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战略策略及其启示
摘 要:毛泽东转战陕北取得伟大胜利,成为我军战役史上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光辉范例。主动放弃延安,中央在陕北不走,采取“蘑菇”战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这些战略决策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策略。其中体现的制胜机理,对于我军今天,还有在未来,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仍具有深刻启示
关键词:转战陕北;毛泽东;战略策略;启示
从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七十一万余人,彻底挫败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受到重创后的国民党当局改变战略,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直指陕北和山东。当山东战场的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的同时,蒋介石发了狠心,严厉要求部属一定要对“匪军老巢”延安实行“犁庭扫穴,切实占领”。1947年3月,为对陕甘宁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蒋介石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的得意门生、嫡系浙江同乡胡宗南,任命胡宗南为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总指挥。同时,还把青宁“二马”集团(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和榆林的邓宝珊集团交给胡宗南指挥,使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兵力达到三十四个旅二十五万人。另外,还分别从郑州、太原、西安等地调集作战飞机九十四架,由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军支援胡宗南集团主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作战。
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的基本企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且驱逐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各个击破之目的”。当时在陕北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只有正规军一个纵队(两个旅),加上两个旅,还有三个兼警备区的地方旅,全部兵力只有三万人。就进攻延安而言,胡宗南用于第一线的部队是十万人,我军用于延安保卫战的兵力只有五千多人,敌我兵力为二十比一,可见形势有多么严峻。
一、毛泽东转战陕北的高超战略策略
面对蒋介石、胡宗南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又一次书写了他一生历史的辉煌篇章中的“得意之笔”。
(一)暂时放弃延安无损于解放战争的整个大局
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被誉为“革命圣地”。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假如死守延安,必然招致重大伤亡,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后决定主动放弃延安。对此,毛泽东预言从全国战局的进展和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暂时放弃延安无损于解放战争的整个大局,……今天我们放弃延安,是暂时的,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我们今天放弃延安,意味着将来我们要解放西安,还要解放南京,最后解放全中国。大家肯定会同意,拿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合算!
当时,许多人对放弃延安的决定想不通,毛泽东特别强调说,我们有些同志把“不放弃一寸土地”的政治口号用在战术上,不管自己力量大小,和敌人生打硬拼,这是错误的。寸地必争是对的,但要看怎样争,这里面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这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他说:“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这是主要的一面。”“另外须知,延安既然是一个世界名城,也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他既然背这个包袱,那就让他背上吧,而且话还得说回来,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嘛。”“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毛泽东撤离延安后,蒋介石对他的将校们说:“中共军队的首脑部就无所寄托,只能随处流窜,如此就绝对不能建立中心的力量了。”而事实上,在毛泽东主动放弃延安的一个半月中,西北人民解放军以不足三万人的兵力,连续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消灭胡宗南部队一万四千多人,并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美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指出: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二)坚持在陕北斗争,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胡乔木回忆说,党中央留在陕北,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在国民党集结重兵侵占延安、深入陕甘宁边区腹地的严峻时刻,中央留在陕北不走,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及人民解放军总部始终坚持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对于鼓舞全党、全军及解放区广大军民的斗争意志和提高战胜敌人的信心起了重大作用。
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到何处去?这是一个举世瞩目关系全局的大事。蒋介石妄图一举消灭我党中央,消灭不成便赶过黄河去,从而在政治上打击我党。各解放区军民都非常关心党中央的去向和前途,各地领导同志都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就是在中央领导同志内部,也对党中央是不是要离开陕北存在截然不同的意见。而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就提出,他准备留在陕北。3月19日夜,他在延安附近送别王震将军的时候就说:“我和你们一起坚持在陕北斗争,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后来在转战陕北中几次遇险,他仍然坚决不离开陕北。毛泽东的这种战略选择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我们在延安住了十几年,都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之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怎么对得起老百姓?所以,他决定和陕北老百姓一起,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过黄河。第二,他曾指出:“我是一块臭肉,走到哪里苍蝇就叮到哪里。”他不离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现在有几个解放区刚刚夺得主动,如果蒋介石把胡宗南投入别的战场,那里就会增加困难。中央留在这里,蒋介石就会多下些本钱。第三,他相信,哪里人民拥护我们,哪里就安全。因此,他告诉各地领导:“中央率数百人在陕北不走,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
但是,万一我们叫胡宗南一网打了怎么办?陕北战争的险恶形势不允许五位书记都留下来,因此,中央也来个古书上说的兵分三路。前委留在陕北,工委到晋察冀的河北平山县,后委进驻晋西北。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央“三委”分工。
(三)把敌人磨得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消灭它
我军撤离延安后,面对十倍于我强大敌人的重点进攻,这个仗怎么打?毛泽东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认为:对于蒋介石、胡宗南的进攻,我们一定能够打败他,这是毫无疑问的,
必须坚定信心,问题是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要战胜敌人,首先得有个正确的作战方针。对此,毛泽东非常明确的指出:我们部队数量和装备都比不上敌人,因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我们这次打仗,就是要采取“蘑菇”战术。靠你们作磨心,牵敌人、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团团转。陕北山高林密路少,你们牵着敌人去爬吧!把敌人磨得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消灭它。”在羊马河伏击战胜利后,毛泽东阐述得更为明确:“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灭之。……应向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说明,我军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的必经之路,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蘑菇”战术在陕北战场大显神威。彭德怀在战役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了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采取“蘑菇”战术,在牵着敌人在黄土高坡上进行武装大游行的同时,把集中强大之敌变为分散好打之敌,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首战青化砭,二战羊马河,三战蟠龙镇,“三战三捷”就是毛泽东“蘑菇”战术的典型范例。
(四)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蒋介石在用重兵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同时,还用重兵进攻山东解放区,这就是所谓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对于他的这个战略收缩和所谓重点进攻,毛泽东打着手势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指中原)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一刀就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中原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自古谁得中原,谁可得天下。”为了紧紧抓住蒋介石的中原腹地空虚的难得时机,在1947年6、7、8三个月的时间里,毛泽东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经略中原的英明果敢的决策。在战略部署上,毛泽东精心设计了无懈可击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内外线密切配合”的进攻样式。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所谓江淮河汉的广大地区,把整个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使中原这个战略宝地由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与此同时,在内线作战的各路大军也先后转入了反攻,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壮观历史画卷,极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还在1947年底,毛泽东就兴奋地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后来,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对于这场战略进攻,美国著名军事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他的《中国震惊世界》一书中感慨地说:“我阅历过多次战争,但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他高明出色,倒不在于这次军事行动本身,……而主要在于对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思——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的记者写到:“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锯,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高超战略谋略,经过历史事实的印证,确实是非常英明的。由蒋介石挑起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大决战,必将以蒋介石政权被打倒而告终,已经指日可见了。1948年3月23日,正是为了适应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新形势,迎接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陕北。党中央离开陕北不到一个月,延安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只有十三个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刚刚一年半,新中国宣告成立。
二、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深刻启示
毛泽东转战陕北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了,但在转战陕北这些战例中所体现的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深邃的战役谋略思想和高超的战役指导艺术,对于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军事战略,仍具有深刻启示。
转战陕北的历史经验也典型地证明了军事斗争的一条重要规律,这就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力量的强弱,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向彼此对立的方向转化,而一定的条件,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为强弱转化提供可能性和客观基础,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主观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个主观条件就是正确的主观指导。
以弱耗强,以强击弱;小口小吃,各个歼敌,这是以弱胜强的基本途径。在转战陕北中,我军调动敌人、疲惫敌人、分散敌人,迫其就范,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彻底粉碎胡宗南集团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将、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深有领悟。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也没有打过像毛泽东指挥的这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仗;我带了一辈子兵,也没有带过像毛泽东带的这样军民一致、军政一致的兵。他说这次来中国发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新规律,就是不能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作战;一个是新武器,就是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合力制敌。
从转战陕北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等我军老一辈军事家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制胜机理。今天,还有在未来,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与拥有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强敌作战,在武器装备上我军仍将处于劣势,而正确的主观指导依然是实现强弱转化的关键。因此,遵循强弱转化规律,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据战场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和手段。积极创造战机,为促成强弱转化创造条件,通过巧妙使用精兵利器,努力形成局部优势,逐步改变战场形势,实现强弱转化,最后战胜敌人,这依然是我军夺取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作战胜利的基本方略。
参考文献:
【1】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第820、822页。
【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2,第337页。
【3】阎长林,《警卫毛泽东纪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3,第31页。
【4】人民日报,1985.9.29。
【5】陈克鑫、叶健君,《毛泽东大决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第223、230页。
【6】中共中央致贺李,并告彭习电,1947.3.2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6,第1222、1243页。
上一篇:浅谈关于两岸交流民间化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