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学说的心理观念分析
[摘 要]“仁政” 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笔者从孟子惯于从人们的心理出发推论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特点出发,对仁爱之心与反射心理这两种心理现象进行了探析。通过对这两种心理现象的探析,笔者发现孟子“仁政”学说的心理基础是君主的仁爱之心和民众的反射心理。这两个心理基础使孟子的“仁政”学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视君主的自我反省、重视民意、以民为本、提倡君民互利共赢。
[关键词]孟子;“仁政”学说;仁爱之心;反射心理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27 — 02
在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孟子是一位十分注重考察人们的心理现象的思想家。他惯于从人们的心理现象出发推论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其从人们的心理现象推论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政治主张。探讨孟子“仁政”学说的心理基础,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笔者发现孟子在论述其“仁政”学说时往往会提及两种心理现象:仁爱之心与反射心理。下面笔者对这两种心理现象分别进行论述。
一、仁爱之心
在孟子所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互相间进行着无休止的征战。这种情况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外,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也使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正如孟子说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从孟子激烈的言辞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统治者的这种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人民死活的政治态度,孟子是十分痛恨的。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从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发展而来的。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但是,孔子曾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①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问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②可见,“仁”的大致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心里除了有自己外还有别人。自己快乐,也希望别人快乐;自己不愿意受苦,也不忍心别人受苦。对别人仁爱也就是说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仁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
孟子说人人皆有仁爱之心,也就是他所说的“不忍人之心”。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孟子举了一个例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的意思是人人皆有仁爱之心,而且人们的仁爱之心完全是从别人的利益出发的,没有任何功利的色彩。
孟子曾经向齐宣王提起过“衅钟事件”,其目的在于使齐宣王认识到人人皆有仁爱之心,君主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君主也有仁爱之心,“仁政”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君主如果能把仁爱之心运用到治理国家上就能够实现“仁政”了。正如孟子所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在论证人人皆有仁爱之心这一观点时给出的论据符合人们的生活观察和主观体验,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孟子还指出君主以仁爱之心行“仁政”的具体操作路线是“推爱”,即君主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把对亲人的仁爱之心逐步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君主如果能把爱亲敬兄的心理推广开来就能实现“仁政”。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为了向君主说明“仁政”易行,孟子宣称仁爱之心是人们本身所固有的,不必求之于外。君主只要努力发掘自己固有的仁爱之心,就能够实现“仁政”。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还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二、反射心理
每个人都是有需求的人。在寻求需求的满足时,如果别人促进了自己需求的满足,那么自己就会对别人心怀感激,就会对其产生报恩的心理倾向;如果别人阻碍了自己需求的满足,那么自己就会对别人心怀怨恨,就会对其产生报复的心理倾向。自己对别人产生的报恩或报复的心理倾向是由别人施加给自己的行为引发的,而且自己对别人产生报恩的心理倾向还是产生报复的心理倾向都是由别人对待自己的不同方式决定的。这种现象就如同一束光照在一面镜子上,再通过镜子反射出去一般。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会怎样对待别人的心理倾向叫做反射心理。反射心理有两种类型:一是报恩型反射心理,即甲的行为促进了乙的需求的满足,乙的反射心理就体现为感激,乙就对甲产生报恩的心理倾向;二是报复型反射心理,即甲的行为阻碍了乙的需求的满足,乙的反射心理就体现为怨恨,乙就对甲产生报复的心理倾向。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孟子对反射心理的认识是最深刻的。反射心理用孟子的话表述就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对反射心理这一心理现象的描述是很多的。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关于报恩型的反射心理,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关于报复型的反射心理,孟子说:“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孟子对反射心理的考察是多层面的。然而,孟子着重考察的是民众对君主的反射心理,因为民众对君主的反射心理可以影响到政治状况。民众是潜在的反射心理主体,如果君主阻碍了民众需求的满足,民众就会怨恨君主,就会从内心里反对君主;如果君主促进了民众需求的满足,民众就会感激君主,就会从内心里支持君主。这种现象,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①
孟子在历史上的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民心”一词,并把民众的反射心理概括为君主的得民心与失民心。民众对君主产生报恩型的反射心理就是君主得民心,民众对君主产生报复型的反射心理就是君主失民心。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反射心理不是主动产生的,而是受别人施加给自己的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同样,民众的反射心理也不是主动产生的,而是受君主施加给他们的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君主对民众施加的是“仁政”,民众对君主就会产生报恩型的反射心理;君主对民众施加的是“暴政”,民众对君主就会产生报复型的反射心理。民众产生什么类型的反射心理不是由民众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君主施加给民众的行为决定的。而君主具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决于他是否了发挥了自己的仁爱之心。所以,虽然反射心理的主体是民众,但是得民心与失民心的主体却是君主。君主能否得民心在于君主自己而不在于民众,民众只是被动地产生反射心理。
孟子从正面劝告君主:如果君主实行“仁政”,民众就会对其产生报恩型的反射心理。正如孟子所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也从反面警告君主:如果君主实行暴政,民众就会对其产生报复型的反射心理。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三、“仁政”学说的心理基础与“仁政”学说的特点
实行“仁政”的主体是君主,客体是民众。如果君主在施政时能发挥自己的仁爱之心,引发民众报恩型的反射心理,那么其所施之政就是“仁政”。实行“仁政”,君主的仁爱之心与民众的反射心理缺一不可。如果君主没有仁爱之心,“仁政”就无法实施;如果民众没有反射心理,君主的仁爱之心就得不到回应,就不会产生君主得民心的政治效果,“仁政”也同样无法实现。所以,“仁政”学说的心理基础是君主的仁爱之心和民众的反射心理。
由于“仁政”学说的心理基础是君主的仁爱之心和民众的反射心理,所以“仁政”学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君主的自我反省。民众对君主的反射心理最终是由君主施加给民众的行为决定的。所以,如果民众没有对君主呈现出报恩型的反射心理,那不是民众的反射心理出了问题,而是君主对民众仁爱不足的缘故。这时,君主应该自我反省,努力做到对民众更加仁爱。正如孟子所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通过反求诸己,君主才能发现自己在对待民众的问题上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加以改进,从而使民众对其产生报恩型的反射心理。
(二)重视民意。重视民众的反射心理就必须要重视民意,所以重视民意是“仁政”学说的重要特点。孟子认为君主不应靠暴力征服民众,而应靠恩德折服民众。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三)以民为本。重视民众的反射心理就要以民为本。所以以民为本是“仁政”学说的重要特点。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认为君主如果不能做到以民为本,那他就失去了做君主的资格,就成了独夫民贼。对于这样的君主,民众是有权利推翻其统治的。齐宣王和孟子谈到汤放夏桀、武王伐纣等历史事件时,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的回答是:“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四)提倡君民互利共赢。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君主和民众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互相对立的状态。“仁政”就是要改变通常情况下的君主与民众对立的状态。仁政”从根本上说对民众有利,对君主也有利。所以,仁政”是一种君主与民众互利共赢的政治主张。君主通过得民心而得天下。君主得民心的过程就是施行“仁政”的过程,也是民众获得利益的过程。
下一篇:浅谈卢梭的“自然状态”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