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查随堂分析在儿科学

发布时间:2016-03-04 10:23

 

儿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 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临床 医学课程,是为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设置的重要职业能力课之一,对于学生 的临床诊疗思维方式及儿科理论知识和 技能培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 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公共 卫生条件的巨大进步,社会对医学院校 培养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 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针对儿 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 将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査随堂分 析应用于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满 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 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A、B两班, 其中,A班52人,男21人,女31人,年 龄 18~21 岁,平均(19.2 ±2.6)岁,B 班50 人,男22人,女28人,年龄18~21岁, 平均(18.9 ± 2.2)岁,两班学生的性别、年 龄及平常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


    方法:B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 法,A班在B班基础上应用临床典型病例 视频及辅助检査随堂分析方法,即教师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开发成熟的临床典 型病例视频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 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并根据学生 需求,随即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同时,针对教学内容,随堂分析辅助检 査方法,包括检査操作方法、步骤、要 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2]。

观察指标:学期结束后向学生发放 调査问卷,就教学进度、重点突出、双向 互动、教学民主、启发激励、课堂氛围及 专注教学等内容进行1 ~ 10分评定[3],并 同时比较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单位采用f ±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 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班学生调査问卷评分比较:两班 学生在教学进度及重点突出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班在双 向互动、教学民主、启发激励、课堂 氛围及专注教学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优 于B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 1。

  blob.png

  两班学生期末儿科学考试成绩比较: A班学生成绩明显优于B班,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t=6.899,P<0.05),见表2。

  blob.png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转 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特别是 儿科学领域,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这 对临床专业技术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具备相关专 业技术的医学人才。在医学科技迅速发 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 代医学发展的需求,传统教学方法只注 重对学生传授知识,而缺乏对学生诊疗 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化地接 受,缺乏积极性,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难以适应现阶段医疗工作的需求。针对日益增大的就医需求和现有医 疗条件之间的矛盾、传统医学医疗方法 与现代医学新思路之间的矛盾等,如何 深化教学改革,顺应新的医学教育发 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巳成为 现阶段医学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 迅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视频、音频技术 等开发成熟的电子课件,不仅可以将书 本内容系统地搬到计算机屏幕上,还可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文本、音像、网上交 流等功能技术优势,突破了传统课堂教 学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能够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互动性,使学 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观看视频、展开讨论、总结、 分析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临床典型 病例视频及辅助检查随堂分析,能够充 分地模拟真实患病儿童的就医场景,在 讲解患儿疾病时,可以将疾病的典型症 状、体征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 理解,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同时,由 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诊断,授课教师为 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这样的教学 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具有真实 感,也与现实更为结合,充分发挥了学 生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和创 造性,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疗能力[6。

  

  本次研究表明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 辅助检查随堂分析应用于儿科学教学有 效地改善了传统儿科学教学模式,提高了 学生学习思考能力,使其能够融人临床情 景,从而具备对患儿疾病诊疗的能力。

  

  总之,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及辅助检 查随堂分析方法应用于儿科学教学具有 积极、促进作用。


上一篇:J L科影像学继续教育需重视」L科学相关知识

下一篇:论儿科学见习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