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和谐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04 09:27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社会精神生活的生产,四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社会生产整体体系。全面生产理论蕴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得到发展和深化。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全面生产 和谐社会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即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广义的生产,马克思称之为“全面生产”,即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人类的全部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①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表明生产不仅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社会精神的生产。
一、和谐社会思想对物质资料生产理论的深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像是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②   
  为什么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因为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掠夺,自然供给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资源的能力日渐下降,这是自然对人类无遏制的攫取和掠夺的回应,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和谐社会思想首先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类能够持续不断地从自然那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努力强调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环境;二是自然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非灾难。这就要求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人与所处的自然界共生共荣。 “两型社会”正是在中国政府在和谐思想指导下得出的科学理论。
二、对人类自身生产理论的丰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社会的人创造历史的过程。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③恩格斯也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过去三十年我国在人自身的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由人口问题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具体途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允许社会成员在社会不同领域和地域的自由流通,从而使人口在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实现和谐;通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等。
三、对社会关系生产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社会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⑤任何人类个体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人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这是人类高于动物的根本方面。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必须联合起来。”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分配公平是指劳动者都有公平地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利,体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性。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公平的原则要求摒弃因素质、能力、知识、性别等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在财富分配上得到公正的对待;另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时,遵循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可以消除平均主义的影响,使社会成员得到自己所应得的那一份,真正实现“各得其所”。
四、对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它在肯定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生产中的作用,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导。恩格斯曾反复强调,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⑦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⑧先进文化是积极的、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可以塑造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斗志的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和谐社会,经济上要求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们共同富裕;政治上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享有公平公正的权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上提倡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风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社会建设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持续、协调、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社会,指导、处理社会矛盾,才能把握和谐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的四个方面,并对全面生产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⑧《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上一篇:除草剂对板蓝根安全性应用

下一篇: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