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普遍和谐观念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8
关于"普遍和谐观念",我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而且在一些论文中也有片段论述,但是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阐发我的这个观点,则是在1992年度夏秋之交。是年《世纪风》杂志主编约我为该刊创刊号的"世纪之交"专栏写篇文章谈谈在中国文化对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我当时就想到,即将过去的20世纪,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使数千万人丧失了生命,使人们多少年来创造的文明遭受到难以估计的损失,它是一个悲惨的时代。但是,在这个世纪中,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创造出征服太空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有一些有识之士渐渐意识到必须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和平竞赛代替军备竞赛,21世纪人类社会才有希望。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社会当前面临抑词题应是:和平与发展。人类发展的前景必须是和平共处,这就要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而发展就必然涉及对自然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因此我就写了《在世纪之交--论中国文化的发展》发表在《世纪风》的创刊号上。其后,199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邀我参加会议,我又为该会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哲学中"普遍和谐观念"的现代意义》的文章,该文是对上文的补充,并以更为详细的论述刊于我主编的《国故新知〗中,改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特点》。现在我把该论文之要点写在下面,以论证:"普遍和谐观念"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和上节所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命题之关系。
由于"天人合一"这个基本命题和这个基本命题所表现的"体用一源"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说它要求有一套表现此命题和此思维模式的宇宙人生理论,这就是"普遍和谐观念"的理论。此"普遍和谐观念"的理论至少包括四个层次: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入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形式和思维模式看,只有"自然"(或曰"天"、"天道"、"天地"等等)为一和谐之整体,此体系才有可能展开。盖有"天"之和谐,才有"天"与"人"之和谐;有"天"与"人"之和谐,才有"人"与"人"之和谐,有"人"与"人"之和谐,才有人自我身心内外之和谐。反之亦然,有人自我身心内外之和谐,才有"人"与"人"之和谐,有"人"与"人"之和谐,才有"人"与"天"之和谐;有"人"与"天"之和谐,才有"天"(即"自然")的和谐。"普遍和谐观念"包含在中国哲学的儒、道、释(主要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思想之中,现简述如下:
"自然的和谐"。"崇尚自然"是道家哲学思想之特色,老子可以说是最早提出"崇尚自然"的哲学家。他认为,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归根结底人应该效法道。为什么人该效法道呢?这是因为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它体现着宇宙的和谐。照老子看,天得到"道"就清明,地得到"道"就安宁,变化(神)得到了"道"就顺通,山河得到了"道"就充满生气,万物得到了"道"就生生不息,王侯得到了"道"天下就太平。可见老子追求的"道"正是一个安详宁静的和谐世界。庄子和老子一样把"自然"(天地)看成一和谐的整体,他把这种"自然的和谐"叫做"大美"或"天籁"(cosmic music),"大美"正是一种自然之美,毫无做作的美;"天籁"正是一种最和谐的音乐,由天然所成的音乐,都体现着自然的和谐。
儒家同样把"自然"("天"或"天地")看成一和谐的整体。孔子认为,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百物的生长是自然而然的。有一次,他看河水的奔流,感慨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也透露出孔子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得到对宇宙人生的便晤,它说明了孔子对自然和谐的认识和向往。《易传》认为,在阴阳变化中体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自然"的运动是在"元"(自然界万物的起始)、"亨"(万物的生长)、"利"(万物的成熟)、"贞"(万物的完成)中运行,它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和谐和统一。在《易传》中把自然的最完美的和谐叫作"太和"。以后儒家关于"自然和谐的观念"大体都是发挥着这一思想。
佛教当然不可能用肯定的方式直接讨论"自然"存在本身的问题,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活态度上却深受老庄"崇尚自然"的影响。照禅宗看,悟道成佛不要故意追求什么,应该是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的生活,在平常生活中悟道。春天看百花齐放,秋天欣赏月色美景,夏日亭受凉风暂至,冬日观赏大雪纷飞,一切听任自然,自由自在,这样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禅宗的这种生活态度正是基于他们把自己所生活处看成是和谐的整体。人生活在这种和谐整体中不要着意执着什么,而应自自然然地生活,那就是把"人问"变成和谐的"天堂"。
"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经典(周易)中说:"生生之谓易",是说《周易》是讲"生生不息"的道理。照《周易》看,天地最根本的性质就是"生生不息",它永远在生息变化之中,而宇宙这种生息变化是一刚健的大流行,因此人也应根据它的要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宇宙间人是最重要的,只有人才能体现"天道",因为人是宇宙的核心,与天、地并立为"三才"。天地间如无人则不能体现"天"的生生不息,无法体现宇宙活泼的和谐气象,所以人应该努力追求"人"与"天"的和谐。以后儒家也大体沿着《周易》这一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道家中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老子认为,"道"的挣性是"自然无为",因此人应该效法"道"而任自然。他说,"道"之所以尊贵,"德"(人得之于"道"的内在本质)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对事物不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照庄子看,人与自然本为一和谐整体,如果人不去破坏自然,"无以人灭天",而是顺应自然,"顺物自然",那么就可以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和谐境界。
禅宗思想中也有某些"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有个叫雪峰的禅师,有一天到山上去,采得一条树枝,形状像蛇,他就在这树枝背上刻了八个字:"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并且把它送了大安禅师。大安禅师看后说,它的本色是自在山中,而且没有什么刀斧的痕迹。这说明大安禅师比雪峰更加了解"天然"的意义。在《指月录》中记载着肯源惟信的一段故事。惟信说在没有学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时物我是隔离的,山是山、我是我;在他学了一点禅之后,有了一点觉悟,这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时可以说他忘掉了外物,但还没有忘掉自我;后来他大彻大悟,"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时他自己就是山,自己就是水,物我两忘,而与自然化为一体了。这些禅宗故事都说明禅师们也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儒家的主流认为人性善,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把和谐的理想社会叫作"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中记载着"大同"社会的蓝图:这个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富足公平的社会,和平宁静的社会,夜不闭户的杜会等等。大概也就是孔子向往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孟子向往的"行仁政"的社会吧!这个和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当然包含着若干空想成分,而且把和谐社会之理想完全建立在道德修养之提高上也是片面的。但是,以儒家追求建立入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理想社会来说,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

道家认为,人有其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来源于"道"。"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因此人也应该发挥自然本性的"自然无为"。老子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找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能效法"道"的圣人是懂得"无为"的意义的,据此以实践之,就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老子》第八十章中就为我们描述了"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这个社会是一个不追求"人为"而顺应自然的社会,是一个无矛盾、无争夺的社会,是一个和平宁静、自满自足的社会。
如果说禅宗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受更多道家影响,那么在社会问题上则受更多儒家思想影响。禅宗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性(性),就是人的本心(心),因此佛性问题就是心性问题。只要修养人的心性,就可以使其所在的现实社会生活变成理想的和谐的社会生活。在(坛经)中有一首颂最能说明禅宗这一观点:"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目的是良药,逆耳的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这首颂正表现了禅宗的特点,它不去追求现实生活之外的超现实的佛国净土,而是要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心性的修养而实现其超越现实和谐的理想社会。

"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儒家的和谐社会理想既然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基础上,因此特别重视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照儒家看来,"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生死和富贵不是人力可以追求得到的,但人的道德和学问的提高则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取得。如果一个人能作到"乐天安命"而"自强不息",那他就可以达到一种身心内外的和谐之境界。孔子曾赞美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说:"有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这就是说,颜回对富贵、寿夭无能为力,但他却是一个有道德和学问的人,而且能在贫困之中保持身心内外之和谐。孟子认为,要达到"人"与"天"之和谐,就应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夭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保存它的本心,修养他的善性,以实现"天道"对他的要求,短命和长寿对他都是无所谓的,但一定要修养自己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了。晋朝有位学者叫潘尼,他写一篇《安身论》,文中有如下两段阐发了儒家安身立命之思想:"盖崇德莫大于安身,安身莫善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重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姑寝蓬室,隐陋巷,披短褐,茹藜藿,环堵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安身立命"主要是使自我身心调适,内外协和,以担当历史之使命。这种对待生活之态度也就是宋儒追求之"孔颜乐处"。周敦颐曾问程氏兄弟说:"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宋儒对此多有所讨论,盖即"为仁"(照着"仁"的要求去作)、"希圣"(追求"超凡入圣"之境界)也。朱熹在其《答张敬夫书》中与敬夫讨论"中和义"谓:"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自家自有个安宅,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觉处。"可见儒家所强调的正是自我道德修养之提升,以求身心内外之和谐也。
道家则与儒家不问,它要求通过顺应自然、超越自我,以求身心内外之和谐。在《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故事,大意是说颜回在"忘仁义"、"忘礼乐"之后达到了"坐忘"的境界,什么是"坐忘"?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庄子要求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扰、内在的干扰,而后才能达到身心内外之和谐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一心灵的自由的境界。在《庄子·人世问》中说到"心斋",文谓:"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其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听止于耳"谓"止于形骸",即不能忘形骸;"心止于符"谓非能"虚而待物",即爱用心之聪明来分别物我,这就不能"黜聪明",只有不执着自我的形骸和心志,否定束缚身心内外的一切,才能和"气"一样"虚而待物",这样人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身心内外之和谐的超越境界。
中国禅宗虽有南北、顿渐之分,而只不过在理论架构和修养方法上有所不问,其目的都是在追求自我身心内外之和谐,以达到得道成佛的境界。大家都很熟悉神秀和慧能的那两首偈。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认为,只有清除外界对身心的污染,用渐修的方法才可以达到身心内外的和谐得道成佛的境界。这里神秀虽是用比喻的方法说明"身"、"心"但仍认为得道成佛的障碍来自外界,而不了解其障碍全在自我,所以他的师父弘忍说他"不见自性",因为"自性"是"常清净"的。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慧能认为,干扰得道成佛不是外界的影响,是在于不了解"佛性常清净",一旦对自我的"佛性"有了觉悟,豁然贯通(顿悟),那就可以自然得道成佛,达到心身内外和谐的境界。所以慧能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由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特点(或特点之一)是由追求"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心内外的和谐"构成的"普遍和谐观念"。这一"普遍和谐观念",就其包含的内容说,并不十分完善,甚至有若干错误。但"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种观念说,无疑有其极为宝贵的价值。如果能除去其中不完善的和片面的部分,并给它以现代意义的解释和发挥,我认为它很可能给今日世界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经验,以匡正今日世界所发生的种种弊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在他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类的武器,正如1992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通路"。对自然界过量的开发、臭氧变薄、资源浪费、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也造成了"人和自然和谐"的破坏,这些已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现代社会中,由于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占有和权力欲望的膨胀,造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立和战争;过分注重金钱和物质享受,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漠、心灵的孤寂、道德的沦丧,使人们的失落感日甚。在人类社会中,现在儿童有儿童的问题,青年有青年的问题,老人有老人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的隔膜,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了解甚至仇视,使人们失去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追求,这样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不平衡而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自杀等等,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宁。因此,我想,如果我们能更加重视"普遍和谐"的观念,而对它作出适应现代社会的解释,不能不说对今日和将来人类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总有所长,也总有所短,要求一种哲学体系把人类古往今来所有问题都完满解决,那只能是空想,它只能造成一种封闭的体系,而失去意义,因此中国哲学虽有其长,但也有其短。"普遍和谐观念"对今日世界虽有其重要意义,但从中国传统哲学来看,对如何使这一概念落实,并不注意,因而这一观念往往落空,成为一种"空想"。从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说,也不能不看到它的某些缺陷。这种"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所注意的往往是"和谐"和"统一",而忽视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和"对立"。从哲学上看,正因为有"矛盾"才有"和谐";有"对立"才有"统一"。由于过分强调"和谐"与"统一",而使我国的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作为一种民族心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我们的传统哲学之所以缺乏认识论和逻辑理论,正表现它的理论思维往往是一种没有经过分疏的总体现,因此它虽然包含着相当丰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它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因此它自身不容易诱导出现代科学。由于过分注意事物之间和谐关系和事物之间的统一性,而往往忽视对事物本身深入地解剖,致使我们没有经过近代实验科学进入现代科学。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哲学中的这一"普遍和谐观念"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加以改进,继承和发扬它重视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以及对宇宙人生和谐的认识,而把它建立在坚实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以便使它在21世纪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民族所以能长期存在,并有其不间断的思想文化传统,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其文化传统必有其持殊的价值,如何把它文化中的优秀方面发扬起来,如何克服和扬弃其消极方面,对这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我们来说,了解中国哲学的优秀方面固然重要,但认识中国哲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则更为重要,这样我们才可以清醒地面对当今之世界,放眼未来的世界。那种认为一切人类优秀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国哲学中"创造性地转化"出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有害于中国哲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我认为,21世纪将是中西哲学会合的世纪,它将是在中国哲学充分吸收西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充分吸收中国哲学的基础上,造成中西哲学的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时期。

上一篇:略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

下一篇:真理符合论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