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之特色的探讨
一、“中国模式”之出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2004年5月11日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约翰·桑顿办公室主管合伙人、高盛公司高级顾问、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和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题为《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引发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热烈讨论。其实早在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谈话时就曾说到“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 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只是直至雷默的《北京共识》提出后,“中国模式”这种说法才逐渐被完善并被世界各大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二、“中国模式”之特色
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亦是“中国模式”在风雨中磨砺的60多年。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探索改革和不断的自我完善,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60多年来的大发展不但使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而且发展成果惠及全球。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是不经意地、随随便便地就能实现的、就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中国的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是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换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坚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基石,是“中国模式”的关键要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永葆活力。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梦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实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强调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自由创造之梦、自由发展之梦,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联合体”之梦。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对《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变,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分析中国自身的条件和优点,我们不难发现,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是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这种长远策略方针的执行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总统任期的结束而中断。中国也没有导致国家分裂的党派斗争,没有因为路线的突然改变而使发展受阻。相反,它一直坚持着改革开放初期所确定的共同目标。自上而下的战略方针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相得益彰。”
2010年3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发表了宋鲁郑题为《中国的一党制何以优于西方的多党制》的文章,其中说到:“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制定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换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换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超越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又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是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大体一样,就是实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换制度、以按资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苏联则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制度。然而实践证明,过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过分管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都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高效运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坚持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又吸收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换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Asian Financial Crisis),中国政府本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避免了货币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还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这样使得国内的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并缓解了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了亚洲经济复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global financial crisis)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动荡,当然中国这个出口大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依然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等措施。正是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中国经济才率先复苏。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才10年多的功夫,但中国政府依然树立,成功积极地应对了这一切危机。这就更加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更加证明了“中国模式”的优越性。
三、“中国模式”之未来
“中国模式”不但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的发展。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启示,促使他们根据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同时“中国模式”又是产生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发展中中国。“中国模式”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使“中国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我们要有决心战胜未来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中国人民造福。使“中国模式”展示出 更大的魅力。“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 黄平,崔之元.中国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刘芳.“中国模式”研究热点解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胡钧.“中国模式”的实质[J].中国流通经济,2011(11).
[5] 杨洪林.唯物史观与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J].人民论坛,2013-12-13.
[6] 习近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7] 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吉林出版集团,2009.
[8] 杨金海.“中国模式”之我见[N].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 李颖姣.从信仰危机到马克思主义——生成论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 刘光峰.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模式”[J].求实, 2010(4).
[12] 赵海洋.层次性解读“中国模式”[N].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13] 尹倩.“中国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动力[J].理论导刊, 2010(11).
[14] 杨永生,刘冰.“中国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趋势[J].求实,2010(4).
[1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