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悦
传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史大家陆佩如在巴黎大学做博士论文答辨,主考官突然发难:为什么《孔雀东南飞》?这个无厘头的问题,当然只配无厘头的答案。可如果文学储量不够的话,想无厘头也做不到。陆佩如答:因为《西北有高楼》。 《孔雀东南飞》,南北朝时期的汉乐府名篇,讲的是汉代小官吏焦仲卿和媳妇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第五首,表达的是求知音比翼齐飞的愿望。放在那个无厘头答辩语境中,不但因果配,时代配,连题材都配。 《古诗十九首》里有两首关乎比翼双飞的诗,分别是《西北有高楼》和《东城高且长》。这两首诗的经典解读都不能让我满意,忍不住要献丑一下。 《西北有高楼》的歌词大意是:西北有座贼老高、贼漂亮、贼气派的楼,就起脊飞檐、雕梁画栋、上出重霄那种。上面有人弹琴唱歌,那小曲儿啊老悲伤了,八成只有战死沙场的杞梁他老婆才能整出这么悲伤的曲子。那小曲儿啊,悲悲切切随风远逝,一咏三叹,有时激昂有时哀婉。唱的人的悲苦还不算啥,只可惜没有知音呦,啥时候才能比翼双飞呢? 历来对《西北有高楼》的解读都认为诗人是楼下过客,听到高楼上传来的乐声,由壮美的楼、清绝的歌联想到弹琴的人必然是美丽的女子,恨自己无缘结交,幻想能跟美人双宿双飞。更深的解读,则把弹琴者的性别虚化,想象成人生知音,男女不限,甚至彻底虚化成人生理想,都不必一定是个具体的人了。 但我觉得如果诗人是楼下过客,那“不惜歌者苦”这句就太不礼貌了,简直有渣男之嫌。所以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歌者即诗人。诗人自己在高高的楼上自弹自唱,“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高楼、浮云是虚指诗人的心境与理想之高绝。也正是诗人太超凡脱俗,才会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古诗十九首》第十二首《东城高且长》是另一首求偶诗。 诗的大意:东城城墙又高又长严丝合缝(画外音:我一个外来户削尖了脑袋也挤不进帝都魔都主流圈哎呦喂)。放眼一望,秋风萧瑟,秋草萋萋,一转眼就快到年关了呀(画外音:我还一事无成哎呦喂)。我好比晨风鸟呀,满怀忧愁,又好比秋后的蚂蚱,怕是蹦哒不了几天了。是不是应该放浪情怀,干嘛还要自我约束。帝都魔都那么多美女佳人,有些超级美腻,穿着时尚,才艺了得。美人一弹琴啊,我这就满屋乱转、心驰神荡。好想跟她搞对象,给她贷款买套房。 这首诗,古来的解读有两种。 第一种认为这是被误编在一起的两首诗,第一首到“何为自结束”为止,后面“燕赵多佳人”是另一首诗的开头。原因是诗的前半截和后半截内容差异很大。 第二种认为本就是一首诗。前面是铺垫诗人失意的人生,后面是诗人想象中的放浪生活,以及事业不成,退而求佳偶的想法。 现在主流赏析都认同第二种解读。 我也不赞成第一种说法。但认为后半截是诗人想象中的放浪生活,我亦不能苟同。 这就涉及到对最关键的转折句“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的解读。 传统解读中,认为这句是反诘句,就是诗人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放浪形骸,非要自我约束呢?!由此引出诗人的狂想,想跑到脂粉堆里打个滚儿,抱得一位美人归。 而我认为这是诗人的设问句:为什么我非要约束不肯放荡形骸呢?原因是在燕赵佳人中,有一位颜如玉的美者,是我的意中之人,为了她,我甘心情愿自我约束,巴望着有一天能跟她双宿双飞。 《古诗十九首》里的确有很多初读比如放荡堕落的句子,比如”空床难独守“啦、”先占要路津“啦、”何为自结束“啦、”何不秉烛游“啦,诸如此类。但如果细读,会感觉诗人的本心都是在纠结中,就是那种“我知道世风日下,可我真的还不想随波逐流啊”的纠结。《东城高且长》的主人公,仕途已经不如意了,心里还守着对爱情的忠贞,只是不知道美人是否和他同心呢。
MissAlice1203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布满薄雾农云。这阴沉的天气,更使人愁闷难挨。在屋里她独自看着金兽造型的火炉里,瑞脑香的青烟袅袅不断,真是百无聊赖啊。又是重阳节了,天气骤冷,睡到半夜,凉意透进独眼的帐子里,玉枕上。对比夫妻团圆时的温馨,怎能不叫人失意! 词主人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黄昏,才强打精神,出来赏菊。把酒东篱,三杯两盏淡酒,勾起她与丈夫对饮的遐想。她不堪眼前的孤独寂寞,西风吹卷着门帘,吹得细长的菊瓣枝纸摇曳,词人比细长的菊瓣还要瘦!
魔幻光环
说起神回复,我总是先想起先秦纵横家张仪。
当年张仪师从鬼谷子,完成学业后游说楚王,想得到诸侯重视。结果张仪在楚国无辜挨了几百杖责。
回到家中妻子对他说:“你要是不读那么多书去游说大王,就不会挨这顿打了。”
张仪没正面回话,而是张开嘴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还在。”
张仪说到:“舌头在就够了。”
这就是“三寸不烂之舌”的由来。后来张仪真的凭巧舌如簧,纵横捭阖,游走在各诸侯国之间。
张仪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有人凭借能言善辩得到皇帝赏识,威震一方。
三国时期魏国,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聪明伶俐,以智慧出众闻名乡里。
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名声,就对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钟繇带两个儿子觐见曹丕。
上殿之后,钟毓脸上出汗了。
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
钟毓回答:“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钟会脸上没汗,曹丕问:“你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一个出汗一个不出汗,理由都是十分充足,无可挑剔。钟毓、钟会兄弟长大后在魏国都得到了重用。
说到“汗不敢出”和“汗如雨下”,我又想起了名家(先秦和儒道并列的哲学派别)代表人物邓析。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邓析下面一件事。
一年洧水发大水,郑国一富庶人家淹死了人,尸体被人打捞上岸。富庶人家去赎要尸体,可是捞尸人要价太高。于是富庶人家去找邓析出主意。
邓析说:“不用着急,尸体除了卖给你,他也给不了别人。”
最后捞尸人等不及了,也去找邓析拿主意。
邓析说:“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买尸体,还能去别处买吗?”
故事结果不知道,但是邓析整天耍小聪明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被郑国执政大夫处死了。
说到名家,怎么不能提惠子呢,惠子也是名家著名人物代表。
一天惠子和庄子在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这鱼游来游去的真快乐啊。”
惠子抬杠的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作为先秦著名杠精,庄子岂能认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继续杠:“正因为我不是你才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的快乐,因此你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快不快乐。你还有要说的吗?”
难道这就是两个杠精碰到一起的日常吗?
说到杠精就不得不提清初经学大家毛奇龄。别人抬杠都是找能说得上话的人,如果两个人都没有交流,怎么杠起来呢?但是毛先生就不一样,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当代大儒,都逃不过他的杠。
苏轼有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先生认为苏轼说的不对:桃花三两枝,苏轼数了吗?确定不是一枝或者是四枝? 春江水暖为什么鸭先知?难道鹅不能先知道吗?
苏轼一定想不到,自己死了几百年了,还会被人怼了。
对于毛奇龄这样的奇葩,袁枚同学都看不下去了。袁枚就曾说过,如果按照毛奇龄的思路那《诗经》也都是胡扯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什么?是雎鸠?不是其他的鸟?为什么在河洲那?它不能在河边吗?这么说的话,人都别说话了,别写诗写文章了,做个哑巴挺好,不会出错。
既然提到了苏轼,不得不说苏轼一句千古名言。
苏轼的忘年交张先在八十岁的时候娶了个十八岁的小妾,很是得意,于是做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知道了,也写了一首诗附和: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中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可以说是千古名句,现在还有人看见美景时不时的来上一句,显得很有文化。可这句话意思说的是白色梨花压住红色海棠,意思自己去琢磨吧。
苏轼是天生的段子手,有名的毒蛇男,但是他也有吃瘪的时候。
苏轼非常喜欢和佛印禅师互斗取笑。有一天苏轼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
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
苏轼听了很是得意。
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
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
佛印听后默然不语。
这次看似苏轼占了便宜,可经别人一提醒,苏轼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是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皆佛;苏轼看别人是屎,那说明苏轼心中装着屎。
佛印这无声回复可以说曲尽其妙,骂人不仅不带脏字,还让你很得意。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抬杠的段子,可以说是神回复,也可以说不是。那下面我就说一个真正的神回复对话,真正的口吐莲花、慧心妙舌。
我国著名学者、古文学研究泰斗陆侃如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法国留学。
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官突然向陆侃如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
这个问题十分刁钻,如果只从本诗中寻求答案,则显得平淡笨拙,说服力也不强,还会被主考官轻视:你是研究古典文学名家,水平也不过如此。
陆先生当然明白其中套路,于是回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主考官愣了一下,转而对此回答大加赞赏:西北方有高耸入云的楼挡着路,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
此句出自《古诗十九首》,此回答既显示了陆先生的才思敏捷,也体现了陆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不得不令人叹服。
其实,我倒认为也可以回答“西北望,射天狼”,或者“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风吹杨柳千条线
下面的文字我是复制过来的! 不结合语境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多年的陆侃如教授,年轻时留学法国。1935年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一位“隆目深眼”的洋考官提出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往西北飞?”人们无不面面相觑、脸色愕然。“孔雀东南飞”,是《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的起句,用的是比兴手法,与内容没有必然联系,从学理上让人如何回答?但是“方额秀目”的陆先生稍一思索,即朗声答曰:因为“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答案来自与《孔雀东南飞》约略同时的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古诗十九首》。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阻断了孔雀西北去路,它才索性折身而返,振羽东南!“妙答”对“刁问”,人们相顾莞尔,满场粲然。陆先生此答,显示出他面临诘难时的机敏睿智,与古代典籍谙熟于胸的深厚古典文学功力。
5分钟能够说完而且节奏明朗清晰大约一千二百字大约,祝你好运!
答辩开场白有四种,第一种是开门见山法,第二种是直奔主题,第三种是表达感谢,第四种不按常理出牌,至于选择哪一种,要结合实际。 第一、开门见山法。 因为在答辩的过程
12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来到内蒙古大学,看望慰问广大师生,作高校形势政策报告并随堂旁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勉励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
1. 关于汉文化的的诗句 2. 关于描写汉语言的诗句 关于汉文化的的诗句 1.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
怎样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它要求我们对特定对象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并形成一份汇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