生交融的变化。在敦煌早期雕像大都具有头光、露头的形象,帔帛从头光后顺肩绕肘而下,著名的“飞天”也是凭借着飘曳的帔帛而翱翔。而在大同云冈石窟中的早期雕塑就已穿上了汉式服装;到洛阳龙门石窟中,菩萨等则完全为汉化装束,裸身帔帛的形象变得很少,而帔帛这种服饰装饰却在世俗女子中渐渐流行。在洛阳孟津北陈村王温(公元532年)墓中有一女侍俑,高髻,眉目清秀,肩有披巾,腰束长带,上着宽袖衫,下着长裙,衣纹稠密。伎乐俑中的1件舞俑,身着短袖紧身朱红衫,肩有披巾,腰束宽带,下着曳地黄裙。偃师染华(公元526年)墓中的M7:51标本,头梳螺髻,身穿长袖衫,披帛,腰束红边白裙。这里的帔帛不仅可以作为防风御沙的一种方式,在舞俑身上则呈现一种飘逸的美感,可能这是由于帔帛材质不同而异。发展到隋唐时,帔帛已经是士庶女子出行必备之物,在传世画作以及考古发现中都有极多的表现,并且在造型上也更为丰富,成为隋唐女子常服中的重要元素。
三、发式的多变
从已发现的考古资料可知,北魏平城时期的北魏妇女多带垂裙皂帽,即传统意义的鲜卑帽,不可见其发式变化,由此可知,在其平城时期保留较多的民族特色。而在洛阳地区则较多的陶俑表现的多为螺髻、双髻及高髻等发式。
其一、螺髻
螺髻,本为佛顶之髻,就是将头发汇集于法定,合成一束,然后再盘旋成髻。如偃师联体砖厂二号墓女侍俑M2:11,头梳螺髻,着宽袖衫,束百褶裙,系帛巾;染华墓执箕女俑M7:48,头梳螺髻,身穿右衽宽袖衫,腰束长裙,双手执箕,呈跽坐状。执盆女俑M7:49,螺髻,大披肩,腰束长裙,双膝跪地。另外此墓
中的抱瓶女俑、烧火女俑皆梳螺髻。
其二、双髻
双髻包括双丫髻与双髻。双丫髻因形似“丫”形,故名此。就是将头发分成两股,左右各扎一髻,形如羊角分立,形成“丫”形。多为年轻女子或是未成年女子发式,如偃师前杜楼北魏墓M1:15,头梳双髻、长脸、上身着左衽宽袖短红衣;洛阳郭定兴墓中HM555:9,双髻,身穿交领宽袖裙,缚裤,脚穿圆头鞋。除双丫髻外,还有一种双髻,因发髻较为扁圆,如洛阳衡山路北魏墓HM621:28,头梳双髻,面庞圆润,额头点朱彩,应是个未成年的少女形象。
另外还有高髻等其他形式的发髻,因发式定名不一,在此不一一列举,不过通过这些还是可以看到洛阳时期北魏女性发式较为多变。
北魏洛阳时期女性服饰特点除了这三方面外,在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其他不同以往之处,如在这一时段的墓葬中,女性服饰既有褒衣博带的襦裙也紧窄便利的袴褶;一个墓葬中同时出现的左衽、右衽;领口变地宽且低。由于篇幅问题,在此不加以赘述。分析其原因,皆因北魏统治者的积极汉化。北魏道武皇帝在天兴六年(公元403年)便“诏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开始学习汉人的冠服制度。孝文帝即位后,更着力在服饰改革上采取很多行动,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下诏,禁止鲜卑人穿传统服装,改穿汉人服饰。虽然北魏服饰改革历经百年才见成效,但却对南朝及北齐甚至隋唐产生巨大的影响。北魏女子服饰在款式上融合了汉服与胡服的合理处,加入了些许宗教元素,更加符合当时审美与生活的需求,因此为后世所采纳,成为隋唐常服的雏形。
参考文献:
(北齐)魏收.魏书·李安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陈冠华.世界服饰词典.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8).
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4).
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文物,2007(11).
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5).
偃师前杜楼北魏石棺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12).
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9).
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5).
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8).
洛阳纱厂西路北魏HM555发掘简报.文物,2002(9).
洛阳衡山路北魏墓发倔简报.文物,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