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肩负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3-12-11 20: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我国高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liwenjun163@


  顾也力: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我认为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目前,一部分人仅仅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认识或处理繁荣计划,其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学问,有它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打破诸多陈旧观念。


  第二,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仍显不足。受经费限制,很多高校在尖端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我相信,随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动实施,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到那时可能是“不差钱”,而是能否拿出“好项目”。


  第三,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必须成为繁荣计划的一个突破点,评价机制关键是要能培育和激励创新。


  要想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就要有所突破,突破可能意味着风险。要创新就不能怕犯错误,要有先行先试的胆量。说实话,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能改的基本都改了,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具体到每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可能情况有所不同,但在某个“点”或某个环节的突破,对推动整体改革也许有很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除了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外,关键是每个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机构要抱有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赵德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任重道远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高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肩负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任。近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欣欣向荣,但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还需深入推进。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需要强化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二是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尤其是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三是需要强化实践取向,改变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从“象牙塔”走向田野,从一般性理论建构走向政策咨询与对策研究;四是需要强化科学评价,注重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将创新和质量置入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五是需要强化“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增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


  高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特有优势的基础上。一是推动学科发展。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综合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四是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发挥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优势,在科研组织形式、评价机制、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等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作出探索。五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人才“群聚效应”,加大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朱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厦门大学校长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和载体,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核心问题在于学术话语权的创新。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步伐,对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世界对我国的认知,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形成国家水准、世界影响的一流成果,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走出去,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国际化程度。要努力在国(境)外高校设立研究机构,或者与国(境)外高校互设研究机构,实现研究人员互聘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要加快建设孔子学院,借由孔子学院的平台,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有目的地推动中华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李维安: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切实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加速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核心价值引领和学术自由探究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贡献。同时,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多数学科显然又具有一般的科学属性,而科学的发展,只有在允许自由探究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打开创新之门。因此,要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对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明显科学属性的学科,给予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更充分的学术自由,允许科学研究不受政治因素和主流意识的局限,鼓励学术观点的多样性,鼓励批判和争鸣,真正让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敢于并乐于揭示真理和坚持真理,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二是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的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的前提下,在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新态势,密切关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借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思维的重大影响,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


  三是正确处理理论研究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关系。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要高度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理论概括,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王寒松: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实践、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的革命先驱和文化先哲李大钊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地将“铁肩”和“妙手”统一起来,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中华民族曾以辉煌的文明贡献于人类。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是民族的复兴,从历史长河来观照,任何一次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然是伴随着经济振兴的文化复兴。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高校的育人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色,都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要使我们的队伍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运用古今中外法则,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有所作为。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队伍的学风建设。首先是鼓励队伍扎根实践,大力培养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组织教学科研人员深入社会实际,在深入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素材。尤其了解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成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区域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其次是鼓励队伍勇于创新、有所作为。实践的不断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沃土,西部发展的特殊性又是形成西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甚至形成独特风格和流派的条件。我们要认识区域发展的普遍意义和西部发展的特殊性,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最后是坚持治学严谨。不断加强学术自律,倡导恪守诚信、淡泊名利的学术品格;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推进学风建设。本文来自《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上一篇: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下一篇:从文化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