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秀的人生哲学论文案例鉴赏(共5篇)
第1篇: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一,余华早期作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先锋精神的作家,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1]。然而,《许三观卖血记》可谓是余华的转型作品。作者不再将其作品的内容层面停留在神秘的宿命论和人性的黑暗上,转而写出了一个充满人性道德温情的作品。余华不再进行冷酷或残忍美学的表述,不再迷恋对暴力的冷漠叙述,而是笔锋一转,用一个更为平和、平淡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市井小人物在面对苦难生活时的种种生活形态。我们可以从他的生活中读出小人物与大主题之间的关系:许三观反映了大多数人正处于苦难之中的大背景,同时又折射出了人生充满了矛盾与统一,苦难中的温情,幸福中的无奈的哲学理念。
二,许三观是一个一个平凡之极的丝厂送茧工,在充满了贫穷饥饿和苦难的年代里,为了生存的理由,为了让他的家庭可以活下去,为了给患病的儿子治病,他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卖血来维持生计。这是他的无奈之举,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小人物的高大形象:为了家庭,为了妻子,为了儿子,最后是为了自己。作者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比起对暴力死亡的冷漠描写,显然更注重于对心灵的解读和对人性的探讨:“90年代的几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日常经验不再被置于与他所追求‘本质的真实’的相对立的地位上。叙述当然还是冷静,朴素,有控制力的,但也有心境放松之后的余裕,来把握叙述上的节奏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觉察到那种含而不漏的幽默和温情。透过现实的混乱、险恶、丑陋,从卑微的普通人的类乎灾难的经历,和他们内心中,发现那种只得继续生活的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是这些作品的重心”[2]。许三观就经历着像卑微的普通人一样的经历,并且发现他只得以卖血为生的方式继续简单生活。许三观的婚姻生活、家庭变故是在中国当代历史的重大事件背景下进行的,历史以“苦难”和“生存”的形式进入许这一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而他的话语似乎是幽默而又轻松的,似乎他能依靠血液来解决一切问题。而他的心是悲凉的,他体会到了人生中的苦涩滋味,并且发现,他不能改变这些上天让他承载的苦难。唯有他能做的,只是默默的接受,并且想办法克服。“与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叙事相比,九十年代的余华对现实显得过于宽容了,甚至还有点含情脉脉,尤其他在《许三观卖血记》里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更是使苦难丧失了给人物和读者带来自我感动和道德审判的可能,它成了生活的馈赠,成了生活中我们必须经历的环节,成了现实得以展开的依据,成了存在的基本内容”[3]。这或许正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当在苦难中经历痛苦之时,或许人们会显得渺小而又不堪一击,但人类又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另一种精神存在体,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精神会让我们承受住这些重重的担子,并体会到另一种层面的幸福。“应该说,“卖血”所喻示的这种人生方式,是带有一重悲剧色彩的,但按照《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许三观”的生活始终笼罩在一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淡淡的幸福氛围当中,这种幸福氛围既是作者讲故事时有意渲染出来的,又是故事中的“许三观”势必会有的一种心理感受”[4]。文章结尾处,许三观和他的家庭终于不用再因为生活的问题而痛苦,他不用再买血也可以吃到徐玉兰给他做的炒猪肝,养家糊口的重任也终于不用再落到许三关的肩上,不用再融进他的血液里。这似乎像是黑暗后的黎明一样:虽然光亮微弱,但依旧让人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去迎接未来。“《许三观卖血记》让人时悲时喜,悲与喜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较为完美的融合.悲剧精神与喜剧效应存在于文本的每一个角落,两者相互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亦悲亦喜的整体美学风格”[5]。
然而,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许三观似乎一直都是在他自己营造的看似喜剧的悲剧生活中生存着。作者以喜剧精神展示悲剧内涵,在悲喜剧的矛盾中,显现出强烈的审美张力。特别是在结尾处,他在喜剧氛围中感到了人生荒谬,让人产生了厚重感。
当他年老的时候,他意识到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卖血,于是决定为了自己,为了再喝二两黄酒,吃一盘炒猪肝去一次血站,即使他已不再需要。他到了血站后,却被年轻的血头告知,他的血液已经不能再用,只能卖给油漆工匠当做家具的底漆。他顿时崩溃并且无助——许三观卖血半生,最后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他接受不了,像一个孩子一样在街上大哭起来。想他辛苦一辈子,换来的却是无助,不知所措的眼泪,这又怎不是一种在人生得到快乐时却散透出的痛苦。他的黄酒和炒猪肝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而成为了一种符号:他内心的精神支撑和心灵寄托。这似乎给了许三观一个理由,让他继续卖血。当他为了卖血而卖血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怕的,让人为之叹息的麻木吗?“在希望中余华仍然不时显露出他的悲哀和无助。在创作中余华仍不放过任何来自现行的苦难,并将其酿成一张张绝望之网,让笔下的人物挣扎于其中,或生存或毁灭。只不过这种绝望以一种更隐晦的方式隐藏在字里行间,并非由作者直接抒发,而是让读者在反复阅读中体验感知”[6]。许三观看似通过血这个重要的因素而从苦难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但他真正老去,整个人却已变成了被榨干的老人。伴随着他的血被一次次的抽出,他的人,他的灵魂也在被慢慢的抽干。这又反映出了另一个层面的人生哲学:当我们觉得苦尽甘来,当我们似乎以为真正将幸福握在手中,才发现幸福不一定是真正源于内心,而是源于习惯,一种可怕的习惯。“许三观不仅是以卖血的方式来消解生活的苦难,还要通过这爱与温情承受来自于世俗伦理的压力,在这种道德伦理的胁迫下,使许三观在精神上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7]。而这时,我们或许会像许三观一样,当失去了经历苦难的权利时,当一种习惯被告知已不能再继续时,在大街上像小孩子一样默默的哭泣。因为我们发现,此刻,我们显得是那样的苍老和孤独。正像他的妻子和儿女不能完全的理解他最后的哭泣一样,我们之外的人也不能体会我们心中的哭泣。而更为真切的一个事实摆在我们的眼前:苦难的遭遇是外化的,心灵上的距离才是内在的。在悲号的哭泣的痛苦背后,隐藏着的是心灵上的沉默。
三,即便是这样,我更愿意相信,余华想告诉我们的还是更为积极的人生思考。卖血是许直面存在的唯一方式,一生卖血,成了其价值的存在方式。以自损而自救及救人,这是一个生命升华的过程。这并不是他逃避苦难,或是害怕苦难的荼毒,只是单纯的相信人性的美好善良。即使我们会变的无助而又苍老,但生活的的确确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出困境,虽然不能看到那样确定的希望。虽然许三观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他确实养活了整个家,养活了下一代,让孩子们得以继续生存。“人们可以像许三观那样充满温情与爱意,虽受生活的践踏与捉弄,仍能保持对它们的体贴和关怀”[8]。而像许三观这样的小人物的人生经历透射出的人生哲学也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在面对苦难时,每一个人都会无助与无奈。但为了更大的责任与爱,我们还是要挺起胸膛坚强的接受。在苦尽甘来的一瞬,我们或许又体会到那源于内心的辛酸。正因为人生就是一个矛盾体,我们才会在苦难与温情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体会。重要的是,虽然有时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卑微的,但我们依旧要努力地向前,为了无私的爱和责任,生生不息。
作者:郭文锐
第2篇:让人生哲学闪耀物理课堂
物理学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恒律(conservation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在对各种序的寻找中,物理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解决问题时的逻辑顺序关系的解答。遇到复杂问题时需要静下心来寻找解决的思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定要清楚。这样的思维模式很有利于学生对多元问题、多条件问题的思考。
在研究对称性和对称破缺的问题时,物理学给我们展示了
自然世界一幅幅“完美”的画卷,但也同时展现了完美之中的缺憾。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撞中,美丑善恶的相对性展露无遗。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来讲,美丑善恶的判断是关键的一环,物理学理论在此发挥的空间还很大。
守恒律和不变性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中学阶段就会接触到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律。守恒律带给我们最重大的人生启示就是得失观的建立,有些时候为了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必须舍弃一些其他的东西。关键是什么时候选择放弃,放弃多少,能有多少回报,这些问题只有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经验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判断。
可见,物理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引申和利用的人生哲学,经过教师稍加整理,即可成为中学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一、如何让人生哲学走进物理课堂
1.选择适当的物理模型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模型都能够作为人生哲理的有效载体,好的物理模型承载的人生哲理可以发人深省,直指人心。但是如果模型选择不当,很可能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出现反效果。比如“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模型并不适合进行青春期人际交往教育,此模型引申出来的问题敏感性太高,有可能达到相反的教育效果。
2.明确实际的研究对象
有了对学生状态的充分了解,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有针对 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懒惰了,可能需要一种勤奋榜样的刺激;学生迷茫了,可能需要目标、理想方面的指引;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了,可能需要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物理模型中引申出的人生哲学才更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选用体贴的教学语言
展开人生哲理教育时要有一定的铺垫。人生哲理的教育语言应采用较为平和温柔的语言,可以使用问句以启发学生思考。避免使用很生硬的过渡语,令学生感到这个观点引入的很突兀,使得教学系统脱节。合适语言的使用会令人生哲理与物理原理的学习熔为一炉,达到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实例——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中,先介绍了伽利略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伽利略通过一个理想斜面实验,推导出如果忽略阻力的情况下,从左侧斜坡某一高度滚下的小球,最终会到达右侧斜坡相同的高度,而与右侧斜坡倾角无关。右侧斜坡倾角越小,小球运动路程越长,但总会到达相同高度。设想将右侧斜坡完全放置水平,即倾角为零,小球将不能回到原来高度,但小球会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通过此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重要结论,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这个物理中的著名理想实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子具有很好的励志效果。首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这个小球为什么一定要回到那个高度?那个高度对于他自身来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以下是我在课堂中对此问题的解释:那个高度是小球与生俱来的梦想和目标,为了他的梦想,他可以付出一切的努力,就算困难不断地加大(斜面倾角越小路程越长),但他也会坚持不懈地走完全程达到自己的目标,就算完全看不见光明与希望的时候(斜面变成平面),他也绝不放弃(继续运动),因为几乎所有的失败都来自于半途而废。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就像那个滚下斜坡的小球,怀揣梦想,去追逐人生的高度,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看不到未来,但是唯有坚持才能让我们有达成梦想的可能,因为那颗小球在运动了一万米、两万米、两万五千里以后可能又会遇到一个斜面,这时他的机会就出现了,但是如果没有前面的坚持,那机会就永远都等不到了。人生来不是为了做一个失败者的,英语中有一句“BornToWin!”生而为赢,坚持就能赢!
物理学科在中学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最具难度、最理论性、最冷冰冰的课程之一。但通过本文的探讨,不难发现,物理学不仅仅是生涩的公式和习题,物理学本身蕴含的哲学思维足以使学生在人生中获得良好的指引和精神上的启迪。让人生哲理走进物理课堂,让理性思维的光辉照亮学生的未来,也许教师只是多说了两句话,但这很可能会令学生从此爱上原本枯燥的物理,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者:李松
第3篇:浅谈庄子哲学思想的人生哲学
一、《庄子》概说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在唐朝又被尊称为《南华经》,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现今已失传。目前所传的三十三篇,已经是由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做。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的思想核心,而外篇、杂篇的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了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
二、庄子哲学思想的特征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的人生哲学典型地代表了道家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很是巨大。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谋求个体精神独立自然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人格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企图克服、摆脱必然性的一种努力,它同时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的三重特性。
首先,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摆脱由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而产生的精神纷扰,从而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庄子对于死生大限的突破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庄子》写道:“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庄子·内篇·德充符》)意思是死生的观念界限被超越,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既对死生的不同情感界限也就不存在了。庄子理想人格中这种超脱世俗事物和规范的生活态度,蕴藏和体现着一种安宁恬静的“定”的心境。如《庄子》中写道:“死生存亡,穷打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不知能归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庄子·内篇·德充符》)可见,庄子的“游乎尘垢之外”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精神过程:当一个人理性的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这里有道德的人不是指一般的道德,而是智慧充实、有完美的世界观,视宇宙、自然、社会为一整体,并能将这种统一世界观用于人生的人。能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丧祸福,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所以,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主张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
其次,庄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内容是对一种绝对超越世俗的、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具有理想的性质。自由作为理想,不仅成为人类活动的深层内因,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构成了人类全部活动的价值性基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对自由的渴望无疑是人类活动最强大、最内在、最持久的动力,而庄子思想中色彩最鲜明感人、最能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的内容就是他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和热烈追求。这一自由境界的情态,《庄子》中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子,一龙一蛇,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外篇·山木》)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局限的、无条件的、绝对而又永恒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现实性的自由,而是内在的精神上的自由。因为庄子把人不自由的原因从本质上归结为对心灵的束缚,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不是源自于外,而是源自于内,源自于个体精神的自我束缚,即心存“桎梏”、怀有“心结”的结果。所以,庄子认为个体生命的自由,不能靠对外在必然性规律的积极认识、支配和改造而获得,而因充分意识到必然的不可抗拒性,从而对之采取不执的态度,即在精神上对现实存在的必然性予以超越。因此,庄子所谓的“解其桎梏”(《大宗师》)乃心灵的自我解脱,其自由也只能是精神上的自由。正是由于对自由的深度理解和热切渴望,《庄子》全书布满了种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形象。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毫无生人之累的绝对自由,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而只能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中显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庄子的理想人格形象却在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却在心灵上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庄子的自由观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自我性、内在体验性,只能以某种感性直观的形式来显现,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予以证成。因此,这种理想的自由只能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绝对理想性质的心灵自由观。
三、我的观点
关于庄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中国文化史上不能缺少这样一位空前绝后、飘摇不俗的至圣人。作为道家杰出的代表,他对整个中国的哲学、政治、历史、诗词、美学、艺术、医学、养生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行文恣意诡谲,渗透着深远的人生智慧,通透、练达,直指生命的真理。庄子的思想绝非简单、粗鄙,事实上其每一个方面都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但由于文化偏见,很多人提到庄子就把他和“消极无为”联系在一起,甚而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种逃避世间、完全消极的出世学说。但其实,他着重探讨人在顺应自然实现物化的过程中能够追寻个体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状态,在现实中,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感染,以无所羁绊的思想和意志自由昭示着人们,引发人们对个体尊严和个人意志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对当今社会来说,物欲的充盈、享乐的泛滥以及对名利的追逐,让人们的心智蒙上了灰尘,因看不清世界的本源而像飞蛾扑火般冲入泥沼中不能自拔。庄子的思想就在时刻警醒着世人,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往往更重要,世界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一切顺应自然就好,以一种超功利的的心态,坦荡真诚的心胸去面对一切,世界自然不会这么污浊不清。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受名利所困的人们能够暂时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从而放松身心,找回自我。
结语
庄子及其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的,当然,庄子思想也并非是完美无暇,今天看来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他在传统文化中不可撼动的位置依靠的是自身价值,庄子被后世作为追求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象征,借以争取自由逍遥生活来抵抗高压的坚强盾牌。
作者:杨慧
第4篇:《赶象人》一本有关人生哲学的百科全书
即使是在充满奇思妙想的少儿类图书中,《赶象人》也显得过于特殊,由于罕见的丰富性和多重性,以至于很难用惯常的题材分类对它进行概括。少儿书,最常见的失误就是低估读者的智力、知识与能力。我们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他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论想象,他们是看星球大战长大的一代;论激烈,电子游戏中令人目不暇接的对抗赛也是小菜一碟;论离奇,有什么能比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更让人着迷?离奇故事、紧张情节、惊悚场景都已经很难抓住他们。但坚信《赶象人》的丰富内涵以及与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共振足以征服绝大多数读者。
首先,最吸引人的应该还是故事本身。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对手是一对贪婪、阴险、恶毒的成年人。四人由于对一头名叫库什的大象的争夺而结缘,阴差阳错地开始了奇妙的冒险之旅。里面有阴谋、暗算、欺诈、追杀、逃生,每每生死悬于一线。这里的孩子人小鬼大,这里的坏蛋也不是笨贼,双方的执着、高智商、超级顽强使得冲突较量白热化,你来我往中把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浑水摸鱼、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等全都精彩地演绎了一遍,环环相扣,动人心魄,真怀疑作者那个英国洋鬼子偷读了中国的三十六计。
人物呢,很立体,生动、真实、独具个性。男孩塔德羞涩老实,甚至有些木讷笨拙,女孩茜茜见多识广,顽强、独立、自信。这样的性格对比,倒是像极了如今中国城市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们。历险的经历,是磨难的过程,更是成长的加速器。经过历练,男孩在被赞赏、被信赖中变得有主见、能担当,成为勇敢、顽强、自信的小男子汉。而女孩呢,在被帮助、被关怀中,任性自私的性格逐渐消融,少年的善良、坦荡、无私使得她对他从开始时的利用、鄙视,逐渐发展演变成欣赏、信赖、依靠和难以割舍的真挚感情,一种特殊的情愫在朦胧中悄然而生。相信,聪慧的读者们一定会从中领悟到与朋友包括与异性朋友的相处之道,并在相处中逐渐完成自我性别性格的塑造。
如若仅仅是以上这些,那么我们只能说《赶象人》的作者是一个极会讲故事的人。但我要告诉你,他是一个思想崇高有追求的人,他试图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告诉人们应该善良诚信,撒谎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告诉我们人类潜能极大,敢想敢做,许多不可能最后都会变为可能。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失去财富的恐惧,对权势和力量的恐惧。先要战胜恐惧,才有拥抱世界的力量和勇气。还告诉我们,实现理想的征程纵然千难万险,但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不言放弃,最后往往在坚持中就能达到目的。对这些道理,作者并不是以人生导师的面目进行高高在上的教条式说教,而是随着人物交集、故事推展在情节中自然显现出来,一切都由读者自己去领悟、总结。能归纳出多少,能体会到什么深度,全靠读者自己的素养、阅历和体验。这是作者对读者的最大信任,也是最大考验。因为他为读者设置了一个综合度极高、层次没有界限、开放性强、答案多重的试卷,并且这个考试,不同人,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肯定会给出不同答案。这场考试永远没有最高分,但有更高分。因为提升自己没有边界,积极向上的人生永远都会有新发现、新答案。
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读不懂这些人生道理怎么办?其实,这里面也有小一些孩子所喜欢的内容。比如,曲折的故事,新奇的风土人情,旖旎的自然风光,野外生存技能,美国历史和地理等等,简直有点像百科全书。正像亚马逊读者所评论的那样:这是“一个让人读了还想再读的故事,充满了新奇的主意和意想不到的转折”。书的另外一个看点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界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是狗、马和大象。狗狗不用说,在许多家庭它甚至就是其中一员。马,自古是神勇、相知、义气的代名词,更因为有《马语者》而备受关注。其实大象也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库什就是这样一个与人关系友好的印度大象。他智商很高,懂得感恩,能够听懂人们的简单指令,可以领悟人的意图,可以感受人的情绪。对动物朋友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书中告诉我们:爱它,就要尊重它,用它需要的方式。这其实是庄子“以鸟养鸟”的道理。
《赶象人》是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吉莲·克罗斯创作,吉莲·克罗斯1990年曾获得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卡内基大奖,后又凭借《赶象人》一书获得了惠特布莱德少儿图书奖。该书原著由素以严谨、学术著称的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则由国内同样享有盛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以这世界著名两大出版社的信誉,这本书的质量、品质是绝对值得信赖的。
作者:傅秋爽
第5篇:钢琴教学中的人生哲学探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人们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诱惑与挑战,“义”与“利”的取舍之理不断变迁,甚至出现退化的现象。一些人已逐渐习惯于将现代理想与道德问题的出现归咎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更。音乐与哲学作为人类反观世界的两大精神成果,是世界追求“真善美”的重要基石。每一个人都可以且应该具备自己的独立人格与人生哲学,如同孔子信仁义、老子求逍遥一样,而现代社会的喧闹繁华,使得人群容易产生信仰迷惘、诚信缺失、伦理异化、价值虚无、道德沦丧、情感失落等。当然,有学者提出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等理论,在现代社会可能陷入“失控的世界”的时刻,需要更深层次的心灵慰藉与道德教育,而钢琴音乐艺术便是一剂良药。
一、音乐中的美学与哲学对现代生活的塑造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一个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人,其思想不可能是零零碎碎、混乱不堪的,也不可能脱离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哲学是认识的抽象,抽象的哲学,能够启迪人们明辨事理,增强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加深对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理解,加强人自身的反思能力,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等,我国老子、孔子、庄子等都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形成自身的人生哲学,包括世界观和价值观。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赵鑫珊的《哲学与人类文化》都论述了我国国学对音乐美学的理论实践。从哲学形式的角度,音乐是一种美学的重要载体。音乐是感受的抽象,音乐也是美学与哲学的融合,曾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是品德和道德的教育,将各种人生哲学思想融合到教育全程,在受教育者的自我生成过程中,嵌入德性陶冶的元素,引起受教育者的内在认同和自觉,最终内化至他们的人格结构之中,是一个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综合过程,从“重内轻内”到“重内轻外”。由智慧所启发,经过个人修炼后,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亲疏、利害、贵贱都能从容面对。而这个修养过程与艺术的结合,是古来有之,古代教育重视哲学和音乐的关系,注意到乐教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要作用。孔子本人有相当高的音乐修养,精通琴、瑟、磬等乐器,曾经在齐国听过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成性亦修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音乐美育观点,认为人的培育与修养的提升,须以音乐之美感化心灵,调理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音乐的情感”则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情感表达与思想包容,如喜悦、悲哀、深沉、高昂等,音乐形象表现的是人们的审美感受。可以说,音乐对于现代生活中人生品格的塑造是深层次、内在化的感染,更容易塑造人生哲学。
二、钢琴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钢琴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它也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与哲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儒教、道教和佛教等哲学的影响。中国钢琴音乐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世界音乐学者关注和研究。钢琴艺术中流淌着各种哲学思想,形成了很多具有高超创作思维的钢琴作品。例如《东山魁夷画意组曲》(汪立三,1979)、《春天的风景》(杜鸣心,1986)。也有一些作曲家遵循着“天人合一”、“太极”、“阴阳”等哲学思想,创作出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例如《梅花三弄》(王建中,1973)、《阳关三叠》(黎英海,1978)、《太极》(赵晓生,1987)等。通过千变万化的声音色彩及其律动组合,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哲学的思想和人物的情感一同在钢琴音乐中流淌。
钢琴教学,作为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具有重要的地位。钢琴演奏的学习是一项长期心智活动,体力磨练与思维升华都是必要的。匈牙利钢琴教育家约瑟夫曾说过:“钢琴对那些善于对待他的人来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这就要求,动人的演奏除了潇洒自如的技术,更应具备深层的情感、深刻的艺术修养、深度的学习思想。
现代钢琴学科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包含单纯的演奏技能训练,亦兼顾教学实用性和学科功能性,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往往同时开设钢琴专业课程和相关理论课程。单纯的技巧性训练,无法产生充满情感表现力的音乐,音乐的无穷魅力也无法展现,无形中也会抑制创造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求学者的人格塑造与修养。
三、钢琴艺术中的人生哲学
音乐属于声音、时间和情感的艺术,优美动听的声音虽然是通过指尖流淌出来的,但必须经过心灵的感受才能完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干涩的音阶有了上行情绪的升腾和下行情绪的缓解。往往个人的修养和水平,基本上决定其技艺的高度。创造经典作品与理解音乐之美都是以很高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作为根本。在钢琴史上出现过众多钢琴艺术大师,巴赫、亨德尔、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肖邦、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拉威尔等钢琴大师的钢琴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除娴熟的技艺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汲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内心中对宇宙、人生、历史探索存在“渴望”,并将“渴望”转化成为情感、追求、激情,既而成为探求智慧、知识的媒介,此种“渴望”便是哲学的探讨。
对于求学者而言,除了感性的体验,对音乐的理性认知和文化探究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任何音乐作品、艺术形式,都是某一个时代的精神结晶和文化缩影。一个人的哲学修养基本决定了其作品风格的广度、作品内涵的深度、作品内容的品味。任何一个艺术体裁和表演形式的经典遗留,都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以保证其活力的延续。
钢琴演奏通过旋律来表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人生的篇章,钢琴的琴键犹如人生的阶梯,钢琴演奏时琴键的起伏也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每一首曲目都如同谱写一场人生,或是平淡静谧、或是激情澎湃、或是跌宕起伏等。既然音乐是表现情感与创造情感的艺术,作为演奏主体的人,持有浓烈的情感,才能和钢琴合成一体,进行生动的演绎和艺术的再创作,所以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对人格的塑造是极为关键的。
钢琴的演奏也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以中为用,以中和之常道处事。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具体的道德选择中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四、钢琴艺术中的人生哲学引导
三百多年的钢琴艺术历史,在中国已经流传一个多世纪,充满着各种表现图式,将情感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霍洛维兹曾在世界80多个城市奏响其特色的琴音,至今仍然感动着世人。塑造一位世界级的大师,除了自身的天才外,环境和土壤也是至关重要的。钢琴艺术培养过程中应当在审视当前社会浮躁情绪与新型道德伦理观的基础上,注重和求学者探讨哲学的思想,指导其人生的方向。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诱导鼓励求学者积极的对音乐作品产生丰富、恰当的想象,从而获得美感。另一方面,探讨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气息与历史内涵,分析演奏技术与创造思维的哲学意义。
哲学原理难以为钢琴学科提供具体与现成的答案,但哲学的运用会给钢琴教学和演奏带来更深刻和更广阔的思路。在钢琴艺术培养过程中需要掌握哲学原则,理顺种种纷繁交错的关系,使钢琴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关注社会纷繁复杂的伦理道德关系,讲解音乐对于社会人性的阐释。
五、结语
音乐美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受到了教育领域的专家与学者的重视,然而音乐对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每个人的人生哲学的阐释却没有得到完美的阐释与重塑,应当积极地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客观规律,并且映射出音乐中美学与精神对人生哲学的引导。
钢琴艺术中无处不体现着哲学的光辉。本文探讨音乐美学与人生哲学的关联关系,分析钢琴教学中哲学的思考以及对钢琴教学的反馈,揭示钢琴教学中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于社会伦理道德重塑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应当在当前的钢琴教学体系中融入人生哲学的探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与钢琴艺术修养。
作者:吴怡青
热门论文
- 精选优秀的人生哲学论文案例鉴赏(共5篇)
- 精选优秀的科学哲学论文案例欣赏(共5篇)
- 精选优秀的漫画设计论文案例鉴赏(共5篇)
- 精选优秀的群众路线论文范例鉴赏(共5篇)
- 精选优秀的话剧论文范例欣赏(共5篇)
- 精选优秀的二胎政策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 精选优秀的改革开放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 精选优秀的技术创新论文范例鉴赏(共6篇)
- 精选优秀的节约用水论文范例鉴赏(共6篇)
- 精选优质的劳动合同法论文范例鉴赏(共5篇)
- 精选几篇优秀的论文致谢范例鉴赏
- 精选优秀的宫崎骏动画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 优秀的生活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 精选优秀的端午节论文范例赏析(共7篇)
- 精选优秀的西方建筑艺术论文鉴赏(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