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策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断脐时机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 60例早断脐组为对照组, 60例晚断脐组为试验组。试验组实行晚断脐, 胎儿娩出后, 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对照组实行早断脐, 胎儿娩出后5~10 s内断脐;两组其他处理措施均相同。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 新生儿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娩出后晚断脐, 即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 较早断脐产后出血少;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 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早断脐;晚断脐;母儿;预后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实行晚断脐;本院于2013年1月实行分娩中晚断脐;主要观点有两种:早断脐即在新生儿出生后5~10 s内进行断脐;晚断脐即在脐带停止搏动后进行断脐[1]。本次研究以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早断脐与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以探索合适的断脐时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4月~2014年6月在本院单胎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 年龄21~33岁, 孕周38~42周。按随机分早断脐组为对照组, 晚断脐组为试验组。参与调查的所有产妇均无并发症或合并症, 新生儿不存在胎儿窘迫。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前血红蛋白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试验组行常规剖宫产, 新生儿清理呼吸道, 侧放于母亲两腿间低于胎盘位置, 用无菌巾擦干后保暖, 等待脐带停止搏动后予断脐, 并记录断脐时间;对照组产妇进行相同的剖宫产术, 不同点在于新生儿出生后挤压鼻内及口腔部羊水后5~10 s内断脐;两组其余处理方法均相同。
1. 3 观察指标
1. 3. 1 产后出血量术中收集所打湿纱布数量, 用面积法计算出血量;加上吸引器内除去羊水后出血量;收集病房内产后24 h出血量。三者相加为总出血量。
1. 3. 2 胎盘残余血量 待胎盘自然剥离后将胎盘置于方盘中收集胎盘残余血量。胎盘残余血量少则说明进入新生儿体内的血液灌输相对多, 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则较高;反之, 则少, 则低。通过观察胎盘残余血量评估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则相应胎盘残余量的多少与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呈反比。据相关统计, 血液灌输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浓度。
1. 3. 3 新生儿胆红素水平 每天由一名护士固定时间测定新生儿黄疸指数, 采用上海产黄疸测定仪在新生儿额部测定, 1次/d, 至出生后第5天, 记录每天的黄疸指数。以最高1次胆红素值作为新生儿胆红素峰值, 由新生儿科医师诊断高胆红素血症。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发现, 试验组患者胎盘残余血采集量(59.12±33.46)ml, 对照组中胎盘残余血采集量(141.65±29.68)ml;可见试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从而间接反映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晚断脐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新生儿晚断脐组产后出血量少于早断脐组, 说明晚断脐可减少产后出血;有研究认为随着脐血的流失, 胎盘血液不断减少, 胎盘皱缩体积缩小, 胎盘与子宫壁接触面积缩小, 二者之间血管断裂加速胎盘早期剥离, 而胎盘早剥离则子宫收缩快, 产后出血也会相应减少[2]。国际助产联盟和FIGO在2003年有关预防产后出血措施的联合声明中, 把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 归于“主动的第三产程处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认为是可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3]。
3. 2 晚断脐对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前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支持健康新生儿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有文献报道, 通过延迟断脐时间可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量、减少贫血的发生[4]。这可能与晚断脐让新生儿得到充分的生理性胎盘输血有关。生理性胎盘输血受新生儿体内反射调节, 当新生儿达到最佳血容量时, 脐动脉搏动自然停止, 胎盘输血终止, 此时新生儿体内的血量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最合适的, 并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测量胎盘残余量间接反映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 支持这一理论,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3 晚断脐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随着断脐时间的延迟, 新生儿从母体获得了更多的血液及红细胞, 随着红细胞的破坏, 胆红素生成增加, 黄疸加重, 从而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增高。也有研究发现, 断脐时间的延迟并不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4]。本研究显示, 晚断脐组的新生儿胆红素峰值低于早断脐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不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Scheans P. Delayed cord clamping: a coll aborative practice lo improve outcomes. Neonatal Netw, 2013, 32(5):369-373,374-377.
[2] 刘桂英,王芝静,王文杰,等.剖宫产术中脐血采集对促进胎盘剥离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 2012, 34(6):905.
[3] 董玉姣.延迟断脐与新生儿黄疸相关性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7):1581.
[4] 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不同延迟断脐时问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4):404-407.