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中的应用论文(共2篇)
第1篇:新生儿黄疸疾病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复杂,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造成核黄疸,导致新生儿死亡或出现运动及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因此,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笔者对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干预护理,临床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病例,排除生理性黄疸、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Apgar评分均>8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时体重、治疗前胆红素水平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新生儿生后均予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予以常规随机遵医嘱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向患儿家属告知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原因、机制、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鼓励父母探视、拥抱、哺喂婴儿,为婴儿换尿布,增加父母与患儿的感情。
病情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神态及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等。仔细询问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分布及伴随症状,观察治疗后黄疸消退情况。密切观察二便的性状、颜色,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光疗的护理脱去衣服,同时用眼罩遮盖眼部使其适应裸体及黑暗环境,调节箱温至30~32°C。
口服西药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时常口服西药来预防和治疗黄疸,如苯巴比妥、妈咪爱等,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嘱给药,掌握药物的剂量及浓度,根据不同的输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口服药物应调节温度以30~40°C为宜[2]。喂药时抱起新生儿,抬高头部。如服药后发生呕吐,立即将新生儿侧卧拍背,必要时用低压吸引器吸出呕吐物。服药后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呕吐、大小便及睡眠并做好记录。
抚触的护理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抚触,每日2次,每次10~15min,采用标准抚触法,抚触头颈及背部用指揉法,四肢用挤捏法。抚触者动作轻柔,力度适宜,按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有序进行,每个动作3~5次[3]。
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指导父母正确科学地护理婴儿。告知患儿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以及原因,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各部位颜色,使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医院做好治疗和护理。
1.3疗效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拟定疗效标准。治愈: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显效:黄疸基本消退,血清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有效:黄疸有所减轻,血清胆红素有所下降。
无效:黄疸无明显变化,血清胆红素下降不明显甚至上升。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胆红素的测定采用日本经皮美能达JM-103经皮黄疸测量仪测定,取平均值做记录。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父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黄疸指数比较干预组的黄疸指数于第1天、第3天及第6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对早产儿、高危儿、黄疸出现早、发展快的新生儿予以高度重视,以避免核黄疸的发生。
护理干预的目的就在于减轻黄疸的程度,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在护理措施方面,重点落实关键性护理措施和技术操作[5-61。如保证输液通畅,使用有效抗生素,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通畅,尽早给予充分吸气,严格掌握蓝光照射适应症,在检查病因的同时主要进行光疗;清除皮肤感染病灶,同时在护理中严格无菌操作。另外,抚触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抚触能增加交感神经紧张度,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通过抚触,新生儿食欲增加增加。而且抚触也能满足新生儿被爱的需要,通过对尚无语言能力的新生儿的皮肤感受器进行温柔的抚触刺激,使新生儿产生愉悦的心情,安静,少哭闹,有利于生长发育,促进身心健康。本组研究数据显示,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干预组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朱亚平等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谷连革等[12]将2007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232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45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早期进行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评估,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黄疸指数,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艳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530)
第2篇:LED光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中的应用
1引言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导致皮肤、巩膜及黏膜出现黄染的临床症状IU。1958年,Cremer等提出光照疗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病)。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机制是通过使过高的未结合的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色和无毒的水溶性双吡咯,经胆汁排泄到肠道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有效方法,已被医学界公认。传统的新生儿黄疸治疗仪(NJTD)有荧光灯、卤素聚光灯、光毯光疗仪等,但这些仪器存在着光衰强、光照强度弱等缺点,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紫外光和红外光。而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ED)光电特性研究的不断深人,其发光效率不断提高,由于其单色性好、体积小、寿命长、能量消耗低、使用直流电、发热量低和控制灵活等特点,LED光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
传统研究认为,体外游离的胆红素对440nm波长的光或紫外线敏感;中国药典上描述:在400~波段处,测定胆红素吸收曲线,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3nm;Pratesi等对胆红素分子吸收光的特性及皮肤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在400~500nm之间,胆红素的摩尔吸光系数比较大,且在453nm处有最大值;美国儿科医学会(AAP)定义的光疗所用的蓝光波长为430~490nm;也有研究表明,在蓝光到绿光波长范围内的光波段与胆红素吸收光谱的波段范围(460~490nm)重叠;Ebbesen等分别采用蓝绿光和蓝光做临床对比实验,证明蓝绿光比蓝光在降解胆红素方面更有效;胡江等研究了不同光谱范围的LED阵列光源对体外游离胆红素降解效应的影响,认为蓝光LED阵列(465nm±20nm)对体外胆红素的光化学降解效应最强。采用LED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最适宜的光疗光谱范围仍未确定。且目前现有的LED黄疸治疗仪的光波段也很不一致,如BabyBlue的光谱范围为450~470nm、NeoBlue的光谱范围为450?470nm、的光谱范围为400~550nm、BiliLED的光谱范围为453~487nm等n'因此提出一种能促进胆红素高效吸收的新型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并对其进行研制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和意义。
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采用简单遗传算法(SGA)作为光谱匹配算法,定制所需峰值波长的单色LED,对目标光谱进行匹配与样灯制作,并对制作的光源样灯进行了光谱测试与分析,获得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
2光谱匹配理论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是各个波长辐射功率的绝对值,并不是光源实际辐射的功率,只是各个波长功率之间的相对大小。在色度学中,一般均用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3实验
取纯度为99.28%的标准胆红素(bilirubin)试剂(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约20mg,精密称定。用少量三氯甲烷研磨后转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超声处理使其溶解;取出,迅速放冷,再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该溶液,置100ml棕色瓶中,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3010,HITACHI)在18丈、避光条件下测定380~800nm波段范围内的胆红素吸收曲线,其吸收度的峰值波长为454nm。
4光源光谱匹配设计与样灯制作
4.1光源光谱匹配设计基于前述的光谱匹配理论,将实验测试的标准胆红素溶液的吸收光谱作为目标光谱,利用市场上现有的5种具有不同峰值波长和半峰全宽(FWHM)的LED对其进行匹配模拟。其中,所采用的灯珠规格为贴片型2835。
5结论
提出将标准胆红素溶液的吸收光谱作为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光谱功率分布的目标光谱,以简单遗传算法作为光谱匹配算法,采用不同峰值波长和半峰全宽的单色LED进行目标光谱的匹配,计算最优的LED组合比例,并推算出所需LED的数量;然后进行了样灯的制作,进而验证了理论设计模拟的光谱效果。结果表明:理论上模拟设计的光谱与目标光谱的匹配度达到了97.62%,实际的黄疸治疗仪光源样灯的光谱与目标光谱的匹配度达到了93.08%,光谱匹配效率高,误差小,所设计的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样灯的光谱与胆红素的有效吸收光谱比较接近,单色的LED能够定量地匹配出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的目标光谱。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可以代替传统的蓝光光疗仪,该研究为光疗仪用LED光源的选择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作者:甘汝婷,郭震宁,林介本,颜稳萍,廖炫,潘诗发,林木川(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热门论文
- LED光源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中的应用论文(共2篇)
- 新生儿黄疸疾病中蓝光治疗的应用论文(共2篇)
-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 冷光源与常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的结果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的特征和应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疗效分析
-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
- 86例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观察及护理
- 中医药防治新生儿黄疸进展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相关
- 新生儿腹泻的预防与治疗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