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论文(共2篇)
第1篇: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尚缺少一种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尤其在患儿重症感染时,病情进展迅速,容易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时具有高选择性,已经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而且PCT值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直接相关。通过对我科新生儿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PCT在病原学鉴别中的意义,同时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病例,临床诊断为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的患儿36例(观察组),均符合2003年全国儿科会议新生儿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的确诊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26 d,平均(9. 59 ±6.85) d。另选同期入院无感染症状的新生儿50例作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1~22 d,平均(8. 94 ± 5. 54) d。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着性(P >0.05)。
1.2CRP和WBC的检测方法患儿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采集静脉血,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PCT,检测卡为德国产品(由上海欧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取PCT > 2. 0叫/L为阳性阈值。采用西门子1650生化分析仪定量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CRP,取为阳性阈值。WBC检测采用CD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L-1)表示,取WBC计数>20 x109L-1为阳性阈值。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算3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对不同检测指标作ROC曲线。
2结果
2.1 两组PCT、CRP和WBC计数的比较观察组PCT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0. 001);观察组CR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观察组WBC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显着性(&2 =3.439, P= 0.064) ;CRP检测、CRP和WBC计数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的比较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优于CRP和WBC计数。3讨论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病因。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0. 1%~1.0%,且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高达,长期住院者更可高达30% ,病死率高达13%~50% 2。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PCT、CRP和WBC计数是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的常用诊断指标。WBC计数< 5 x 109 ~ L-1或均提示败血症的可能,但该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病情严重的患儿白细胞减少更为多见,脑室周围出血、惊厥发作、溶血症及接受外科手术后没有感染症状的新生儿亦可升高。CRP是一种由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的、在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一般在感染后的12~18 h升高,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不理想,在某些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肿瘤等病理状态也会增高,且在某些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可无明显升高3 ,不适宜单独使用来判断细菌感染。PCT是无激素活性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13,半衰期为25?30 h。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生成极少量PCT,高敏感的测定方法测定通常。细菌内毒素是PCT的唯一刺激因子,细菌感染后血清PCT主要产生于肝脏,其他产生PCT的重要场所还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脾、肺或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PCT在细菌感染后2 h内升高,严重细菌感染病例血清PCT升高非常显着,经抗生素治疗后迅速下降。外周感染或炎症无败血症患者PCT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PCT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与CRP、WBC计数比较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以>2. 0 ^g/L为临界点,PCT的敏感性为86. 11%,特异性为88%,其数值与黄丽君等[5]结果一致,其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特点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检测的可靠指标;其次为CRP,而WBC计数是3个诊断指标中最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 5 ~1.0,AUC越接近于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从图1及表2可看出,PCT的为0.954,明显高于CRP的0. 776和WBC计数的0. 617,提示其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指标的准确性较高。WBC计数的AUC在0.5 ~0.7之间,提示WBC确实参与了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但其诊断准确性较低。
综上所述,PCT、CRP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较理想的指标,可作为常规检测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作为对临床指导作用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但这些指标并未显示出对临床结果的预见性;也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6],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应是对PCT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多器官衰竭的监测作用。
作者:周永贤,黄瑞玉,周才,闵玲,林倩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州510010)
第2篇: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研究
全球每年平均约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占所有新生儿死亡的40%。新生儿败血症表现不特异,目前尚缺少标准的诊断共识。因此,仍需要更多的手段协助识别新生儿败血症,以期尽早诊断,降低病死率,同时减少误诊以及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控制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pubmed数据库2012—2015年收录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相关文献的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以期总结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
1资料以(“ diagnosis ” [ MeSH Terms ] AND “ infant,:为检索条件,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关文献,保存文献基本信息,并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0MB)提取出此文本内所含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
2高频主题词及共词聚类分析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提取出的主题词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个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出现的频率,并按频率由高到低自动排序,按照每个主题词词频与总的主题词个数之比自动生成主题词所占百分比。从中筛选出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相关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择词频大于等于2的作为高频词汇进行分析。对词频大于等于2的主题词形成词篇矩阵,利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对该词篇矩阵进行聚类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的原理:对所有主题词进行两两分析,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越多,说明该两词语的距离越近,将距离近的主题词聚为一类,使得组内词间距离最近,组间距离最远,这样组内的主题词多为围绕一个热点的文章,不同的组就代表了不同的热点。
1.高频词分布:从pubmed数据库中共检索出相关文章455篇,其中提取出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个,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相关的高频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共28个,其中和 Protein Precursors/blood 词频最高,共6次,28个高频主题词。
2.共现聚类分析:对28个高频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进行共现聚类统计分析,得到共现聚类分析树图,见图1。根据共现聚类分析树图,对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各主题词间距离越近,提示这些主题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越多,关系越密切,例如序号2、7、8、1、10、21、26的主题词距离较近,且均属细胞因子及蛋白类标记物,可归为一类,即代表一个热点。同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全局调整、分析和归纳,得出目前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中的蛋白和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8、8)、肿瘤坏死因子a等。(2)新生儿代谢组学及免疫组学:免疫细胞受体表达、氨基酸、有机酸的变化等。(3)新生儿败血症与基因:基因多态性、病原体蛋白基因、防御素基因等的表达。(4)分子生物学技术协助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细菌、微生物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等。(5)新生儿败血症时机体的物理变化:呼吸、心率、活动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仍是目前一大难题,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诊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共词聚类分析法就是将文献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领域结构与变化,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简化为图形直观地表示。本文通过对近3年文献的共词聚类分析,探讨了目前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研究的热点。
一、血液中蛋白和细胞因子
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液中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开始比较早,也相对较成熟,本研究结果显75s, C-reaction protein/ metabolism 和在所有关于诊断的主题词中出现频率最髙,且常常联合出现,提示这些蛋白、因子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目前现状相符。
以往认为凡是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均应常规查CRP,以协助败血症诊断甚至指导抗生素疗程。
近年来CRP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方面遭到质疑。有研究认为,新生儿血CRP受胎龄影响,胎龄依赖性的败血症参考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仅依赖CRP测定并不能帮助临床决策。但由于CRP是一项快速、便宜且较易实施的检查,在医疗资源匮乏不能进行血培养的医疗中心,CRP仍是主要常规指标。PCT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研究亦是目前的热点,出现频次也较高,其敏感性高于CRP,同时对重症感染也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指标。但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健康新生儿PCT有所差异,不同条件下PCT有不同的切点。脐血PCT测定对具有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期诊断有价值,建议列人常规筛查指标。但PCT对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诊断意义不大m。IL>6在感染发生后很快即升高,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标记物,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但其半衰期较短。
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具有中等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存在数据偏倚,尚需进一步扩展和数据支持。
二、新生儿代谢组学及免疫组学
新生儿代谢组学及免疫组学相关主题词亦在高频词汇之列,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研究的另一热点,新生儿体内代谢物质变化可能与新生儿败血症相关。低分子代谢物如氨基酸、有机酸、糖等在人体疾病过程中均有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的预测指标。尿代i射组学分析可鉴别早产儿母亲是否有绒毛膜羊膜炎,为无创检查,值得推广,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新生儿败血症时机体免疫紊乱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组学相关指标可协助识别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意义,具有中等准确性,但其表达的最佳时间及最佳参考值切点有待进一步研究。血管生成素1、2( Ang-1、是从免疫和血管内皮屏障角度发掘的新标志物。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和败血症休克患儿血浆水平升高,而Ang-1水平降低?。
三、新生儿败血症与基因
此类主题词包括基因多态性、基因启动子等。有研究提示防御素基因B1启动子rsll362的表达与败血症有关。血清甘露聚糖凝集素(MBL)水平在固有免疫反应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MBL及MBL基因水平较低的新生儿发生败血症风险更大,对于预测新生儿败血症可能有帮助,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者对基因多态性表达与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性进行了小规模研究,认为基因多态性表达可预测新生儿败血症,但一些大规模的研究不支持该观点,因此需重新评估,并寻找到相关性强、易于检测的基因,推荐应用于临床。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协助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这类主题词包括PCR、LAMP、细菌微生物技术等。LAMP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冠状病毒、禽流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检测,近年来,有研究者将其应用于临床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Zhang?的一项研究比较了LAMP法和血培养,认为LAMP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可操作性,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已经确立。此外,LAMP对B族溶血链球菌(GBS)的cfb基因进行扩增,可方便快捷识别GBS,有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阪崎肠杆菌可导致新生儿急重症感染,使用LAMP分析法可敏感、快速分析该细菌的基因,有临床应用价值。PCR可高效快速的检测败血症病原体,16SrRNA基因PCR可提高诊断败血症敏感性和阴性预测价值,较快确定感染的细菌类型,但其仍不能代替血培养成为败血症诊断的金标准。
五、新生儿败血症时机体的物理变化
新生儿发生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时,机体会出现异常表现。这类主题词包括心率、体格检查等。对患儿机体、行为变化的观察仍是目前评估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手段。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表现包括发热或低体温,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呼吸增快,嗜睡或烦躁,部分新生儿可表现为胃潴留、呕吐、感染性休克、血压下降。
综上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依赖于上述指标的监测,联合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患儿机体变化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主流。此外,尚有一些指标正在研究中,如血清淀粉酶a( SAA)[2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23]等。
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对诊断方面的主题词筛选存在主观偏倚,用于分析的主题词数目有限,未能涵盖所有信息。由于本研究所应用的软件只能对一个数据库进行统计,不能将多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数据完善方面存在欠缺。此前有作者对CNKI数据库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研究,但相比之下pubmed是一个较大、数据较全的数据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领域的现状,通过综合分析,结合专业知识,仍能展示出目前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方面研究现状及较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作者:冉从玲,韦红
上一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