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腊神话相异的原因
摘 要: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时代背景相异,各自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更是大相径庭,加之流传过程各具特色,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相异之处。也正是这种相异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关键词:中国神话;希腊神话;相异;原因
中希神话均产生于人类的初始阶段,都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因而,要了解导致中希神话的差异的原因,必须深入到各自的自然和社会的背景当中去寻找答案。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第一代文明。中国神话的产生比希腊神话要早很多,神话的自发性强;而希腊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第三代文明,神话产生较迟,历史化较短,据恩格斯分析:“希腊人,在他们出线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已经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他是个后起之秀,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从生产工具到精神财富,特别是风俗习惯和神话。例如第一代文明的埃及,“历史之父”指出,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同时,它还吸收了迈锡尼、巴比伦文明等。这样,希腊的神话就再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人物塑造更加饱满、丰盈。而中国的神话更则显得单薄,人物塑造过于简练。
二、自然环境的区别
从地理上看, 希腊半岛位于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环抱之中, 境内多山, 耕地很少, 但它具有世界上最为曲折的海岸线, 所以具有十分有利的海运和经商条件。古希腊赖以生存的便是海运与交通, 他们必须把眼光投向眼前土地以外的世界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希腊人惯于迁徙, 勇于冒险, 善于经营。而中国的情况则与此不同, 长江.黄河的滋润和养育, 广袤的耕地资源, 封闭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自给自足的中国农人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习惯并且满足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的生产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异。马克思指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本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而不同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它们在神话中的反映也各有特点,由此而产生不同的神话体系,衍生出不同的伦理观念,不同的神的性格等等。
三、社会环境的区别。
政治上,中国社会过早的中央集权制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遏制了神话的进一步发展。且伦理道德与政治不分,神话也只能为政治服务,对于不利于政治统治的神话则统统被扼杀,对于在战争中失败的神就被认为是犯上作乱者,对于不服从统治的神就予以贬损,这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神话的原貌。如:“鲧”的神话,“羿”的下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宣扬为家、为国服务,极力推崇那些为国家、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神,如:女娲的神话、完美的舜等等,而避而不谈他们的个人情感,个人利益。
四、文化传统的区别。希腊文学注重写实,如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史诗和悲剧诗,喜剧和酒神颂……都是‘模拟’”主张文学应该模仿现实,因而,希腊神话有较强的写实性,如希腊神话中对性事的毫无避讳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中国的古代文人注重文学的功用,如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这是导致中国神话政治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对文学的不同态度,使得神话创造、 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 。神话在保存和流传的过程当中,中国文人、统治着各取所需,为自己服务,导致中国神话凌散,不成体系,且历史化较强。希腊神话则成体系,文学性强,较真实地保存了神话的原貌。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致力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理想,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而在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的,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希腊神话中动辄便是长篇大作,如《神谱》、《荷马史诗》等。
下一篇:符号学视域下的“※族”新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