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依存的哲学理论
人类与自然界(天)相互依存的关系亦即人天相依存,不仅具有现代科学基础层面上可靠的实证材料,而且存在着当代理论思维层面上自洽的逻辑根据。深入开展哲学理论思维层面上诸如唯物辩证法、人天观、时间空间观念、系统科学等各个方面关于人天依存关系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哲学理论意义。
本文着重进行系统科学、时间空间观念、唯物辩证法、人天观等几个方面及层次上有关人天依存的理论思维与分析探讨。
一、人天依存的系统思维
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天依存,我们必须将人类看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由于人类系统同周围的环境和宇宙彼此相通,所以它们又相互构成了人天依存的超级巨系统。
以下我们就从系统方法、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来讨论人天依存系统。
1.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方法思维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人天依存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按照方法特点进行思维的显著特点。
(1)人天依存的整体性思维。系统科学方法将人天依存系统始终看成一个由诸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从整体(人天依存系统)与部分(人类、环境、宇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中,来考察人天依存系统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不言而喻,整体性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 人天依存的综合性思维。系统科学方法将人天依存系统视为由人类、环境、宇宙所组成的一种综合体,并从它的组成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作用方式和未来发展诸方面,予以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与研究。所以,综合性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方法特点。
(3) 人天依存的最优化思维。系统科学方法把实现人天依存系统的整体最优作为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它既要定量地确定出人天依存系统的最优目标,也要在该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便调整局部的功能和目标为达到系统总体的功能和目标服务,由此实现人天依存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显然,最优化思维是人天依存系统研究的目标特点。
2.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结构思维
系统的结构是其诸要素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组织形式,亦即用“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去描述系统的行为”。2]P319)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就是人类及其环境和宇宙之间内在联系及作用秩序的组织形式。从系统结构思维来研究人天依存系统,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简明扼要的认识途径。
(1) 人天结构的多样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有双向(反馈)式和多向(网络)式。由此可见,过去只将人天依存系统看成是单向(主副)式结构的认识便是片面的:无论是人定胜天的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是天主宰人的唯心主义天命论皆是。
(2) 人天结构的稳定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是一种非平衡结构的超级生态巨系统,它具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动态平衡的特点。
(3) 人天结构的等级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也存在着结构上的等级系列:人类•小环境;人类•中环境;人类•大环境;人类•地球;人类•地月系;人类•太阳系;人类•银河系;人类•总星系;……
(4) 人天结构的相对性思维。人天依存系统是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同时又是另一个小的系统。例如,人类•太阳系中的太阳系、人类、地球、月球等各种要素,它们同时又是较低一级的一个个系统:太阳系统,人类系统,地球系统,月球系统,等等。反之亦然。
(5) 人天结构的变异性思维。由于人类同环境和宇宙始终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所以人天依存系统的结构总是处于不停地变化发展的变异过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便有了从原始的远古人天依存系统到完善的现代人天依存系统的历史性演变。
3.人天依存研究的系统功能思维
系统同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外部秩序就是系统的功能,亦即“按它对环境的作用来描述系统的行为”[2](B1()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就是它对外部环境的作用秩序,亦或它对外关系的行为描述。从系统功能思维来研究人天依存系统,也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明晰的认识途径。
(1) 人天功能的过程性思维。一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及其大小,将由该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表现出来。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作用,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过程特征。
(2) 人天功能的亚稳态思维。人天依存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可以调节的亚稳态: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大量排放,人天依存系统及其人地生态子系统的功能状态,均从良性亚稳态转入了非良性亚稳态,将来还可能转入一种新的良性亚稳态。
(3) 人天功能的层次性思维。例如村庄、乡镇、地区、国家、大洲、全球等不同等级的这些人天依存系统,既组成了人天依存系统结构的层次系列,也构成了人天依存系统功能的层次系列。
(4) 人天功能的辩证性思维。系统功能的辩证性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功能一般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然而,系统的功能也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二是相同的系统功能可以有不同的系统结构,而不同的系统功能也可以有相同的系统结构。人天依存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辩证性质。所以,同样功能的人天依存系统,既可以由天然的人天依存系统来承担,也可以由模拟的人天依存系统来完成;而不同功能的人天依存系统,则可以在相同结构的社会生态系统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控制变量来实现。
(5) 人天功能颓变的不可逆思维。一个系统的功能发生颓变后具有不可逆变的特性,人天依存系统如社会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可逆性尤为突出。
二、人天依存的时空思维
人天依存系统或即人天依存关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着,并且还在一定的时空中经历着不断发展与衰亡的历史过程。为了考察人天依存关系的时空轨迹,以下便从时间纵向和空间表型两个方面分别来讨论。
1.人天依存研究的时间纵向思维
人类历史上随着时间推进的人天依存关系,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这样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来进行讨论。为了科学地考证人类历史上的人天依存关系,我们选择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和直观的生活、生产、文化、认识和宗教等五个相关的社会要素,作为人天依存关系考察对比与科学分析的指标参数。
(1)古代:人类拜倒在大自然面前。
a,在生活方面,古人类完全靠大自然恩赐。从动物界进化与提升出来的古代人类,他们在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方面,还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为了遮羞避寒,古人只能采集树皮、树叶来护体,后来学会硝制动物毛皮以包裹身子,那已是相当晚期的事情了;为了填饱肚子,古人只能采猎山果、野菜、籽粒、虫鱼、野兽来果腹,哪儿有,有多少,全凭大自然恩泽;古人先是巢居树丛,后又寻找山洞穴居,到了学会搭建窝棚茅屋时,也还是就地就材,仿效自然罢了。由此看来,倘若没有大自然的恩赐,古人必定难以生存与延续下来。
b.在生产方面,古人类只凭初级、次级生产。初级、次级生产是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两种基本的生物生产功能:初级生产即植物性生产或第一性生产,这是植物靠光合作用生产出山果、野菜、籽粒来;次级生产即动物性生产或第二性生产,这是动物靠同化作用生产出各类动物性有机质来。古人就是凭借这两种自然生产过程,并且直接采猎所产生出来的这些有机质为生。后来他们慢慢学会了种植一些简单的作物,或饲养偶尔吃不完的猎兽,那也仍是长期停留在原始农耕及渔猎的低级阶段。
c,在文化方面,古人类崇拜与模仿大自然。在古人类的心目中,大自然是何等的伟大,它既高不可攀,也深不可测。古人不仅崇拜天地神圣,而且也崇拜自然万物,其中包括山脉、河流、树木、土地、庄稼、兽类等等,并由此而产生了诸如天神、地神、山神、河神、树神、土地神、庄稼神、兽类神等等的拜神文化现象,以及种种的图腾崇拜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人在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地模仿完美至尊的大自然,从原始石器、骨器、木器工具的制作,到各类陶器、铜器、铁器的生产,从原始艺术的诞生到象形文字的发明等,都是古人模仿大自然的杰作。
d.在认识方面,古人类对大自然敬畏不解。古人类对大自然的畏惧,有时竟达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例如,古人遇到闪电雷鸣便恐惧不安;又如,古人遇到了山火或火灾时总是惶恐奔逃等等。由于对这些自然现象或灾害毫无认识,且长期迷惑不解,所以古人就把雷电认为是“雷公雷母打架”而把山火则视为“天火,,’火灾更是“火神降罪”人间了等等。
e,在宗教方面,古人类将大自然神秘化了。在变幻莫测和无所不能的大自然面前,古代人类将大自然神秘化了,他们用超自然的神灵或鬼怪,来解释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因果规律。例如,古人用神龙呼风唤雨,来解说自然界的气象变迁;又如,古人用灵魂转世轮回,来解释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等等,由此而产生了被称之为“万物有灵”和“自然神圣”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
(2)近代: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a,在生活方面,近代人类向大自然加倍索取。近代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向大自然加倍索取各类资源的能力和速度,由此彻底改观了包括衣、食、住在内的近代人类生活的状况与水平。
b.在生产方面,近代人类开始进行高级生产。所谓高级生产,就是在初级的植物性生产和次级的动物性生产基础上,人类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进行的高级生产过程。。']由此,近代人类建立了农业、工业、制造业等各种产业,批量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制成品,如农产品、工业品、工艺品、畜产品、食品、建筑材料、文化用品、医药制品、医疗器材等等,极大地满足了近代人类的物质需求,也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大发展。
c,在文化方面,近代人类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的至理名言,。4](PKB)以便使自然界接受人的控制和驾驭。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群”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5](P1878)
d,在认识方面,产生了“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的观念。德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他解释道:人要向自然请教,但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而是以法官的身份,强迫证人回答他的问题”。WCKM这种认识观念便使得人类征服和主宰自然界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还成为后来“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
e,在宗教方面,上帝赋予人类主宰自然的合法权力。基督教教义规定,上帝创造万物时,特创人类代上帝统治自然界。这就授予了人类主宰与支配自然万物的合法权力。所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怀特指出:基督教是世界上所见到过的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
(3)现代:人类重建与自然的和谐。
a.在生活方面,从尽情享受到适度消费观的萌生。近代以来,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也是有价的和有主的,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尽情地挥霍与高消费了,应当尽快树立一种以珍惜节约资源和循环使用资源为目标的适度消费新观念。
b.在生产方面,从高消耗生产转向低耗清洁生产。现代人类开始抛弃高消耗和污染环境的传统生产工艺,打算采用少资源、低能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破坏,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在文化方面,从人主宰自然的文化到生态文化。现代人类已经感悟到,为了走出传统文化的困境,必须选择并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化:在精神层次上,要与人主宰自然的思想决裂,树立人天依存的思想观念;在物质层次上,要抛弃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旧式生产工艺和享乐型的生活方式,从而恢复与重建人和自然界的和谐与共存。
d.在认识方面,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主张只有人才有价值,由此导致人类统治和奴役自然的合理性与合法化,从而在实践上使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新近提出了生态中心主义的观念,主张不仅人类,而且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存在物,都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也有其目的和利益,所以都是道德关怀的对象。显然“这是人类道德的完善”由此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真正“符合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利。
e.在宗教方面,从人统治自然的神学到生态神学。为了反思自己的罪责和回应世人的批评,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于1979年举行了特别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基督教教义的现代化,以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神学”[7(Pm,p17*)首先,人不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地球大家庭的管家、看护人和监护人”其次,上帝的所有创造物一律平等”人对别的生命和自然界不再享有统治与剥削的特权;第三,人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界既是平等的,又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物的管理者。
2.人天依存研究的空间表型思维
当代空间表型的人天依存关系,可以选择世人公认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发展战略这样五个主要表现类型来进行讨论。人天依存关系这五大空间表型,代表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社会生态课题,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重大课题过程中相应的几种实践能力与认识水平。
为了客观地考察当代空间表型的人天依存关系,我们选择了最有影响的“米都斯模型(罗马俱乐部)和“全球模型(美国政府)这两份研究报告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主要表型的数据资料,作为当代人天依存关系考察对比与科学分析的指标参数。
(1) 全球人口的暴胀持续加剧。
a,米都斯模型(1972年发表hMB3-34,—-395世界人口由公元1650年的5亿,以每年约0.3%的速度增长,经过250年翻一番,1900年达到了10亿;1970年世界总人口是36亿,按每年2.1%的增长率计算,只过了33年又翻一番;由此,2030年时世界总人口将是现今活着的人数的4倍。很显然,全球人口的增长已经超指数地持续暴胀了。
b,全球模型(1980年完成世界人口从1975年的40亿将会增长到2000年的63.5亿,增长50%以上;以目前和预计的人口增长率计算,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到21世纪末人口总数将会接近300亿,这与整个地球的最大负担能力极为接近。由此表明,全球人口的暴胀确实是在持续加剧着。
(2) 全球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
a,米都斯模型:⑷〜7#10每一种自然资源的世界消费率都按指数增长着,而且许多资源消费率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要快。以铬矿为例,铬的世界已知储量为77500万吨,以目前每年开采185万吨计算,大约只能维持420年;可是,铬的世界消费率每年增长2.6%,由此铬矿便会在今后的95年内耗尽,比原先预期的缩短了4倍多。同样,其他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时间也都大为缩短,如铝将从100年缩短到31年,铜将从36年减少至21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正按每年1.3%的速度增长着,再把人口的增长计算在内,人均能源消费的增速就增至每年3.4%了,由此全球不可再生能源很快将达到各自的耗尽极限。
b,全球模型:非燃料矿物的需求量和消费量每年都以3—5%的速度稳步增长,特别是仅占世界人口1/4的发达国家,却消费了世界非燃料矿物产量的3/4。发展中国家薪柴需求量每年增长2.2%,1994年地区性薪柴短缺总计已达6.5亿立方米。全球的木材、粮食、水资源等的短缺和供不应求,也都同样是日益加剧!
(3) 全球环境的恶化愈演愈烈。
a,米都斯模型。以全球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约2000亿吨,并以每年0.2%的速度按指数增长着;大气、水域,尤其城市周围的热污染,造成生态失衡与气候反常;全球每年排放的核废料达到2500万居里,而通常的环境浓度都以微居里即百万分之一居里来表示。远离铅污染源的格陵兰冰层中沉积的铅含量,自1940年以来每年增长300%。全球环境污染超过了环境吸收污染物能力的上限,由此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导致全球环境恶化愈演愈烈。
b,全球模型: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公倾土地退化为沙漠,现有约计20亿公顷的土地正处于沙漠化的危险之中,是现有沙漠8亿公顷的2.5倍。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和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增加的速度正在加快,到2050年前后有可能显著改变世界气候及高空大气层状况。全球大约50万至200万种物种随着它们的栖息地的消失而灭绝,目前274万种淡水脊椎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野生动植物物种也同样正在迅速灭绝。由此可见,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直接危及地球生命乃至我们人类的生存了。
(4) 经济增长但全球贫富扩大。
a,米都斯模型年至1968年,世界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而以人均计算则为每年5%,显然工业增长率比每年2%的人口增长率更快。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快,人口增长慢,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慢,人口增长快,所以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却愈来愈大了。
b,全球模型:[9]p21-34)自1975年至200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5%,而人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却只有53%,即从1975年的1500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300美元。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年人均产值仍然低于600美元,发达国家的年人均产值却高达8500—11000美元。可见经济虽然增长了,全球贫富差距却进一步扩大。即人天依存关系在经济层面的空间表型上也是很不均衡的。
(5) 从传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传统发展战略主张经济至上,即一切都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务,由此在获得高产值和高利润的同时,便方数据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分裂了人天依存的和谐统一。所以,传统发展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从而危及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为代价的已经过时了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用以代替传统发展战略;同时还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准则是,当前的繁荣和发展不能对保持或改善未来生活水平的前景构成危害或障碍,所以只有在给他人和后人留下同样多同样好的情况下求得发展,才是合理的与合法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或者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实际上也就是要实现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等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必然实现以下四个根本转变:[12](p12)—是由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单目标模式,向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增长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二是由发展的速度型模式,向发展的效益型模式转变;三是由牺牲农业注重工业的模式,向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转变;四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全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模式,向国家控制与众多管理主体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从传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目标上亦必然实现以下五个战略转变。。⑴〜⑴在资源利用方面,要从耗竭自然资源的“资本”向依赖自然资源的“利息”转变;在能源利用方面,要从高能耗和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向研制高效率能源和更多地依靠可再生的能源转变;在控制人口方面,要从无节制的人口暴胀,向有理性的计划生育转变;在利益分配方面,要从不均衡分配,向更广泛分配转变;在城市建设方面,要从畸形的点的收敛集中,向均衡的面的发散转变。
不言而喻,彻底废止传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并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保持与发展人天依存关系的和谐统一。
三、人天依存的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人天观等,对于人天依存研究将提供方法思维和理论指导。
1. 辩证法是人天依存研究的根本方法
(1) 辩证法是方法论的核心。唯物辩证法所研究和反映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一般规律,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而人天依存研究则是阐明与反映人和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具体规律。不言而喻,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总是包含并制约着具体的或特殊的规律,因此前者总是指导后者,或即一般指导具体(个别),普遍指导特殊。无论是作为世界观还是作为认识论来说,唯物辩证法都必然要指导人天依存研究;而作为方法论或逻辑学来说,唯物辩证法也必然构成人天依存研究的根本方法,亦即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可以说,这是我们研究人天依存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明确并遵循这一根本原则的话,“那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性,从而不是在世界观和认识论方面出问题,就将犯方法论或逻辑性的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而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2) 坚持辩证地分析与综合。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人天依存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领域,为此既要分门别类地考察,又要高度综合地研究,也就是说,既要辩证地分析,又要辩证地综合。不然的话,人们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又不见树木。由此看来,无论是只有人天依存研究的分科知识,还是只有人天依存研究的理论综合,都是根本不够的或片面的。为此,我们必须同时兼有人天依存研究的多学科知识和哲理性综合。所以,应当把还原观与系统论结合起来,辩证地研究人天依存关系。显然,参与研究的学科愈多,分析愈深,综合就愈重要,此时“恰好辩证法……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毫无疑问,在人天依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地分析和综合是头等重要的。
2. 人天观是人天依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天观是关于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人天观认为,人和自然界(天)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这样不断地实践和能动地认识,由此而逐步达到人和自然界亦即人天的相互依存与和谐统一。
(1) 从人是“小宇宙”到“主客一体”提出“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因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各种原子所构成的。古代中国的“精气学说”主张,人是天精与地形合成的“微型宇宙”亦即“小宇宙”《黄帝内经》还对此做过形象的类比与论证“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天有“星运环周不休”人有“经脉流行不止”近代生理学先躯哈维也持人是“小宇宙”的人天观心脏是生命的开始,它是微型宇宙的太阳,正如太阳是世界的心脏一样!”
哲学家们后来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界及至心与身、感觉与理性其实都是统一的,而实际经验就是二者统一的桥梁。他们强调了宇宙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机性和一体性,从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从“因任自然”到“天人合一”庄子认为,自然界原本是和谐美满的,只因人类的贪欲和社会的演进,才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状态。所以,他主张回归原始与混沌,无为”“无待”和“不毁万物”方能消除自然与社会、物与我的分裂和对峙。庄子的“因任自然”说虽有消极因素,但其物我一体、天人和谐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这是关于人天关系的精辟概括和最高境界。处于统一体中的人与天,本来就是和谐相与的:天合于人,赐人以衣、食、住、行;人也合于天,顺天而生,顺天而化。同时古中国哲学也极力倡导“天时”“地利”“人和”或即“天地人和”的哲学理念与管理法则,并且成为古代社会经营农事、工商、人事、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得以成功的要津与决窍,同时也是我国悠久文明中的国粹与精华”[18]原初朴素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和”观念,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自然与人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辅相成的丰富内涵,强调人与人、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都应当和谐依存。这些合理的和积极的文化传统,正好与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华和理论热点遥相呼应。
(3)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到人天依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大脑的关系问题在自然观上的具体表现,它们都是对立统一的。然而,要实现这种辩证的统一,即卩“‘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同一'也就是人和自然界的统一”。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中介才能成功。正是贯通与联系人和自然界的社会实践,一方面促使自然界“人化”即“人化自然”就是把自然界变成为“属人的自然”另一方面促使人“自然化”即“自然化人”也就是把人变成为“亲自然的人”不言而喻/‘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的辩证统一,便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向,或即人天依存的最优选择。唯有如此,人们其时才能够舒心地感悟到,人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
叶峻(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烟台264005)
上一篇:哲学理论的角度看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