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安史之乱原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0
摘 要: 历时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对唐朝的影响可谓很大,而安禄山对“安史之乱”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安禄山的崛起可以说和唐玄宗的信任有极大的关系,安禄山又是怎么走上不归路的呢?本文探究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关键词: 安史之乱 唐玄宗 安禄山 原因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由此开始;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初,史朝义在唐军的追击下走投无路,穷途自杀——至此,历时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方结束。安禄山是唐玄宗很信任的一个边将,那么他发动叛乱和玄宗有什么关系呢?
  一、唐玄宗的信任
  按杨国忠的话说:“安禄山终于反了。”当时安禄山“恩宠特深,总握兵柄”①,玄宗很信任他。安禄山“常与妃子(杨贵妃)同食,无所不至”②,“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③——玄宗信任他竟到了这种地步,当别人说安禄山和扬贵妃有丑闻时仍然不怀疑。玄宗还怕外人以酒毒之,遂赐金牌子系于安禄山臂上。每有皇宫召宴,欲沃以巨觥,禄山即以牌示之云:“准敕断酒。”④可以说安禄山受到的宠幸无人能比,连杨贵妃的兄弟杨国忠也难望其项背。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安禄山不简单——竟然可以获得皇帝如此的信任,这也是他的厉害之处之一。
  面对这样的对手,杨国忠很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尽管扬国忠从侍御史做到宰相,“凡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⑤,还是认为安禄山跋扈,想要扳倒他。于是杨国忠“屡于上前言其悖逆之状”⑥,说安禄山要谋反,无奈唐玄宗愣是不信杨国忠的话。杨国忠还真的是“无学术拘检”⑦,认为安禄山要谋反,皇帝不相信,好好备战也就是了,但作为朝廷的大员偏偏只顾自己的争权夺势,不了解大局不说,还看不清局势,可以说是整个唐朝的悲哀。
  杨国忠没其他的办法,只是屡次上奏玄宗说安禄山必反,还对玄宗说如果召安禄山进朝,“召必不至”⑧。哪知道安禄山听到皇帝召见立马就进京。安禄山见杨国忠出招,于是也反击了,在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在华清宫拜见玄宗后,哭着对玄宗说:“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⑨。”安禄山很聪明,在玄宗面前装可怜,说自己没什么本事却得到皇帝如此重用——厉害,安禄山拼命说自己其实没什么用处,有今天的成就全是靠玄宗的信任,借此表忠心、表决心,于是玄宗越来越信任他。本来嘛,杨国忠说安禄山必反,不敢进京,现在人家朝圣了,你还有什么好说?杨国忠苦苦相逼,安禄山不反也要给逼得反。——安禄山造反,杨国忠要承担很大责任。安禄山毕竟也害怕,在三月一日归范阳的时候“快马加鞭,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⑩。而在这以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谋反,唐玄宗必定大怒,而且派人把说话的人绑给安禄山——安禄山获宠到了如此的地步。如果这时候玄宗知道禄山是逃出京城的,恐怕也会怀疑他做贼心虚。如果杨国忠有远见,在安禄山拜见玄宗时下手摆平他,也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但偏偏扬国忠只知道说安禄山必反而不知道行动。但是,唐玄宗还是愿意相信安禄山。
  也许是玄宗察觉到什么,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又召安禄山进京,这次安禄山害怕了,托疾不至。玄宗还想赐婚给他儿子安庆宗,还手诏安禄山观礼{11},不料安禄山很快就推辞了。玄宗说要赐婚给他儿子,为了方便,就在京城举行婚礼。按常理说,皇帝这么信任安禄山,让他随意进出宫门,还赐婚给他的儿子,他高兴还来不及,但是他却推辞,可以说禄山在这个时候的表现已经不正常了。并且,安禄山“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彀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12}。作为一个防御少数民族的节度使,有些防御措施也可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深挖洞,广积粮”却有造反的嫌疑。因此这时候玄宗应该有行动去遏止他才对,偏偏玄宗无所为——安禄山造反,玄宗过失实在太大。安禄山做得如此过火却没人阻止他,足见他在朝廷的眼线已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安禄山的厉害之处。此时的玄宗已经没有开元初的胸怀天下了,当初唐明皇忧勤国政,谏无不从,现在竟连身边的定时炸弹也没发现
  再说说安禄山的出身。安禄山“本无姓氏,名轧荦山”{13},可以说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等到他长大的时候,“解六蕃语”——懂得六种蕃族语言,“为互市郎”{14}。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安禄山到张守珪军中偷羊被发现,张守珪抓住他后想打死他,安禄山大喊一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15}张守珪见安禄山长得又白又胖,觉得他说的话又有道理,就放了他,还命令他“与乡人史思明同捉生,行必克获,拔为偏将”{16}。安禄山可以说是个将才,他“素习山川井泉,常以麾下三五骑生擒契丹数十人,守珪转奇之,每益以兵,擒贼必倍,所向无不披靡。珪遂养为子,以军功加员外左骑卫将军,充衙前讨击使”{17}。安禄山胆识也有,凭军功升官,着实厉害。张守珪常常嫌安禄山太肥,因为张守珪威风素高,安禄山畏惧不敢饱食。可见,玄宗若能以如此之人控制安禄山,不要说造反,恐怕他连饭都不敢吃饱。
  二、信任的结果
  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时,安禄山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到此时,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节度使,并已经控制了河北,拥有了幽、并的劲骑,可以说唐朝的处境不妙。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
  先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边兵力部署。“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余匹”{18}。其中,“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治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治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19}。我们可以看到,安禄山手握兵力已近十八万,超过边兵的三分之一,而反的就是安禄山统帅的东部军。可以说,玄宗给安禄山的假象所迷惑才盲目信任安禄山,可悲;给了自己信任的人那么大的权力却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可叹;最后,局势失控,无法挽回。安禄山,其实是唐玄宗一手炼成的。
  安禄山一路可谓是势如破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丙戌朔,安禄山于灵昌郡渡河。辛卯,陷陈留郡,杀张介然。甲午,陷荥阳郡县,杀太守崔无诐。丙申,封常清与贼战于成皋瓮子谷,官军败绩,封常清逃到陕郡”{20}。说起来可悲,当初封常清“自安西至,玄宗问东讨方略,常清大言”{21},玄宗很高兴,于是让他做了范阳节度使,在东都召募,结果招的都是普通百姓,遇到安禄山军队时一败涂地。试想,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怎是身经百战的将士的敌手?“其年十一月,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十二月十二日,陷东都”{22}。安禄山确实厉害,不用多久就打到京师,基本没遇到多少能抵抗。叛军田承嗣、安守忠进攻洛阳,守将封常清军队被叛军骑兵冲杀,大败溃逃,叛军攻占洛阳,封常清逃走。叛军追击高仙芝军队,唐军大乱,人马践踏,死者不可胜数。后唐军退守潼关,才阻住叛兵西进。从时间上看,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时,叛军从灵昌渡河,下陈留、荥阳。封常清守武牢,高仙芝屯陕郡,到十二月十二日,叛军陷洛阳。自范阳至洛阳千六百里,即使每日连续行军两驿路六十里,亦须三十日。此时距安禄山起兵仅四十余日,不得不说安禄山这个人不可小看。何况封常清跟高仙芝好歹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

封常清败退后遇到高仙芝,“具以贼势告之:恐贼难于争锋”{23}。封常清既然打不过安禄山,只能把安禄山的情况告诉高仙芝,说敌人的实力很强。高仙芝于是退守潼关。当时“玄宗派宦官边令诚监仙芝军,数以事干仙芝不遂,奏言常清张贼势以动摇众心,仙芝弃地数百里,且盗减军士粮赐”{24}。玄宗于是下旨斩封高二人。当时除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外,唐廷已无人能抵御安禄山了,玄宗不辨是非斩了两人,无疑帮了安禄山大忙。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准备西进夺取长安。唐玄宗任命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扼守潼关,当时哥舒翰有病在身,尽管当时部将王思礼和李承光争长不协,但哥舒翰以逸待劳,凭借的又是潼关天险,安禄山又未必打得进去。
  当时哥舒翰到达潼关的时候,有人劝哥舒翰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杨国忠。哥舒翰不当面反对,但已经默许了。还没出兵,有人泄密,杨国忠很害怕,于是屡次奏请玄宗要哥舒翰和安禄山决战。唐玄宗已经很久不练军事,根本不了解情况,于是派人督战。哥舒翰不得已,和敌人在灵宝决战,结果唐军大败,哥舒翰力战被俘,投降了安禄山。潼关既破,长安已无险可守,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安禄山兵进长安,纵兵劫掠,搜捕百官、宫女、宦官押赴洛阳——安禄山破关而入还是因为唐玄宗不识大局、瞎指挥,帮了安禄山一个大忙。最终,玄宗把自己送上了太上皇的龙椅。
  三、结语
  安禄山走上不归路当然有很多的原因,尽管扬国忠等难辞其咎,但是唐玄宗的过失无疑是最大的。当初,玄宗盲目听信左右被安禄山收买的人的话,总认为安禄山可以无条件信任而不考察,偏听偏信,让安禄山手握大权。安禄山手握大权后又没有什么能够限制得了他,当天下无人制止得了他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安禄山反后,唐玄宗还瞎指挥,越帮越忙,最后反帮了安禄山大忙,自己只好落得一个“幸蜀”的下场。因此,是唐玄宗促使安禄山走上了叛唐的不归路,但是也只有安禄山这样只知道获取,不知道为唐朝守边的不合格的将领才会行此大逆。 -
整理
  
  注释: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 北京:中华书局,1975:3245.
  ②[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北京:中华书局,2006:46.
  ③[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北京:线装书局,2007:1812.
  ④[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46.
  ⑤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3244.
  ⑥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3245.
  ⑦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3241.
  ⑧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5369.
  ⑨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5369.
  ⑩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5370.
  {11}[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逆臣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6417.
  {1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5369.
  {13}{14}{15}{16}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上·安禄山:5367.
  {17}[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北京:中华书局,2006:74.
  {18}{19}[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1800.
  {20}旧唐书·本纪第九·玄宗下:230.
  {21}[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96.
  {2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忠义下:4892.
  {23}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四·封常清:3209.
  {24}吕思勉.吕思勉讲隋唐帝国.北京:长征出版社,2008:163.

上一篇: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邓小平执政方式建设思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