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学教与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多年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高等院校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等问题,而中医院校相对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狭窄,不注重思维方式训练,技能训练不够都是导致大学生个人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W。2013年1月,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习,是我们现在中医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所以笔者认为在伤寒学习过程中,应充分业余时间进行跟师学习,及时将所学知识与理论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符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中医人才培养规律。
围绕现代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做为教师应当充当“授之以渔”的角色。《伤寒论》来源于实践,由于年代久远,文简要义奥,给学生学习上带来诸多困惑,甚或学习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教师就应先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习伤寒的方法,注重在难点问题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学,特别是上述对主证、或然证、病机、方证的理解与运用上做为关键点,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对伤寒的学习中还有几点需要注意,比如通过要求学生对原文的背诵,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临到用时,信手拈来”。还可以运用方证对比、类证归类等方法进行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以上为笔者在伤寒论教学与临床中的一些感悟,不妥之处,还请同道们指正。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标准》在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明确提出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尝试采用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和策略。对照《标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这_教育标准,如何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模式转变,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教师教,学生学”向“教师,教学生学”转变。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中医儿科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应用,发现这_方法在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的记忆之父托尼•巴赞发明[2]。托尼•巴赞通过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渐渐地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p]。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发散和导向的工具,在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项目中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已经对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新加坡已成功的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了中小学教育中,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知名学府正在使用和教授“思维导图”。由于思维导图具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趣味中学会学习与思考等优点,近年来,推广使用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
2教师在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探索和应用2.1思维导图在理论教学设计中的探索和应用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思路必须清晰,需把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讲解清楚,把复杂的知识变为简单易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要依靠较好的理论教学设计,传统的理论教学设计,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案和讲稿,另_部分则是教师在上课前在自己的大脑当中构思出来的有关_堂课的设计,或者是通过课堂的实践后将临时的一些想法零星的记录在纸上,但是这些好的设计和想法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连贯性,教师在课堂中实践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因为思维的发散导致这些好的想法或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无法串联起来,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甚至偏离相应的既定教学目标。
例如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按照章节安排及大纲要求,教师都是按每一节每一个疾病讲解,难点是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重点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将教师讲授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思路呈现出来,使上课要讲的知识点一目了然。此外在教材中的每一章基本上是一个系统的疾病,虽然各种疾病有各自不同的病机与发病过程,例如肺系疾病中小儿感冒、肺炎喘嗽与哮喘,脾系疾病中厌食、泄泻与疳证等,但每个疾病之间往往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并能相互转化,传统备课重点关注每个疾病章节中的知识点,教师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利用思维导图备课可以在宏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做出知识内容结构图,利用发散式的思维来组织、归纳和整理教学内容与思路,以利于每_章节重要知识点的组织和串联。由于思维导图做出了讲课的框架方面使教师能够清楚地把握讲课重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章节的结构更加深入了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这样,教师便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创设情境,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重难点进行突破,从而提高理论课堂教学的设计,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
2.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首先教师先制作_个作为课程全景呈现的思维导图,将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心理预期和目标。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按照每一疾病的定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顺序逐个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再配以信息量极大的多媒体课件,虽然节省了板书时间,但大量的知识信息冲击,较快的教学节奏让许多学生难以应对,更谈不上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消化各个知识点,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状态。而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逐步展开,并配与相应的图片和色彩,使呆板的理论知识点丰富起来,加之思维导图清晰的图示结构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应用思维导图,可将其作为讨论交流的工具,即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过程的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老师一同思考交流共同完善思维导图,学生积极的参与,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在每一个章节末端还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以进行扩展,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每次扩展的内容都是基于学生对于以前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作为新旧知识的联系工具,直观表达新旧知识之间的客观联系,轻松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2.3思维导图在教学反思中的探索和应用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评价,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后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和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提高,要学习学生的长处,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4],这些意见可用思维导图总结绘制出来,使抽象思维的思维转换成形象的图表。对教学内容的结构、教学方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修正。
3学生在学习策略中对思维导图的探索和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熟悉思维导图和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先在学习之前讲解思维导图的运用、手绘方法以及几种典型的制作工具的具体运用方法,让学生充分熟悉和认识思维导图的作用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会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习,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1思维导图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探索和应用探究性学习,我们选取了中医儿科学中与其他内科有重复的疾病,如小儿哮喘、泄泻等,这些疾病同学因为已经学习过,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同学进一步扩展知识。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某_疾病的_个问题进行课前准备,名学生根据问题查阅资料,找出关键知识点,并以关键词的形式标记出来,然后借助这些关键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联想,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课堂讨论时,每个学习小组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出现思维火花的碰撞,再将这些思维的碰撞补充进入思维导图中,让同学通过合作不断完善思维导图,最后整理出较为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在借助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更容易理清学习思路,并能在合作学习中锻炼思维能力。
3.2思维导图在学生复习总结中的探索和应用学生在复习总结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喜欢依靠死记硬背来复习,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做到省时省力,而且容易出现打开书好像都知道,合上书又不是很清楚的情况。让知识结构化,将各种知识整合联系,将碎片化的各种知识点融合成一个整体是复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将一部分知识或者全部所学知识建立成网络结构,学生通过自身对所学知识点的加工和理解,从而加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_个可以运用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色彩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使用可视化的方法通过放射状的图表绘制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师生掌握一种图示的思维表达方法,在教师的教学方面,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师生间的思维交流更加流畅;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绘制各自的思维导图或者共同绘制,能不断拓宽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完善思维导图的构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虽然有些教师和同学也反应在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后,对部分同学来说效果不佳。但这需要我们进_步认识到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具有普遍性,还要将其与学生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中国的学生习惯了被动式地学习,发散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和“学”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使用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上一篇:留学生儿科学见习课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