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语境中的劳动概念

发布时间:2016-03-14 15:59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早年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文本,它直接、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出了马克思从思辨形而上学的茧壳”中不断挣脱出来并最终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那一段复杂而曲折的思想历程。因而,对手稿》文本进行一番深度剖解和阐释是必不可少而又意义重大的一项工作。在本文中,我无意于对手稿》的哲学意蕴进行全方位式的概述,只是试图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手稿》中‘劳动(实践)”这一概念的语义和生成过程做一番深入解读,并以此为基点从一个侧面透视出手稿》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从文本结构上来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由三个笔记本(三个片段)组成。第一个笔记本一共有36页,第28至36页是空白,第1至16页被马克思并列划成三栏,分别标以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的小标题,第17至21页只有地租”这一部分,这三栏都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著作的摘录和批判分析;而在第22到27页结尾处,不再按照原来的三个小标题排列,只写马克思本人的批判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被出版者冠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小标题。第二个笔记本仅遗存4页,是第40至43页,第1至39页已散失,这4页由出版者冠以“私有财产的关系]”的标题。第三个笔记本有68页,最后23页是空白,开头两个部分是对第二个笔记本第36页和第39页的补充,由出版者分别冠以“私有财产和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标题;第三部分被出版者冠以‘[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标题;第四部分被出版者加以“私有财产和需要]”的标题。①从各部分内容来看,笔记本I的前三部分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主要是纯经济学式的摘录和分析;笔记本III的第三部分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则是一种纯粹的哲学式摘录和分析;而这两者之间的部分即笔记本I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笔记本II的私有财产的关系”特别是笔记本III中原本要补入笔记本II的‘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则表现出一种经济学概念与哲学概念相互嫁接、经济学分析和哲学分析相互交融的明显倾向,可以被看作由经济学批判上升到哲学批判的过渡区域”。这种划分方法在马克思的序言》中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他把手稿》的内容分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和‘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两个部分,并强调了后者对于前者的必要性。W(K1«2())鉴于‘劳动(实践)”是贯穿于整部手稿的一个概念,我们有必要简要勾勒一下在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中劳动概念的意义。

  

  一、在笔记本I,尤其是工资”和‘资本的利润”两部分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揭示出了劳动与资本的现实矛盾关系,凸现了经济学语境中‘劳动”概念的现实内涵。第一,马克思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理论矛盾:国民经济学的理论矛盾表现为理想型的理论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在理论上被设定为财富”和幸福”源泉的劳动,却在实际上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只能导致劳动者的贫困、堕落与危机;国民经济学既肯定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产品在理论上只属于劳动者,但同时又全盘接受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劳动者的贫困。叭™。-2®进一步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矛盾的症结在于它把劳动、劳动者,以至人仅仅理解为抽象劳动”:‘国民经济学抽象地把劳动看作物”。因而,它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它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第二,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理论矛盾的根源在于: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丝毫不加怀疑和探究,仅仅把这种矛盾当作既成事实和客观规律接受和肯定下来,这一现实矛盾就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他指出,‘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劳动产品为拥有资本的资本家所占有,同时,资本又是积累的劳动”是工人通过劳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工人的生活需要取决于劳动雇佣和商品关系,而劳动雇佣却完全取决于资本和资本家,工人为了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必然要受到资本家的支配和奴役,‘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不断奋力生产着自己的枷锁。总之,人的活的劳动”必然要受到这一活动的异己产物‘死的资本”的支配和奴役。进一步地,他把‘资本”界定为‘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同时,‘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劳动的增加”不会导致劳动者的财富增加,只会导致‘资本的增加”即导致对人的劳动的异己和奴役力量的增加;从而,在理论上把握住了‘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的现实内涵。第三,与国民经济学从总体上缺乏对社会现实矛盾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处境的人文关怀不同,马克思把对劳动与资本的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最终引向了对现实社会中

  

  ‘人”的处境的深切反思与关怀。马克思指出,在现实条件下,‘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人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由此,他提出了工人现实斗争的目标:‘工人不仅必须为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必须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手段而斗争。”由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在马克思对‘劳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已经带入了哲学批判、道义批评以至人类解放理想等‘人文诉求”‘异化”、‘异化劳动”以至类本质”等带有哲学人性论性质的概念已呼之欲出。

  

  二、在笔记本I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笔记本II的残余部分和笔记本III的‘私有财产和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都是笔记本II的补充材料)等章节中,马克思实现了经济学语境与哲学语境的

  

  双向生成”与湘互交融”,提出了异化劳动”和类本质”等一系列核心哲学概念。在笔记本I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章的开头部分,马克思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学理局限即它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却没有说明这个事实本身,而且没有说明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和原因,不理解劳动、资本和地产三者分离的规律和原因,并由此提出探讨‘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的理论目标。这就鲜明地体现出了他要求超越国民经济学的现象描述和事实研究,掲示‘当前的经济事实”背后的‘本质联系”、规律”和‘原因”的那种深刻的‘哲学诉求”。由此,马克思开始了经济学讨论与哲学讨论之间的‘双向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步骤就是一系列概念转换”与话语嫁接”:第一,劳动的现实状态被理解为‘异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同时,资本被理解为‘异化劳动”的产物,被理解为私有财产即‘外化劳动”。PKP^-MP277--第二,劳动本身被设定为人的类生活”、类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劳动异化之本质也就被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第三,生产劳动之发展又被理解为扬弃异化、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的本质之复归的共产主义解放途径的现实基础,被理解为“人,,的现实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由此,马克思以‘类本质”、‘异化”等哲学概念为‘理论对接点”来规定、限制、扩展和深化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将之直接与‘人的本质的复归,‘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等宏大主题相联系,从而逐步地把它从经验实证科学领域上升到高度抽象的‘生体哲学”理论层次,上升到‘人类解放”的现实关怀层面。

  

  三、在笔记本III‘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中,马克思把经济学语境中形成并逐步哲学化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一起引入对黑格尔辩证法特别是‘劳动(实践),‘人”和‘人的本质”等概念所进行的纯哲学式批判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拒斥了形而上学的主体哲学,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哲学式”劳动(实践)概念,体现了重建主体哲学的理论动机。

  

  综合以上三个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学语境和哲学语境之间‘双向生成”的过程,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和哲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最终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实现了语义融合与概念对接。从文本来看,与劳动概念由经济学语境向哲学语境的生成过程相应,马克思还必须在纯哲学领域形成一个‘劳动”概念来实现向经济学领域的生成过程,这个概念既要能够承接和统率由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概念所带来的全部经验色彩、实证内涵和现实意义,又要能够在纯哲学领域担负其拒斥思辨形而上学的‘人————主体”概念,同时重建新型主体哲学的理论任务。也就是说,马克思需要这样一个概念,它既可以借重于哲学思维的普遍性、本质性和终极性来消解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的片面、肤浅和人性关怀的缺位等弊病,又可以借重于国民经济学的实证性、经验性和科学性来拒斥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手稿》中所形成的劳动(实践)概念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在哲学和经济学双重语境中‘自由出入”并都能占据各自核心地位的概念;它既可以被哲学思维抽象地把握住,又可以被经验科学实证地界定下来,因而是一个非形而上学化的哲学概念。所以,它就被看作在哲学语境中最接近经验实证科学的一个概念,同时也就是最远离思辨形而上学的一个概念。进一步地,它也就很可能成为对思辨形而上学构成最大破坏力的一个哲学概念。总之,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中形成的劳动(实践)概念,既承载着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又蕴涵着深沉的人文价值关怀,鲜明地体现出了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主体概念,重建实证的、经验的、科学的主体哲学,并以此为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奠定哲学基础的理论动机。


上一篇:关于当代公安哲学理论创新 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一个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